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心科学:提供再生生物材料闭环解决方案,填补全球产品空白

作者: 陆雨秋 2022-04-02 08:00
立心科学
https://www.corliber.com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生物医用新材料和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开发商 | A轮 | 运营中
中国-广东
2021-06-16
融资金额:RMB¥5000万
千骥资本
查看

生物医用材料作为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有效工具,其存在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到今天,具有促进人体自修复和再生作用的第三代生物医用材料已经开始广泛应用。

 

以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为代表的高分子降解材料,就是其中一种新型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生物医药领域,其对人体具有高度安全性并可以被组织吸收。例如在欧美市场,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作为新型骨科内固定材料被大量使用。

 

由于原料种类复杂且对应的物理性能不同,国内制备的聚乳酸材料多为工业应用。医用聚乳酸对原料要求严苛,而且其制备和量产具有较高的工艺壁垒,优质原材料主要从海外进口。因此,生物医用聚乳酸价格昂贵。

 

处于上游的原材料尚且吃力,中游生物材料产品也难以发力,高端产品更长期以进口为主导。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受益于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生物材料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进入行业的企业、人才也在逐渐增多。

 

立心科学,一家紧贴临床需求、实现全产业链闭环的再生生物材料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我们的视线。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动脉网对创始人孙杨博士进行了访谈。

 

据介绍,立心科学基于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医用高分子降解材料研发,已经形成可吸收内固定产品、骨填充物产品、医美可吸收聚合物产品三条线路。其中,人工骨产品凭借出色的可塑形、抗液相溃散、高效骨诱导再生的性能,填补了全球产品空白。

 

生物材料产品多场景需求暴发,切入千亿市场

 

生物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下游需求的暴发。

 

近年来,老龄化不仅是全社会的高频率热词,还引发了诸多产业发展热潮。骨科对生物材料的需求量最大,约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38%。老龄化带来了大量骨科患者,扩大了骨科疾病的治疗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催生了更多运动医学、口腔科、整形外科的需求。据悉,2015年至2020年我国骨科植入物、运动医学、口腔植入物、注射类医美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均超过15%,细分市场规模总和近千亿。


4.png 

 

立心科学董事长孙杨博士表示,市场对生物材料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是就整个行业来看,一是原材料以进口为主,二来触达终端的产品也以进口占多数,特别是高端产品。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进口替代机会,立心科学果断选择切入生物材料行业。

 

立心科学聚焦于聚乳酸高分子材料开发,则是因为孙杨的学术经历。据悉,孙杨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此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系就读博士和博士后期间,其课题就是聚乳酸的复合材料研究。

 

立心科学基于聚乳酸医用高分子原材料形成了三大产品线。


5.png 

来源:立心科学

 

可吸收内固定系列,针对运动医学、骨科、口腔等一系列需要固定软组织、固定骨头的应用场景。在开发该系列产品时,立心科学建立了材料平台。平台产出的强度高、韧性强的可降解复合材料,可用于设计一系列不同结构的产品。孙杨透露,内固定系列中的第一个产品预计2022年下半年会取得注册证上市。其他的产品则按照每年1-2个的速度持续推出。

 

骨填充物系列,包括骨科用人工骨、口腔用人工骨等产品。据悉,目前FDA批准的骨填充物超过400个,而国内发证的产品仅在50个以内,但都无法满足可塑形、抗液相溃散和高效骨诱导再生的全球空白需求。立心科学的人工骨产品是全球第一个可有效满足以上空白需求的可吸收人工骨,第一代产品目前在临床试验中,并已率先提交FDA认证,预计2022年年底提交国家药监局注册。

 

医美可吸收聚合物产品系列,主要产品包括面部填充剂、线雕可吸收线等。再生医美市场需求量巨大。以针剂注射类产品为例,据相关数据显示,其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49.27亿元并将持续攀升。其中,左旋聚乳酸(PLLA)为主要材料的PLLA产品用量也在逐渐增多,预计2025年产品出厂规模将达19.87亿元。

 

孙杨介绍道,立心科学在医美领域的布局,一方面基于可吸收原材料量产能力,打造自主医美生物材料产品品牌;另一方面,也提供OEM服务,用材料量产技术服务更多医美客户,打造医美材料王国。

 

基于原材料研发量产能力,产品填补全球空白

 

原材料是产品的基石。立心科学背靠出色的研发团队,长于原材料研发与量产。

 

