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政策密集支持、企业股价大涨67%,这个行业要爆发了?

作者: 张晓旭 2022-03-07 08:00

近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一则文件印发了养老领域的关注。《上海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通过上市、债券市场融资。


此后,国务院及国务院部门又密集发布重磅政策,养老概念股普涨。其中,医养服务企业悦心健康5次涨停,截至3月4日收盘,较上海政策发布前已上涨67%。


“我们预计,未来5到10年,养老产业在健康产业中的占比将会翻两番,甚至更多。”在易凯资本董事总经理王斌看来,未来十年,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适老化”改变将会是最重要的主题,也会带来万亿级的增量市场机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凸显和加剧,养老行业成为公认的蓝海领域。不过,投资规模大、利润低、回报周期长等行业固有特征也提高了投资门槛,减缓了企业发展速度。


现阶段,老龄行业更多的是“看上去很美”。未来,或许时间可以验证一切;然而,行业步伐是否可以再快一些?确定性再强一些?动脉网希望从以下分析中探寻答案。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养老行业从不缺政策支持,本文开头的文件只是其中之一。尤其是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之后,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了相关政策,从补充服务供给、健全保障体系等多方面支持养老行业发展。


2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成为5年内养老服务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推动其在长期照护服务标准规范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储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服务、康复辅助器具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此次《规划》汇总了此前分散在各类政策文件中的老龄事业及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目标,还设立了养老服务床位总量、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等9项具体量化指标。


国家卫健委、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也就各自的职能范围,在医养结合和康复护理、商业养老保险等方面出台了支撑政策。

 

图片1政策.png 

近一年来密集的养老服务政策,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家卫健委官网,动脉网制图


密集的政策背后,是老龄化所带来的焦虑。


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杜鹏教授发表了《新时代中国人口老龄化长期趋势预测》的论文。文章结合现阶段人口规模与结构、死亡水平与模式、生育水平与模式等因素,通过两种方案的参数对未来数十年的老龄化规模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在21世纪前半叶持续增长,预计将于2035年、2050年分别达到4.12亿人、4.80亿人。


图片1老龄化.png 

中国老年人口的规模和比例变动趋势,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文章《新时代中国人口老龄化长期趋势预测》


以上预测是以2015年人口“小普查”为起始数据进行的。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64亿人,比预测值还略高(预测值为2.54亿人)。


2021年以来,国家开放三胎政策,各地陆续通过医保报销、直接补贴等方式减轻辅助生殖负担,实施多种积极措施鼓励生育,这些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的人口结构。但无论如何,随着新中国第二次和第三次生育高峰人口进入老龄阶段,以及人均预期寿命延长,未来数十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达到顶峰已成定局。


上述文章还指出,从预测数值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快慢速相间的分阶段、波浪式特征演进,应把握这一特性,从应急性的老龄工作思维转变到前瞻性的老龄工作思路。


当前,在慢速老龄化时期未雨绸缪、进行长期布局, 显得迫在眉睫。


养老服务创新模式涌现


除了传统的养老院、敬老院和福利院等形态之外,近年来,养老服务从服务场景维度分化出两大类模式:一是机构养老,社会资本参与创办的机构通常是融合了居住与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康复护理等服务等的综合养老社区。二是新型社区养老,设置连锁化的护理站或日间照护中心辐射周边社区,围绕老年人家庭生活半径,主要提供居家或社区场景的生活照护、医疗照护、专业护理或康复等服务;部分企业还自建了小型养老机构,或托管运营公立养老机构,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


>>>>

保险公司加速布局机构养老


保险公司已成为综合养老社区的重要参与力量,且优势显著。在以往医疗险产品的设计和经营中,保险公司已积累了大量医疗资源,或直接投资开办医院,具备良好的医养结合基础;保险公司还可将养老服务与保险产品结合,形成服务与支付之间的协同生态。


目前,泰康、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新华保险、中国平安等均布局了养老服务,并加速推进。例如,作为最早进入养老行业的险资企业之一,泰康在养老服务板块打造了泰康之家高品质养老社区,创新性地构建起虚拟保险支付加实体医养服务的商业模式。在支付端,提供年金保险、长期护理险、生前契约等商业保险产品;在服务端,形成医、养、康、宁相融合,以客户和患者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


机构养老是重资产投资,房产、设施设备等投入大,要想在多地布局综合社区、养老小镇等业态,进而形成规模优势,所需资金规模更为巨大。据中国太保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完成了首期养老不动产百亿投资布局,已在成都、大理、杭州、上海、厦门、南京等6个城市落地7个建设项目。


