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北京医疗“专精特新”产业图谱:国家级“小巨人”培育第一城,汇聚新一代医疗技术创新力量

作者: 车维维 2022-10-06 08:00
【专题导读】2022年全国两会,“专精特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多次提及,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词。借此契机,动脉网推出《医疗“专精特新”产业系列专题》,作为医疗健康领域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动脉网将结合政策与行业动态,梳理“专精特新”企业共性,以此呈现完整的医疗“专精特新”产业图谱。同时,我们也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征集优秀案例,如您有报道需求,可联系动脉网进行报道。


 

提到专精特新,北京一定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作为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国家级“小巨人”培育高地,北京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90家,居全国城市排名第一位。

 

2019年-2022年,北京市共公布了三年13批526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其中2022年第四批为拟认定名单),经动脉网统计,有500家医疗企业位列其中。

 

北京的医疗类“专精特新”企业有何特征?北京缘何成为国家级“小巨人”培育第一城?本文将对500家企业进行分类梳理,一窥北京“专精特新”医疗产业发展图谱。

 

国家“小巨人”590家,居全国城市首位

 

今年以来,“专精特新”成为反复提及的热词,无论是从地方还是中央都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

 

根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官方网站信息,围绕如何更好地支持培育北京“专精特新”企业,从“政策、服务、资金、创新、环境”等方面构建“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面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

 

在政策方面,2021年底出台的《北京市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6个方面发布了16条措施,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量身打造涵盖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产业链配套、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上市服务、融资需求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在培育机制上,构建“专精特新”企业“金字塔形”梯队培育体系,形成滚动发展、梯队培养格局。不断优化“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通过“自荐+发现”手段,采取季度敞口征集、大数据发现和智能评审方式加快入库管理。

 

在融资服务方面,联合六家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贷”,截至2022年3月底,一年期以下产品累计放款1336笔,金额50亿元,平均利率低至3.6%。设立“专精特新”成长基金,重点投资信创产业、半导体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晋层、挂牌和储备“四大工程”,畅通企业上市渠道,已为北交所贡献了超过1/8的上市企业。

 

在资源协同支持方面,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公益专利池和创新联合体作用,建立“产业链龙头企业出题、中小企业答题”协同创新模式,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实现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成为“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

 

同时,还为企业配备服务管家和金融顾问,及时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用地、公共配套等属地化服务。

 

此外,北交所的横空出世,更成为近年来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一个新兴战场。

 

北交所的定位是大力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金融要助力科技创新,而北京自身拥有数量众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抹亮色。

 

在一系列专项政策和精准服务的支持下,据统计,北京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90家,居全国城市排名第一位。

 

针对成功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北京市各区发布了针对性的奖励措施。整理如下:

 

12.png

北京市各区“专精特新”奖励政策(不完全整理)


医疗类专精特新占比9.5%,海淀区“小巨人”成绩突出

 

根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据,2020年到2022年,北京共发布13批526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其中医疗类“专精特新”企业为500家,占比9.5%。

 

北京市医疗类”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呈递增趋势.png

北京市医疗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呈递增趋势

 

2020年到2022年,北京市医疗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呈递增趋势,从2020年的119家,增长到2021年141家,2022年为240家。

 

在这500家医疗“专精特新”企业中,有68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为13.6%。

 

北京市医疗“专精特新”企业成立时间.png

北京市医疗“专精特新”企业成立时间

 

从成立时间来看,北京的医疗类“专精特新”企业的平均成立时间约为10-15年,其中2011-2015年成立的企业数量最多为139家,2016以后成立的企业数量为122家,位居第二。由此可见,北京的医疗类“专精特新”企业普遍较为年轻。

 

与此对应的是,医疗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成立时间为15年左右,其中2006-2010年成立的企业数量最多为19家。

 

北京市医疗“专精特新”企业地区分布情况.png

北京市医疗“专精特新”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从地区分布来看,有两个区域值得关注,一个是海淀区,一个是经开区。

 

首先,医疗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最多的是经济技术开发区117家,海淀区位居第二98家。而从医疗类国家级“小巨人“数量来看,海淀区以19家的数量位居第一,经开区13家紧随其后。

 

