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15家生物医药企业参与角逐,第二届生命科学创业大赛上海站半决赛成功举办

作者: 马宇洁 2022-11-04 09:47

image.png


11 月 1 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 · 第二届生命学创业大赛-上海站半决赛在上海市闵行区科技绿洲三期成功举办。

 

作为太湖(马山)生命与健康论坛 2022 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大赛由无锡市人民政府指导,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共同举办,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无锡市滨湖区科技人才创新中心、无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管理处以及 DeepTech 联合承办。

 

本次大赛也得到了“因美纳全球初创企业平台”以及“亚马逊云科技”的支持。因美纳将为优胜企业提供测序顾问支持,亚马逊云科技为获胜企业提供云服务。

 

现场出席本次上海站半决赛的评委分别是:(*以下按照姓氏首字母顺序)杏泽资本执行董事丁巍、礼来亚洲基金副总裁金家齐、高榕资本执行董事乐贝林、亚马逊云科技(AWS) 大中华区首席医疗行业总监李健、赢迪资本合伙人梁艳艳、元禾原点投资总监梁云、因美纳全球初创企业平台大中华区负责人林子尧、君联资本副总裁宋晓婷、真格基金副总裁孙璐璐、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投资副董事王雅妮、 凯泰资本执行总裁王亚楠。

 

从发起招募到初赛评选完成,本次大赛共历时近 2 个月,最终有 50 多家企业脱颖而出入围半决赛。在半决赛上海场参赛的生物医药企业共有15家。

 

艾博塔制药: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


艾博塔制药致力于将生物制药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用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药,目前已经具备一个完整的 AI 制药的平台,其特点是高通量,高精度,周期段,成本低。

 

要实现人工智能驱动,数据是少不了的,艾博塔制药在数据方面拥有 150 亿个小分子,2.6 万个蛋白生物的靶点,众多的基因和靶点的 PPL 网络。在这基础之上,具备有明确的海量靶点和药物对接的预测的方案以及毒副作用的预测,都融合在新的产业链条当中。

 

人工智能药物设计平台包括了提供多肽药物和设计的平台,可以直接在平台设计氨基酸的序列,实现即时预测结构、对应靶点的情况,以及判断是否有自免疫的问题;公司自研的蛋白预测平台可以做蛋白和蛋白之间的对比;除此之外,还有剂量平台、毒副作用预测平台以及疫苗优化设计平台和中药创新平台等,帮助中药组合分析。

 

image.png

图 | 艾博塔药业 CEO 李湛清

 

在软件产品方面,公司可以提供企业云服务、公共云服务;以及制药服务,最后也做自研药物,为企业提供可研方案的同时,团队内也进行自我转换方案。

 

安立玺荣生物医药:创新型免疫治疗新药


安立玺荣成立于 2017 年,是一家建立在免疫机制上开发不同适应症的 FIC/BIC 创新药研发公司。目前在台北、瑞士洛桑设有两个实验室,同时在上海张江建立全球临床运营创新中心。

 

核心创业团队在免疫领域深耕多年,并且连续每年在顶级的期刊上发表自己的科研结果。目前安立玺荣已有两条管线进入了临床阶段,其中一个小分子项目已经递交了 II 期临床试验申请,显示出公司的极高的管理能力与执行力。

 

安立玺荣建有自己的转化医学研究开发平台、单 B 细胞克隆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开发平台等,以开发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白癜风、噬血细胞综合症、肿瘤等多个适应症。

 

image.png图 | 安立玺荣生物医药中国总经理 Carrie Duan

 

作为一个新型的生物医药技术开发公司,安立玺荣同时推动多个管线、多个适应症的开发。开发策略就是利用罕见病适应症入手快速取得临床验证,随后快速推动更有商业机会的大适应症紧随其后。

 

安立玺荣预期将于 2026 年上市第一款产品,并计划将在 2025 年实现 IPO。目前公司已经获得多家海内外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当前开放 A+轮融资。


达歌生物:用独有的分子胶平台发现全新疾病靶点及药物


达歌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分子胶靶向蛋白降解的创新药物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以一种新型化学骨架为起点,建立了与别的分子胶公司常用的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和泊马度胺 (Pomalidomide)衍生物不同的独特的化合物库,并通过公司的不断探索和数据积累,扩展了化合物库的数量和母核的多样性,并形成专利保护。 