因此,除了保险公司之外,综合养老社区还以地产公司、银行以及大型医疗健康产业集团等资金或资源充足的投资者为主。


其他产业集团转型布局医养,也是机构养老参与主体的一种。本文开头提到的悦心健康是由建材转型至医养的公司。尽管悦心健康从2015年就开始进军医养领域,但从财报来看,目前医养板块收入占比还不到10%,这也说明了养老投资的“慢”。


>>>>

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日趋活跃


近年来,一批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并快速发展,新型是相对于传统的敬老院、养老院而言,其服务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投资相对更轻,运营方式更灵活,近年来逐步活跃。”此前,王斌已有多年养老行业的投资经历,并观察到这些变化。


图片3模式.png 

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几种模式,来源:公开资料、访谈,动脉网制图


在国家试点长期护理险(以下简称“长护险”)的过程中,福寿康、颐家养老、易得康、天与养老等一批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入定点机构范围。


福寿康建立了“医疗护理站+社区照护中心+养老院”的服务网络体系,打通居家、社区、医院、养老院的全闭环服务场景;以长护险服务为抓手,跑通居家上门综合照护服务模式,随着长护险试点城市增加,将其服务经验复制到其他区域。


颐家养老借助长护险,从居家上门服务开始,逐渐丰富社区服务设施,护理站、日间照护中心、长者照护之家、养老院、综合体、老年活动室、中医康复馆、邻里荟等多种形态逐渐落地运营。


王斌介绍,聚焦专科专病的康养机构也是创新方向之一。“例如,精神领域的阿兹海默症从去年开始成为市场热门,它横跨了养老、脑健康、慢病管理等多个领域,非常受投资者关注。目前,已有不少阿兹海默康复养老机构出现,但都处于早期。”


据了解,湖南的阿默认知症照护、上海的莫朗福克斯公馆和福爱家·槎溪苑等照护机构就专门接收阿兹海默症老人。


王斌还提到,一些骨科、运动康复类连锁医疗机构涉及老年人康复,并且离社区和居家场景近,也是组成新型社区养老的一部分。此外,部分医疗机构正在转型为康养机构,但这在市场上占的比重小,尚未构成主要力量。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互联网+’越来越多渗透至养老行业,尤以‘互联网+护理’最为典型,并跑出了诸如金牌护士等优秀企业。”王斌表示。


“互联网+护理”也是国家出台专项政策鼓励的领域之一。金牌护士将线上APP、线下护理站以及全国医院和注册护士相结合,确保线下有依托,且服务广覆盖。德品微护则以德品医疗面向医院的智慧护理解决方案为依托,聚集了医院护士,为用户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动脉网还了解到,善诊以“互联网+体检”切入老年健康服务,春晖智慧以智能看护设备搭载居家照护服务,这些运用新技术、贴近老年人生活场所、以细分场景为切入点的模式,也可视为新型社区养老的一部分。


多方难点并存



数亿人的潜在用户规模,看似市场庞大。据工信部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但一些固有特征也成为行业加速发展的难点。


从供给端看,优质服务稀缺,投资回报周期长。


“我国的养老服务行业,包括养老社区,在战略定位、发展规划、运作模式、业务流程等各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泰康之家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产业在前期投入大、资金回收期限长、可承受的融资成本相对不高;同时,养老社区投资运营主体的性质多样,地产企业、保险企业、央国企及国资平台等投资运营方自身的监管要求、融资环境和能力的差异也比较大。


翻阅一些上市险企养老板块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长线投资的特征。例如,新华保险布局了活力养生型、持续照料型、康复护理型三条服务产品线。2021年上半年,新华保险旗下养老服务业务利润为负。大多险企仅公布了不断投入的养老服务规模,但暂未公布收入或利润。


图片4融资.png 

2021年获得融资的3家新型养老服务机构,数据来源:动脉橙,动脉网制图


新型社区养老方面,2021年以来,福寿康、知行合一、天与养老获得了新融资,交易频率与其他蓝海领域相比,显得并不活跃。


在王斌看来,这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侧重医疗和护理的服务专业门槛高,能够提供这类优质服务的机构稀缺。其次,侧重家政内容的生活照护服务门槛低,一方面,用户有时可以请亲戚朋友帮忙,因此复购率不高;另一方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体验欠佳,导致用户流失。最后,高地价、高房价、高租金以及高昂的人力成本,在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成本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造成毛利率低。


