登录

在火热中回归理性:投资机构如何与科学家进行“有效交流”

作者: 沈宇婷 2022-06-22 10:00

聚焦于医疗赛道的投资机构们当前正在“往早走”。

 

根据动脉橙果局统计,在2022年1月1日到5月31日这一时间段,我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97起早期投融资(种子轮与天使轮)事件,融资总额超6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这97起早期投融资中,共有137家投资机构参与,其中不乏红杉、经纬、薄荷、蓝驰、鼎晖、元生创投、创新工场等一线投资机构。

 

这些真实的数据,以及顶级投资IP的相继涌入,无不映衬着当前早期医疗投资市场的热度。但热度总是一时的,我们仍要回归到理性思考中来,坐下来好好探讨,投资机构如何在早期医疗项目中筛选出好的原始创新技术?如何寻找到同频的科学家创业者?又该如何与这些科学家以及它身后的科研项目进行合作?

 

为解答这些疑问,在近日结束的“第六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科研成果转化论坛上,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鼎晖投资创新与成长投资高级合伙人高洁、元生创投合伙人李克纯、创新工场执行董事暨前沿科技基金总经理任博冰、蛋壳资本董事总经理贺斯渡五位嘉宾,就“资本如何赋能创新研究成果加速成长为产业应用”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以下为讲话实录,为便于读者阅读,动脉橙果局在文字上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早期医疗投资的风,从何而起?


贺斯渡(主持人):如何看待投资人纷纷转投科学家的趋势?产生原因是什么?

 

曹巍:蓝驰从2006年开始,就围绕科技和科技创新在国内展开投资,可以说是一直在跟科学家和科研院所打交道。在与科学家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科学家创业者的定义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基于此,我们找到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和体系。

 

首先是帮助创业团队搭建业务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技术研发和产品管理能力。投资人作为创业团队的“教练”和合作伙伴,应该具备诊断出创业团队的优缺点以及认知盲点的核心能力,同时也能为创业团队在关键发展阶段助力。

 

当然,科学家创业团队在技术研究上已经做到极致,但除了核心技术外,还要考虑如何做到“硬科技,软着陆”?即如何把前沿技术转化为易用型或者是需求结合比较紧密的产品。

 

然而,科学家并不是产品经理。当科学家产品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需要帮助科学家团队寻找到好的产品团队,再推动产品团队和技术团队结合,形成比较自洽的,能够加速让科研成果商业化落地的闭环。

 

其次是关注科学家团队非业务核心能力。第一是资金管理能力,包括公司现金管理、融资节奏、现金使用规划等;第二是公共关系能力,涉及到如何去跟整个生态去交互,如何把自己的优点传递给市场等;第三是人才管理能力,在早期怎样构建起一套清晰的人才发展框架和体系?第四是与政府合作能力。

 

在早期项目中,并没有“完美团队”这一说法,每个早期团队都会有自己的短板。因此,在蓝驰整个中后台建设上,我们十分强调这种非业务核心能力的构建,我们希望用我们的产业认知和资源,去帮助我们的背后企业去诊断、完善和优化底层的核心能力。

 

而对于科学家这个概念,或者对科学家的狂热争抢,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找到自我认知和科学研究比较平衡的团队。

 

高洁亮:关于科学家早期项目投资热度这一话题,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下:第一是为什么现在一级市场投资倾向于早期;第二是为什么在早期投资中更关注科学家这个群体。

 

首先谈为什么倾向于早期,生物医药产业的迭代是在整个国家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发生的。我们放在20年左右的时间维度来看,医疗健康的各个细分领域比如医药和医疗器械等等,都经历了从低端仿制销售驱动、到快速跟随再到自主创新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过程。

 

促使产业升级的宏观因素包括:

 

第一是人和技术。过去10到20年,无论是华裔科学家、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工程师,还是国内科研院所的教授和国内大型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这些人才加入创业大潮,带来了技术和管理能力。

 

第二是资本。从各级科研基金、政府引导金、天使基金、VC和PE基金到上市募资,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金配套体系已经完善。

 

第三是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全国各地产业园区的政策配套已经越来越完善,包括引导基金、税收优惠、人才落户、产业配套等一系列政策都已落地,能够满足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需求。

 

第四是需求。老龄化导致对医疗健康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强。

 

然后是焦点为什么是科学家?

