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制药公司的AI标签,要还是不要?

作者: 张珏 2023-07-19 10:00

近期AI制药的消息有些割裂:一面是Recursion拿了AI当红炸子鸡英伟达的5000万美元,另一面,被认为是“AI制药明星公司之一”的Schrodinger薛定谔声称他们并非AI公司。


资本市场自2022年起对技术平台型Biotech热情消退,AI制药公司一直距离证明革命性能力和广阔商业模式还有一定距离,且制药产业一直对AI的真实效用持保留态度。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Alex Zhavoronkov曾表示:“大约10年前,每次我去找风险投资家融资,他们从不给我钱。”这句话放到现在,可能又有了一些适用性。


“用复杂解决复杂”的AI制药还没有找到将管线推进到临床试验更后期的方法:根据智药局数据,在全球80条获批临床的AI药物管线中,只有29条研发管线推进到临床试验Ⅱ期,没有AI药物管线进入了更后期的阶段。但AI的迅猛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今年以OpenAI、Bard等为代表的AI应用爆发,大语言模型(LLM)发展日新月异,以AI技术为核心的新公司层出不穷。


一些公司在摆脱AI标签、强调计算和制药,Schrodinger通过可持续的计算软件收入以及与多个合作伙伴的研发合作付款,在技术平台公司不十分受青睐的当下,股价在一年内涨幅接近200%。


一些公司还是在讲AI的“故事”,并且还在更新迭代,也得到市场的积极回应,“AI赢家”英伟达的投资让Recursion在二级市场暴涨,并提振了一众AI创新药公司,这些公司的股价在此之前低迷已久。


也许两种道路在未来都可行,不过现在不难看出,AI制药概念正被重新审视。


Recursion,是真AI就押注大模型


Recursion是一家很多AI制药公司都会对标的独角兽。其CEO Chris Gibson称,Recursion通过分析整个基因组和超过一百万种化合物,了解生物学、化学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Recursion在自有的大型自动化实验室中进行了近2亿次实验,预测出4万亿个关系,并将其存储在网络应用程序之中。


Recursion的做法对于传统制药产业是前所未见的,其生物和化学数据集超过23千万亿字节(PB),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称Recursion正在开发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分子生成AI模型,之后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和优化模型,并通过英伟达云服务将其送达给其他Biotech公司。


有看法认为,与其说是AI制药受到青睐迎来利好,不如说是“AI卖水人”英伟达在继续拓展应用场景和更多客户。英伟达对Recursion的投资非常划算,Recursion得到5000万美元投资,向英伟达4000万美元购买AI芯片,英伟达拿到Recursion约4%的股份和大订单,还有在“Biotech领域的又一前瞻性布局”,即看好大模型时代AI在新分子生成、尤其是基于空间结构数据的新分子生成领域有突破性进展。


“受限于技术发展速度,生物医药研发效率一直不高, AI 是个巨大的变量,大模型在新分子生成领域有成为 game changer 的潜力,做出一些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靶点的药物。但是依托现在的数据能否生成我们想要的大模型还不得而知,尤其是生物医药研发中有多模态的数据,如何有效归一整合进来,还有不同公司研发中的数据存在数据孤岛的问题,从头生成高质量的数据也需要时间。”蓝驰创投沈远博士对此表示。


目前,Recursion有三条基于 AI 的药物管线已经处于临床 II 期研究阶段,分别用于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Ⅱ 型神经纤维瘤病以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还有超 10 个针对罕见疾病、肿瘤学、神经科学和免疫学领域的项目正处于早期发现阶段。


Recursion的宏图是希望能够在所有领域推进自己的AI管线,但Chris Gibson本人也声称,“必须提防那些提出噱头的人,他们在玷污这个领域”。他认为,即便AI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也不会消除对实验室科学家的需求。

Schrodinger,革命性的是计算而非AI


在利用新技术促进新药发现的领域,Schrodinger是其中的佼佼者。早在2021年,英伟达就宣布与Schrodinger合作,以“进一步扩大其在AI医疗领域的影响力”。


Schrodinger花了数十年时间开发软件,利用物理学、机器学习技术和计算机来模拟原子和分子,以此加快药物发现速度。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雇佣了超过200位科学家不断改进其计算软件。


