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GE医疗中国“脑心同治及肿瘤应用案例”入选工信部、卫健委推广目录,以AI赋能磁共振全域成像

张彩妮 2025-03-21 16:19

近日,GE医疗中国于2025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医学装备展览会(CAME)上宣布其基于深度学习3.0T磁共振开发的“脑心同治及肿瘤精准诊疗应用方案”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的《2024年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以下简称《应用项目》)。


image.png


在本批入选两部委推广项目的多个项目中,医学影像类占据11席,GE医疗中国的“脑心同治及肿瘤精准诊疗应用方案”是唯一实现AI赋能全影像链的示范案例。


据悉,该应用方案主要是借助GE医疗第三代深度学习Sonic人工智能平台构建影像链,以提升磁共振成像的效率和精准度,同时解析更多心脑血管功能细节。对于推动心脑血管疾病与肿瘤的跨学科精准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GE医疗中国副总裁、医学影像业务总经理陈金雷表示:“此次入选是对GE医疗中国‘无界创新’实践的认可与‘全面国产’战略成果的肯定,更是国家对高端医疗装备技术创新落地应用的支持。AI技术驱动的影像技术创新已经在GE医疗全线产品中得到实践,我们将继续深化AI与全影像链融合,联合多方力量攻关高发疾病诊疗创新,通过智能影像技术提升诊断效率与精度,实现国产创新从实验室突破到临床普惠的价值跃迁。” 


“脑心同治”技术同步解决患者安全与医疗成本两大痛点


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占总死亡的40%。疾病诊治手段的发展,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过去医疗资源有限,诊疗模式常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随着医学认知与技术的突破,心脏与脑疾病的深层关联逐渐明晰——二者同属循环系统疾病,有着诸多相同的危险因素和相似的发病机制。在此背景下,“脑心同治”理论被提出并验证:“脑心同治”可让疾病从治疗走向预防,切实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


兰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磁共振科科主任张静认为,该方案对疾病早期筛查与干预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传统检查中,心电图难以呈现心脏结构细节,心脏超声亦无法同步评估脑部状态,而磁共振凭借多模态成像优势,成为目前唯一能实现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同步精准评估的检查手段。值得关注的是,其创新性地将脑部高分辨血管壁成像与心脏检查整合为“一站式”流程,将传统分项检查所需时间大幅压缩,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单次造影剂注射即可完成心脑联合评估,较传统两次注射方案,也降低了对比剂肾损伤风险。“脑心同治”的技术突破可谓同步解决了患者安全与医疗成本两大痛点。此外,“脑心同治”方案通过流程重构与算法优化,为基层推广高性价比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三大核心技术突破,双层深度学习算法模型+AIR生理信息采集+高通量超算力架构


不过,要真正落地这一理论突破亟需技术创新作为支撑。


GE医疗中国正是以技术重构破解这一难题,基于“脑心同治”理论开发出精准诊疗应用方案:该方案主要针对脑心疾病诊疗中影像评估维度割裂、诊断效率等问题。凭借最新一代双层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全新AIR生理信息采集、高通量超算力架构三大核心技术,实现了多模态影像数据的智能融合、快速分析和精准诊断,推动相关疾病精准诊疗的发展。


在脑心同扫中,其不仅能评估患者心脑血管状态,助力医生早期识别和评估心脏损伤,提供全面的脑心同治诊断信息,还打破了传统磁共振检查的局限,通过一次打药,即可实现神经、颈动脉、心脏的一站式检查,将检查时间从1小时以上缩短至半小时内,为急性胸痛伴脑缺血症状等复杂病症提供快速、精准诊断支持。


在肿瘤诊疗中,其亚毫米级病灶识别能力结合灌注定量分析技术,显著提升从早期筛查到疗效评估的全周期诊断精度,同时还能凭借更精准的优质图像和更快的扫描速度,有效缓解患者预约等待时间长的难题,为肿瘤疾病的筛查、检出、分期、疗效评估等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主任赵世华表示:“‘脑心同治’需依托影像技术与病理研究的突破,可谓困难重重,需要真正让检查流程从‘分步割裂’转向‘一站式整合’。因此,要通过创新设备普及、AI辅助、规范化培训及多中心协作,在提升诊断效率的同时,为系统性评估心脑疾病风险提供了技术底座,将‘心脑同治’的医学理念转化为临床实践。”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牵头,联合多家京津冀医院进行临床应用多中心研究


价值已然显著,但要真正实现技术落地,仍离不开临床验证与标准化推广。


发布会期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影像诊断科主任路红分享了多中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乳腺检查扫描速度有明显提升,单机每日接诊的患者量增加了约15%。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深度学习技术还改善了图像质量,使医院能够更精准地捕捉和分析病变细节。扫描过程中,出现伪影的比例也显著降低,降幅约28%


目前,该方案已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作为牵头医院、联合包括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天津市东丽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等多家京津冀医院进行临床应用的多中心研究。


未来,GE医疗中国还将在两部委的联合推动下,加速落地全国更多区域。


以AI赋能磁共振全域成像


在本届CAME展会上,GE医疗以“向新求质 创未来”为主题,聚焦国产高端创新、基层医疗关爱、诊疗一体化、数实融合和医工协同等领域,全方位展示40余款创新产品技术及临床解决方案。除了入选《应用项目》的3.0T英雄系列磁共振之外,本次还展出了包括中国创新制造的超高端量子CT、重疾诊疗一体化利器PET/CT  MAX Apollo等一系列前沿技术成果。


纵览本次GE医疗中国展出产品,公司已实现将AI赋能全影像链。


事实上,自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医学影像领域以来,GE医疗便持续推动该项技术创新。


目前其深度学习方法与磁共振系统的融合研发已演进至第三代,实现对各主流扫描序列及人体解剖部位成像的全方位支持。技术指标显示,当前解决方案的信噪比表现已接近6.5T超导磁体水平。而在2021至2025的技术验证周期内,该技术亦接受了市场与临床专家的长期验证。


如今,在技术突破的基础上,GE医疗又进一步瞄准临床痛点,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肿瘤精准诊疗与心脑联合筛查领域的双维度突破,在提升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扫描速度。


深度学习技术的成熟,是医学影像领域的一次范式跃迁。而GE医疗实现AI赋能全影像链突破则重塑了临床诊疗效率,并为高端医疗装备创新提供了实践范本。

张彩妮

共发表文章343篇

最近内容
查看更多
  • 【首发】近则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跨学科团队引领脑健康诊疗创新

    2025-04-14

  • 国内首款疼痛数字化康复产品亮相,睿酷医疗抢先布局数字化疼痛诊疗

    2025-04-11

  • 全球首个!1型糖尿病专病大模型正式发布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