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100人访谈:究竟是什么燃起了他们对于医疗创新的热情?

作者: 牟磊 2021-12-15 14:17

虽然这个采访数量看着庞大,但实际上,回答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

 

首先从政策上来讲。从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核心位置以来,我国就奠定了推动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基调,先后围绕国家战略、法律法规、行业指导三个维度出台了多项关键性政策,完成了科研成果转化在政策端的“三部曲”。

 

其次从临床需求上来讲。当前,医疗领域还有诸多未被攻克的难题,例如新冠肺炎、癌症等重大疾病仍在不断地向人类生命健康发起挑战,亟需在创新之中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优质医疗服务的更高追求,人们不仅想要治好,也希望在治愈的过程中无创无痛,不再增加过多的生理负担。

 

最后从医学本身的严肃性来讲。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已经变得越来越严谨且富有逻辑性,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今天对于医疗领域的研究还远未达到能够解释一切的程度,尤其是基于机理层面上的基础科研还有非常多值得探索的方向。

 

除此之外,我们基于医学的认知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因为过去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现在看来未必如此,如果没有创新,那么我们始终将会困在蒙昧的认知中止步不前,这在事关人类生命健康的医疗领域是不被允许的。

 

但这些“答案”都是站在宏观的维度,如果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真正推动医疗领域创新的“内在动力”究竟是什么呢?

 

隐藏在医院和高校的创新力正在被激活

 

作为医疗领域的创新源头,医生必然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近一两年的观察之中,我们在医生群体发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是越来越多的主任级医师开始投身到创新事业中,参与的方式主要是科研课题研究和企业创立;二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医生开始在创新中找到“存在感”,在诸多科研课题和创新项目的团队组成之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三是大量海归医生“回巢”,无论是在医院的科研团队中,还是在创新企业的创始人列表上,都越来越多的出现这些人的名字。

 

但他们为何会集体“打鸡血”加入到医疗创新大潮中呢?

 

微信图片_20211127022019.png 2020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数据来源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

 

这其实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硬性指标”的逼迫力。2019年1月30日,科研成果转化正式纳入三级医院考核指标,在新的考核制度下,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自然而然就承担了更多的创新压力。

 

当然,医院也并不会“亏待”这些做创新的医生。根据2020年7月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18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显示,2018年,80.34%的三级公立医院获得科研经费支持,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达1305.93万元,较2016年增长了165.96%。

 

但有钱还不行,相应的配套服务也得跟上。为了给医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无论是在制度建设端还是在具体资源的对接端,医院都尽可能地为医生扫清创新前路的“障碍”。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医院当前都建有转化中心,专门负责为医生提供创新服务。

 

有了硬性要求,有了软性环境,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那就是医生自身对于创新的认同感,这是真正能推动其创新的先决条件。

 

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首先对于资历较深的医生来说,他们希望通过一种方式将自己多年的经验积累更好地呈现;另外对于青年医生来说,他们对创新有想法,敢于跳脱各种束缚投身医疗创新事业;最后对于海归医生来说,他们站在了国内医疗创新最好的时代,因此迫切想把海外先进的创新技术和孵化体系引入国内。


另一方面,作为创新的另一股重要力量,高校也对医疗创新表露出了极高的兴趣。截止2019年年底,全国高校共修订完善政策3千多件88%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已经制定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工产业交叉融合的创新和转化。


同时,高校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向企业和社会源源不断输送医疗领域的优质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中国医疗领域的产业发展。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3200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达177.3亿元,同比增长52.2%,其中转化合同总金额超过1亿元的单位有32家,同比增长14.3%,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2家过亿的项目中有12个是医疗类项目。


上市进程疯狂压缩,投资机构“被迫转移”更早期项目


医生创新意愿增强,自然而然会诞生很多专利或者实验室成果,但要如何推进和兑现呢?这就需要投资力量的快速涌入了。因此,投资机构将是我们考虑的第二个关键性因素。

 

11月1日,红杉中国宣布出资5亿元独家捐赠“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这是红杉中国对人类科技的一笔永久性“公益投资”。据了解,“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共设2个单项奖,即“数学与智能科学奖”和“医学与生命科学奖”,一年一评,年度单项奖金额度为1000万人民币,其目的在于助力全球基础科研创新。

 

除此之外,2021年11月17日,由红杉中国与因美纳携手打造的红杉中国智能医疗基因组学孵化器(因美纳技术驱动)正式启用。经过半年多遴选,两家首批入孵企业进驻园区,开始为期6个月的技术驱动加速孵化。

 

在科研上布局,红杉中国显然不是“特例”。当前,国内多家知名投资机构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或者参与早期项目成长计划等方式,纷纷扎堆医疗创新领域,期望在其中“触摸”到更多早期医疗项目资源。

 

这其实是“迫不得已”的改变。

 