Schrodinger经过多年的迭代,开发出了非常出色的分子力场,这成为公司的重要壁垒。分子力场是解释药物如何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关键,有助于预测药物的效果,并指导药物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虽然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寻求通过计算来探索新的药物发现之路,但还未有公司可以验证自己的分子力场超过Schrodinger,这也就是公司能一直维持收入超过30%的增速的原因。


正因如此,Schrodinger强调自己并非AI公司,其长处在于物理学而非利用人工智能。


Schrodinger近年来的一大成绩是和其创立的公司Nimbus合作研发的TYK2抑制剂,该抑制剂被武田以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TYK2抑制剂是Janus活化激酶(JAK)家族的成员之一,与免疫介导的疾病有关,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炎症性肠病和狼疮。


TYK2抑制剂一度被热捧为“AI驱动的药物研发”,但事实上这是Schrodinger和Nimbus参考BMS发表的分子结构,通过FEP(Free Energy Perturbation)计算优化得到的,FEP计算可用来预测同系物的相对结合自由能变化,得益于近些年计算机性能的迅猛发展,已成为药物设计中的研究自由能的主流方法。


Schrodinger是FEP计算的重要推动者,硕迪生物等AI制药公司,以及礼来、赛诺菲等大药厂和Schrodinger多是借用其商用化FEP工具“FEP+”的合作。


Schrodinger对于AI的使用在于将其计算软件和机器学习相结合,这比传统预测新药和新材料分子特性的方法更快、更精确。但他们谨慎地看待AI所能发挥的作用:机器学习只能根据从训练数据中学到的知识建立预测模型,覆盖可能开发的分子总数的“极小部分”。同样,生成式AI不能只能以新的方式结合它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而不能进行全新的输出。


在Schrodinger看来,AI是一种能加速药物研发的通用工具。Nimbus和Schrodinger“同心同德”,比起用AI和相关概念描述自身平台,公司更倾向于强调其药物科学家对药物开发的重要性和对AI的指导性地位。


AI标签,要还是不要?


LLM时代的AI为各个行业带来的希望是改变传统的科技发展范式,在此之前,产学研的主题和时空是分割的,一项科学研究和商业化落地之间有漫长的链条,而LLM技术可能会带来真正产学研一体的新范式。


但临床制药的范式能够被这样变革吗?


目前AI显然不可能直接生产药物,主要作用是赋能找到更科学高效的临床试验方案,为新药研发“降本增效”。在不同环节引入AI技术几乎是MNC和Biotech的常规操作,但AI与临床科学之间还有巨大的鸿沟。药物开发中决策的质量比速度和成本更重要,提出正确的问题、明确问题和临床指标的终点,即使对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或临床医生,甚至身经百战的CMO都非易事。


在寻找商业模式与产业链站位的过程中,国内AI制药相关公司也分化出了不同定位。有些更加指明自身的AI大模型驱动特质,有些则表明自身在AI属性之外在分子动力学、计算化学等方面的优势,还有些将业务扩展至能源或材料领域。


药企和Biotech们,则更愿意声称在制药环节中利用了AI技术或使用了自动化实验室等,以表明研发的高效性。


不论要不要AI标签,这些公司都希望能凸显AI公司或制药公司的优点,而不是将两者的脆弱之处集中在一起。


沈远博士总结道:“市场对 AI 制药公司的商业模式的确定性有更高的期待,单纯讲平台故事已经很难得到认可。要么能够做好服务,需要有顶级客户的可持续的订单;要么做 Biotech 交付高质量的、传统方法很难筛选、生成出的药物分子,有临床前甚至临床数据给予强有力支撑。”


image.png

附:2023年国内外AI+新药公司融资情况


参考资料:

1WaveAndParticle:海外AI赋能生物制药公司鉴赏(八):FEP之王Schrodinger

2. Selaginella99: AI设计的分子进入临床后表现如何?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张珏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张珏

共发表文章102篇

最近内容
  • 不需要所有的Biotech都活下来

    1 天前

  • 别只盯着1类创新药了

    2024-05-01

  • 做GLP-1,小心变炮灰

    2024-04-12

上一篇

医药数字化营销现新路径:为什么精准场景营销是提效关键?

2023-07-19
下一篇

VB-Talk大咖说 | 阿斯利康中国数字化与商业创新部执行总监王健演讲实录:研发创新+生态圈构建赋能医疗科研成果转化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