 

从去年 4 月公司开始运营到现在,达歌生物已完成种子轮及 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了药明康德、凯风创投和幂方健康基金在内,计划在 2023 年一月进行 A+轮融资。

 

达歌生物 CEO 邹丽晖表示:“团队拥有一个完全自研、有专利保护的分子胶筛选和优化的平台,以及有自己设计合成的分子胶库,且分子胶库有着和竞争对手不一样的化合物结构,可以找到全新的不可成药靶点,占领独特的领域。”

 

面向未来,达歌生物以全球市场为目标,计划在中、美、欧等地开发全球新的能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的药物,同时达歌生物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利用其独有的技术平台,与国际医药企业一同进行早期药物和不可成药靶点的发现和研究,以及共同开发、推动管线进到入临床阶段。

 

image.png图 | 达歌生物 CEO 邹丽晖

 


复东生物:基于材料创新的递送系统及体内原位CAR-T治疗


致力于基于材料创新的递送系统和原位康复治疗,复东生物自主研发的 Z-LNP 递送系统可突破国外 LNP 卡脖子专利;相对于传统 LNP,Z- LNP 无免疫原性和加快血液清除效应,可实现多次重复给药;已与多家药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利用 Z-LNP 平台开发体内原位 CAR-T、mRNA 疫苗等产品管线。

 

复东生物 CEO 曹勇斌表示,该技术路线正在迎来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同时团队在过去一年时间里申请了 11 项发明专利,突破了国外的卡脖子专利。

 

在团队方面,曹勇斌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过去十年从事生物材料和医学的转化研究,如今也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兼职青年副研究员。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目前任职头部上市公司联合副总,在 LNP 申报方面有丰富的职业经验。

 

image.png 图 | 复东生物 CEO 曹勇斌

 

据曹勇斌介绍,现阶段复东生物以技术服务和开发为主,后期再逐渐转向自主研发,未来的愿景就是做出普通人急需的创新药。

 

环码生物:环形 RNA 制药项目


环码生物把自己定位为做环形 RNA 药领域的开拓者。

 

为什么核酸类药物是很有意思的事?行业做了这么多年药,不管是大分子药物还是小分子药物,都是在蛋白这个维度上作用,因为蛋白是最终执行生命功能的分子。而蛋白是由 mRNA 翻译而来的,所以理论上 RNA 类药物可以完成过去很多我们实现不了的事情。

 

环码生物认为 RNA 类药物的上限非常高,可以诞生优秀的公司和巨大的市场,足以支撑千亿美金级公司。

 

image.png图 | 环码生物首席运营官 汤辰翔

 

那么为什么 mRNA 发展了多年,至今最大的成就就是借着新冠的机遇做了一个疫苗?核心限制还是因为稳定性不强、免疫原性高等原因。环形 RNA 因为没有末端,因此稳定性更高,可以实现高效表达,同时免疫原性低,可以实现细胞的特异性表达。

 

环码生物充分利用环形 RNA 这些优势,提升了药效,降低了副作用,于是打开了治疗窗口——这个制药领域很重要的概念,为药物研发提供了空间。公司认为,环形 RNA 将会成为下一代 mRNA 疗法,而不只是补充。

目前环形 RNA 领域还处在非常早期,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走在最先进的行列,与国际最顶尖水平没有代差。环码生物希望在推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本着开放的态度,与各个维度的合作伙伴建立一系列合作,打造全球环形 RNA 药物的生态,用优质的创新药满足病患需求。

 

迦进生物:小核酸偶联药物(AOC)


迦进生物成立于 2022 年 1 月,已于 2022 年 5 月份完成 4500 万种子轮融资,是一家专注于核酸偶联药物的生物医药企业。作为国内同领域内第一家 Biotech,王博士认为公司未来能够在科学,临床、商业价值上建立本公司在业内的领先地位。

 

image.png 图 | 迦进生物商务总监 王洪斌

 

目前,迦进生物针对遗传性肌肉罕见病,心衰,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开发核酸偶联药物。在市场方面,目前中国尚无任何针对肌肉相关罕见病药物上市。虽然遗传性肌肉罕见病病人人数少,但市场规模不小,通过美国已上市药物的销售额综合中国流行病学数据和医保支付情况,预测未来中国的市场规模将高达 40 亿美金。

