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护理行业的发展推向了新高度,也让护理行业面临的诸多发展问题浮现于眼前。
一方面,从发生在院内的治疗护理到院外的康复随访,从慢病管理的异常指标监测预警、科普患教再到养老领域的康复护理甚至到临终关怀的安宁疗护,护士都是医疗健康体系得以运转的关键角色之一。
但另一方面,尽管作为关键角色的存在,我国护士群体仍旧面临庞大的缺口问题。据国家卫健委相关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量达到了563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了4人,但医护比仍旧不足1:1.2。另据相关报道统计,全国护士缺口已接近400万人。
而庞大的缺口问题,仅仅只是护士行业发展问题的冰山一角。例如,与极其重要的岗位职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护士们的一种普遍感知——“没有价值感。”
“我们每个星期智能休假一天半,还要值夜班。但我们的工作量跟普通人的工作量根本不同,一天根本就歇不过来。即使是这样,我们的感觉也是没有存在感,没有分量。”在央广网的一则报道中,曾分享了这样一个基层护士的工作案例。
上述种种,归结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护士的发展,至少面临三大问题:人少、工作强度大以及价值感缺失。而这些问题,引起了一家名为上海新红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新红医医疗)的注意。
新红医医疗能够关注到护士群体的发展困境,与其主营业务不无关系——成立于2015年的新红医医疗,主要面向不同场景提供医疗智能化服务解决方案,协助政府、医学院校、卫健、医院和品牌商为患者和家庭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从主营业务——为全球90%以上的医疗影像耗材品牌商提供相关咨询、设计、开发服务开始,新红医医疗的能力已扩展到“心内、电生理、皮肤、内分泌、伤口造口、PICC、DTx、CRO、AI、SPD、核医学、肾内、营养学、器官转运和移植”等领域。
截至目前,新红医医疗已累计投入研发近亿元,拥有了相关知识产权100余项。其研发的60余种产品已为60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同时,新红医医疗已为全国700余家医院提供了云储存、大数据分析等服务,也在全国超过22个市县区域搭建了基于医疗服务的大数据网络。
换言之,在与这数百家、数十个市县区域合作的过程中,新红医医疗逐渐了解到护士群体的困境,也让新红医医疗创始人罗元亮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基于新红医医疗的行业经验与核心能力,助力护士群体走出困境?
在2024年6月30日的青岛,新红医医疗和山东省鲁卫护理研究中心公布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在当天举办的“山东省鲁卫护理研究中心第二届理事会暨新红医(深圳)护士护理集团成立大会”上,新红医医疗与山东省鲁卫护理研究中心邀请了来自海内外的160余位护理领域的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护理服务信息化、标准化、质控体系建设以及智能护理的实践与应用。
同时,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也在现场数百名行业从业者的见证下正式成立。罗元亮也详细分享了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的主营业务及核心创新点。
把时间拨回至6月30日,让我们跟随罗元亮的分享,一起走进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的世界。
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对护士职业发展的支撑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那便是“全面”。
首先,护士的职业发展主要包含哪些方面?最主要的当属其本职工作。对此,基于新红医医疗多年耕耘于医疗信息化软硬件一体化领域所积累的行业经验与能力,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首先能够为护士的日常工作提供数字化工具支撑。
具体而言,新红医医疗推出了一款全场景医疗服务超级一体机——“智能医疗服务工作站”。该工作站具有片夹功能、分屏功能、多点触控功能、3D结构光摄像头以及指纹、电子签名等功能,可支持医生端线下问诊、开医嘱处方、线上医疗复诊、远程会诊以及影像、B超、内镜、病理等医学图像的精准查看。
该“智能医疗服务工作站”可适用于护士端的挂号、分诊、导诊、护理、医嘱处理、医疗记录、咨询等业务。据罗元亮介绍,借助于“智能医疗服务工作站”,护士日常工作的效率将提升40%以上,随访服务劳动强度将降低90%以上。
此外,“智能医疗服务工作站”赋能护士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还有助于增强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以及院内、院间、院外(家庭)医疗服务的有机协同以及医疗机构服务量的提升。
访谈中,罗元亮告诉动脉网,在未来,随着智能医疗服务工作站的进一步普及,医院线下人流量或将减少40%以上,且在不增加医护人员的情况下,基层医院机构服务量将增加50%以上,三级医院专科专病量也将增加30%。
不仅如此,在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看来,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健康管理服务已然成为了护士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
“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的难题在哪里呢?”罗元亮分享道:“其实是院前.院内.院后、院内.院间.院外(家庭)、线上线下服务场景的脱节。”
毫无疑问,信息化(数字化)工具可以为解决这两大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医疗信息化领域,正好是新红医医疗的“舒适区”。
整体而言,针对健康服务业务,新红医医疗打造了“F.S.S(HELPx)管理系统”,旨在以主动且社会化的人际关系管理为核心和纽带,基于全面的医疗档案,让更具温度和质量的健康管理服务触达每一个家庭。
所谓的“F.S.S(HELPx)”管理系统是指家庭端使用的“F(Family)家庭健康管理系统”、护士端使用的“SCRM(SCRM Service)健康服务管理系统”以及医生端使用的“S (Smart Doctor)智能医生工作站”。
其中,“F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可满足C端用户健康在线咨询、线上预约、线上远程诊疗、健康管理自测等需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系统主要通过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健康管理并据此拓展了一系列服务。
