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百特:超百亿并购加速医疗保健转型,能成为下一条“增长曲线”吗?

作者: 陆雨秋 2022-01-20 08:00
Baxter
http://baxter.com/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疾病治疗产品研发商 | IPO后其它轮次 | 运营中
美国-伊利诺伊州
2023-10-02
融资金额:$42.5亿
Warburg Pincus Venture
查看

“当你知道你该走向何处时,你往往已经没有机会走了。”

——查尔斯·汉迪

 

英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在阐述自己的“第二曲线理论”时如是说。他认为: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会滑过抛物线的顶点,即增长的极限。而想要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

 

2021年12月13日医疗巨头百特(Baxter International)宣布完成对Hillrom的收购。据悉,百特以每股156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Hillrom,总股本价值约为105亿美元,企业总价值约为125亿美元,包括承担债务。

 

宣布消息之日距离2022年还有18天,这笔收购显然成为2021年度全球医疗器械领域第二大金额的交易。

 

作为一家业务稳定的全球性巨头企业,百特一直在寻求新的增长。Hillrom的互联护理和患者监测等业务,刚好能与百特的医院护理业务形成互补。百特表示,本次收购将加速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改变医疗保健和推进患者护理的愿景——从医院到家庭,帮助百特实现更快的业务增长。

 

本文将试着探寻这家国际医疗耗材和器械巨头是如何诞生、成长,聚焦其肾脏护理业务的发展,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开拓自己的第二曲线。


从静脉输液产品起家,到全球透析巨头


根据百特2020年年报,2020年其全球销售额总计117亿美元。按报告和固定汇率计算增长了3%,按运营计算增长了2%。其中,从业务内容来看,业务营收占比最大是肾脏护理事业,营收近38亿美元,同比上涨3%;从地区分布来看,美洲市场占比最大,占据54%份额。


2.png

来源:百特2020年年报

 

从1931年创建至今,百特是如何做到如今超百亿美元的营收规模呢?

 

1发心,拯救并延续生命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与西方文明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这个过程中,西方医学渐渐传入国内,但发展非常缓慢。中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于1917年在克洛菲勒基金会的捐资下创办。

 

这与百特有何联系呢?其创始人唐·百特(Don Baxter)是辅助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负责人之一。

 

在此期间,百特医生参与了一次发生在农村地区的流行性霍乱的救助。但在这次的救治让他感到非常遗憾、震惊:许多病人因为体液大量流失而失去生命。生命的脆弱让这段经历变得难以忘却,也成为他决心研制无菌静脉输液的契机之一。

 

随着百特医生回国,我们把视线转到20世纪初的美国,其整体的医疗条件也还处于建设中。例如,当时只有一些大型的研究中心和大学医院才能够生产静脉注射液,而且质量没有标准,这成为临床治疗上的很大困扰。

 

百特的诞生就源于无菌静脉输液的商业化。1931年,拉尔夫·福克(Ralph Falk)和百特医生成立了唐·百特静脉输液产品公司,向美国中西部医院销售静脉注射液,成为首家商业化配制静脉输液的制造商。

 

公司成立后不久,百特又推出了TRANSFUSO-VAC无菌真空型血液收集和贮藏器皿,使血液贮藏期延长至21天。成立十年时,唐·百特静脉输液产品公司更名为百特实验室,并将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间汽车展示厅改造为自己的第一家工厂。

 

2腾飞,研发与并购双驱动


经历了摸索企业发展的第一个10年,百特开始进入业务突破期。

 

在血液储存领域,百特丰富了产品线。1941年推出Plasma-Vac存储容器,首次实现了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储存。1948年又推出软包装塑料血液收集容器。

 

在肾病透析领域,百特的探索也紧随而来。1956年,百特在荷兰医生威廉·考尔夫(Willem Kolff)用木板条、橙汁罐和玻璃纸制成的第一个“人工肾”的基础上,推出了全球首个商业化的肾透析系统。1960年,又推出首个腹膜透析(PD)液。

 

由此,百特形成了血液储存、透析耗材两条主要产品线,公司发展进入第一个快车道。这一时期,百特成立了新的业务部门、生产基地;以及开始拓展国际业务,1954年百特在比利时开设办事处,将业务拓展到欧洲。

 

1961年,百特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上市后,百特进一步加速了其技术研发创新和业务拓展。


