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以生物材料为根基,这家企业想做中国RNA递送技术上游的破局者

作者: 马宇洁 2023-02-09 10:00
百达联康
http://www.biodahealth.com/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创新型药物、试剂耗材研发商 | 未公开 | 运营中
中国-广东
查看

新冠大流行让mRNA疫苗迅速跑通产业化,这项技术在其他传染病、癌症及免疫疗法仍有巨大想象空间。与此同时,整个RNA疗法赛道在多种未满足临床需求领域都可能带来新希望。


RNA药物的研发,成功需要在两方面做优,一在于基因物质的构建合成技术,二在于递送材料和递送平台。全球范围来看,基因编辑与合成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然而,递送技术的发展尤为困难,且专利封锁更是一道关键阻碍。

 

可以预见,基因递送技术的革新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

 

这家专注于RNA递送技术迭代升级的中国公司值得关注。百达联康基于体外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固定化酶催化合成了一系列可生物降解的阳离子聚酯类基因递送材料SuperPoly™(SP),并在此类材料上构建了基因递送平台(SuperPoly™ Platform)。以材料为突破口,做基因递送CDMO,服务于RNA企业和科研机构,同时,其材料优势也可以服务医疗器械和疫苗企业。

 

2c252c564c3ef1077a255a4843f6e63.png 


从耶鲁出发,落地中国的PNP迭代技术


百达联康现在制备的PNP基因递送材料,最初源于公司创始人邓扬在耶鲁大学时的一项研究。

 

2008年,百达联康创始人邓扬博士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材料化学的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国耶鲁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在耶鲁大学医学院药理系做了两年多药理研究后,他转去生物医学工程系在Mark Saltzman实验室继续从事生物材料和药物载体研究。

 

邓扬所在的耶鲁大学的科研团队在LNP技术源头上做了创新,首次利用酶催化合成阳离子聚合物PACE,并进行DNA体外和体内递送,改变了传统LNP材料的结构。

 

“MIT和哈佛大多都用LNP技术,但LNP是靠小分子之间范德华力和静电力聚成的纳米粒子,很不稳定。因此我们在耶鲁时用分子量更大的聚合物来制备,纳米粒的物理化学性质都要稳定得多。”他们用材料学思路做出了技术创新,为制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虽然当时在耶鲁时研发的PACE材料递送效率有待提升,而且大规模生产不可控,但耶鲁大学依旧基于其开发了鼻腔给药的mRNA新冠疫苗,并在2021年成立了一家公司Xanadu Bio,2022年底获得了1200万美金的融资。

 

 image.png

 

 

耶鲁的材料我有信心做得更好,这是我2014年底离开耶鲁后一直以来的梦想。”于是,邓扬2020年秋回到中国,拿到第一笔融资并着手建立百达联康。

 

在递送技术专利配方的限制下,材料组分差异不会太大,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很有限。邓扬拿基因递送材料中的阳离子脂质举例,“阳离子脂质是LNP里最核心的材料,国外公司专利壁垒极高。仅靠改变阳离子脂质占比很难突破专利的封锁。”

 

百达联康在当年耶鲁的材料基础上做升级,三个单体合成的聚合物上加入第四个单体,使聚合物结构变化并且更容易控制分子量。用体外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利用固定化酶催化合成可生物降解的阳离子聚酯类基因递送材料。想法的落地比预想更顺利,在2022年7月前后,百达联康团队就拿到了第一份SuperPoly™(SP)基因递送材料。

 

他们发现,SuperPoly™(SP)基因递送材料在体内体外可以通用,主要用于RNA递送,也可以用于其他各种基因的递送。这种材料在体外细胞水平转染mRNA和环状RNA展现出稳定的、显著优于现有最佳商用转染试剂的递送效率,具有很好的乙醇溶解性,细胞毒性更低,制备时也更环保。同时更容易于放大生产,在工业化方面既可以整合到现有的脂质纳米粒(LNP)工业化生产方式以替代阳离子脂质从而制备Lipopolyplex (LPP),也可以单独或和其它聚合物组合进行聚合物纳米粒(PNP)的工业化生产。

 

74371395b3d2c327c3276cee05101a1.jpg

 

在海外经过十多年的酝酿,回国后仅用一年时间就顺利得到成果,邓扬觉得十分幸运。在关键性的实验中,可能有100种可能,但百达联康团队在前两次尝试时就发现了最优的选择。像十年前研发生物粘性纳米粒体系时那样,邓扬博士在生物材料学上的天赋发挥了很大作用。

