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医疗新势力十强亮相,共话未来医健产业创新趋势

作者: 动脉网 2020-08-01 09:00

作为受国家政策驱动和影响最大的“黄金赛道”,医疗健康行业这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让整个一级市场重现了更多希望。

 

2020年36氪创业「星」物种集平台之力,寻找到了医疗领域兼具创新力、成长力和价值力的众多优质项目,以期帮助他们以路演和资源对接的形式,实现从创新到引领的超级进化。

 

近日,36氪主办的创业「星」物种大赛——“医疗新势力”决赛已正式在上海漕泾河经济开发区举办,经过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四个细分赛道的筛选脱颖而出的10个优质项目在此进行了路演展示。

 

对此,与会的投资人专家也对这些项目一一点评,给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融资或战略上的建议,助力其进一步发展,并进行相关的融资对接;此外,行业专家也分享了对目前几个热门细分赛道,譬如医疗信息化、癌症分子诊断等领域的行业趋势判断;作为「医疗新势力」十强项目,36氪为优质企业提供全方位媒体服务的同时,更有普华永道专家智囊团提供的1对1财务咨询服务。

 

作为36氪深度合作伙伴,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也为本次创业「星」物种大赛提供了重要支持。

 

行业专家进言献策


针对不同项目的特性和路演成果,投资人也对其进行了一一点评,试图帮助企业进一步厘清思路,发挥优势,从而更好地开展融资或战略规划,助力其进一步发展。针对部分典型案例,36氪摘取了专家评委的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以立达融医为例,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团队董事罗玺就指出,它在医疗领域有非常明确的场景,能帮助一在科室或者医生做到进一步的提升,以及医疗质量的提高,甚至是费用控制,所以医院肯定是需要这样产品。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商业化会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目前支付方法不是特别的清晰。


“对于这样一个产品医生肯定喜欢,是最后去决策采购权在医院,他会考虑有这个产品是否能给医院增收或带来业务增长,如果做不到,很可能就被拒之门外,尤其是对于一个已经非常繁忙的医院。关于未来发展,则可以思考如何快速地复制到其他业务,扩展应用场景,以及如何让收集到的高质量医疗数据发挥后续的开发价值。譬如与保险对接等。”


同样地,动脉网总编辑刘东也指出,即便中国市场技术够大,那是否该考虑多科室的发展,因为不同科室可能需求会不一样,这也给模式复制带来挑战,另外在接下来的商业化上也要做具体考量。


对于微知卓生物,KIP资本合伙人郑妍珺则指出,现在首先要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在保证安全后,还必须注重专利的申请,关注是通过技术还是通过治疗方式升级。


对于三优生物,郑妍珺则表示,这是个竞争相对激烈的赛道,若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具备自身特色,以及有典型的研发成果,譬如处于临床比较后期的药物。


对于爱汇健康,专家认为,目前市面上相关产品品类众多,竞争相对激烈,对企业运营能力以及医疗资源整合能力要求高,如果要实现 2023年上市的目标,还需要具体拆解各个阶段的目标。

 

医疗新势力趋势预判


2020-2025医疗领域投资机会

——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高健凯

关键句:关注疫情带来的短期红利,以及人口老龄化和医改的长期红利。


从短期来看,疫情给诸多细分行业都带来了红利。譬如,针对需筛查人数过多、医护人员不足、降低院内感染可能性的问题, AI医疗影像快速筛查、AI辅助诊疗、清洁/送药机器人能帮助解决;针对找特效药、找疫苗的需求,AI辅助新药研发(靶点/分子/晶型/制剂)的作用进一步体现和发挥;为了降低医患感染可能性,互联网远程问诊、线上药房也将发挥重要作用;而防疫物资缺乏、医护人员不足的不足也给B2B交易平台(国内医疗供应链出海)、AI影像、AI辅助诊疗等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长期来看,未来十年,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美关系动荡,以及医改政策的深化的,不同因素叠加也会给不同行业带来各种影响。

 

数据显示,2020-2035中国人口快速老化。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65岁以上)占总人口12.6%,预计2035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比提升到21.2%,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过美国老年人口占比;预计到2035年,每5个中国人有一个超过65岁;到2050年,每4个中国人有一个超过65岁。在医疗资源和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的当下,未来AI医疗影像/AI辅助诊疗、互联网化医疗(远程/下沉/普惠)、新形态补充保险、社区养老配套将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因地缘政治原因,未来中国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会加速过程替代进程。这势必为头部医药/医疗器械厂商、医院/诊所数字化解决方案、新药研发/临床实验核心软件带来广阔的机会。此外,因政策(4+7集采 / 两票制)等政策原因,仿制药及医药流通利润率大幅下降,国内药企只能上创新原研药和二类新药的创新之路;因人遗办限制因素,外资药企在中国的新药研发将放缓和受到部分限制,将留出更多市场空间给国内创新原研药企。对此,药企数字化解决方案、新药研发/临床实验核心软件也得以享受到相应的红利。