从用户端看,现阶段老年人的支付意愿和能力整体不足。


王斌介绍,现阶段老年人以新中国第一次生育高峰人口为主,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应由后辈养老,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接受度有限。泰康之家也提到,老年人或家人还会担心服务不透明,对老人安全有多种顾虑。


对于养老服务,部分老年人是支付意愿低,许多人则是支付能力低。


近年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逐年提高,按照《“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将从2020年的90%提升至95%。


不过,养老保险体系整体仍有待完善。3月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在养老保险三大支柱中,相比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和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最滞后,迫切需要加快速度。


从支付端看,长期护理险仍在起步阶段。


在老年人自费支付意愿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第三方支付尤为重要。为了缓解支付压力,我国已在多个地区试点长期护理险。


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全国49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参保人数达1.34亿人,累计享受待遇人数152万人。“长护险各地政策差异较大,养老服务机构在各地能获得的发展潜力还有待观察。”王斌认为。


事实上,福寿康、颐家养老、易得康几家机构都以上海为“大本营”,大部分的服务点均位于上海,向其他省份的扩张正在逐步进行中。而上海是试点长护险较早、且筹资能力较强的地区,长护险对服务机构的支撑能力强于许多地区。


“最近,一组6篇连载于《北京文学》的亲历性纪实性文章《当你老了——我陪老伴的求医经历》引起广泛关注。”泰康之家相关负责人还谈及一个社会共性问题,即:当前综合医院、基础医疗、长期护理、康复体系之间没有形成连接和整合。“文章中,作家龚玉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求医过程中住院难、转院难、手术难、找护工难的“无助、痛苦和不堪”的经历。这说明社会上的医疗健康和养老还处于初级阶段,是一个碎片化的支付体系和服务体系。”


四个方向的破题思路



尽管面临多个难点,但业内人士仍对未来趋势持乐观态度。王斌认为,用户接受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一定是大势所趋,并且目前已经看到这种迹象。“这会是个长期的过程,未来,用户需求、用户量稳定,此前进行了规模化布局的公司,能获得可观回报。”


同时,一些破题思路也可以为加快行业发展带来启发。


其一,以数字化赋能,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数字化正快速渗透到养老行业,包括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


2022年2月刚获得A+轮融资,也是在一年内两次获得融资的天与养老,探索运用科技手段更好地为养老服务降本增效。例如,天与养老将应用于无人驾驶领域的毫米波雷达技术进行适老化改造和运用;使用AI眼底筛查为老人进行健康风险筛查;同时仍在各个方向上寻找科技合作伙伴,打磨适合养老场景下的解决方案。


2021年,华医大健康试点护理医院数字化转型,计划未来5年,将现有连锁护理医院规模拓展一倍以上。同时,还规划把这套护理医院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外输出,赋能给其他护理医院和医疗机构。


传统的养老服务是人力密集型行业,数字技术的运用,不仅能使服务更便捷和高效,也可逐步降低人力成本。


其二,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长护险,增强支付能力。


支付能力增强,对养老服务的长期良性发展尤为关键。


泰康之家相关负责人提出,一方面,建议加速社保长期护理保险扩容,筹资端扩大参保群体和缴费比例,形成稳定资金来源;支持社会资本申请社保长护险服务机构,不断丰富社保长护险的服务种类,提高支付比例,既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服务选择,也增强对养老服务企业的支付保障,鼓励行业发展。另一方面,支持商业护理保险、保险+养老社区、信托+养老社区等直接对养老服务支付的金融产品创新,不断细化对新业务、新模式的监管管理要求,聚焦风险实质,避免“一刀切”。


“从商业保险角度看,无论是央国企的保险公司,还是民营的保险公司龙头,开发更多元的商保产品,将为养老服务的多元化支付带来巨大贡献。”王斌表示。


在政策引导下,2021年,6家保险公司已在浙江省、重庆市试点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2022年3月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至所有养老保险公司和全国范围,更丰富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将面世。


未来,养老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将成为养老服务行业的持续动力。


其三,整合服务,破解碎片化难题。


为了使用户有更连续的服务体验,可建立相互衔接的服务网络,将以往碎片化的服务加以整合。


例如,福寿康、颐家养老均布局了护理站、照护中心、养老机构等不同规模、不同场景的服务,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匹配,并根据用户身体状况进行转介。


作为综合养老社区,泰康之家则通过1家社区+1家医院模式创新医养结合,并提供“1+N”多学科服务体系,其中的“1”也就是管家、个案管理师将N个工种、多元化服务连接在一起,为长辈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一定程度上破解碎片化服务难题。