 

迦进生物计划,今年通过自主研发建立核心管线和偶联技术平台,2023 年将逐渐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在推动核心管线临床前及 IND 申报工作的同时推动其他管线的研发,2024 年初将公司首个产品推进临床阶段。


济路生物:人工智能生物医学专家系统


癌症是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发现 1700 万新病人,其中中国就有 500 万,而每年死于癌症的人则超过 300 万。

 

在这种情况下,靶向精准治疗有更重要的作用,目前精准治疗药物有上百种,不过在临床实验当中,效果不令人满意,总体有效率仅为 20%左右。

 

济路生物认为,关键点在于,靶点不是单独的发挥作用,而是和其他信号成员变成一个信号通路,理论上来讲,信号传导过程中,每一个信号成员都有可能变成靶点,但实际应用中,目前几乎所有靶向药都是针对信号通路中个别受体和基因的靶点做的。

 

因此,一个靶向药是否可以发挥作用,就是看这个靶点是否存在,也是要看其他的信号成员的状态。但目前所有的靶向药物的开发、使用和跟踪,人们只考虑了靶点是否存在,导致绝大部分药物在临床上的表现不佳,仅有 30%左右的效果。

 

image.png

图 | 济路生物

 

济路生物总裁、联合创始人张迅表示,该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以人工智能的方法对癌症病人的全基因组进行深度分析的公司,不仅可以精确预测一家靶向药物的充分、必要的条件,还可以看这个病人是否满足需求。济路生物可以为药企寻找到相关的病人,让目前 30%的治疗有效率提高到 8、90%,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捷思英达医药:新一代肿瘤精准治疗新药


捷思英达作为一家转化医学研究驱动的新药创新公司,专注做新一代肿瘤精准治疗,目前处于 B+轮融资阶段。

 

image.png 图 | 捷思英达医药 CEO 张劲涛

 

在精准治疗方面,捷思英达 CEO 张劲涛博士表示团队高管都是大药企出身,在中美两地已经开发成功 27 款创新药,同时熟悉中美两地,有能力找最好的临床候选化合物和最好的医生及机制研究者,进而最大程度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

 

他表示,不管是小分子还是大分子领域,开发创新药有两个关键点,首先是源头,即要有一个好的靶点;另外就是转化医学,并把临床开发做好。


若泰医药:肿瘤免疫治疗性疫苗


若泰医药聚焦于在多靶点肿瘤疫苗和细胞治疗技术平台的搭建和推进创新药研发。公司成立于 2016 年底,是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直接孵化出来的团队,所致力于开发有创新性的肿瘤免疫和细胞技术的产品。

 

image.png 图 | 若泰医药副总经理 胡隆胜

 

若泰医药副总经理胡隆胜表示,若泰医药在成立后的三年时间里,花了很多的精力建立平台技术,主要包括 mRNA 和李斯特菌平台,两者作为载体运送肿瘤抗原,通过 APC 细胞来递送抗原,并且在进入人体以后通过激活人体的特异性的 T 细胞杀伤肿瘤。

 

与此同时,该技术可以延伸到细胞治疗领域,这也是若泰医药的第三个技术平台,该公司的三个技术路线都可以与单抗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联用,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士泽生物:干细胞治疗解决方案


士泽生物所做的事情用一句话说明就是开发新药治疗病人,如今已经持续专注细胞新药的研发超过 12 年,核心就是用细胞替代性的策略。

 

人体是细胞构成,人体病变的本质就是细胞的凋亡、退化、死亡,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在体外,我们可以生产大量健康的细胞,进行攻克治疗,攻克一些临床疾病。

 

士泽生物用到的技术是业界已经比较熟悉的 IPS 技术,该技术也是 2012 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的技术。仅仅开发了五年以后,这个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的潜能、有多项分化的能力,可以分化为 200 多种人体需要的细胞,这个产业在过去十年里获得了很大的推广和应用。

 

image.png 图 | 士泽生物首席运营官 肖雄


在公司关注的帕金森治疗方面,士泽生物将细胞进行体内的验证,在小鼠,大动物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可信的数据。公司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可以在体外高效稳定地获取多巴胺能亚型细胞,这个体系已经被有效验证是可重复,可稳定的。