 

这是因为早期投资往往是技术驱动,研发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科学家刚好代表了核心技术,他们本身具有原始创新的能力。

 

李克纯:元生一直都在关注早期和成长期的投资,我们发现以前的早期项目因为看不到结果,导致技术转化坐了“冷板凳”。但在现在看来,资本市场上的不乐观反倒显现出生物医药的优势,中国缺医少药的“me-too”时代已经过去,生物医药正在追求更加创新的技术,相应的,估值也就高了。

 

实际上,投早期也不是容易的事。技术越前沿意味着投资风险也就越大,在国外,早期基金是由家族基金或者大学基金支撑起来,它没有期限且对项目转化保持低期待的心态,相反,投资机构对于早期项目的期待程度就比较高。

 

另外,投早期还有个很大问题,就是基本上是科学家为主。那么现在有几种科学家,其中一种是大学教授,虽然他们抽屉里有很多技术,但要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再走向市场是非常困难的。

 

但很多大学教授还意识不到维度问题,具体来说,科学家的“线”会想得很深,企业家则是通过“面”来思考,而资本家要体现的是思考的不同方位。实际上,从科学家到企业家,再到资本家,这是不同维度的思考方式。投早期就需要有精力、有战略和有资源的投资机构,来帮助科学家成为企业家。

 

任博冰:医疗早期项目能出现热度,我们觉得有三个原因,其中有周期性因素,也有非周期性因素:

 

第一个是流动性的问题。当前,全球流动性问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也导致了投资人愿意用时间换空间,更愿意去投早期。但这是一个时机选择的问题。

 

第二个是供需的问题。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新增创业公司达两万多家,但从2016年开始,新增创业公司出现负增长,2020年,新增创业公司仅三千家,供给端的减少,也就表明,创业者是越来越少了,不少成长期的项目正在变得越来越贵,创业门槛也在变高。

 

第三个是认知的问题。当前,刚刚各位同行也提到了,大家对医疗整体的认知在提高,包括市场喜好、背景要求、技术前沿性等,这种更新换代正在早期发生。

 

投“早”各有不同,但核心逻辑始终是技术与临床的结合


贺斯渡(主持人):早期医疗市场的投资策略有哪些?看好哪些赛道?能成为合作伙伴的科学家画像又是怎样的?


曹巍:首先,从整体上来讲,我们基金的风格是强调跨学科的,喜欢有交叉领域的创业团队,希望团队能够足够地开放,愿意去接受一些新的碰撞。

 

其次,我们是希望创业团队有非常强的底层能力。因为在医疗侧或者是医疗服务这个创新领域中,质量、效率和普惠是考核技术的重要标准。

 

质量代表了临床侧高标准的要求,即和临床需求紧密结合,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效率是产品或者服务的交互效率高,不能通过复杂的运营或者交互方式传递给患者;普惠主要是和价格相关,在国内,医保具有非常强的议价能力,如果产品未来能跟医保合作,就有足够好的利润空间。

 

高洁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投资策略,作为早期投资来说,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技术创新与临床价值。

 

具体来说,临床价值指的是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和病种,未满足临床需求意味着产品能够提供更大的临床价值,病种意味着能够覆盖的患者人群,两者合一就是产品的市场规模和社会价值。技术创新指的是竞争优势,如果产品的技术门槛很高,意味着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大,竞争优势明显,是我们关注的关键点。

 

第二个是赛道的布局。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技术驱动型的赛道,包括在创新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和数字化医疗等领域。

 

在赛道布局前,我们一般会先做行业研究,根据刚才提到的投资策略主动发掘优质赛道,再深入的研究这个赛道里面的公司,最终选择投资标的。

 

而关于创业者的画像,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几个关键点是我们关注的:

 

第一是技术创新能力;第二是拥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第三是很强的合作精神和包容心。

 

李克纯:我们在投项目时,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

 

首先在企业家的画像上,其实是很难刻画的,因为大多数技术顶尖的科学家,最终的创业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就是科学家在做企业管理中采用了科学家思维。因此,科学家创业需要寻找到一个合作伙伴,能够对公司整个战略布局、团队运作进行合理的安排。

 

那么针对赛道方向的选择,我们主要考虑了四个赛道: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IVD,其中门槛最高的是创新药这一赛道,学历直接拉到博士,并且还要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所以对早期项目来说,如果创始人的团队没有形成,就很难吸引到新的合作伙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一个好的投资人,他不仅仅能给科学家钱去做研发,还要进行战略、资源等输出。

 

任博冰:在创新工场,我们孵化或投资科学家主导的企业,往往会帮助提高工业界的比例,平衡科学家的学术角色的同时,也给工业界一些经验补充。同时,企业内也未必是一个科学家主导,我们会尽可能提高多科学家合作、多技术交叉的比例。