 

癌症分子诊断的现状与未来

——合力投资管理合伙人喻俊涵

关键句:早筛分子诊断要重视技术提升和市场有好。


肿瘤早筛早检的意义不用赘言。得益于早期癌症的高度普及,美国癌症五年生存率是中国的 1.8 倍,高出 30个百分点。 在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种治疗上,成功早筛的五年生存率提升尤为显著。不过,中国超过一半以上癌症患者在晚期才得以确诊。民众对待癌症在思维上依然停留在“重治疗, 轻预防”的阶段。

 

与此同时,传统诊断手段对健康人不够“友好”,作为对指向性肿瘤的诊断方法,“金标准”的检测(譬如病理检测或影像设备检测)具备也有一些缺点,包括项目价格较高,仅针对指向性肿瘤,普适性差;多具有人体侵入性,身心容易抗拒,产生不适;辐射暴露风险高,不宜长期反复检测;诸多设备未普及,检测者积压,时间消耗严重;无专业建议时,无法自行检测,门槛高等。

 

对此,早筛分子诊断成为绝佳的应对方案。在该领域,欧美市场已相对成熟,涌现出了Grail,Thrive,freenome等独角兽企业;在国内,近几年与之相关项目频出(已上市的燃石医学、泛生子均在布局),国内尤存市场空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过本土企业还要着力两方面的投入,包括提升技术水平,譬如扩充癌症标志物的探查、增强人工智能的可释性等;以及确保对市场更友好,譬如研发基于各组学的早筛检测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与价格等。

 

10强「医疗新势力」


作为医疗行业实现战略升级的重要部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的本土创新成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满足患者巨大需求的关键。在这些关键赛道,都有不同的公司都在各自领域发挥重要角色。借由本次 “医疗新势力”决赛,10强优质项目各自陈述了自身业务及发展现状。

 

>>>>

微知卓生物


微知卓生物是一家专注于重症肝脏疾病及细胞治疗的新型生物医药技术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细胞转分化与生产技术。其核心技术为将人源化成纤维细胞直接转分化成肝样细胞hiHep,这项技术是世界生物医学领域内的突破性进展。在产业落地方面,微知卓生物已在建成了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并已投入运行。据悉,该生产线年产量可达300到500份,大约可满足200多位患者临床研究。

 

>>>>

望石智慧


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药物设计服务平台,为新药研发企业提供医药知识图谱、优势骨架发现、分子生成与设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提升新药研发中药物发现、设计、合成等关键环节的效率和成功率。目前,望石智慧已拥有基于AI技术的智能化分子设计平台及知识图谱两大核心产品。其中,智能化分子设计平台可为药物化学专家提供基于骨架的全新分子生成和推荐功能、基于属性的分子优化功能,智能化设计分子结构。知识图谱可从多种可靠数据源的数十亿不同数据点中提炼整合疾病、靶点、小分子等相关信息,构建医药知识图谱数据库。

 

>>>>

立达融医


成立于2015年,国内首家专注于心内科与妇产科临床路径数据集成与数据服务的医疗科技服务公司,目前业务覆盖智能系统、数据服务、术后随访管理以及产业生态服务等多个版块。围绕单科室产业生态,立达融医已构建出相对完整的临床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在底层数据规范方面设计了多个单病种智能医疗知识图谱,能显著改善医护人员繁杂的工作状态。目前,立达融医所提供的智能医疗服务在改善单科室产业效率与质量方面已相对成熟,去年开始,其已在国内多个省份的头部医院着手市场化布局。

>>>>

欧欧


一家利用人工智能创新近视防控系统的研发型企业,现已搭建了一套从“检测-监控-防控治疗”的完整智能近视防控体系:包括前期的视力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检测分析视力动态、提供一套完整的视力防控锻炼方案。公司长期专注于中国青少年近视课题的研究,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同仁医院联手,以独有的“睫状肌潜能训练法”为核心,持续深入研发,拥有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1项,还有20多项专利在申请中,荣获中国爱迪生发明奖。

 

