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最后一位“铁肺人”离世。他在一个帮助他呼吸的铁管子里躺了72年,只有头部能够自由活动,这种生活或许只能被成为“活着”。而这个铁罐子,也就是早期的呼吸机。
而从1952年“正压呼吸机”诞生开始,铁罐子就彻底成为了历史。现在的呼吸机仅电饭煲大小,患者带上呼吸面罩,或者从口鼻处插入导管,便能使用,完全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呼吸机也从临床走入了家用。
外观轻巧便捷、性能精准的趋势迭代并非呼吸机的革命,事实上这也是所有医疗器械创新的主要逻辑。顺着这股潮流,一群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盯”上了内窥镜,他们决定“剪断”内窥镜线路的束缚。
一、一群上交大博士决定创业
2019年,国家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孟凡博士觉得这是次机会。
在本次专项计划中,内窥镜CMOS专用图像处理通用模块研发被单独立项,与孟凡博士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孟博士关注内窥镜成像研发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在他看来,入选专项计划不仅能够为内窥镜“国产替代”做出自己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能与行业内外人才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
参与专项计划有一个硬性条件,那便是以公司的名义报名。为了拿下报名资格,孟博士召集了几位当年上交大的师兄弟,几人一拍即合,立马成立了公司。而这也就成了英赛飞影的前身。
凭借团队的科研实力以及实践经验,团队顺利入选专项计划。在为期三年的研究过程中,孟博士团队沉淀了最前沿的内窥镜成像技术,同时也收到了许多来自临床医生的“建议”:“未来内窥镜一定会朝着小型、便捷的方向发展。”而要实现小型便捷,无线传输是第一步,通过不断尝试,孟凡博士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突破了4K/高清图像、低延时传输的技术瓶颈。
国家重点专项顺利结题后,获得国家及临床高度认可,希望实现产业化,服务于临床,造福病患。团队秉承开拓创新,助力医疗的企愿,2023年正式成立苏州英赛飞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核心团队深耕医疗器械领域数十年,善于将硬科技结合临床需求,打造颠覆性新产品,实现微创诊疗中的“看的清”和“做得了”。
二、剪断“线缆”束缚
随着“微创”理念的逐渐普及,内窥镜在临床应用上的需求量及应用范围正在日渐快速增长,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诊疗工具。
近几年,内窥镜在高清成像、低延迟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突破,推动了精准医疗的落地。然而在便携性层面,庞大的主机依旧是个“麻烦”。
首先,笨重的主机会挤占手术室的空间,不仅影响医护人员操作的舒适感,同时在紧急情况下,空间不足还可能阻碍医疗设备的快速移动和部署,对手术安全构成威胁。另外,大型设备难以移动的痛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备的利用率,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在开发无线内窥镜之前,为了了解临床最真实的需求,孟凡博士团队常常去医院跟台,而在手术过程中:“捋一捋线!”是常见的指令,内窥镜复杂的线路连接不仅会影响医生操作时的灵活度,而且会增加无菌消毒的工作量以及风险。同时有可能造成手术人员跌倒及引发手术室火灾,在手术紧急时刻,危及病人生命。
为了解决内窥镜带来的临床痛点,团队耗时3年自研了超高清智能无线内镜系统。
三、三大特点:无线便携、超高清、低延时
要将笨重的内窥镜缩小到手握大小并非一件易事。传统内窥镜为了满足低延时、超高清的要求,每一部分都利用一块独立的芯片带动支撑。即图像采集为一块芯片、信号处理为另一块芯片,多块芯片合作处理才能实现内窥镜的完整功能。多块芯片需要同时运作,其主机庞大的体积和运行功率也在所难免。
为了缩小主机体积,英赛飞影团队首先考虑的便是将多块芯片的功能浓缩到了一块芯片之中。孟凡博士讲到:“就像从座机到智能手机一样,我们想通过一块芯片实现所有传统内窥镜的所有功能,甚至更优一步。”
团队通过不断的尝试,最终将多块芯片的功能集合在一块小小的线路板上,实现了超低延时、超高清、精准还原度的图像反馈系统。值得一提的是,这块核心芯片英赛飞影已经实现了自研自产,为未来市场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工艺上,英赛飞影团队还特地考虑了医生手握习惯,在外观、散热以及无菌化处理方面做了专利设计,主机体积也缩小到传统的图像处理主机体积的二十分之一。
这款产品使手持设备代替台车设备,摆脱了光源导光束线和摄像头电源线的束缚,将摄像头和主机集成,并自带微型冷光源,大大提高了医生的操作便捷性及舒适性,并拓展了内窥镜的使用场景,实现多科室兼容,提高产品利用率。
缩小尺寸仅是第一步,“无线化”才是英赛飞影的攻克重点。未来实现无线、无延迟传输,团队曾尝试了各国提出的先进技术方案,但均以失败告终。为了高标准的实现低延迟、超高清的图像传输,团队自研了一款无线射频传输技术。
这项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图像的无线传输,使得医生在手术台上灵活操作。同时,还打破了区域限制,实现“云交互”,不仅能够为专家远程会诊、手术指导提供实时技术支持,同时也能够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响应国家政策,促进医疗资源下沉。
孟凡博士告诉橙果局:“据试验数据显示,搭载自研传输技术的超高清智能无线内镜系统,图像传输能力已经达到领先水平。”
四、新一轮融资已经开启
截至发稿时,超高清智能无线内镜系统正在进行注册审批,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进入市场化。另外,英赛飞影正在同步推进无线一次性电子镜管线,即将进入注册审批环节。
目前,英赛飞影已与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等国内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并在各医院泌尿外科、妇产科、骨科等科室广泛试用并获得临床认可。
英赛飞影成立当年即完成天使轮融资,为了进一步推动后续产品研发,以及产品注册,英赛飞影在2024年开启新一轮融资。据孟凡博士透露,新一轮融资正在进行,并已有意向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英赛飞影也欢迎新的合作伙伴,期待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未来,英赛飞影团队还将继续躬耕于国产无线内窥镜赛道,在国产替代的基础上,实现国产超越,推动国产无线内窥镜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