 

另外,相对中国市场而言,我们孵化或投资的企业大都是采用一个全球化的团队,从第一天开始就结合各地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另外,项目的落地往往关注到更早期的深度合作。我们每年也会办一些大赛和培训营,为早期项目进行赋能新鲜血液和探索性技术。

 

与科学家的触达和沟通


贺斯渡(主持人):如何触达科学家?又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

 

曹巍:从触达渠道上来讲,朋友推荐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来源,在整个行业中,我们会有人脉和朋友圈积累。再有一个是平台的互动,包括一些赋能和行业活动;第三个就是行业研究方面,积极参加行业内的展会;第四是扩展,主动结交关键人。

 

那么从交流上来讲,强调行业研究和自己的积累。我们的交流对象在学术和专业能力上十分突出,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积累和认知,那么和科学家很难达成有效沟通。

 

在交流中,我们一方面会涉及对专业知识领域的认知,问一些好的问题,了解到专家的真实能力;另一方面涉及到通用能力,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投一个优秀的CEO,这个人需要满足我们对科学家创业者的画像,并且也要对创业有强烈的意愿。但在当前来说,很多科学家愿意融资,但不愿意做CEO,这就需要我们在交流中,去了解科学家的真实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个点:第一点是在专业上要能够对上话,去了解科学家的专业和技术;第二点是换位思考,基于科学家的认知盲点,给予科学家一些不同视角和案例,从而更好地让他们感受到合作伙伴的价值。

 

高洁亮: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理解是三步。第一个就是要找什么样的科学家?第二个是怎么找到这个科学家?第三个是找到以后怎么跟他聊?

 

首先是找什么样的科学家?我的思路是先定方向,这是一个相对系统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学术热点、早期项目、学术会议的系统研究发现重点研究的方向。方向出来了以后,再去找公司或者是科研院所的科学家。

 

其次是怎么找?早期项目的科学家可能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在初创型公司,另一个是在学校。在公司,我们可以通过园区、投资方、产业链的立体网络触达;在学校,我们可以通过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中心和科学家网络触达,当然这些资源都是需要长期积累的。

 

最后是怎么聊?我觉得需要做好“两手准备”,一个是技术准备,了解科学家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另一个是产业准备,了解产业界目前的现状。技术和产业都做好功课,才有可能和科学家进行有效交流。

 

李克纯:在投资之前,我们可以利用人脉来找到科学家和项目。我们可以算是行业“老兵”了,在行业中我们认识的人也很多,可以算是我们的一个资源,项目的寻找也有渠道。学会筛选项目也是寻找项目的重要环节,例如在100家企业中,重点筛查和关注10家,评估后可能只会投2到5个项目。

 

此外,还要沟通,先让科学家了解我们机构的资源,让他知道我们有什么?我们能够帮助到他什么?在这之后,一方面是需要去找项目,看看既有赛道的配置和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是去发掘投融资的机会,发掘有潜力的技术和科学家。

 

找到科学家后,又如何去谈呢?先是掌握谈话的节奏,让科学家一步一步地接受;再是多与同行交流,能够带来不同的资源,了解更多的行业知识。

 

任博冰:我在创新工场负责的前沿科技基金主要关注种子-PreA轮和项目孵化。创新工场团队有15个博士,懂“科学家语言”、懂技术交叉、懂产业,所以我们在第一时间会去寻找有转化潜力和合作可能的科学家。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把自己转换成创业者视角,思考做什么样的公司,这其中又有哪些机会,公司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走什么样的路径。当然除了科学家外,我们还不断接触工业界的高管,特别是国内外大药企的资深人士,也正是如此,最近一年我们成功孵化了4家AI+生物前沿领域的企业。

 

如何去聊?这就需要我们具有针对性的覆盖、认知和执行力,帮助科学家取得阶段性进步,例如打磨和验证技术,以及组建一个包括前瞻和落地的团队。在现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个项目建立起信任的基础,并以这个群体为起点,接触更多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形成成果转化的网络。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沈宇婷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沈宇婷

共发表文章156篇

最近内容
  • 投资向下,科转向上

    2024-04-29

  • 北医一院,新增一项类器官专利公开

    2024-04-24

  • 深圳先进院,公开一项水凝胶微针专利

    2024-04-22

上一篇

嘉葆药银全球首创MNK/VEGFR双靶点抑制剂 JDB153启动临床I期试验

2022-06-22
下一篇

华深智药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继续深耕AI新药开发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