此外,泰康还在探索更高层次的医养结合,将养老社区与大型综合医院相结合,为客户和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未来,泰康之家继续加强体系化服务:例如,强化日常健康管理,让长辈维持较好健康状态;试点整合服务模式,将按项目支付的碎片化的医疗服务转变为按价值支付的整合式的医疗护理服务,杜绝过渡医疗,降低医疗成本。


其四,呼吁出台更多政策细则支撑养老机构融资、建设和运营等环节。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养老机构开办、审批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也发文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通过上市、债券市场融资。


不过,王斌坦言,支持上市的政策力度有待谨慎观望。“养老机构是否上市,不在于政策是否鼓励,而在于是否有配套细则,也要有领先的服务机构真正跑出来。例如,财务方面、盈利方面、商业模式等方面有符合上市条件的表现。”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养老服务投资回报周期长,用户转化率低,成本高、毛利率低。因此,王斌建议,针对建设运营制定政策细则,切实降低养老机构成本,使更多养老机构能够达到上市标准。


泰康之家相关负责人呼吁,政策能够给予养老服务行业更全方位的支持。“建议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并细化金融机构对养老社区和养老服务业的债权融资业务操作指引,加强政策统筹、引导和支持力度。”一是通过用地保障、信贷支持、补助贴息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二是利用社会组织优势,通过政府购买、公建民营等多种形式,扩大多元化、多层次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该负责人解释称,首先,对养老社区和养老服务业债权融资形成统筹指导,根据企业和项目情况,适度降低融资门槛、延长融资期限。其次,将政策性贷款、政府增信与商业机构贷款相结合,参考成熟市场经验,适度延长政策性贷款期限并予以利率优惠,为商业机构对养老项目进行的融资提供流动性支持和增信,从而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养老市场。最后,支持养老企业尝试企业债券、医养领域的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等金融工具,予以财税政策倾斜,拓宽产业融资渠道,建立养老领域的细分金融市场,提升交易活跃度和专业度。


同时,建议推动养老领域的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养老社区和养老服务业企业信用评级与风险管理机制,对资质和记录良好的项目和企业予以更多融资便利和政策支持,鼓励市场化的优胜劣汰。


“普惠”方向下如何掘金?



动脉网注意到,国家政策中多次出现普惠型养老的表述,这也表明了政策鼓励的方向。社会办养老服务在其中是否有足够机遇?这是否降低了行业天花板?


王斌的观点是,当前中国医养结合的养老产业才刚刚起步,商业模式还在逐步清晰和完善的过程中,未来会出现很多崭新的服务形态和模式,会出现新的增量市场与多维度的市场分层,这中间也必然会出现大量适合资本市场承接和大体量资本进入的投资机会。“未来,需求、供给和支付都是多元化的。从服务类型来看,大部分是普惠型的,也会产生大约20%的差异化需求。”


泰康之家相关负责人认为,社会办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中向普惠领域延伸的发展机会其实非常大:


首先,社会办养老机构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老年群体,积累了对于服务品质、运营效率、慢病管理、智慧养老等大量经验,通过委托管理、公建民营、咨询顾问等方式,可以进一步与普惠养老相结合,服务于更广阔的市场。


其次,对于人才培养、培训训练,社会办养老机构与普惠机构也有非常突出的结合优势,无论是培训组织、场地提供、课程制作等方面,社会办养老机构都可以也应该参与到养老行业人才的培养和长期发展中来。


由此可见,“普惠”二字并不意味着市场空间的局限。相信在政策引导,公立机构、社会办机构以及多方投资者的共同努力下,养老服务行业一定会成为既解决现实民生问题,又获得产业蓬勃发展的领域。

文章标签 养老康复护理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张晓旭

关注互联网医疗,欢迎来扰。微信:zxx317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中国平安重磅发布居家养老"住联体",创新推出"573居家安全改造服务"

科研成果转化瞄准生物城,重庆康复辅具产业园再添产研新力量

天与养老获“未来医疗100强”两项大奖,荣登“养老科技服务”榜首

接连获得资本青睐,“跌倒管理大师”SafelyYou用AI科技推动智慧养老

张晓旭

共发表文章225篇

最近内容
  • 业界最看好的互联网医疗领域,加速奔跑

    2 天前

  • 收入连续增长,方舟健客如何跑通互联网慢病管理?

    2024-04-18

  • 年年都有IPO,武汉大健康赢麻了

    2024-04-08

上一篇

泰诺麦博生物TNM002获得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

2022-03-07
下一篇

挖走诺华核药高层,搜罗全球创新技术,这位连续创业者正玩转核药【核药专题】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