究其原因,海淀区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在发明专利及上市公司数量方面的绝对优势,助其成为“小巨人”高地中的高地。2021年,海淀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居全国地级市(区)之首,海淀区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常年稳居全国第一。

 

经开区也一直在通过各类政策加速“专精特新”孵化和壮大。据了解,经开区与三大科学城签订创新联动发展合作协议,仅2021年就完成“三城”成果转化项目162项。同时,通过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和扩容金融服务联盟相结合的方式,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其培育了一大批专精特新后备军,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北京市医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轮次.png

北京市医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轮次(不含未公开的企业)

 

从融资轮次来看,早期企业占据了最大比重,处于A轮或A轮以前的企业有101家,其中56家均成立于2015年以后。

 

再看早期企业的专注领域,大部分集中在与基因相关的检测、药物研发,以及创新型医疗器械,AI医疗等。处于B轮和C轮的企业有79家,大部分为医疗器械企业。

 

处于IPO阶段的企业有27家,其中19家企业成立于2010年以前,在这其中有11家为国家级“小巨人”,属于实力较为强劲的成熟企业。

 

在新三板/新四板挂牌的企业数量有40家,数据依然亮眼。这源自于2021年11月正式开始交易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其推出可谓后疫情时代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资开辟了一个新兴战场。

 

在北交所正式面世之前,很多在新三板挂牌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股权流动性差、直接融资难等问题。北交所带来的政策红利为新三板注入了源头活水,也进一步加大了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融资速度。

 

专注分子诊断、CGT、AI医疗等领域,“高精尖”特性显著


通过对北京市500家医疗类“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归类和梳理,我们发现,企业关注领域主要集中于分子诊断、创新药、医药制造、医用耗材及植入器械、互联网医疗及AI+医疗等。

 

北京市医疗“专精特新”企业领域.png

北京市医疗“专精特新”企业领域

 

其中,医疗器械相关企业以接近总数一半的233家杀出重围,其中有86家体外诊断企业,主要集中在分子诊断,51家为医用耗材和植入器械类企业,其后为医疗设备、仪器、手术机器人等。

 

在51家医用耗材和植入器械企业中,专注心脑血管介入器械的企业最多为21家,专注骨科植入物、人造关节等次之为18家。

 

23家医药制造类企业排到第二,其中11家为中药相关企业,7家为原料药提供商。

 

此次在对企业领域进行归类时,我们发现北京医疗类“专精特新”企业普遍呈现出成立时间较短,技术布局极具先进性,在互联网+医疗、AI+医疗等数字医疗跨界领域表现突出。

 

透过“专精特新”企业的专注领域,北京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产业布局逻辑也就呼之欲出了。

 

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北京将全力推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双发动机”产业领先发展。

 

在医药健康产业方面,将发力创新药、新器械、新健康服务三大方向,在新型疫苗、下一代抗体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方面构筑领先优势,推动医药制造与健康服务并行发展。

 

这与医疗类“专精特新”企业的专注领域不谋而合,更加展现了其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产业提质增效,最终实现产业向“专精特新”发展的使命。

 

据北京市经信局消息,北京市正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和高质量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

 

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新兴产业是未来的图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解决“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对“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支持,更意味着将先进的生产技术或工艺注入产业内部,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向前发展。期待中国专精特新企业蓬勃成长,早日成为各个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站在国际舞台的中央,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关赛道 医疗机器人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车维维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2021 J.P摩根大会:近30家中国企业亮相,新冠疫苗、远程医疗、医改成时代趋势

“ITBT”跨界融合大热,这种新研发模式或将改写未来生物制药格局

解构阿斯利康中金的15个项目,聚焦创新与合作,生态圈版图正徐徐铺开

【VB100】第六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开启,在世界难题面前书写“中国故事”

车维维

共发表文章184篇

最近内容
  • 罗氏再发力,第二款CD3/CD20双抗临床Ⅲ期成功

    2024-04-16

  • ADC产能争夺战!CDMO巨头狂掷32亿美元扩张

    2024-04-15

  • 从家族企业到世界分析仪器龙头,这家百年巨头做对了什么?

    2024-04-06

上一篇

一家AI辅助诊断公司,如何撬动健康公平事业?

2022-10-06
下一篇

重量仅900克!Virtual Incision将携手NASA把小型手术机器人送入太空【Space Medicine系列案例】

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