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生命科学工具行业如何创新发展?这场论坛给出了答案

作者: 动脉网 2023-05-14 09:47

全球生命科学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生命科学领域逐渐融合,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实施,生物技术的产业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以及上下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随着大量创新的抗体药物、细胞治疗、疫苗等大分子药物和新型药物形式纷纷告别实验室研究,进入产业化阶段,背后的生物药工艺及科研服务需求散点式爆发。中国本土生命科学研究工具行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展现出弯道超车的良好态势。回溯疫情三年,IVD与生命科学相关企业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众多企业有了根本性的命运改变与发展,行业格局借此再次重塑。随着2022年11月底新的防疫政策调整,真正的“后疫情时代”正式拉开帷幕,2023年IVD与生命科学产业何去何从成为企业和资本思考的重点。


在此背景下,第七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联合经纬创投共同打造生命科学工具论坛,邀请产业专家、行业领军企业、投资机构等,围绕“生命科学工具国产化”这一主线,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分享等方式,从多方视角全面探讨现如今行业生态发展趋势,加深生命科学和卫生健康领域的学术交流合作,推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推动上下游产业间的合作。


笃行致远——生命科学工具投研实践

85b92c11adb9e9de8d6687d0704d50b.jpg

孙凌皓 | 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


首先孙凌皓从应用场景端明确了生命科学工具行业的定义,这是一个典型的交叉领域。 孙凌皓认为,中国整个新药研发进入到第二次浪潮的前夕,会产生新型药物形式蓬勃发展所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会。同时,在生命科学工具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同质化的竞争和一定的资本泡沫。 最后,孙凌皓表示,今时今日如何辨别后疫情时代能长期领导行业的公司,需要关注的几个要点:第一,并购整合和对外合作能力;第二,海外业务拓展能力;第三,技术延展和底层延展;第四,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和执行力。


Stronger Together——共同助推中国生物科技行业生态圈可持续发展

刘肖.jpg


刘 肖|Cytiva大中华区市场部负责人


刘肖谈到了中国生物药过去5年有280个药物批准上市。他表示,中国过去3年中批准上市新药无论是速度还是数量都达到历史新高。随着带量采购的进行,终端市场的价格也会大幅下降。

刘肖表示,行业内必须携起手来利用生态圈的力量推动创新。他认为,如果解决生存问题,就要考虑出海战略。如何走向海外市场,如何做到Fast-follow是我们的共同客户需要面临的问题。构建中国生物科技生态圈可以从人才、供应链、法规、生产、早期研发生态系统五个维度去发力。


最后刘肖总结道,就是因为行业现在出现了一些短期挑战,无论是国内政策问题还是国际政治问题行业面临短期挑战,但是长期我们从业者是需要乐观的。之所以Cytiva可以比较乐观,是因为我们准备好了,准备与行业各家企业一起努力推动整个行业回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SPM柔韧性供应链为生命科学行业打造“高速公路”

马志敏.jpg


马志敏|泉心泉意运营副总裁


马志敏在会议上分享了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如何打造柔韧性供应链的见解。他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柔性、整合、韧性、仓储物流部署和数字化赋能。


他首先提到了采购成本不仅仅是物料成本,还包括库存、物流、人员、货期、帐期和售后等隐形成本。他强调了采购成本应该是总拥有成本(TCO)。接着,他谈到了客户企业中研发和采购之间对于货期掌握的不确定性。他提出了总拥有时间(TTO)的概念,并认为应该从研发提出需求开始算起。


他接着谈到了采购背后可能面临的问题,例如面临几百个供应商,产品信息发现问题时,送货信息和所有需求确认信息时,采购就有可能变成中间的一个瓶颈。马志敏还举例说明了过长的供应链其背后需要巨大的人力管理管理成本。接着,马志敏谈到了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他认为可以通过柔性、整合供应链和韧性供应链来解决这些问题。


多组学检测服务和分子诊断产品的创新实践

肖云平.jpg

肖云平|欧易生物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


肖云平分享了他对多组学的理解,他将多组学分为4+1个方向:第一基因组、第二基因组、时空多组学、蛋白基因组和酵母文库。


第一基因组,即入门级的多组学。通常基于中心法则分别到基因组、转录、蛋白、代谢这样的层面,去进行多组学的联合研究。第二基因组,即微生物组。他表示微生物组越来越成为人类的第二套基因组,因为这套基因组从基因组规模远远大于人自有的核酸量。时空多组学,即以单细胞技术和空间技术为核心所形成的新应用。他表示这是目前比较热门也比较高阶的多组学联合应用。蛋白基因组,即更高阶的多组学联合应用。他指出这种应用通常需要大样本量和至少5-6个组学联合进行应用,并强调样本表型数据收集的重要性。


最后,肖云平介绍了酵母文库,就是包含物种内所有表达基因的一个大仓库,即欧易的拳头产品,他表示酵母文库技术仍然是既经典又好用的技术。


生命科学实验室自动化发展趋势

张琰.jpg

张 琰|镁伽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


张琰提到了实验室自动化发展趋势,从手动到小规模的液体工作站的自动化,再到大规模的机械臂整合,以及移动机器人整合自动化。他认为这个趋势是看得到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和待解决的点。