>>>>

碧拓科技


专注于新一代数字红外热像技术(Digital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简称DITI)研发,开展DITI和CT、核磁等金标准诊断数据的对照研究,并研发疼痛、呼吸、体检等几大专科的检前早筛AI引擎。针对56.2%早期无发热症状的新冠感染者,碧拓科技研发了全球首套上呼吸道测评系统,高效筛查上呼吸道均呈现异常热代谢的感染者,有望弥补漏检无发热症状。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使用红外摄像机来快速筛查发热患者,它在体温的快速筛查上有一定优势,但仍有漏检的病例,原因是普通红外热像仪无法对头颈部呼吸类疾病的图像特征展开智能分析。

 

>>>>

澳宗生物


专注于神经保护药物的研发, 研发管线布局已有五个研发项目,其中两个核心项目包括:1)TTYP01项目:应用独有的专利制剂技术,提高了口服生物利用度,正在开展一期临床研究。2)TTYAO1项目: 基于全新靶点与作用机制的“ First-in-Class”创新生物药,用于治疗脑卒中和阿尔茨海默病。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药理和初步药学研究,两年内进入临床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直接推动了全球中枢神经类药物销量迅速增加,而神经保护药物在其中还是一个显著的蓝海市场。

 

>>>>

艾米森


成立于2015年,主要依托于肿瘤筛查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准的肿瘤早期检测产品与服务。目前,公司已经完成结直肠癌、宫颈癌、食管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的早期检测产品开发;同时,将进一步布局其它癌症早筛产品的研发,并扩展至泛癌领域癌症检测。目前,艾米森的主打产品艾长康®是一款基于粪便DNA的肠癌筛查检测产品,产品采用具有良好互补性的双靶标检测组合,对左侧肠癌与右侧肠癌检测灵敏性相互补充,且检测人效比为美国Exact Sciences的Cologuard产品的10倍以上。

 

>>>>

三优生物


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创新抗体药物研发和服务的生物高技术企业,主要为生物药研发企业提供相应的药物研发解决方案。具体来说,三优生物会以两种模式协同客户获得创新抗体药物分子:第一、利用领先的抗体库和一体化的研发能力为客户提供研发外包服务;第二、自主孵化或者合作开发抗体分子后,授权转让给客户。另外三优生物具备多个“超千亿抗体库”,可以提供人源、鼠源、羊驼抗体的全面解决方案,涵盖当前抗体药研发几乎所有品种。

 

>>>>

爱汇健康


爱汇健康成立初期主要定位于医院病床旁场景下信息、娱乐、消费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今年获得海创医投战略投资之后,已快速完成了业务升级和转型,将业务版图扩大至互联网医疗与移动体检业务,实现了智慧病房、床旁互联网、互联网医疗与院外健康四大业务的矩阵式管理升级,并建立了两家互联网医院,实现了院内治疗和院外康复及健康管理的商业闭环。

 

>>>>

永道致远


生物质谱行业上游企业,凭借着独有专利和自主研发的质谱产品,在毛细管电泳与质谱联用(CE-MS)这个前沿领域取得了成绩。当时,现有的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LC-MS)技术并不能充分满足生物制药界日益增长的分析检测需求,与此同时市场上没有足够灵敏的、稳定可靠的CE-MS联用产品。全球生物制药界在CE-MS联用上的需求没有相应的产品来满足,永道致远卡位了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永道致远目前已服务安进、施贵宝、西雅图遗传、再生元等世界领先生物制药公司,以及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关研究前沿的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

文章标签 生物技术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动脉网

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首发】礼达先导完成近600万美元Pre-A轮融资,推进化学蛋白质组学平台开发

【首发】恩凯赛药获逾亿元A轮融资,成NK细胞免疫治疗全球赛道强劲黑马

《十亿美元分子》的冒险故事:创新药“鬼才”8年不融资

专访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做Me too的风险不亚于First-in-class、创业应“拿走”科学家不擅长的事

动脉网

共发表文章7631篇

最近内容
  • 赛诺秀:射频抗衰黑科技——TempSure丽可秀【动脉严选新品鉴第57期】

    3 小时后

  • 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论坛议程全公开【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

    3 小时后

  • 跨学科专家齐聚脑科学沙龙:自闭症儿童治疗康复与成长

    14 小时前

上一篇

美柚申请创业板IPO,高瓴、经纬等押注的母婴健康将迎来上市潮?

2020-08-01
下一篇

中金公司“互联网+”医药产业报告,“医+药+险”全链路在线化亟待普及

20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