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专访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留美多年的经历告诉我,干科研还是得回国

作者: 施懿 2022-08-15 10:00

2008年,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提着大包小包站在浦东机场。

 

“回来了,这次就不走了。能为国家医学事业做贡献比什么都强。”他说。

 

他就是史向阳教授,在外留学多年,这次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时,担任过研究助理教授。回国后,又受邀返聘,至今也一直任密歇根大学医学和生物科学纳米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目前还兼任葡萄牙马德拉大学“邀请纳米技术主任”。他还是Wiley出版社期刊WIREs Nanomed. Nanobiotechnol.中国区副主编,美国化学会旗舰刊Bioconjugate Chem.编委,及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北京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生物物理学会理事等,学术地位不容小觑。

 

这次,他抱着发展祖国生物医学纳米技术的想法,回到了东华大学,在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目前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执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在上海这样快节奏的都市,什么都得快人一步。因此,史向阳教授带领着他的团队,在纳米技术治疗肿瘤领域不断创新,研发出了“功能性纳米硫化铜负载的纳米凝胶及其光声成像导引的肿瘤光热治疗”(后简称肿瘤光热治疗)等新技术,一步一步在国际上跑出“中国速度”。

 

最近,他又带着自己的新项目——“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平台的构建及其肿瘤精准成像与治疗”(后简称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平台)站在了成果转化的十字路口。这次史向阳教授又会如何选择呢?在海外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他又为什么会选择回国呢?作为“海归”,他在成果转化的道路上又有怎样不同的感悟呢?为解答这些疑问,受2022第二届生物医学领域高价值专利项目评选活动邀请,动脉橙果局对史向阳教授进行了一次专访。

 

十几年前选择回国,现在也一点不后悔

 

“我2008年选择回国,当时他们都不理解我。不过现在,我那些曾经在国外共事的同事们都说我回国回对了!”谈起为什么选择回国,史向阳教授眼里充满了自豪。

 

近年来,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吸引了许多在海外的人才回国发展事业,史向阳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史向阳教授说:“在国外那些年,我就非常能感受到国外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不够重视。虽然你可以跟教授进实验室,也有很多给大教授做助手的机会,但因为受教育体制及成材发展机制的限制,充分发挥自己想法的空间及个人成长的机会就非常有限。而我们国家就非常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鼓励大家干创新。我就是赶上了这波红利,才能完成这些成果的研发。”

 

中国从2008年开始就设立的许多人才计划,主要招募来自国外顶尖机构的著名科学家和正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研究人员们,帮助他们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和事业。

 

史向阳教授虽然在国外学术界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做研究期间,他注意到中国同事们在美国就业市场中的艰难处境,同时也看到了国内的机会。因此,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回国。

 

的确如此,除了不重视对科研人员的培养,海外的一些政策、研究氛围等都让不少在海外工作的华人科学家有了归国的念头。

 

签证问题也是华人科学家留美的一大阻碍。美国逐渐紧缩的留学政策,也波及到了留美的科学家们。许多中国科学家要获得在美国工作的 H1B 签证和永居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这也导致他们在毕业之后不得不离开美国。

 

美国在把华人科学家们往外推,而我们却借着这股风,将科学家们往回引。

 

除了我们刚刚提到的人才引进计划,国家科研水平的迅猛发展也成为了科研人员考虑归国的理由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2月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27864亿元,较上年增长14.2%。而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上年再提升两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这些年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都大幅提升。

 

中国逐渐强盛、在空间距离上和亲人更近、两国科学水平的差距的缩小以及在美国事业上遇到的瓶颈等都促使着越来越多和史向阳教授一样的在外华人科学家开始思考:“好像干科研回国更适合。”

 

从“杂化”入手,攻克肿瘤治疗、成像难题

 

在史向阳教授回国后,国家、政府以及东华大学都为他提供了设施完备的实验室、充足的研究资金以及优秀的团队组织。没有了后顾之忧,史向阳教授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跑越快”,创造出不少优秀的科研成果,这次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平台”也是其中之一。

 

“2019年我们的肿瘤光热治疗项目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还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的支持。但就目前来看,光热治疗仍然还是存在一些瓶颈,这次我想更进一步,在成像上、治疗上都将纳米技术发挥到极致。”谈到研究“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平台”的原因时,史向阳教授直言就是为了进步。

 

简单来说,史向阳教授本次研发“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平台”就是对“光热治疗”的一次全方位的升级。

 

因为“光热治疗”仅仅局限在了治疗手段的层面上,并且治疗范围比较局限,对于深层组织的肿瘤的治疗效果甚微,所以在实现全面治疗方面,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虽然现在市面上也有不少人在研究如何将“光热治疗”和化疗、免疫治疗等结合起来,实现全身性的治疗,但史向阳教授决定从根源入手——直接在材料上下功夫。

 

“我们原来只是针对一种材料进行研究,但我认为这是局限的。比如说,无机分子在研究造影方面就是特别好的材料,而有机分子在治疗环节有其独特的效用。我想,如果能将两者整合成一个杂化的材料,那么这样是不是就能各取所长,达到1+1>2的效果?”基于这样的想法,史向阳教授开始着力研发“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平台”。