张琰指出相较于人工一次只能完成一个实验的串行运行逻辑,自动化实验室可以把若干个需要串行做的试验通过算法,通过自动化让它并行来做,并不会影响质量,对于效率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是数量级的提升。


他认为实验室自动化发展的方向应该从需求出发,从实际运用来。在实际的经验中,他发现面对选择智能化实验室的用户,第一要做到真正有需求且会使用,第二个是高效的实验带来的耗材的倍数增长也会让用户考虑是否真的“用的起”。


最后张琰认为,要真正彻底地解决客户的问题,还需要信息化软件来打通信息流、解决样本数据库问题、甚至提供分析工具。镁伽研发了Biolauto软件来解决这些问题。


依科赛:高端无血清培养基的技术开发与创新之路

韩向宗.jpg

韩向宗|依科赛生物研发副总裁


韩向宗谈到了生命科学从细胞培养特别是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发展历程。他认为,随着细胞基因治疗行业的发展,对细胞培养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随着这么多研发管线或临床管线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细胞治疗药品上市,对原材料控制要求非常严格。


韩向宗提到了细胞培养基的演变过程,从最早的基础培养基加血清的培养模式,到后来的无血清培养模式,再到后来开始开发一些没有蛋白甚至是没有水解物的培养基。他认为这个演变过程可以说从非常复杂的培养基逐渐变成非常简单明了的培养基。驱动因素有两个:第一是安全性;第二是成本。


韩向宗介绍了依科赛公司,并表示愿意打造一个真正能走出中国、走向国际的培养基公司。他认为质量一定要比进口好甚至更好,然后做成本优势,最终做更稳定的工艺。


细胞基因治疗产业链上游全景洞察

商院芳.jpg

商院芳|赛桥生物创始人、CEO 


商院芳提到,人类一直在努力去得更远和活得更久。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人类生命的增长史也是医药科技的进步史。随着细胞基因治疗从基因测序、基因编辑大合成生物的发展,人类在历史上第一次有这样的能力可以从分子层面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干预和治疗。


细胞基因治疗产业链条可以拆成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有自动化工具设备、试剂、耗材、原辅料,中游是广大的细胞治疗Biotech,下游就是应用端。目前行业来看,在中游这一层发展非常不错。相比这些,在上游整体上我们中国更缺乏一些。


最后他分享了国产化的经验体会,首先专利得摆在第一位,其次中国上游产业需要全面布局,单点无法解决国产化的难题,第三是工艺的提升和创新,第四应用的丰富和验证的完整。


圆桌:疫情之后,生命科学工具本土创新企业如何驶向国际巨头?

生命科学圆桌.jpg

从左至右依次为:孙凌皓|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孙益军|凯基生物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耿新锐|泉心泉意自有品牌总经理;肖云平|欧易生物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商院芳|赛桥生物创始人、CEO 


首先几位嘉宾谈到了疫情对各自公司的影响对整体业务冲击很大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疫情也加速了国产化走向国产化的进程。


作为在场唯一做设备的企业,商总也提到从工艺级产线的角度来看,流程很长,进了产线想修改难度大,需要特别注意知识产权。需要以客户为中心,面临需求的不确定性做探索,重点识别并攻克大客户,并把公司的组织架构、人员对齐


耿新锐就构建自主品牌分享他的观点。中国存在大量的未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工厂,无论是品牌建设还是渠道上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泉心泉意想做自有品牌并非是想在存量市场分一杯羹,而是希望通过提升供应链效率,创造更多价值,把供应链做成价值链。


凯基生物业务品类繁多针对几个品类协同和分类孙益军表示“我们是细胞类试剂起家的公司,那么就是围绕细胞生物学这样的科研及工业应用场景来进行资源聚焦,从细胞株到细胞检测分析试剂、细胞培养基、转染试剂等,细胞生物学试剂尽可能丰富、通过不断产品迭代来提升产品竞争力。纵向上我们进行上游各类荧光染料化工类技术、细胞培养、蛋白表达类技术的攻关,横向上,基于凯基品牌渠道优势,围绕细胞生物学我们进行细胞培养耗材、细胞实验科研仪器的拓展,同时辅以细胞类的相关CRO业务提升与客户的粘性。围绕细胞生物学的战略方向,凯基未来3-5年发展的天花板就打开了,同时也能进一步聚焦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服务科学,造福生命!“


在所谓的资本寒冬里面,多组学领域还是相对热闹肖云平先生认为多组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特别典型的方向就是去处理微量在整个链条上围绕着微量存在着很多工具上的需求未来也希望和行业同仁们一起在这个大方向上探索出更多工具,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动脉网

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动脉网

共发表文章7675篇

最近内容
  • 梅奥心磁:自主研发,国内首创TITIAN提香®房颤手术机器人【动脉严选新品鉴第59期】

    30 分钟前

  • 基于模型设计之计算医学:加速心血管医疗设备创新实践【动脉严选公开课】

    2 天前

  • 多肽药物及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 | 千亿市场规模,火热的多肽未来何在?

    2024-05-02

上一篇

一款临床前的孤儿药融资3.3亿人民币,这家创新药企凭什么?

2023-05-14
下一篇

融通医疗创新,智造健康未来!“医疗器械跨学科技术临床应用论坛”圆满举行

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