11.png

百特60年代-90年代创新产品不完全统计 来源:百特官网、思宇器械观察

 

发展到一定阶段,收购浪潮随企业的充沛实力而来。百特在50年代开启了第一波收购,其中,收购Hyland Laboratories使它成为美国第一家提供人血浆商品的公司。此后,一系列的收购使百特推出了更多新产品和新技术,公司也由此进入多元化经营的1.0版本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的开拓发展型战略。在此过程中,百特已然成为一家大体量的跨国企业,1978年其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的门槛,此时距离它首次上榜《财富》500强已经过去6年。


12.png

百特50年代-90年代收购不完全统计 来源:百特官网、思宇器械观察

 

百特的管理层继续将业务多元化,以使公司取得更大的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复杂的市场环境却在风头正旺的百特头上浇了冷水。

 

首先是政策引起的透析耗材销量下降。为了应对这一压力,百特继续将业务多元化并对调整了产品的研发方向,但这样的调整落后于市场的变化速度,公司发展开始进入低谷。

 

一波尚未完全平息,他浪又起。1985年,百特在与American Hospital Supply Corporation的合并过程不太顺利,公司经历了巨大的业务结构调整;同时,罚款、官司接踵而来,百特的发展进入历史新低。

 

经历过业务剥离重组后,百特推出“Network 2000”计划,重新规划了业务重点,其多元化经营的2.0版本开始成形。

 

这一时期,百特抛掉相关度低的业务,重新聚焦于肾脏护理、血液相关业务、药品开发等核心领域,并将重点放在医院服务、技术创新与国际业务拓展上。

 

其中,研发与并购仍旧是其高速前进的两条腿。9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推出了一系列核心产品。如HOMECHOICE自动腹膜透析系统、不含葡萄糖的腹膜透析液EXTRANEAL、首个不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人源或者动物源蛋白生产的重组因子VIII Advate、首个放置在弹性塑料容器中的白蛋白Flexbumin以及吸入式麻醉剂Sevoflurane等等。

 

在收购战略中,2012年,百特收购了智能输液泵生产商 Sigma 和领先的显微外科产品公司Synovis生命技术公司;2013年,收购全球肾病护理的创新公司瑞典金宝(GAMBRO AB)等。

 

由此,百特的发展逐渐回归正轨,开始重回霸主地位。如今,百特在全球拥有50000余名员工,业务覆盖了肾脏护理、药物输送、药品、临床营养、手术、急性疗法等,产品销往超过100个国家。


13.png

特色产品 来源:百特官网

 

3创新,等于第二曲线开拓


从百特的发展历程来看,肾脏护理业务可以说是其第一条“第二曲线”,从肾脏护理业务初开拓以来一直作为其核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百特在透析行业中处于第一梯队,是市场的引领者之一。聚焦其肾脏护理业务,也能够发现“创新”始终是发展的关键。


14.png

来源:百特官网

 

从50年代初William B. Graham做出继续支持Kolff医生开发人工肾脏的决定开始,百特就在肾脏透析事业上开启了持续创新。70年代末80年代初,百特推出连续性可携带式腹膜透析及其配套使用的家用消费设备,公司开始在家庭透析领域建构起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进入新世纪以来,百特持续在腹膜透析产品上进行创新,推出HOMECHOICE自动腹膜透析系统、不基于葡萄糖的腹膜透析产品Extraneal、有更高的渗透性和对大蛋白的有效选择性的Theranova透析设备等等。

 

2013年,收购全球肾病护理的创新公司瑞典金宝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透析领域的行业地位。

 

此外,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百特的透析设备也开始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如2015年百特与SHARESOURCE一起推出了AMIA,这是第一个具有用户友好特性的自动腹膜透析系统系统,可以帮助患者通过与远程医疗保健者保持联系,实现更高效的家庭腹膜透析治疗。

 

2020年,FDA批准了百特的Homechoice Claria自动腹膜透析系统及其适用于成人和儿童人群的Sharesource连接平台。据悉,Sharesource是美国唯一面向腹膜透析患者的双向远程患者管理平台。

 

透析服务的市场规模大于透析设备。在透析领域,巨头们纷纷向透析产业链上下游拓展,“设备+服务”成为了一个“必然”选择。2017年前后百特就开始逐步把服务与产品结合。如2017年,百特中国在我国厦门建立了首家独立透析中心;2018年,百特开始在美国建立肾脏护理中心。

 