据统计,2020年医疗健康领域共有71个项目上市,IPO市值共计1.56万亿元。其中企业主要以生物科技类和医疗器械类为主,分别有42个和20个。而在生物科技IPO中,创新药项目占25个,是最主要的类型,医疗器械IPO则以IVD项目为主,共计10个。

 

微信图片_20211127022142.png 

除了数量上的激增,还有一大变化让人“眼前一亮”,即企业上市进程相比于以往大幅压缩。据分析,在71个上市企业中,有27个企业成立时间小于10年,上市企业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

 

当上市变得越来越“容易”,相应的,投融资的整体节奏也在加快。

 

根据动脉橙数据库统计,2020年我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767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达到创下历史新高的1626.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8%。

 

到了今年,这样的投资热度仍在延续。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546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总额高达927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近70%。

 

在这样一种“快速匹配”的投资环境下,企业的融资速度愈发迅猛,像深睿医疗、科亚医疗、深势科技等企业均在一年之内完成了三轮融资。这种“高效率”是以前完全不敢想的,在2015年甚至是2016年,医疗健康相关的企业平均两年才能获得一轮融资,其差距显而易见。

 

然而这种“快节奏”让投资机构快速获得回报的同时,也正潜移默化地向投资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当上市进程被疯狂压缩,投资界限将变得不再清晰,以往只专注中后期的投资机构,很难再找到一个合适的点从“中间”切入,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最早期项目,从“0”开始培养。

 

创新进入新的轮回,不创新就只能等“死”的企业


有了专利,再经过投资机构“孵化”成长为初创型企业,这一阶段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但往后要如何“活”下去呢?这就需要企业的硬实力了。更具体一点来讲,就是需要企业在创新方面建有核心壁垒和优势,这是决定企业能否走通市场的关键。

 

尤其是在医疗健康领域,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要求往往更高。首先从初创型企业来看,融资速度较快、融资金额较大的,基本上都是在某一领域有着核心技术的优质型企业,这种技术壁垒的构建主要是源于创新。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在当前的医疗健康行业,每一个细分领域基本上都已走出了头部企业,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下,初创型企业若想要分到一杯羹,就必须得靠创新,就必须拥有能打破行业垄断或者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性技术,这是初创型企业实现“弯道超车”为数不多的方法。

 

微信图片_20211127022146.png 30家天使轮融资企业盘点(时间节点: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

 

某资深投资人曾谈道,拥有创新能力和技术是初创型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一点所体现的“含金量”极高。对于这类企业来说,有“短板”并不可怕,因为这可以通过后期去逐步解决和完善,但企业的“长板”必须要足够,因为这是真正推动企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力。

 

那么已经上市的企业是否就不需要创新呢?当然不是,这些行业“大佬们”往往需要在创新上下更多功夫。

 

当前,我们明显看到上市企业在创新上面的“动作”比以往更加频繁,尤其是海外企业,它们在创新上表现得更为主动。

 

西门子医疗为例。据数据统计,西门子医疗当前仅在中国就拥有超过560项专利技术,每年创新投入高达数亿欧元。近年来,西门子在人工智能方面成果丰硕,共取得500多项机器算法领域的专利,125项深度算法专利以及40多项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表示,西门子将在未来重点聚焦做本土化创新,全力推动与中国本土初创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合作,做真正“有意义的创新”。

 

这其实是上市企业保有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一步。当前,国内医疗行业蓬勃发展,正处于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交叉融合、快速演变的过渡阶段,无论是认知还是产品解决方案的迭代,或者是对于商业模式的构建都极度需要持续的创新思维,只有不断创新,在行业变化之中找到与自身相结合的“发力点”,才能真正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增长。

 

当然,对于医疗企业来说,当下也是创新最好的时代。产业有发展周期,创新当然也有,在互联网技术大跨步融入医疗领域以及以“国产替代”为主旋律的创业时代背景之下,低垂的果实到现在已经摘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骨头,而未来更多的机会必定是来自于交叉型创新领域。

 

另外,现在无论是政策还是整体的创新环境,都比以往来的要更加真实和“接地气”,这无疑为企业创新增加了更多空间和筹码。

 

不想“领养”,只想培养“亲生骨肉”的地方政府


站在科研成果转化这条生态链上,忘了谁都不能忘了地方政府,因为这是创新最终落地的关键。

 

当前,大力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几乎成了地方政府的共识。以苏州为例。近年来,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并将其视为“一号产业”,颁布一系列相关政策,明确表示要在十年内打造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地标。

 

“创新之城”深圳同样对生物医药产业展示出了极高的兴趣。根据《深圳市2020年度知识产权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国内发明专利公开量5605件,同比增长13.4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616件,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三位。深圳正快速成长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之一。

 

微信图片_20211127022150.png 2020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15强,数据来源:园区荟

