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14家脱胎于科研机构的创业公司,正在释放哪些营养产业的创新信号?

作者: 沈宇婷 2023-02-14 14:46

作为全球最大的营养保健食品市场,美国营养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和稳定的体系,并涌现出一批如健安喜、NATURE’S BOUNTY 等具有悠久历史和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品牌。

 

美国营养保健市场的成功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科研院校在该领域学科建设、行业标准的设立。

 

早在1994年,美国就通过了《膳食补充剂健康和教育法案以规范营养食品的审核流程以及宣传规则。而在更早的1934年,营养学在美国被认定为是一门学科,随后各大知名高校如哈佛、麻省理工、哥伦比亚大学等都开设营养学专业。不仅如此,美国还在1917年就成立了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作为最大的食品与营养专业机构,该学会在世界营养学界有着较高的话语权,凡通过该机构认证的营养学项目均为正规项目。

 

如同在其他领域一样,美国的科研院所们在营养健康领域的创新支持同样不余遗力。自2000年到2023年间,由高校端和医院端孵化的营养创新公司不在少数。本文中,我们盘点了14家由美国知名高校和医院孵化、科研人员创立的创业公司,希望通过他们来看这20多年里美国营养产业的变迁与发展,以及通过他们来探寻营养产业正在释放的创新信号。

 

1daaefcfbe2b0668be9c60532fbb78e.png

14家由美国知名高校和医院孵化、科研人员创业的营养创新公司

 

瞄准“慢性疾病”方向,专注预防与逆转


由于人们生活条件发生“质”的改变,过度精细的食品、空气和食品中化学物质的污染,使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疾病”)产生。原先主要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逐渐减少,而非传染性疾病正逐步威胁人们的健康。

 

据世界卫生统计,2021年,全球慢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比从2000年的60.8%增加到2019年的73.6%。而从死亡率居世界前列的几种慢性疾病来看,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肥胖病、骨质疏松等都与营养因素有关。

 

因此,在营养产业,慢性疾病成为了行业的焦点。这也体现在上述14家企业中,与慢性疾病相关的公司就有6家,并且围绕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两方面布局。


 02368e098d18031da682e877d8fb7d7.png

与慢性疾病相关的6家企业

 

首先在预防方面,疾病模式的变化促进人们重新认识饮食与现代疾病的关系,从而引发了饮食革命,营养企业也开始从最开始的膳食营养转型到慢病防御。以数字营养平台Zipongo为例,自从2014年12月获得A轮500万美元投资后,Zipongo一直通过定制化的膳食计划,帮助人们控制慢性疾病方向转型。

 

实际上,Zipongo的发展推进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构建全面的营养平台,Zipongo先吸引不同的人群汇聚到平台上,再通过矩阵型的应用程序MealRx,根据个人的偏好,向消费者提供食谱、购物清单或餐馆建议,吸引到庞大的流量后,Zipongo就开始在第二阶段启动转型,进入到肥胖和糖尿病等慢病预防阶段,为消费者制定合理的“食物药膳”方案,达到慢性疾病预防的效果。

 

不仅仅是预防慢性疾病,2014年成立的创业企业Virta Health首次提出了“无需药物或手术即可开发出可逆转2型糖尿病的疗法”——生酮饮食,通过严格限制患者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来提高脂肪在饮食中的占比,最后逆转2型糖尿病。

 

据悉,在Virta Health与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于2016年针对262位二型糖尿病患者展开的为期两年的试验中,前十周就已经取得了让人振奋的治疗效果。87%的患者减少胰岛素的注射量,56%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降至健康水平,75%的患者体重至少减少5%。这些成果已经刊登在知名的医疗研报出版商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的网页上。

 

无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慢性疾病是营养产业发展的一大风口

 

一方面,社会老龄化不断增长,据联合国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1亿,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6亿,而老年人口的大规模增长也势必引爆慢性疾病的市场;另一方面,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近两年来全球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全球大健康产业也得到越来越多资本的关注。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金额最多集中在2021年,全年达到6846.03亿元。

 

往更深、更准确的精准营养走


随着人们的营养消费意识逐渐从“大众化”转向“个性化”,消费者对“量身定制”的期待在迅速增长,精准营养也因此乘风而起。据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报告,精准营养的市场规模预计会将由2020年的82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64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15%,增长势头强劲。

 

所谓精准营养,就是结合消费者的基因检测结果、肠道菌群结果、生化指标、膳食习惯、睡眠情况、运动情况、生活习惯、疾病情况等与健康相关的因素,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膳食方案。

 

精准营养实现的过程包括精准化衡量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营养评价、营养定制与干预这三个基础步骤。而要实现精准营养的关键,则在于“个体特征”的精准化检测

 

目前,精准化衡量涉及三个维度:第一是包括膳食营养、体力活动、生活方式等生理特征及生活方式的分析;第二是包括体格检测、血检、尿检、传统生物标记物、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临床表观的分析;第三是基因组分析,包括了基因检测、肠道微生物检测,以及表观遗传学等数据分析。

 

事实上,从表型的问卷调查进阶到临床快检手段,再到基因层面,定制营养的科学性和精准度越来越高。

 f96eab6b0c9b1217582816d6f96e0b1.jpg

 三种个体特征检验方式


通过对上述14企业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企业也更加偏向于向下沉淀。

 

