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王海蛟:中国医疗器械出海机遇与挑战

王宇露 2024-06-05 12:3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和医疗健康科技的迅猛发展,医疗器械行业正站在一个全球化、创新化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医疗器械的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日益凸显。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产值已占到全球的1/4,海外市场也正成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大展拳脚的新天地。

 

然而,出海之路不仅意味着海阔天空,也荆棘丛生。对海外法规不熟悉、海外商业环节不了解、找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本地执行不到位、品牌认可度低等,都是目前出海的主要障碍,也是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目前,出海早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中国医疗器械出海需要经历哪些阶段?在全球竞争大环境下,如何实现全球的创新?

 

2024年5月10日,在动脉网举办的VBEF未来医疗生态展会的医疗器械出海论坛暨全球医疗创新产品选品会上,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王海蛟以“中国医疗器械出海机遇与挑战”为题发表了深刻洞见。

 


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格局有喜有忧,资本市场趋于谨慎


首先,从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格局来看,整体可分为支付、供给、决策和需求。在需求端,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需求端的频次毫无疑问是明显上升的。在供给端,经过2015年开始的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性医疗器械在国内上市速度加快,供给端主体的数量和质量均大幅增加。不过整体上,医疗器械行业供给端的集中度虽有提升,但仍然偏低。

 

决策端则更多受制于医保的支付约束,创新获得的回报并未得到广泛体现。“在医保整体控费逻辑下,过去几年支付端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力非常大。我们认为未来5-10年,由于支付端存在的压力,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长速度对比过去10年可能会有所下降”,王海蛟表示。

 

再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全球的地位。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营业收入预计为1.31万亿元,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已占全球市场的27.5%,稳居全球第二。2023年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对比2022年有所提升,规模以上的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高于行业增长速度,进一步提升产业整合度。同时,2022年规模以上医疗器械利润总额达1204.3亿元,连续三年维持在1000亿元以上水平,远高于疫情前500亿元水平。

 

虽然支付端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目前也出现了一些调整的趋势。一是在医保上对创新器械和创新药品的支持导向已经明确,二是国家药监局持续鼓励创新,对创新器械的审批有专门的绿色通道。在政策鼓励下,过去几年中国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三是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促进下,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研发投入总体稳定增长,近几年保持近4%的水平,高于整体高技术产业2.5%的平均水平。

 

在国内资本市场,从产业来讲,医疗器械行业有两个特点,一是未来还有增长空间,二是在国内市场“卷”可能面临比较大的控费压力。

 

医疗器械市值持续下探,上市节奏明显放缓成为资本市场一个明显的趋势。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底,A股医疗器械上市总数152家,年末总市值2.01万亿元,较年初下跌12.2%,年内最大跌幅21.4%;港股医疗器械上市总数45家,只有5家实现了年初以来的市值增长,香港医疗器械指数总市值从年初3200亿港元降至年末2100亿港元,下跌幅度达34%。“尤其这次IPO新政出台后,我认为对医疗器械公司来说将更加艰难,因为上市标准的利润指标被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的特点是每个细分领域的规模并不大,但是利润率比较稳定。指标提升之后医疗器械公司的上市,对比5年、10年以前会变得更难。”

 

同时,医疗健康领域融资事件大幅回落,大额融资进一步收缩。2023年,国内医疗器械融资事件447起,较2022年下跌24.4%;2023年约20家医疗器械企业获得超亿元融资,数量较2022年下滑近50%。“2023年对比2022年投融资活跃度下降50%,2022年对比2021年下降50%。所以,我认为2024年整个医疗领域的投融资活跃度可能对比2021年峰值,恐怕只有10%左右”,王海蛟说到。

 

在这种下跌趋势当中,医疗器械领域还算得上是一个亮点,下跌幅度比较少。这是因为医疗器械领域的特点是投入小、周期短,比制药更容易产生收入和利润。但在大家避险情绪驱动下,投资者出手的单笔金额下降幅度较大,变得更加谨慎了。

 

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王海蛟


想要获得更快速的发展,出海是必然之选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和资本市场背景下,国内医疗器械公司想要获得更快速的发展,可选择的空间实际上是有限的,所以出海就成为大家不得不选择的命题。

 

从行业整体来看,医疗器械出海的金额在增长,出口结构在持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在上升,企业出海的热情在提高,我国医疗器械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对于国内医疗器械中小企业的出海选择,王海蛟指出,要专注细分市场,灵活调整策略,明确三大问题。

