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血管疾病(CVD)患者达3.3亿,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这是六月底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以下称《报告2022》)中的数据。报告数据还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心血管病负担下降拐点尚未出现。
2000—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
图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然而,心血管疾病从启动到发病,往往有很长的“潜伏期”。例如,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突发性、直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报告2022》也指出我国CVD防控应坚持“以预防为主、以基层为主”。
这3.3亿患者如何提前做好预防,降低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呢?除了改善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常规诊断及筛查也是“利器”之一。
然而,心电图(ECG)、心脏彩超等手段均无法发现早期冠心病等突发类疾病,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CT血管造影(CTA)、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核医学(SPECT)等技术等虽然在临床应用上较多,但存在检查费用高、具有放射风险、操作有创性等问题,并不完全适合门诊患者的常规诊断及筛查。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以预防为主、以基层为主”,以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精准的手段在“潜伏期”内监控CVD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诊断技术不断涌现,心磁图仪(MCG,magnetocardiography)便是解法之一。
作为一种检测人体心脏磁场进行成像分析的心脏功能学检查手段,心磁图仪的检测无需在体表粘贴电极以及注射药物,可在穿衣的状态下进行非侵入测量,患者仅需取下身上金属物品,然后将电极夹分别连接到手腕和脚踝,胸部上方的传感器就会自动记录心动周期中的磁场,快速成像。
该技术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在数百万倍的地球磁场中,准确地对微弱的心磁信号进行极限探测,并对其进行精准、快速处理。
针对以上行业痛点,苏州卡迪默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迪默克医疗”)通过软、硬件技术的研发创新,增强了仪器探测的敏感度及软件处理精度,突破了地球高强磁场的干扰,使心磁图仪在普通环境中也可以对心磁信号进行探测。
具体而言,卡迪默克医疗的创新优势可主要分为以下四点:
第一,采用超导量子干涉仪,探测精度可达10-14-10-15T。
虽然任何空间、任何物质都存在磁场,但人类心脏产生的磁场非常微弱,特别在心脏缺血敏感的ST段,该段的磁场信号约为10-13T,是地球磁场的百万分之一。因此对心磁探测的磁传感器是心磁图仪的核心部件,也是设备探测性能强弱的关键。
第二,独家噪声屏蔽专利技术,无需磁屏蔽室即可测量心磁信号。
采用超导量子干涉仪的心磁图仪往往需要在磁屏蔽室(MSR)内进行检测,以排除地球磁场的干扰,但磁屏蔽室造价昂贵同时占地面积较大,约在几十平方米不等,这对于一些原本空间就紧张的医院,以及院区老旧无法改造的医院而言造成了较大引进障碍。
针对此痛点,卡迪默克将二阶梯度仪、计算机高级算法,以及独家噪声屏蔽专利技术与心磁图仪集成,使设备无需屏蔽室,仅在10-20平方米的独立房间内就可从强大的地磁环境中提取出心磁信号。这在提高了探测精准度的同时也有助于心磁图技术的推广落地。
第三,基于时域频域的复合分析方法,提高心磁信号的信息量与可用性。
硬件的优势使得心脏磁场得以被设备所采集,但这个过程中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将环境中不同来源、不同数量级的其他磁场信号一并录入,而信号的质量直接影响后期临床分析的有效性。因此,如何将其从背景噪声中完整、高效地提取是算法端最大的挑战。
相较于传统设备采用的周期叠加技术与工频滤波器,卡迪默克医疗采用的是基于时域频域的复合分析方法,并结合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相关理论,使设备在大幅提升信噪比的同时,对容易被忽视的信号特征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论证,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心磁信号的信息量与可用性。
卡迪默克心磁图仪
受访者供图
第四,AI诊断软件覆盖六大应用场景,辅助医生快速诊断。