 

百达联康拥有这项技术自主的知识产权。“这也许是我们国家在基因疗法赛道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邓扬博士表示,SP™基因递送材料和递送平台能解决当下RNA药物研发中基因递送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同时,回国为生物医药发展和人民健康做贡献,令他感到荣幸且兴奋。

 

“在组织再生、类器官及支架等医疗器械领域也会用到生物材料。这时生物材料甚至是这些领域的项目能否做成的关键。”邓扬博士认为,生物材料在制药领域的作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CRO服务逐步迈向自研新药,2023年计划营收2000万


在美国制药公司Insmed的几年,邓扬博士积累了不少在基因递送技术方面的经验,从LNP工业化技术到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工业化技术,从可工业放大的靶向配体偶联技术到药物载体表征、动物学评价等,他都十分熟悉。

 

因此,在这一验证结果基础上,百达联康迅速制备了体外mRNA、环状RNA、DNA及siRNA转染试剂,研发了应用于体内实验研究和药物的mRNA递送材料及平台,以及其它体内基因递送材料及平台。目前百达联康的体外mRNA、环状RNA转染试剂和DNA转染试剂已经处于中试放大阶段,并开始进行商业化,春节前的半个月已卖出5单。体内mRNA、环状RNA递送材料和平台也在与多家国内知名RNA药物公司进行合作洽谈,计划于动物实验后公开。同时,多个院士、杰青课题组已经在和百达联康沟通合作事宜。

 

公司计划今年先打开递送材料的体外市场,并在服务方面初步试水,“希望2023年能达到2000万的营收,预期材料销售占1200万。”

 

邓扬在梅花创投的帮助下结识了很多商业领域的朋友,对于公司的商业模式,他制订了详细的规划。邓扬博士分析,基于这种基因递送材料搭建不同的平台,既可以用于基础科研,也可以用于基因药物前期研发,还有基因药物的生产。因此,不仅可以向学校、科研单位、创新药公司提供递送材料,也可以做基因药物的全链条的服务

 

在医疗器械方面,百达联康正在和国内龙头企业进行接洽,目前已进入设备测试阶段。百达联康计划持续拓展市场,“如果做出了好的仪器设备,我们还可以大批量生产,帮大家尽量节约成本”。

 

近期目标是销售基因递送材料和提供相关服务,长远目标是开发基因药物。邓扬表示,要做一家从前期开始就能够自我造血的公司,不能纯粹靠融资来养活员工。公司可能会走类似于金斯瑞的发展路径——早期做试剂和测序服务,之后发展出传奇生物来做创新药。

 

今年,百达联康也在开始尝试药物开发。一些公司已经与百达联康达成了药物合作开发协议,重点开发鼻部粘膜给药疫苗、HPV 9价疫苗和治疗皮肤病的RNA药物

 

公司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团队配置。2022年,时任教授的邓扬向中山大学深圳药学院(深圳)提交离职申请全身心投入到百达联康的工作中。百达联康团队目前拥有生物材料、制药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多位技术专家。核心成员中有两位专攻临床前和临床实验设计方面的科学家,计划于制药项目开展前回国。

 

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发展,百达联康需要尽快落定下一轮融资,用于实现基因递送材料的工业化、推进基因递送平台的构建,以及完成销售团队的搭建等工作。

 


相关赛道 生物制药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马宇洁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MNC爱并购,国内药企爱理财

GV连续三轮押注,手握超3.5亿美元,这家企业的抗癌多肽已进临床试验

又超10亿美元!BioNTech今年第7次进货中国创新药

重磅ADC全球研发合作达成,独家对话博奥信首席商务官Joel Edwards

马宇洁

共发表文章37篇

最近内容
  • 专访雅创医药:NASH药物转折已来,“后浪”如何突围?

    2023-03-28

  • 融资小年→BD转折年:BD出海浪潮才刚刚开始,Biotech如何抓住机会?

    2023-03-21

  • 每逢AI火,AI新药必被追问:哪些已成现实,哪些仍是幻觉?

    2023-03-16

上一篇

市值跌90%、CEO出走,掌超蓝海难破局

2023-02-09
下一篇

会议回顾丨科技为善,思科用数字技术赋能医疗科技,探索融合创新的星辰大海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