 

目前该项目获得了 2021 年国家科技部的颠覆性的认证,在 2724 家上榜公司里,士泽生物是 IPS 领域唯一一家公司。士泽生物首席运营官肖雄认为,未来我国极有可能出现一个在帕金森领域能够对标国际顶尖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公司。

 

唯思尔康:细胞外囊泡(外泌体)药物递送平台和创新药研发


苏州唯思尔康主要是从事外泌体递送和创新药物的研发。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药物递送是一个很关键的瓶颈。常见的药物递送方式首先是病毒类载体,主要优势就是可以有效递送核酸类物质,且有一定靶向性,但局限性是免疫原性比较高,重复给药比较困难。第二种是合成类载体,最有名就是 LNP、LPP 等等一些高分子的材料,优势是装载量大,但是靶向性不是很好,且有肝毒性、肾毒性问题。

 

而外泌体作为天然类递送载体,最显著的优势是可以实现多分子药物递送,靶向性潜力非常大,工程性改造潜力也很好,同时免疫原性非常低,不过目前的局限性在于产能还需提高,以便在临床阶段得到足够多的药物。

 

唯思尔康作为一个外泌体的企业,核心目标是从生物学开始向平台推进,达到以往未能得到满足的临床需求。公司由 4 位创始人联合创立,目前全职员工 20 名,中期发展规划则包括了从平台开始向管线推进,根据不同技术的发展来布局更广阔的领域。

 

image.png 图 | 唯思尔康 CEO 许可

 

在成立的一年时间里,唯思尔康通过一系列工艺开发,已经基本完成了大规模外泌体的工业级开发,从工艺 1 到 5 的阶段、从完全没有外泌体、到逐渐开始出现囊泡状结构,到如今能够提高外泌体质量,许可表示团队已经完全实现了工业级别开发,可以保证下一阶段即临床阶段的实验可以告别离心法,为走向工作级产品做好充分的准备。


云谷智药:软硬一体化核医学诊疗方案


西湖云谷智药成立于 2021 年 2 月,是一家西湖大学成果转化的高科技创新型公司,已经完成了两轮的融资,投资方包括高榕、红杉、汉康、薄荷,目前已有超过 2500㎡ 的早研实验室及 1000㎡ 的高规格 GMP 实验室,是平台加管线双轮驱动的基因编辑平台型公司。

 

在过去的 20 个月的时间里,团队实现了全链路 BIOTECH+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基因编辑治疗开发技术平台的构建。

 

image.png 图 | 云谷智药

 

西湖云谷智药科学创始人马丽佳表示,目前团队已经构建了三个主要平台:CAPSID-AIdit 平台,基于生物实验和算法研发,搭建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和深度学习生成模型,为基因治疗流程发现高效安全的载体; TARGET-AIdit 平台,通过自有专利的 CRISPR 高通量筛查发现肿瘤免疫治疗靶点,同时通过独特的 Biotech 数据与深度学习建模开展靶点发现;CRISPR-AIdit 平台,已经构建了目前最大规模、最系统、基于真实实验数据的 gRNA 效率评估数据集,全面评估 gRNA 的编辑效率、特异性。

 

西湖云谷智药一直专注于全方位优化改进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从靶点发现、新编辑工具开发、新靶点基因治疗策略开发到最终成药的一体化技术,走通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因编辑治疗领域落地的全流程,并将研发成果快速推进到疾病治疗领域。

 

医图生科: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新药研发


医图生科致力于向药企和合作方提供人工智能药物早期开发的解决方案。

 

image.png图 | 医图生科

 

医图生科 CEO 李翛然表示,公司成立初期就整合了药物设计、药物研发团队,把药物从纸面上的设计变成可以拿出手的产品。经过一年的打磨,团队已经构建了商业模式和研发平台。

 

其中商业模式可以简单归纳为合作、专利授权以及特许权经营;医图生科打造三个设计平台,涵盖了药物研发早期最关键三个步骤:1、基因组学验证平台或者称为靶点验证平台;2、分子设计的平台;3、药物研究平台。实现从发现潜在的靶点和药物到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过程。

 