基于AI的熵值优化算法为基础,该诊断软件可对采集到的心脏磁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无需人工解读即可自动区分轻、重症。该软件不仅能为医生提供可用于临床诊断的初步结果,还能提高产品在商业化时必须要面临的诊断快速性、准确性与可靠性。
此外,卡迪默克医疗的AI诊断软件还能记录待测人员信息数据库,对心磁信号的实时采集、数据处理、成像分析、参数分析及诊断报告以及历史记录及结果进行查询。
AI诊断软件应用场景
受访者供图
截至目前,卡迪默克医疗已获两款心磁图仪的注册证,分别是Cardiomox MCG 9型心磁图仪和Cardiomox MCG 12型心磁图仪。并且,公司也正在同步研发体量更小、诊断软件更智能的下一代心磁图仪。
已取得注册证的心磁图仪(左:MCG 9,右:MCG 12)
受访者供图
苏州卡迪默克医疗作为一家由牛津大学科技创新公司(OUI,Oxford University Innovation)于2016年策划并促成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牛津大学在国内首批孵化的高科技项目。
公司的心磁图技术来自乌克兰国家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该技术以对抗超静音核潜艇的磁探测仪而著称。
卡迪默克医疗总经理许琳向动脉网介绍道,卡迪默克医疗在拥有先进技术基础的同时,还配备了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管理、产业化团队。团队核心成员从事心磁图仪开发研究已有30余年经验,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心磁图仪的课题组。
其中卡迪默克医疗的董事长兼创始人封燮拥有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硕士学位,从事管理和市场开发工作近十年,是一位有过多次成功经验的医疗器械行业连续创业者,在团队的组建、高端技术的引进及消化、生产线的设置等方面经验丰富。
经过团队在心磁图领域的多年深耕,公司现已拥有国内外知识产权20余项,并在2020年11月取得了国内首个九通道心磁图仪注册证,于拿证后的一个月内完成了心磁图仪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首台销售。
作为心脏无创性检查领域的最新、最先进技术之一,心磁图仪可为公立医院心内科、体检机构、胸痛中心以及其他机构的多个应用场景提供检测支持。
首先,心磁图仪可用于医院心内科早期冠状动脉疾病的识别、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用于体检机构中心脏病高危人群的监控、心脏健康状态评估等,以及胸痛中心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快速分诊、非心脏病患者排除等场景。
作为一款灵敏度高、无创、便捷的检测手段,心磁图仪还可用于一些特殊场景,例如对航天员、运动员、长途驾驶员等特殊人群的日常心脏状况评估,以及对医药和医疗器械公司治疗效果监测,如心脏介入手术和药物治疗前后的监测、冠状动脉疾病药物治疗效果评估等。
虽然应用场景多样,但作为一款普及度并没有心电图高的创新设备,心磁图仪如何在临床落地,高效地辅助医生诊断,并提高AI诊断的准确度?这是企业在设备推广和商业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作为一家由牛津大学孵化的企业,卡迪默克医疗自成立以来就陆续与国内外多家高校搭建了合作平台,如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中北大学等,以此来推动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心脏电生理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
动脉网在采访中获悉,为了更加贴合临床需求,加速设备推广,公司基于对国内外患者临床数据的搜集整理,已积累了超20000多例国内外病例,并同步建立了标准病例图谱以及13种典型心脏病的心磁图谱。
目前,国家已经设立心磁图仪的十四五专项,用于建立一套所有心磁图仪产品通用的诊断指南。预计该指南将于2024年正式发布。除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引领,部分省份与直辖市也已经出台了心磁图仪单次检测的收费标准。
在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心磁图仪将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推广和落地应用,通过提前干预的方式,减少患者后期治疗的痛苦并降低经济负担,造福广大心脏疾病患者。
早发现、早治疗,成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关键。卡迪默克医疗的心磁图仪在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诊断评估、长期监测等方面均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公司未来也将继续布局创新产业,致力于探索心磁、脑磁检测技术以及胎心监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与产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