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线上观看人数超千位,4大硬核项目受资本关注 ——香港大学科研成果项目路演圆满落幕

作者: 沈宇婷 2022-11-22 10:00

科学家为产业带来更多的更多可能性,但从实验室到高科技企业,科学家的成果需要结合广大市场才能发展壮大,这需要多方的参与。

 

香港大学技术转移处是整个港大科研成果的聚焦地,也是科技创新商业化落地的诞生之处,正在不断创造让更多科学家与投资机构、产业有“双向奔赴”的机会。

 

基于此,2022年11月18日下午,香港大学北京中心TechHUB、香港大学技术转移处、动脉橙果局联袂举办了香港大学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HKU科技创新情报局|生物医药专场,并邀请经纬创投、君联资本、中科创星、百度风投、薄荷天使基金、峰瑞资本、创新工场等10家头部资本机构,开启了一场港大科研成果和内陆资本产业链接的旅行。香港大学北京中心TechHUB负责人曹乐瀛主持路演活动并做开场致辞。

 ffb172b61b242ca41fb5095b8915553.jpg


香港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相关工作情况


在路演开始之前,香港大学北京中心主任王俭锐女士、香港大学技术转移处副处长赵晓宏博士、香港大学技术转移处高级业务发展经理甘慧妍博士就香港大学及科研成果转化相关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香港大学北京中心整体规划

 640.png

 

香港大学北京中心在2021年春天成立,作为香港链接北京合作与创新生态的桥头堡。香港大学北京中心一直秉持着立足北京、连接香港、拥抱世界的使命,推动香港和内地创新的协同发展。

 

从2022年6月起,为联动科研、资本、产业、政策,打造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香港大学北京中心成立了香港大学北京中心TechHUB,并在未来将以服务港大教授、学者为核心,与实验室和技术转移办公室紧密合作,拉动创投机构和产业孵化器,深度整合产业投资和政府的资源,助推内地和香港的科创融合发展。

 

香港大学技术转移处

 640.png

 

香港大学成立于1911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也是在亚洲排名第3、世界排名第21的名校。2020-2021年财政显示,香港大学通过协作研究、合约研究及顾问服务等合作项目总数达到2132项,总收入累计达到近7亿港元,同时有效专利和有待决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2405项。

 640.png

 

在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上,香港大学搭建起三位一体架构,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科创服务,其中第一个窗口是负责对内服务及总管理平台的香港大学技术转移处,截至目前,香港技术成果转移处已经管理超2000项知识产权、每年超 1000 多项的合约管理,并积极推进行业联络、初创基金管理、知识交流宣传等工作。

 

第二个窗口则是作为对外商业合作窗口的VERSITECH LTD.,香港大学通过成立全资子公司,从事技术商业化和对外业务发展,帮助科研人员进行技术营销、产学研合作、授权许可和商业等工作。

 

第三个窗口是创新创业孵化中心iDENDRON,主要从iDendron SEED种子计划、DreamCatchers 100K、iDendron 孵化计划等多方面着手,孵化港大初创企业。

 

香港大学科技创新及研究研发

 

640.png 

首先,生物医药是香港大学重要的研究主题,涵盖了生物医药工程、感染及免疫学、癌症、繁殖干细胞再生医学、神经科学、公共卫生等多学科,此外,香港大学还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关注脑与认知科学、新发传染性疾病、肝病等前沿领域。

 

其次,香港大学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目前,香港大学正积极与业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已经搭建起产学研合作框架,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研究服务与技术咨询,外部企业委托大学进行测试、验证、模拟技术、技术咨询等。

 

第二种是赞助研究与合作研究,主要是对前沿技术进行探索的研究,双方会就研究的合作范围、项目进度、知识产权分配以及商业化安排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在合作发起之前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

 

第三种是技术授权与成立公司,基于专利转化,香港大学有两种商业化方式,一种是技术授权,另一种是创建公司进行转化。先说技术授权,主要是大学直接把专利授权到成熟企业进行商业化,其中新冠病毒污水检测技术被政府采纳流通市面、导流杂交基因分型技术授权给凯普生物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技术转移案例。

 

再来讲成立公司,主要是由香港大学的教授或研究团队牵头成立初创公司进行商业化。在政策上,香港大学是允许并鼓励教职员工成立初创企业来转化技术发明的;在具体帮助上,香港大学技术转移处将提供专利申请及维护、灵活合理的专利技术许可安排、创业培训、孵化支持、资金及投资网络等多项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初创公司内部的决策与运营,香港大学都不会进行干预,给予科研人员最大的自由空间。

 

截止2020年6月,由香港大学教职员工及学生成立的初创公司达到200家,主要通过技术转移处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iDendron种子计划、香港科学园或数码港孵化计划等方式进行孵化,其中技术转移处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资助的公司有70家,涵盖了生物科技和工程两个大方向。

 

链接资本,四大成果齐亮相


本期路演活动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展现了香港大学科研团队对于医疗领域攻坚克难的前沿成果,重点发布了来自刘澎涛教授的“基于新型EPSC技术的生物医药研发与应用”、涂文伟教授的“基于γδ-T细胞及其外泌体的肿瘤免疫治疗”和“抗原特异性Treg的制备技术”、李祥教授的“化学蛋白质组学平台赋能新药研发”和“首创靶向YEATS结构域的化学抑制剂开发及应用”、连祺周主任的“干细胞基因靶向治疗遗传病和肿瘤的技术和应用”四项成果。

 

各项目团队科研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项目情况、技术创新点及优势、发展规划、合作需求、核心团队等内容。

 

·路演项目:

基于新型EPSC技术的生物医药研发与应用

 

640.png 

图为香港大学生物科学系教授刘澎涛

 

·路演项目:

基于γδ-T细胞及其外泌体的肿瘤免疫治疗

抗原特异性Treg的制备技术

 

640.png

 

图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教授涂文伟

 

·路演项目:

化学蛋白质组学平台赋能新药研发

首创靶向YEATS结构域的化学抑制剂开发及应用

 

640.png

 

图为香港大学化学系与生物科学系终身教授李祥

 

·路演项目:

干细胞基因靶向治疗遗传病和肿瘤的技术和应用

 

640.png


图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先进细胞和基因治疗中心GMP科学主任连祺周

 

在项目路演之后,闭门会议也同步举行,经纬、君联、中科创星、百度风投、薄荷天使基金、峰瑞资本、创新工场等产业伙伴参加了此次闭门会。相关专家就就技术、核心团队搭建、未来发展布局等方面与科学家进行了深度交流。

 

帮助更多项目找到“伯乐”


此次活动是HKU科技创新情报局栏目活动,也是香港大学北京中心主办的科研成果转化路演直播首秀。

 

当前,医疗创新与转化领域投早投小投科学家的热度空前,但从科研成果商业化的过程是艰难且漫长的。

 

因此,香港大学北京中心、香港大学技术转移处将在不断强化自身专业能力,为科学家研发提供良好平台的同时,也将为科学家创新项目搭建更多面向市场化资源的契机,从而让科学家与企业家、投资者等产业机构“双向奔赴”,共同推动更多医疗领域的前沿成果落地。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沈宇婷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沈宇婷

共发表文章156篇

最近内容
  • 投资向下,科转向上

    2 天前

  • 北医一院,新增一项类器官专利公开

    2024-04-24

  • 深圳先进院,公开一项水凝胶微针专利

    2024-04-22

上一篇

集采重压下,耗材厂商如何破局出海

2022-11-22
下一篇

拨开概念“云雾”:类器官还是器官芯片?新技术需要“去伪存真”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