 

地方政府“进军”生物医药产业当然是好的,但这就像创业一样,成功的往往是少数。根据《中国健康产业蓝皮书(2020版)》显示,2020年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数量已达到640家,但真正走出来的目前就只有苏州BioBAY、上海张江高科、北京中关村、武汉光谷生物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零星的几个佼佼者,其他大都还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但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于产业园区来说,企业就是生命力,但好企业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就需要去竞争,这跟企业招人是一样的道理。

 

除此之外,优质企业也很难去在覆盖到每个园区。可以看到,不少地方政府在吸纳优质企业方面都给足了“诚意”,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不是因为优质企业“不识抬举”,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优质企业会算一笔账,即落地到该园区,是否能真正为其在业务上或者发展上带来实质性的利益。

 

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企业在某一地方落地之后,或多或少也需要投入人力和精力,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如果得不到成正比的回报,对企业的发展反而是起了相反的作用,这种得不偿失的“买卖”,企业当然不会做。另外,企业落地产业园区也会有“考核指标”,这无疑给了企业更多压力。

 

既然招不到优质企业?那地方政府就只能自己“亲手培养”了。近年来,地方政府开始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早期项目,主要通过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成立早期项目基金、搭建创新项目孵化器等方式,深度参与医疗创新事业,在早期项目的引进和孵化上重点发力。

 

苏州BioBAY为例。为了找到更多创新元素,BioBAY为自己安装了“两条腿”。其中“一条腿”是指BioBAY将与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同行,比如园区之中的标志性建筑——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这是一个由全球诺贝尔奖得主领衔的学术会议平台,每年会在BioBAY举办至少12场会话,将吸引诺奖得主和华人中最顶尖的科学家进驻苏州。

 

另外“一条腿”则是指BioBAY一直在积极吸纳更多在生物医药产业界摸爬滚打多年的高级技术或管理人才,这是真正能推动创新项目落地的关键人物。

 

无论是全球高科技产业集群硅谷,还是国内创新高地苏州BioBAY,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并非是靠“引进”,而是不断地去挖掘行业之中的创新潜力,并通过搭建良好的服务体系,培养更多有价值的早期项目顺利落地。

 

这其实也符合产业园区的基本发展逻辑。一定是先有一个自主孵化的好企业,才会吸纳到更多优秀企业入驻,只有在这样一种健康且可持续的成长模式下,产业园区才能实现更快速的发展,才能真正完成从“求企业”过渡到“选企业”的身份转变。

 

100位采访嘉宾和一个新的“想法”


基于医疗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看似是一件孤独的事情,但实质上,它非常讲究“团队协作”,需要创新生态链的每一环都能深度参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力量去攻克创新转化过程之中的每一个难关,才能真正让每一方都受益。

 

但这些参与方要如何发力呢?推动其不断向前的内生动力又是什么呢?

 

为了厘清其中的逻辑,我们在本次稿件中采访了100位相关人士,其中包含9位医学教授、17位临床医生、23位企业创始人、41位投资人和10位产业园区负责人,他们是创新生态链的深度参与者,必然也会在未来成为我国医疗创新事业的中坚力量。

 

但如何将这种力量放大呢?到底应该采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将这些创新元素以最高效的方式联动起来呢?沿着这一问题导向,动脉网迸发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成立了“动脉橙果局”

 

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平台,主要专注于医疗领域的创新,将以探索、认知和服务为出发点,深度链接创新产业链的每个参与方,不断挖掘其创新潜力,并以解决实际需求为核心,真正陪伴一批科学家成长,真正让生态链的每一环都能在努力中得到对等的回报,真正让更多有价值的医疗创新项目在中国更好的落地。

 

7年前,为陪伴一批初创企业成长,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成立了动脉网;现在,为陪伴一批科学家成长,我们想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动脉橙果局诞生了。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牟磊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基于独有iPS多谱系共分化技术平台,这家类器官企业如何快速搭建商业闭环?

GV连续三轮押注,手握超3.5亿美元,这家企业的抗癌多肽已进临床试验

【首发】凌泰氪生物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推进lncRNA药物的开发

【首发】独家专访“岷山行动”杨寒朔,联合君联资本孵化 “臻愈生物”并完成种子轮融资

牟磊

共发表文章198篇

最近内容
  • 首次敲开“国家队”大门,这一医疗赛道已到爆发前夜?

    1 小时前

  • 今年,医疗人不必“死磕”IPO!

    2024-04-10

  • 地方国资VS高校基金,谁是寒冬之下的第一选择?

    2024-03-30

上一篇

百亿资金流入,医疗大数据跑出五大盈利场景 | 2021年度盘点

2021-12-15
下一篇

新樾生物与暨南大学签署技术转让协议,获得新一代靶向抗肿瘤药物全球独家权益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