先来说终端型,通过让消费者使用连续血糖监测仪(CGM)和活动追踪器,January AI的“Seasons of Me”新陈代谢计划能够结合人体的食物记录、身体活动、心率变异性、连续血糖监测仪(CGM)和其他数据源,来建立起消费者的健康基线并模拟消费者的生理,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营养方案。

 

再来看更加高级的检测型,2013年,Inside Tracker发布检测和分析盒Home Kit,消费者使用试剂盒收集几滴血液样本,公司就可以通过检测生物标记物,得到消费者能量与代谢、激素、炎症、肌肉与骨骼健康程度的评价,并根据消费者的目标选择不同,提供给消费者相应的个性化营养方案。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精进,基于问卷调查、智能可穿戴设备、图形识别、生物标志物、临床快检、基因测序,以及多种方式结合的定制方式也将会不断涌现,而由此种方式制定而出的营养方案就最具有针对性。

 

成立于2018年的Panaceutics Nutrition的检测方法属于综合型,叠加饮食评估、遗传、微生物组和基于血液的诊断、偏好或宗教信仰,据了解,采用此方法定制的营养方案可以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借助AI,寻找营养产业的更多可能性


当前,“AI+”已经渐渐覆盖各行各业。在营养健康领域,高校教授与医生们也正在借助AI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与普通食品不同,营养食品有着明显的促进或维护健康的功能,也只能适用于特定的人群,所以,从产业链来看,营养食品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动植物提取物、化工原料生产企业等各种原材料的生产商及贸易商;行业中游主要是营养服务提供方和营养食品制造行业;行业下游主要是营养食品的品牌运营商、经销商、药店超市等线下渠道以及线上平台,最终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6f7131d7f380034868e56bbc56be43d.jpg

营养产业上中下游

 

上游端,人工智能技术作用于化合物发现上,通过对现有化合物数据库信息的整合和数据提取、机器学习,提取与化合物毒性、有效性相关的关键信息,从而大幅提高筛选的成功率,降低研发成本和工作量。 

 

美国人工智能营养素公司Brightseed开发的人工智能平台Forager能够识别植物化合物库中商业上可行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来源。

 

据悉,Forager已经绘制了超过200万种植物化合物,并且数十种植物化合物处于多个健康领域的不同验证阶段,包括代谢健康、消化健康、认知健康、血糖管理、孕产妇健康和免疫力等。

 

在探究植物化合物的效力和纯度方面,随着提取物纯度和质量的提高,企业需要支付的相关成本也随之提高,而Forager平台能够快速地发掘植物营养素并预测其功效,在成本、时间、效果都达到了较高的效果。

 

中游端,在线私人营养师的核心服务通常借用移动应用的形式,提供远程的营养咨询服务,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用算法来提供营养管理方案及营养建议


Diet ID则是后者的典型例子,该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一个数据包,通过临床测试后的视觉方法来优化健康,从而重塑饮食评估和管理。这种能在几分钟内生成个性化的健康路线的技术,有效节省企业和消费者的时间、精力和成本。


同时,Diet ID还结合个人健康数据、社群化、游戏化等环节促进消费者自我管理,将繁重的食物记录换成了快乐的社交挑战,让消费者既轻松又有趣,提高了参与率。


下游端,人工智能一方面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来衡量线上平台中消费者的的情绪,得到更多样化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关联更多来源的数据并分析其中隐藏的模式,在洞察消费者的过程中获得企业产品、服务开发和创新等宝贵资源。

 

综上可见,人工智能应用在营养产业能带来许多机会,不仅推动产品的生产,还让私人营养师走进普通家庭,可以随时随地分析身体状况,并且提出饮食建议。

 

写在最后

 

综上,慢性疾病管理、精准营养和“AI+”是美国营养产业正在瞄准三个方向。这其中,最有可能在国内引起关注的当属慢性疾病管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14%的美国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10%知道糖尿病,超过4%未确诊。而中国,2022年中国糖尿病报告中的患者人数是140.9百万人。

 

同样,对营养和个体认知的升级也有望带来部分群体对精准营养方案的需求,比如针对菌群特点、吸收和代谢能力特征定制的营养补充剂。而“AI+”的出现则预示着疾病管理场景的院外延伸,除了疾病管理外,一些轻量级的体重管理、膳食管理解决方案已经出现。

 

在人口数量更为庞大的中国,很明显,营养健康创新是一个极度早期的蓝海市场。相比药物、器械研发,它有各大的空间、也有更多的规范、法规问题有待确立。于创新企业而言,营养健康领域有临床营养、保健、功能食品、疾病管理、健康管理等诸多方向可以选择。但如何选定、如何切入都没有一个标准的路径和方法。它像一阵风,我们不知道它应该吹向哪里、将要吹向何方。但当它吹过,我们便会知道答案。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沈宇婷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沈宇婷

共发表文章156篇

最近内容
  • 投资向下,科转向上

    1 天前

  • 北医一院,新增一项类器官专利公开

    2024-04-24

  • 深圳先进院,公开一项水凝胶微针专利

    2024-04-22

上一篇

自研重组病毒载体平台+做CRO,这家企业将申报新一代鼻喷疫苗IND

2023-02-14
下一篇

位居“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榜”首位,清华大学成果转化体系如何建成的?

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