孙杨这样形容自己的团队:“优势互补、精细分工、理论与实践结合。”立心科学核心团队成员,深耕高分子材料研发、材料加工技术、医疗器械动物临床试验,并积累了多年行业经验。整体上团队以研发为主体,来自海内外高校的高学历人才与专业经验丰富的行业人才,在产品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中双向配合,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人才梯队。

 

以左旋聚乳酸(PLLA)制备为例,其对水分非常敏感,性能不稳定、易分解,很难高纯度高产率量产。立心科学研究团队在攻克工艺难点时,形成了“连续加热裂解”、“高效溶剂提纯”、“超高真空无水无氧合成”等专利技术,实现了医用级聚乳酸家族材料两层级原材料的可控合成及产业化应用。

 

其中,“两个层级”是指单体和高分子。据孙杨介绍,立心科学在单体层级上拥有4-5个种类,通过对这些单体进行不同比例、顺序的搭配,以及不同分子量和分子结构设计,最终可以合成种类无穷尽的高分子原材料。这就相当于立心科学形成了一个聚乳酸家族的材料库,定制空间巨大,可满足不同需求的可吸收植入物的研究开发。

 

目前,立心科学拥有80多个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余个,已经形成核心复合材料相关的知识产权;并拥有生产设备和产线定制化改造的2吨产能工厂。

 

孙杨表示,基于原材料的设计能力,一方面,立心科学可以紧贴临床需求形成自己的产业链闭环。即根据临床需求从原材料开始定制改造,经过创新工艺形成自己的创新产品应用于临床,进而再通过临床反馈不断升级产品。另一方面,则可以向其他医疗器械厂商供应定制化的原材料。

 

从原材料更进一步到产品,立心科学高性能的终端产品,可满足临床可吸收诱导再生需求。

 

以骨填充物为例,临床中的骨缺损是各种各样的,这就要求骨填充物需要具备可塑形的性能;同时还需要具备抗液相溃散性能,即能够抵抗血液和水的冲刷而不溃散。此外,新一代的骨填充物要求可降解吸收、诱导骨再生。

 

全球的骨填充物主流产品可划分为4类,从性能来看,对可塑形、抗液相溃散、高效骨诱导再生三合一高性能的骨填充物产品还处于空白中。

 

7.png 

来源:立心科学

 

立心科学将这三个需求合一,通过超分散技术形成均匀分散的复合材料可吸收人工骨,呈橡皮泥状,可用手术工具随意塑形,填充效果饱满。对粉碎性骨折,则可以将患者碎骨融入其中,以此优化成骨效果。

 

其次,抗液相溃散性强。其在37°水环境可浸泡1个月不溃散,可稳定应用于各种手术环境。基于以上,该产品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节省手术时间。

 

其三,该产品具有梯度降解特性,可为骨再生提供有利的微环境,实现快速骨传导再生。此外针对糖尿病导致的骨愈合缓慢的问题,立心科学的最新研究显示,其产品在糖尿病鼠颅骨缺损中有明显成骨效果。这无疑为立心科学的产品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为了实现诸多可能性,立心科学已于近期开启A+轮融资。结合短期内推进产品尽快取证上市的发展规划,融资金额将用于产品的研发、团队建设与市场推广。

 

谈及公司更长远的战略目标时,孙杨告诉了我们公司名称的由来,来自北宋大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作为一家医疗企业,这是立心科学的启明灯。”他阐述道,“立心科学的企业文化与这句古训表达的深意是一致的,我们希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真正的造福患者。让企业独立发展、做好做大做强,成为国家的民族的品牌,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理想。”

相关赛道 骨科耗材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陆雨秋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对话生命盾联合创始人Dr. Tim Kaufmann教授:带领一支国际化队伍,扎根中国生命支持赛道

【首发】铂桐医疗完成超千万元融资,打造数字医疗赋能的疼痛管理平台标杆

原料To B,产品To C,亨瑞生物助力合成生物学赛道实现上游标准化

诺庾资本助力真经智能破解中医量化难题,撬动万亿级中医产业大市场

陆雨秋

共发表文章75篇

最近内容
  • 医康互联:专注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链解决方案

    2022-07-04

  • 医为特:专注泌尿外科器械研发,创新腔内碎石灌注吸引智能控压清石系统

    2022-06-29

  • 专访中山六院禹汇川:研究更勇于“从0到1”,转化需要拳到实处的相互理解

    2022-06-23

上一篇

南京亿高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江北产投参股基金领投

2022-04-01
下一篇

投资降温的中国创新药,却为何不肯降估值?

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