 

一是目标定位要清晰,明确到底要服务于什么样的市场,能不能给市场提供定制化的研发产品。不能把在国内市场表现好的产品不加修改地推广到其他海外市场,要根据实际情况为相应国家的客户做个性化开发。

 

二是区域市场以及出海模式的选择。国内龙头企业过去一半都瞄准欧美成熟市场,主打性价比,客户教育基本已经完成。现在中小企业是不是还能进入这些市场?还是要更多地响应中国政府的政策,比如“一带一路”国家。“别人发现的富裕市场,对你来说并不一定是一场盛宴,而别人认为相对贫瘠的地方,或许正是你的机会”,王海蛟说到。

 

同时,在出海模式上也要认真考虑。面临如今的竞争环境,是简单地将产品卖向海外市场就可以,还是要在海外建立制造基地?在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强调供应链安全的背景下,是否需要寻找海外合作伙伴,抑或是自建渠道,都值得深入思考。

 

三是有没有支撑体系。“我跟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交流过,大家最头疼的问题是派什么样的人去负责出海业务,用当地人还是国人?还有文化冲突方面,应该说我们还没有做好非常充分的准备,但现在已经被逼着走到了出海赛场上。在能力体系建设方面,国内企业要花更多精力去学习。”

 

关于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机会,王海蛟总结了三点。

 

第一,自主创新。过去十年,出海的主逻辑是追求性价比,下一阶段更多强调的应该是自主创新。“过去,中国的医疗器械公司在和海外巨头竞争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多考虑的是海外巨头的知识产权还有哪些地方布局不完整。我们作为me-too或me-better产品,不要被它起诉,能够顺利进入这个海外市场。但是展望未来十年,我们应该更多考虑创新产品如何完成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从而能够享受一段时间的技术垄断”,王海蛟表示,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前者的思路是我们站在攻的一方,别人站在防的一方,我们去找破绽。而下一个十年,我们要站在守的一方,思考我们怎样把有诸多优势的产品保护好。“所以,医疗器械出海的下一阶段是自主创新,以及围绕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这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方向,也可能是我们的机会。”

 

第二,AI+。在高功耗的大模型方面,我们可能优势不突出。而在产业应用方面,“小模型低功耗”的逻辑有可能是走得通的。“集中在某个场景下的小模型,利用数据和算法优势,结合低功耗,应该能够取得一些优于海外企业的成绩”,王海蛟表示。创新AI+医疗为我国医疗器械头部企业赶超国际巨头提供了弯道超车机会。如生成式AI能够更精准高效地加速疾病诊断、个性化治疗和药物研发。

 

第三,国际化。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占全球1/4,如果想要长成医疗器械领域的参天大树,就不可能放弃另外的3/4全球市场。目前,国内企业加速海外布局、收购海外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快速进入海外市场的重要方式。



中国医疗器械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我国医疗器械出海的机遇来看,首先,全球富裕国家均有控费需求。质优价廉的医疗器械产品成为众多海外国家采购商的优选。各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医疗保健需求会进一步上升,所以控费需求在全球都普遍存在,中国是其中的先行者。所以在中国残酷的控费修炼场里历练过的国内企业,逻辑上讲是具备出海优势的,能满足海外客户需求。

 

第二,中国具备供应链独特优势。如成本、规模、人力资源、技术储备、基础设施、质量等。

 

第三,政治免疫性。医疗健康产业相对具备政治免疫性。虽然短期内受到干扰,长期看其服务全球患者的属性不会受到外部政治因素影响。

 

第四,特殊机遇,如共建一带一路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和产业机遇助力企业出海。

 

当然,出海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一是注册监管,如IVDR新规下的强化监管标准;二是政策环境,如近期美欧针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展开的限制或调查;三是出海国家的选择,发达国家未必是每家企业的盛宴,传统意义上的好市场是否就是我们发展的好机会还有待考证;四是前期成本。出海犯错成本非常高,国内企业成功的本土经验并非适用。

热门标签: #器械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王宇露

共发表文章104篇

最近内容
查看更多
  • 83.7亿元!波科收购经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开创者

    15 小时前

  • 海外营收占比超40%、产品销往90余国,微至医疗携智能气腹系统持续深耕微创外科领域

    1 天前

  • 服务客户超3000家,助力超1000款产品获批,斯坦德医疗器械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