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明确了5年内实现三明经验全国覆盖的目标。国家卫健委将指导11个综合医改联系省,委省共建协议签订省市,30个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以及各省内的试点医院,率先取得新的突破,指导其他省份每年选择2至3个地区为重点来推广三明经验。
作为全国深化医改的标杆,三明医改已经迈入3.0阶段,深化改革重点将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医共体”提升为“健共体”,二是完善“两师两中心”标准化建设,三是构建“六病共管”体系。这为各省市因地制宜学习三明模式,提供了清晰路径和强有力的抓手。
去年12月,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各地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上的时间表和任务表。三明市是最早一批探索紧密型医共体的城市,探索并推广了多种创新模式,包括实施“总额打包,结余留用”激励机制,推行院长和医生“全员岗位年薪制”薪酬政策等。
建设健康中国,要努力让群众少得病、晚得病、尽可能不得大病。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元明表示,三明将进一步深化医改,首先是推动“医共体”提升为“健共体”。目前,三明以县域总医院为基础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构建“健康服务共同体”,由“管医疗”提升至“管健康”,构建“健康全程管、卫生有保障、医疗高质量”的现代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0年开始,天津市人民政府携手微医开启了“天津数字健康共同体”专项医改工作。数字健共体正是以用户健康为中心、以医保支付为杠杆、以大数据和AI等技术为手段、以健康责任制为驱动的健康共同体,该模式通过打通并融合“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能力,以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探索落地了医保“整体打包付费”、“按人头打包付费”等支付方式,首次实现了在省一级层面,支付方以确定的成本为健康结果买单。
经过几年的建设运营,天津数字健共体的创新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实现了签约居民、医疗服务方、医保支付方、企业平台方等多方共赢。此举无疑是对三明医改经验的创造性推广和升华式落地。
完善“两师两中心”建设,进一步深化医防融合
会上介绍,为进一步完善全民健康管理体系,三明医改下一步将完善“两师两中心”标准化建设,在全市各总医院全覆盖建设健康管理中心和疾病管理中心,打造“医防融合的服务模式”。
三明医改新实践中,“两师两中心”(即健康管理师、疾病管理师与健康管理中心、疾病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分级诊疗及医防融合的重要措施与方法。该模式促进公立医院实现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将健康服务重心向前端延伸,实现了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规范管理。
具体做法为:通过健康管理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及健康管理医师的培训,建立起临床手段与公卫手段相结合的零级预防和一级预防服务模式,使健康及亚健康人群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同时,通过疾病管理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及疾病管理师的培训,落地疾病的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及“三师一患”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使慢病人群得到规范管理,降低复发率与再住院率,减少因病致残或致死,提高带病生存质量的同时,减少个人、家庭及国家的医疗负担。
此次发布会重点推介的“六病共管”,是三明医改在迈向“以健康为中心”3.0阶段的新实践和新成果。张元明介绍,下一步三明医改将深化与国内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对口帮扶,积极探索构建“六病共管”体系,加快提升三明全市的“防、筛、诊、治、管、康”一体化的诊疗服务水平。
今年2月,上海瑞金医院、三明市政府与微医携手落地了全国首家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借力于先进的医疗AI技术,中心已在4月迎来首次开诊。据了解,这一“AI六病共管”模式针对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和医共体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掣肘,结合瑞金医院在慢病管理方面的前沿医疗技术和丰富经验,通过微医的数智技术支持,快速实现了诊疗技术和管理规范的无缝“平移”。
该模式通过“瑞金医学+三明示范+微医AI”,建立了“防、筛、诊、治、管、康”的全程诊疗体系和多学科诊疗模式,实现对肿瘤、代谢、心脑血管、呼吸、生殖医学、老年医学等六种慢性病的共同治疗和管理。这一模式不仅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强调疾病的预防、健康管理和康复,通过建立以人为中心、以六大病种为重点的数字化全生命周期共管体系,实现从“管病”到“管人”的多病共管。
近年来,我国将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作为深化医改的重点工作和方法,已取得积极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强调,三明历经十多年的探索,为我国深化医改趟出了路子、树立了典型,部分经验已经上升为国家政策。下一步将建立监测评价机制,从多个维度监测评价三明医改经验的推广情况,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新一轮自上而下、大力度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医改“考卷”已徐徐展开。可以预见,快速紧抓重点、精准发力从三明“复制”一套合理高效、因地制宜的标准化模式,已成为各地加快深化医改进程的“新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