李翛然认为,团队优势在于有最佳的临床资源,并将资源变成学术成果,再将学术成果转换成实际的、利润可观的产品。这三点构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都称得上顶级的团队。

 

药苑生物:生物技术创新疗法研发


乙肝的流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有 2 千万的慢性乙肝的患者,占全球乙肝患者三分之一。乙肝无法治愈,且容易发展成肝癌、肝硬化。目前我国有 50 万肝癌患者,占全球患者二分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乙肝引起。

 

治愈乙肝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市场规模预计可达到 6 千亿,比丙肝的市场大 4 倍。

 

在治愈乙肝方面,药苑生物的策略是开发一个全新的免疫激动剂药物。DF-006 是针对一个全新免疫靶点开发出来的安全、单靶向的免疫激动剂,同时解决了靶点激动剂的成药性和工艺性难题。

 

image.png 图 | 药苑生物首席运营官 许枞

 

药苑生物首席运营官许枞表示,DF-006 在临床前的乙肝药效学试验中展现出了惊人的疗效,具有非常好肝脏靶向性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DF-006 在多个肝病中展现出非常好的疗效。许枞预期,针对多个潜在适应症的 DF-006 将有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智峪生科:AI 赋能合成生物学


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学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对已知事物的降本增效,另一个就是对未知边界的探索。智峪生科运营总监盛立明表示,智峪生科是国内少有的从底层将 AI 和合成生物学进行深度融合的公司。

 

image.png 图 | 智峪生科运营总监 盛立明

 

合成生物学市场的特点就是市场大、增长快。近几年合成生物学火热,越来越多公司涌入了以后,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大多数公司面临选品难的困局。

 

智峪生科从自研的通过人工智能方法来进行元件挖掘,从千万甚至上亿数量级的自然界已知序列中去找出功能未知的新元件,还能通过自研的计算方法去设计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元件,这样就能大幅拓展合成生物学的产品范围。就像用积木还可以创建新的积木,再搭房子,如果我们有一千块积木,那么搭建出来的房子样式、质量、方法、速度上会比只有十块积木更好,盛立明表示。

 

智峪生科的人工智能赋能合成生物学 DBTL 加放大工艺的各个环节,在设计的环节 AI 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也是一种颠覆性的新范式。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的元件进行挖掘、设计创造新的产品,从而解决目前市面上选品难的问题。

 

此外,智峪生科通过不同的智能模块进行 DBTL 加上放大工艺的赋能,可以做到元件层的酶、肽、蛋白结合子,小分子、核酸等,并拓展相应的产品。

 

目前智峪生科技术平台面向两个合成生物学应用领域,一是在药物领域做药物研发辅助,该领域的特点是不需要放大到公斤、吨级别,就可以商业化。这方面目前已和 40 多家学术机构和医药企业在进行合作。

 

在其他合成生物学领域里,需要放大到公斤级或者吨级,这要求团队有放大生产的工艺才能实现商业化。目前智峪生科已经组建了一个具有十多年产业经验的合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结合的研发生产团队,通过短周期低成本的研发模式多产品管线布局去快速占领市场。

 



本届大赛上海赛区已告一段落。接下来DeepTech将在深圳展开半决赛,将于 11 月 9 日举行。总决赛作为太湖(马山)生命与健康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于 12 月 3 日到 4 日同期举办。届时欢迎各位评委及来宾持续关注,也欢迎各位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深圳站报名通道

活动时间:2022 年 11 月 9 日(星期三)14:00-18:00


image.png 

(扫码报名参会)

 

关于大赛,欢迎咨询联系:

liyuhan@deeptechchina.com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马宇洁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马宇洁

共发表文章37篇

最近内容
  • 专访雅创医药:NASH药物转折已来,“后浪”如何突围?

    2023-03-28

  • 融资小年→BD转折年:BD出海浪潮才刚刚开始,Biotech如何抓住机会?

    2023-03-21

  • 每逢AI火,AI新药必被追问:哪些已成现实,哪些仍是幻觉?

    2023-03-16

上一篇

【首发】帕母完成新一轮数千万美金股权融资,国产创新新势力全球化战略加速

2022-11-04
下一篇

媲美AlphaFold2?我国第一批“AI+大分子”企业已正式推出开放技术平台

20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