换言之,通过“F家庭健康管理系统”,用户不仅能时刻关注到自身的健康状态,接收到自己的复诊或健康状况异常提醒,还能时刻关注到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复诊或健康状况异常提醒。并且,在家庭成员就诊期间,借助于前文所述的“智能医疗服务工作站”,家属还可线上远程陪同家庭成员就诊,及时了解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并与医护人员及时沟通。
同时,新红医医疗的“F.S.S(HELPx)管理系统”采用的是社交软件设计,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均为社交形式,除发送消息外,该系统还支持语音、视频等功能。社交化的设计不仅使得用户(既指C端客户,也指护士与医生群体)使用更为便捷,还可在无形中拉近C端客户与医护人员的信任关系。
而于医生而言,在新红医医疗看来,医生的主要职能仍旧集中于看病问诊环节。因此,新红医医疗“F.S.S(HELPx)管理系统”面向医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智慧诊疗”。
据悉,该系统聚合了AI人工智能工具平台、数字疗法工具平台、技术协作模块等智慧智能工具,可为医生线上线下诊疗、远程会诊、影像查看等提供专业支持。在健康管理服务中,医生的角色通常出现在护士之后,即在护士无权和无法处理的情况下,医生才会介入。而线上问诊答疑,显然在“S智能医生工作站”的应用范围内。
对于在健康管理服务中承担重要角色的护士群体而言,“SCRM健康服务管理系统”也是延续护理的好帮手——基于用户的健康档案,该系统会对用户健康状况进行“红黄蓝白”分级和4级健康管理分级,并据此进行健康预警、个性化健康宣教与护理、智能提醒、智能随访、健康跟踪与健康评估等。
其中最具亮点的是随访计划的智能化。据新红医医疗,“SCRM健康服务管理系统”可支持随访计划的批量生产,对于同一疾病的患者,系统可根据相关医学指南及患者疾病病种批量产出随访计划,护士可一键发送或经微调后一键发送给患者。并且,系统还可持续跟进随访计划进展,为护士生成随访进展看板,及时提醒护士跟进随访计划,提高护士随访效率,降低院后随访工作量90%以上。
而无论是智能随访、智能提醒还是健康预警、健康跟踪,除了提升护士工作效率外,新红医医疗的“SCRM健康服务管理系统”还践行了健康管理的一大重要理念——主动。在这个体系下,即使C端用户不使用前述功能,护士也会定期给予关注和提醒,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提升了C端用户对自己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
换言之,基于新红医医疗的“FSS管理系统”,健康管理服务可贯穿院前、院内与院后始终,且可实现线上线下有机协同。在这一体系下,护士和医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1个服务人员可同时管理5000-10000个居民。更为重要的是,C端用户的健康得到有效管理。
既已有了工具支撑,又怎么能少得了“配套设施”的建设?
动脉网了解到,除“F.S.S管理系统”外,针对护士护理资源缺口问题,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还将携手相关单位,建立区域性的三级结构的“护士护理人员一张网”,形成“护联体”优化护理资源配置。
同时,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也会协助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标准化的护理服务培训,协助其建立标准化的护理服务体系,并对服务过程进行质控和提升。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倡导护士职业方向多元化发展。对于志向护理工作执行的护士人员而言,基于前文所述的数字化工具以及配套的护理服务培训、质控等,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会为其提供必要支撑;而对于志向管理工作的护士人员而言,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还倡导护士护理运营的创新——以委员会+工作室的架构运营护士护理业务部门,让每一个护士护理人员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而对于志向科研的护士人员,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更是鼎力支持,不仅会为护士护理团队提供技术、组织、成果转化和中外交流等支持,还将倾囊相助,给予研发经费支持。
“其实,相对而言,国内护士护理产学研的重视程度较弱,但其实,护士护理工作的标准化乃至创新对于医疗健康整体的发展而言都至关重要。”罗元亮表示,“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包含资金、组织管理、工具等一系列的支持,尽可能地推动国内护士护理产学研的发展,也帮助国内护士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
在文章的末尾,我们还需要补充强调一点——新红医医疗以及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对行业的赋能,并不局限在C端和H端。
“其实,无论是医疗信息化抑或是健康管理的发展,目前都还缺少一定的产业化思维。”访谈中,罗元亮说出了这样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
据此,新红医医疗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式的产业型平台,为医疗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升级提供另一种参考路径。
具体而言,新红医医疗的“F.S.S(HELPx)管理系统”将永久性免费提供给全国医疗机构、系统开发商和智能工具开发商、服务商使用,全程不收取任何授权费用、维保费用以及接口费用。
同时,除在重点领域布局外(新红医医疗目前已与多家产业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美敦力CIED远程随访服务、一脉阳光影像服务、三诺糖尿病管理服务等),新红医医疗的“F.S.S(HELPx)管理系统”还向医院开放了服务/产品“接口”。
换言之,合作医院可在其互联网医院经营许可下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自行设置健康管理相关服务包,新红医医疗面向C端客户端的“F家庭健康管理系统”配置了“健康管理商城”,用户可按需自行挑选进阶版的健康管理服务。
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更充分地满足C端市场更为多元化的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产业资源的聚集奠定了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式,创建了一个更开放、更“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因此,借本次新红医护士护理集团正式成立之际,新红医医疗也呼吁产业各方,共同协作,共建一个能够打通线上线下、院内外服务链路,实现医疗服务无缝衔接与高效协同、产业各方合作共赢的良好产业生态,引领我国医疗服务的下一个重要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