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科泽永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科泽永欣”)宣布其小核酸上游原料成功获得美国FDA DMF备案。
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全球最具权威性的药品监管机构之一。药品主文件(Drug Master Files, DMFs)是持有者递交给FDA的存档文件,内容包含用于人体的药物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和储存过程中用到的生产设施、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其所用原料、包装材料等详细信息。
DMF作为一种参阅性资料在FDA中心档案室(Central Document Room, CDR)存档,用于一种或多种临床申请(IND)、创新药申请(NAD)、简化新药申请(ANDA)、生物制品许可证申请(BLA),以及上述各种申请的修正和补充。
原料供应商以DMF文件的形式将所需的技术内容直接递交给FDA备案并获得备案编号,药物申报者可以直接使用DMF备案编号来代替申报过程中需要提供有关原料和辅料的具体信息。
DMF制度不仅能促进辅料审评与药品审批有机结合,监管部门有效掌握药品生产和上市的使用信息,节约审批成本,提高审批效率,保证监督检查能够溯源;同时还能缩短注册周期、减少由注册要求差异造成的重复性研究,从而保证辅料生产企业有更多的精力投向研发领域,提升辅料行业的整体水平。
而在刚刚落幕的“核酸汇 行业之星”2024第二届中国核酸药物与新型疫苗行业之星评选中,科泽永欣更是脱颖而出荣获“2024最优原料提供商”。
科泽永欣坐落于上海,是一家专注于RNA核心骨架原辅料的技术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围绕核苷单体&亚磷酰胺,递送系统LNP、Galnac等,核苷酸、Clean Cap、带荧光标记的Biotin-TP(dNTP/NTP)、CY3-TP(dNTP/NTP)、CY5-TP(dNTP/NTP)衍生物等mRNA原辅料,以及含氟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的CRO&CDMO订制合成等,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及工艺路线,支持从毫克级到公斤级规模生产,和FTE、CRO、CDMO等多样式方案。
科泽永欣创始人 张坤
创始人张坤,拥有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有机化学教育背景,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深造期间,不仅深耕专业知识,更在广阔的学术交流中结识了众多生物医药界的精英。一次机缘巧合下,他踏入了欧洲医药创新的摇篮——巴塞尔,参访了罗氏、诺华等业界翘楚,这次非凡的参访经历如同一粒种子,悄然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激发了他投身医药行业的强烈愿景。
与此同时,张坤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室友(现深圳湾实验室李茂博士),长期专注于核酸递送技术的研究,而这一领域恰是小核酸药物发展中亟待突破的关键瓶颈。受此启发,张坤敏锐地捕捉到了行业的需求与机遇,毅然决定以核酸递送为核心技术方向,踏上了创业之路,旨在通过创新科技解决行业难题,推动医药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2023年3月,科泽永欣正式创立。
当前,小核酸药物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药物递送技术,尤其是如何实现高效的肝外靶向递送,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张坤告诉动脉网,鉴于目前慢性病治疗常需频繁给药,患者依从性成为一大考验。而小核酸药物凭借其不易产生耐药性、药效持久等优势,为减少给药频次、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了新路径,被视为慢性病治疗领域的下一突破口。随着研发深入,小核酸药物的应用范围正逐步从罕见病拓展至慢性病领域。
然而,小核酸药物的广泛应用仍受递送技术的桎梏。由于小核酸分子在体内容易被核酸酶降解,并且因为其分子大小和负电荷的特性,难以穿过细胞膜,因此需要高效的递送系统以确保药物能够安全有效地到达目标组织。目前,小核酸药物主要通过肝脏靶向递送,但科泽永欣正积极探索肝外靶向的新路径,以突破这一技术瓶颈。
同时张坤也指出,目前而言小核酸药物相比传统药物费用偏高,要想做到更好的普适性,在价格方面还需要继续优化。
科泽永欣将新型递送系统的研发视为长远战略,同时搭建起板块小核酸药物上游原料的整个产业链(如核苷,亚磷酰胺单体,一系列的GalNAc递送系统)、mRNA的相关上游原料(如NTPs Clean Cap等)、基因测序和检测用的标记核苷酸三大业务。打造了2'-O-Methyl Phosphoramidites、2'-Fluoro Phosphoramidites、2'-O-MOE Phosphoramidites、2'-O-TBDMS Phosphoramidites、C16/C22 Phosphoramidites、5’(E)-VP(2’-OMe/2’-F) Phosphoramidites、LNA Phosphoramidites、GNA-Phosphoramidite、ENA Phosphoramidites、UNA Phosphoramidites、cEt Phosphoramidites、Reverse(2’-F/OMe/O-MOE) Phosphoramidites、PMO Phosphoramidites、Dye Phosphoramidites、Spacer Phosphoramidites、PNA Phosphoramidites、HNA Phosphoramidites、手性单体(PSI 、PSM)、Dimer、Timer单体、GalNAc递送系统系列、标记核苷酸系列(Cy3-dCTP、Biotin-UTP、Cy5-UTP)等明星产品,满足不同科研与临床应用需求。
依托4000平研发和中试平台以及安徽生产基地,科泽永欣能够承接克级到吨位级定制生产服务,灵活响应下游多样化需求,确保高质量产品的快速交付。
“我们希望把品质永远放在第一位,做出属于这个领域的专精特新。”张坤表示,科泽永欣已与多家国内知名药企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核酸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并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深圳湾研究院等诸多资深核酸递送研究学者展开合作,以期更好地助力小核酸药物发展。
参考资料:
1、《科泽永欣创始人张坤:品质第一,开发新型递送系统,解决小核酸原料难题》,药界名人堂
2、《【首发】立足小核酸上游原料、破局核酸药物递送难题,科泽永欣完成数千万元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