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下文简称Duke-NUS医学院)宣布正式启动“LIVE Ventures”孵化器计划,聚产学研医投多方之力,助力医疗创新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该计划将投入2000万新元(约1.09亿元人民币)用于孵化器建设,为医疗创新项目提供全球产业资源对接、资本赋能、市场验证、绿色审批渠道等创业支持;并与全球最大的学术医学中心之一SingHealth、65LAB等产学研医投合作伙伴成立投资咨询委员会,对创新项目的科学性、市场潜力等进行评估指导和业务支持。
LIVE Ventures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助力20个极具发展潜力的Duke-NUS医学院创新项目走向市场;并为每个入选的高潜力项目,提供最高66万新元(约360万元)的种子基金支持。
孵化器还采用了“企业家驻地”模式,入选孵化器的企业将会与指定的企业家导师共事。导师将严格约束和管理企业在研发、知识产权、商业战略等方面的运作。
LIVE Ventures首个孵化项目来自于Duke-NUS医学院副教授何莉娜(Lena Ho)团队。该团队正在将微蛋白开发为治疗慢性炎症药物靶点的研究。
在美国,慢性炎症性疾病和相关综合征就影响了近6000万人,每年造成至少900亿美元的损失。在新加坡,这些疾病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何莉娜团队有望在未来两年内筛选出三种候选药物,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和特应性皮炎等常见疾病。
该团队还获得了250万新元的投资。其中LIVE Ventures出资50万新元,Duke-NUS医学院合作伙伴65LAB出资200万新元。
Duke-NUS医学院是由杜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建立,致力于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医学院推出了“杜克—国大医学院医疗创新计划(DHIP)”。
DHIP主要面向三年级医学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和商学院学生,鼓励学生组成跨学科团队,在临床医生和业界伙伴的指导下,共同开展医疗项目研究。目前,DHIP已产生了多项创新成果。
如一种能够防止自然分娩过程中阴道撕裂的装置OasiGuard,通过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降低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获得了2万新元投资;Duke-NUS医学院王林发教授团队与新加坡科技研究院医疗诊断发展中心(DxD Hub)和国际生物科技公司GenScript Biotech Corporation联合开发的快速智能检测包cPass,是全球首个获得FDA授权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于2023年成立的安徽瀚新智护科技,便是由中国科大校友郭大纲联合Duke-NUS医学院多位教授发起设立的,专注于胸痛高危早筛及智能分诊产品的研发。
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了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也为LIVE创业项目的成功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Duke-NUS医学院非常注重产学研结合,与杜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新加坡最大的医疗保健集团“新加坡健康集团”达成了紧密合作。
一方面,Duke-NUS医学院和新加坡健康集团的临床学科支撑、临床资源,与两所大学的基础研究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育出贴合临床需求、具有高潜力和成长性的原始创新项目。另一方面,基础研究也能赋能临床学科,面对一些临床疾病诊治难题,临床科研人员基于杜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综合性大学背景,可以跳出传统医学的思维框架,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曲线”解决临床难题。
科技成果转化大潮下,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教授主动或被动地走出象牙塔出来创业。但科学家创业往往面临“长板特别长、短板比较短”的问题,需要产业资源深厚且经验丰富的孵化器和天使投资机构,来帮助科学家弥补管理和运营短板,包括搭建团队、寻找创业伙伴、寻找商业应用以及运营和商业拓展等,陪伴科学家创业者们顺利渡过初创期,获得高速发展。
于是,诸多高校依靠学科优势、医疗资源、科研技术实力和产业网络等资源,做起了投资、加速器和孵化器,以更好地支持科学家创业的“最初一公里”。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创新孵化器和创业加速器有所不同,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周期等方面存在差异。
高校孵化器主要面向处于初创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但未形成稳定商业模式的企业,注重对企业的全方位扶持,且通常没有固定的服务期限,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情况灵活调整。一些高校孵化器甚至提供长期的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业加速器则侧重于拥有一定基础、经过市场验证且具备快速成长潜力的企业,侧重于在固定期限内为企业提供早期投资、辅导、训练课程等,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导师团队、行业专家资源、组织路演和对接活动等,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合作伙伴。
最明显的一个不同是,高校孵化器通常没有固定的服务期限,而创业加速器一般有明确的服务期限,数月到一年不等。总的来说,高校孵化器在资源投入上更注重长期性和稳定性,通过提供场地、设施、培训等基础服务,帮助企业逐步建立稳定的运营体系。创业加速器则更注重短期内的资源集中投入,通过提供资金、导师、市场等关键资源,帮助企业实现快速突破和成长。
全球范围内,众多高校都建立了医疗孵化器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如哈佛医学院创新实验室(iLab)、斯坦福大学医学院BioDesign创新中心、麻省理工学院(MIT)医疗创新中心、麻省理工学院M2D2孵化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创新孵化器、剑桥大学医疗健康孵化器。
当然,国内高校也在加速推进医疗领域的创新和转化,如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GHIC)、北大医学科创中心。2024年,国内也出现了不少高校医疗孵化器。
5月,由智能医疗园和华东师大合作创建的大零号湾华东师大孵化器揭牌成立。该孵化器依托华东师大高校资源和上海闵行产业优势,将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连接器”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目前,该孵化器有意向入驻的华东师大系科创项目近20个,其中不乏有海外背景的项目。
7月8日,由上海徐汇区政府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的复旦上医分子生物创新孵化中心和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孵化器正式揭牌。
复旦上医分子生物创新孵化中心由徐汇区区委区政府支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六七八九科技集团、枫林集团共同管理运营。它将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作,向孵化企业开放共享多个公共服务平台,以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上海育洺医药、上海心芯联科技、上海明示医疗器械等多家企业已入驻其中。
同日揭牌的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孵化器以具体的医疗场景为主线进行建设,在每个场景内,采用头部大厂主导、成熟企业补充、创新企业参与的模式,构建相对完整的设备、耗材、人员的全要素验证空间,用于创新产品的研讨和验证。每个场景还会建设一个卓越创新中心,先期建设的包括未来手术室、数智外科、重症监护和泛血管介入治疗四个概念验证场景。
当然,中国还有很多高校医疗孵化器,它们基于不同高校背景和资源,有着不同的孵化方向。随着整个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领域的孵化器也在快速推进和成长,但越往后走,遇到的困难往往更多、也更棘手。但路虽远,行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