至此,从透析器商业化到腹膜透析技术持续创新,从家用透析设备开发到结合数字技术创新,仅从百特的透析业务就可以看出其勇于拥抱变化和新机遇的特质。百特从创新中不仅能够收获业务的新增长,也是构筑“第二曲线”的不断尝试。

 

百特创新的步伐还在继续。2011年,其创建Baxter Ventures,以投资的方式为公司的创新铺垫。Baxter Ventures用于投资与百特在重症监护、院内解决方案和治疗、营养、肾脏护理和外科护理等领域存在互补的治疗领域,以及百特当前产品组合之外的尖端技术和疗法。

 

此外,百特还设立了百特青年研究院奖和研究与继续教育补助金。前者是一项向研究生和博士后开放的年度奖励计划,旨在激励和奖励适用于开发拯救和维持患者生命的疗法和医疗产品的研究;后者则致力于支持专注于创新研究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临床医生和科学家的开创性努力。


百特在中国


时光流转,百特创立58载后的1989年,这家公司成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医疗企业之一,也是第一家将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疗法引入中国的企业。

 

目前,百特在中国设立11家机构及办事处、5家工厂、1家研发中心、1家技术服务中心,上海是其亚太总部。

 

据悉,到2018年百特累计为近15万民中国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提供了腹膜透析治疗方案。就销售额而言,中国是百特在全球的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增长速度一度达到两位数。2019年,在国内尤其是血液透析仪市场中,百特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费森尤斯。

 

随着政策环境和行业的发展,近年来跨国企业本土化的概念不断升温。2015年,百特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改革的同时,百特中国就开启了战略转型与本土化进程。在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上,百特中国启动“双引擎”模式,一方面持续引入百特在国际上领先的产品与疗法,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在中国,为中国(In China, For China)”战略。

 

以肾病透析为例,2012年针对医疗资源有限的中国农村地区,百特启动了“腹膜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可及性及基层管理模式研究”项目,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家庭治疗。

 

2017年,百特旗下的肾科服务品牌百特盛康的首家独立透析中心落户厦门。这是百特携手厦门权威三甲公立医院及社区探索医联体创新模式。该模式一方面与医院实现肾脏病透析患者的双向转诊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协助社区进行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疾病教育,探索可以让患者、医院和政府实现多赢的创新医疗模式。

 

2021年进博会上,百特展出了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重症和围手术期四大领域的全链路医疗解决方案,集中展示了其“在中国,为中国”的实践和创新成果。

 

百特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徐润红女士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第四届进博会全面展示百特在全球和本土的创新实践。同时,我们也期盼与各界交流探讨,共同推动中国医疗行业的再一次发展浪潮,为‘健康中国2030’贡献力量,最终造福更多患者。”

 

持续增长是企业追寻的目标之一,“拯救并延续生命”也是百特对用户的承诺。2021年10月,百特成立90周年。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已至鲐背之年,但对于一家持续创新的企业来说,这个时间更多是一个节点,甚至是拥抱崭新世界的新起点

 

参考资料:

[1] 百特中国. 百特将携创新产品亮相第四届进博会,共筑“健康中国”

[2] 百特中国. 洛克菲勒不仅创办了协和医学院,还成就了百特的创立

[3] 思宇器械观察.  818亿!医疗巨头百特国际Baxter宣布已完成对Hillrom的收购

[4] 思宇器械观察. 马前失蹄的百特医疗为何能走出低谷还成了医院耗材霸主?

相关赛道 治疗设备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陆雨秋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五家数字疗法上市企业财报解读,商业化难题如何破解?

这类数字疗法将要起飞,数百亿美元市场规模谁将占据先机?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1.2%,平安健康实现增长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腹膜透析全球第三,创造多个首次,跨国医疗器械巨头泰尔茂是如何炼成的?

陆雨秋

共发表文章75篇

最近内容
  • 医康互联:专注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链解决方案

    2022-07-04

  • 医为特:专注泌尿外科器械研发,创新腔内碎石灌注吸引智能控压清石系统

    2022-06-29

  • 专访中山六院禹汇川:研究更勇于“从0到1”,转化需要拳到实处的相互理解

    2022-06-23

上一篇

ALSOLIFE携手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启动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和辅助诊断系统研发

2022-01-19
下一篇

28家企业完成融资,近百家资本涌入,医美上游谁是最强王者? | 2021年度盘点

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