 

目前“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平台”已经能够实现治疗与成像的双重功效。

 

在成像方面,这项技术能够解决单模态成像模式诊断不够精准的问题。因为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不同的成像模式都有不同的功效以及一些自身的优缺点,如果仅仅只是做一种模式成像,可能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展示出肿瘤及其边界部位。

 

通过研发构建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平台,可将用于结构成像的模式如CT成像、磁共振成像等与用于功能成像的荧光成像或核医学成像(如SPECT、PET成像)结合起来,实现更加精准的双模态或多模态成像。

 

因此,为了更加精准的展示出肿瘤以及肿瘤的边界,提高后续治疗的准确度,也为了减少反复成像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史向阳教授利用“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平台”,研发实现了各种成像技术的融合。

 

在治疗方面,史向阳教授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平台”能够将药物整合在纳米颗粒的表面或者内部,通过纳米颗粒的EPR效应产生被动靶向,从而输送到肿瘤部位。不但如此,由于每种肿瘤细胞的表面都有相关的受体表达,所以也能通过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特异性配体分子,实现纳米药物的主动靶向和精准输送。

 

除此之外,史向阳教授课题组还将纳米药物首先负载到巨噬细胞或干细胞内部,利用巨噬细胞或干细胞的肿瘤归巢作用,进而实现肿瘤的增强的诊断、治疗或诊疗一体化。在最近的研究中,其课题组还采用癌细胞膜或巨噬细胞膜的肿瘤仿生靶向作用,将纳米药物外围包裹一层细胞膜,进而实现原位肿瘤模型的靶向诊疗。

 

由于史向阳教授多年的海外经历,他敏锐的察觉到,这个项目在国际上肯定也能产生不小的影响力。因此,他申请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A3前瞻计划项目”的资助,开展了和日本大阪大学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目前“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平台”项目已经进入到实验室阶段,希望进一步寻求合作者,将项目成果向临床转化。

 

到现在,史向阳教授仍然以发展纳米技术为己任:“我从2002年进入到树状大分子的研究领域,到今年已经20 年了。现在在Web of Science上搜索关键词“树状大分子”,近5年我课题组发表的论文总数和总引用次数都是排在第一的。正因为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这个领域领跑,所以我们更有能力,也更有责任要去做好这件事。

 

也许正是行业领跑的责任感和促进医学发展的使命感让史向阳教授不敢松懈,不断推进中国“纳米技术在医学应用”向前走,往上看。

 

市场需要有勇气的公司

 

现在史向阳教授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平台”正面临着转化落地的关键点,但他却在为寻找合作公司犯愁:“我们的市场还是缺少有勇气的公司。”

 

史向阳教授认为,一项能够实现转化的科研成果需要满足三点:解决临床痛点、能够实现量产,以及可进行质量控制。而他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平台”能满足这三点要求,但现在却卡在了寻找合作公司这一步。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公司与史向阳教授联系。一些制药公司也与史向阳教授进行了沟通和咨询,但目前仍缺乏后续的跟进和落地。

 

“现在不少公司来和我谈合作,主要是想让我在技术上面给他们做点咨询工作,但是一谈到进一步的转化和落地,他们就因为种种原因,害怕担风险,缺乏迈出最后一步的勇气。”也许史向阳教授现在所面临的困局,也是众多科研人员在做转化过程中会遇到的困局。

 

的确,公司从经营的角度去考虑,自然是需要评估风险,将自己可能受到的损失降到最低。但科研人员在转化过程中也迫切需要稳定、有能力的资本对其进行支持。虽然高校、医院等科研机构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平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但真正要步入市场,还得靠活跃在市场环境中的资本。

 

史向阳教授也有过反思,这样的局面或许和科研人员对自己的项目宣传不够有关,没能让更多有能力、有想法的公司看见自己的项目,了解到项目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潜力。但我们的市场也确实缺少了一些有勇气将创新项目推进落地的公司。毕竟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不只是科研人员单方面发力就能完成的,市场的配合也很重要。

 

“未来,希望能有更多有勇气、有毅力、有担当的公司加入到我们的市场中来,促进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实现转化落地。”这是史向阳教授对自己项目的未来畅想,也是对我们科研成果转化市场的未来畅想。


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继去年第一届评选活动之后,史向阳教授再次参加2022第二届生物医学高价值专利项目评选,希望能借此平台让更多企业了解到“纳米杂化平台”的优势及其重要性,去推进这项创新技术的转化落地。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施懿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施懿

共发表文章133篇

最近内容
  • 北大深圳医院,新增一项骨修复材料公开

    4 小时前

  • 斥资百亿抢办“新”高校,CEO们打的什么“算盘”?

    2024-04-10

  • 对话大脑原位神经再生先驱者陈功教授:十年砥砺,梦想终成剑锋

    2024-04-10

上一篇

【首发】毕诺济生物(Bennu Biotherapeutics)完成逾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加速细胞治疗领域前沿技术研发及转化

2022-08-15
下一篇

首个使用微生理系统数据提交的IND,器官芯片赛道再次被点燃,Hesperos做对了什么?

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