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6万!华西医院授权2项神经系统疾病早筛技术

王鑫雪 2024-09-30 16:46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布公告,宣布将两项神经系统疾病预测发明专利进行实施许可。许可方式为独占许可,通过评估+协议定价的方式拟定交易价格为206万人民币。目前,该笔交易已过公示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次交易的两项发明成果,均出自陈蕾教授团队之手。陈蕾教授是华西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教授,主攻癫痫、偏头痛、认知功能障碍及围产期神经疾病诊疗领域,不仅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主编了全球首部《女性癫痫》和《围产期神经疾病》专著,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青年奖)以及“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等称号。


而交易的另一方——北京集思鸣智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脑科学领域耕耘多年,其不仅自主研发了全球首款“大脑生理与认知功能辅助评估系统”,还与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就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开展了紧密合作,收集覆盖了多年龄段、多种疾病人群和正常人群的高精度眼动数据,积累了超过10000人次的高精度眼动数据并与国内顶尖高校、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保持着长期稳定合作。


那么,本次让双方强强联手,达成合作的两项发明专利,又有何魅力?


基于胃肠电信号检测,打磨出可大规模应用的神经系统疾病早期筛查技术


本次交易的两项专利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是均运用了胃肠电信号的检测技术;其二则是均应用于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筛查领域,即针对认知功能障碍及癫痫的筛查。


长久以来,以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癫痫为代表的部分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早期大规模筛查均受到较大挑战。以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为例,基本临床症状评估、神经心理状态评估、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等影像学检查、血常规、脑脊液以及抗体检测等体液检测是目前临床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类疾病的主要方式。


但是,尽管诊断方式丰富多元,但或因耗时较长、效率较低、工作量较大,或因采样困难、成本高昂,结果客观存在挑战等原因,这些诊断方式无法大规模标准化普及。


由此,认知功能障碍的大规模早期筛查需要一种简便、高效、可靠性较高且无创甚至无感的检测方式。而华西医院的“基于胃肠电信号的认知功能障碍预测系统及构建方法”正是这种方式。


具体而言,华西医院“基于胃肠电信号的认知功能障碍预测系统”主要包含数据库、数据获取模块、数据训练模块以及预测模块,通过获取受试者餐后胃部主频率、餐后胃部电节律紊乱百分比、餐后胃部的主功率比、餐后肠部的导联时间差以及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数据,预测受试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


不难发现,该项发明所提供的认知功能障碍预测方法不涉及体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费用较高甚至是侵入性的检查,因此价格较低且不会对受试者造成伤害。此外,该方法也无需受试者填写量表,因此不会受到医生主观经验和受试者文化水平的影响,检测结果客观直接。并且,该发明由于无创且程序简单,因此受试者的接受度和配合度也较高。


总的来看,该项发明具备无创、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测试结果客观等特点,因此尤其适用于对较大人群(例如社区、体检中心)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初步筛查和早期检测。


至于第二项发明专利——“基于胃肠电信号的癫痫预测系统及构建方法”则解决了目前癫痫大规模筛查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据悉,目前癫痫的诊断主要依赖患者的病史资料以及脑电图、磁共振图像等检查。但在现实情况下,这些方式却难以应用于癫痫的大规模筛查中。原因在于,一方面,在大规模筛查中,如果仅靠受试者对癫痫发作症状的口头描述,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也难以在时间紧张又缺乏判断依据的情况下做出准确判断。


另一方面,脑电图、磁共振图像等检查需要特定的仪器,因此难以在大规模筛查中使用。而如果让受试者直接前往医院接受脑电图、磁共振图像等检查,抬高受试成本的同时,也可能增加受试者的心理负担,甚至使得受试者出现抵触心理。


而华西医院提供的“基于胃肠电信号的癫痫预测系统”,则通过检测餐前胃部的导联时间差、餐前肠部的导联时间差、餐前肠部的主功率比、餐前肠部的正常慢波百分比、餐后胃部的波形平均频率、餐后肠部的导联时间差和餐前餐后胃部的主功率比差值等,预测受试者发生癫痫的概率。


总的来看,现有的主流癫痫诊断方式由于时间、人力资源、经费有限等原因而难以大规模普及。而华西医院的“基于胃肠电信号的癫痫预测系统”因具有无创、程序简单、价格低廉且无需额外检查、因此受试者接受度和配合度较高等特点,有利于癫痫大规模筛查的推广。


市场规模超百亿,但有效检测技术仍是发展难题


近年来,对部分神经系统疾病开展早筛早诊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并由此催生出了庞大的市场规模。


以阿尔兹海默症为例,据头豹研究院测算,2020年,我国阿尔兹海默症诊断市场规模已由2016年的191.3亿元上升至了217.5亿元,并有望于2025年增长至260.2亿元。在未来,随着疾病关注度的提升以及定期筛查意识的增强,远期阿尔兹海默症诊断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大关。


而现阶段的百亿规模市场,也已经显得有些拥挤。具体而言,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分为了“几大流派”——神经心理量表、核磁共振影像、脑脊液及外周血等生物标志物检测、基于眼动、步态等的检测。


其中,神经心理量表是临床普遍使用的认知障碍筛查的手段,但由于耗时较长、容易受到受试者文化水平、文本理解能力以及医生的主观经验影响,因此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受到了一定挑战。


而核磁共振等影像技术尽管能够精准反映脑结构变化,但无法提前识别脑结构尚未发生变化时受试者的认知状况,因此在病程发生至脑结构产生变化之前,此种方法无法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认知障碍。并且,该方法成本较为高昂,可及性较差,进一步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于阿尔兹海默症及其早期病程的筛查。


至于脑脊液、外周血检测,目前已有多家国内外企业布局。例如,金域医学在2022年推出了外周血p-Tau181检测项目,基于超灵敏单分子免疫平台及化学发光平台,仅需少量外周血样本,即可进行阿尔茨海默病早筛,减轻老年人有创采样负担,有效提高筛查率,助力AD 防治前移。


尔后,基于p-Tau181检测,金域医学也形成了完整的AD全病程检测服务,可提供多种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服务,覆盖AD诊疗全流程,协助临床实现AD全病程管理。


此外,亚辉龙也与中科院物理所阎锡蕴院士合作开发了以CD146为指标的阿尔兹海默症检测产品,并同时布局了β1-42, T-tau, p-181 的脑脊液和血液检测项目。


而除了上述检测手段外,一些创新的检测手段也在不断涌现。例如前文所提及的集思鸣智的全球首款“大脑生理与认知功能辅助评估系统”,便是通过采集受试者多个特定眼动行为范式下的眼动行为数据,并综合运用各个眼动范式下的眼动参数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对大脑生理和认知功能的辅助评估。


当前,该产品已在华西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完成400例GCP临床试验,准确度高达85%,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创新、前沿的诊断技术支持。


而本次获得华西医院两项发明授权,也昭示着,在未来,集思鸣智还将持续探索脑科学与神经科学疾病创新筛查技术的落地应用。而他,也是国内企业孜孜不倦探索该领域的缩影。中国企业与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的故事,还要持续上演。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王鑫雪

共发表文章186篇

最近内容
查看更多
  • 重磅产品获批!国内手术机器人第一股持续发力骨科机器人市场

    2024-09-30

  • 206万!华西医院授权2项神经系统疾病早筛技术

    2024-09-30

  • 至少90万!华西转让一项质谱分析预处理技术

    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