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当年智能穿戴设备的火热,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席卷各行各业。
自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短短数月间,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协同,多地政府、医疗机构及科研院所与产业端建立合作,自发开启具身智能探寻。
在此形势下,大量研究机构对具身智能的前景均给予肯定。目睹医疗大模型的胜利,行业期望具身智能也能够超越传统技术更为有效地赋能医疗产业。
诚然,大模型、GenAI 及无框力矩电机、谐波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已将具身智能推至新的拐点,但科技企业要想凭借该技术在医疗领域站稳脚跟,还需要技术本身具备创新与前沿性,同时确保产品可融入医疗体系已有流程,高度适配于场景本身。
傅利叶作为最早一批深耕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企业,亦身处这场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融合的探索之中。
2015年,智能机器人行业还尚处发展早期,傅利叶便入局该赛道。当时,这家公司选择了康复机器人作为起点,并将外骨骼机器人作为第一个攻坚的产品。
坦率说,那时不论是市场需求度还是技术成熟度,来到这个赛道都不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但傅利叶仍带着“用机器人科技赋能人类生活”的理想,逐步打造起一个涵盖上下肢、单关节与多关节康复训练的产品体系,成为国内最早将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应用到医疗康复领域的机器人团队。
在今年傅利叶十周年庆典暨首届具身智能生态峰会中,面对“傅利叶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一灵魂发问,创始人兼CEO顾捷给出了回答,“我们要做最懂交互、最有温度的机器人”。
傅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傅利叶深植康复医养领域,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与产品落地作为核心,以‘创新为本,可靠可及’为产品基因,实现具身智能与AI技术深度融入医疗体系,甚至下沉至基层社区、渗透家庭场景。围绕‘赋能人类生活’的核心使命,傅利叶将不遗余力地打造能够真正赋能人类生活的机器人产品。”
在这一战略方向的指引下,傅利叶在坚持原有产品体系创新迭代的同时,启动了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
2023年,傅利叶正式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产品GR-1。这款机器人采用与成年人等身的外观结构设计,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具备人体主要关节自由度,以及稳定的运动能力。尤为关键的是,在产品设计初期傅利叶就将流畅的人机互动能力作为核心开发方向。
自此,研发进程全面加速。一方面,公司持续深耕执行器、灵巧手、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迭代;另一方面,基于实际应用数据和客户反馈,不断强化本体功能并丰富产品线。
2024年推出的第二代产品GR-2,在硬件设计、开发框架及商业化路径上实现突破,能够满足各领域开发者及多元场景的应用需求。2025年上半年,傅利叶相继发布开源数据集及首款开源机器人产品Fourier N1,响应行业与开发者社区的发展需求,助力产业加速迭代。
十年历程,傅利叶的产品、业务布局,以及商业模式均经历了多维度的迭代。细细探索企业发展中的点滴,其中始终不变的是傅利叶对技术与场景融合创新的探索。
在顾捷的认知中,技术创新和场景落地天生就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创新支撑的产品,会失去自己的特征和壁垒;没有应用落地的技术,则无法兑现价值,更无法持续发展。正因如此,思考具身智能的落地路径,以及技术价值最大化实现的方法至关重要。
十年沉淀,傅利叶团队认识到,无论是导览咨询,还是康复、养老、陪伴等场景中,机器人的形态会多种多样,但以人为本(“human-centric”)的理念是贯穿始终的核心。这意味着,在交互性能方面,机器人需要具备感知能力,能够感知环境、人类的需求以及周边的情绪,然后利用现在的大模型AI技术进行思考,最后做出相应的反馈。
从技术层面具体要怎么做呢?
第一,有“温度”的交互。打造可理解、适应、陪伴人的机器人,融合多模态、个性化、可共情的Agent能力——包括语音识别、表情动作捕捉、力反馈、情绪识别等,让机器人能读懂语言、表情、动作甚至情绪,并且及时给到相应级别的反馈。同时,坚持做交互友好的软硬件产品设计,让机器人和人在同一个环境融洽相处;
第二,更“生动”的理解,更“主动”的执行。打通机器人感知、理解和决策的全栈技术闭环,让机器人能更生动、多维度地感知并理解世界,更主动地与人交互、为人服务。同时,为AI打造一个稳定运控能力的硬件本体,降低真实环境下人机物理交互的门槛;
第三,专业可靠,长期相伴。从硬件制造、医疗级质量验证到长期耐用性,傅利叶智能始终坚持最高标准,各个环节均以安全、可靠、长期陪伴为目标。
正是这套以人为本(Human-centric)的核心理念,结合傅利叶在力反馈、算法及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多年技术积淀,加之与芝加哥康复中心、英伟达、商汤科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等顶尖机构及科技企业的持续联合研发,加速具身智能技术落地真实场景。
如今,傅利叶的智能康复产品已进驻3000多家医疗机构,拥有近300个遍布全国各地级市、社区、乡镇卫生院的科室案例,同时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覆盖患者人数超百万。
在本次具身智能生态峰会上,傅利叶更进一步,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举行了“具身智能康复港”揭牌仪式,并与同济大学、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
傅利叶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举行了“具身智能康复港”揭牌仪式
傅利叶与同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
傅利叶还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
具身智能通过感知与行动驱动AI向物理空间延伸,使其具备与真实环境交互的能力,推动智能技术与现实世界的交互融合。其商业化和应用场景,与大模型领域类似,而康养领域则是具身智能有机会的场景。
在康养领域,其对缩小专业服务水平差异、推动优质方案落地、优化老年体验、均衡资源分配及通过远程医疗提升基层医疗能力的显著价值,使这项技术近两年备受关注。其中,人形机器人因具备泛化能力成为研发热点,依托模型数据与强大执行能力,正拓展更多应用可能。
尽管,当前行业在基础模型、数据技术、采集及算法应用,到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环节均面临挑战,但回顾整个具身智能生态峰会,可见的是具身智能在医疗康养场景的临床潜力和技术突破正不断经由行业创新企业实现,并随着产业合作的加速推进,逐步转化为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