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3日,生物技术公司Rapport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Rapport)宣布完成1.5亿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领投,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Third Rock Ventures、ARCH Venture Partners以及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on-JJDC参投。此次融资资金将用于支持Rapport精神疾病临床项目管线以及精准神经医学研发平台搭建。
作为小分子药物研发市场的新起之秀,Rapport在半年时间里完成了A、B轮融资。今年3月7日,Rapport刚刚宣布带着1亿美元A轮融资亮相。
近年来,小分子创新药行业涌入众多初创生物技术企业,行业竞争火热。Rapport为什么能在一众企业中脱颖而出,在短时间内获得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它为何能够半年内拿下2.5亿美元的大额投资?
Rapport于2022年成立,现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2023年3月带着1亿美元A轮融资正式对外亮相。风投公司Third Rock Ventures 和强生的投资部门 JJDC 共同创建了Rapport,其聚焦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开发,致力于开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靶向小分子药物。其平台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科学和大脑成像技术来识别用于精密神经药物的受体相关蛋白(RAP),识别有可能改变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的靶向小分子药物,从而提高现有疗法的疗效和耐受性。
除了明星资本加持,作为一家成立刚一年多的初创企业,Rapport选择开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小分子药物这一难度较大的细分领域,它的底气来源于其具有专业能力的科学顾问委员会。
David Julius博士是委员会的联合主席之一,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他在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神经科学方面有30多年的学术经验,获得过多项荣誉和奖项,包括与Ardem Patapoutian因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而荣获的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另一位联合主席是David MacMillan博士。他是一位化学家,也是英国皇家科学学会院士,因发现不对称有机催化,与Benjamin List共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Rapport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还包括离子通道信号传导、癫痫疾病和疼痛起源方面的知名专家,如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Allan Basbaum博士,哈佛医学院Aldo R. Castañeda心血管研究教授和神经生物学名誉教授David Clapham博士以及美国癫痫协会的前任主席Jeffrey L.Noebels博士。
此外,Rapport平均有20年经验的管理团队也为其保驾护航。
David Bredt博士(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有20多年的神经科学药物研发经验,曾担任礼来公司神经科学副总裁和Janssen Neuroscience神经科学研发全球主管。Rapport的创立正是基于他提出的利用RAP来针对特定神经元回路的想法。
Abraham N.Ceesay博士(首席执行官)则为Rapport带来了近20年的生物制药行业经验。在加入Rapport之前,他曾担任Cerevel Therapeutics总裁、Tiburio Therapeutics首席执行官、scPharmaceuticals首席运营官、Keryx Biopharmaceuticals商务主管、Ironwood Pharmaceuticals营销副总裁等职务。
以及拥有20多年领导疼痛和癫痫药物研发和医疗事务团队经验的Brad Galer(首席医疗官)、拥有20多年生物制药行业经验的Cheryl Gault(首席运营官)、在Incyte有20年从事经验的Swamy Yeleswaram(首席开发官)。
神经系统疾病是影响人体自主神经、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异质性疾病,有600多种不同的疾病,包括偏头痛、非偏头痛、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帕金森病、癫痫以及其他神经障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Neurological disorders: Public health challenges》报告显示,从癫痫到阿尔茨海默病、从中风到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着全世界多达10亿人,每年约有680万人死于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在10亿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有约5000万人是癫痫患者,患病率约0.5%—1%。尽管许多潜在的疾病机制可导致癫痫,但全球约50%的病例病因仍不清楚,这给治疗癫痫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目前有超过20种抗癫痫药物可用于对癫痫发作进行对症治疗。但研究表明,目前的药物治疗方式仍对约20%—30%的癫痫患者无效,这部分患者被认为患有耐药性癫痫。耐药性癫痫不仅会对患者神经系统结构造成破坏,还会引起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会增加。
因致病原因和神经系统的复杂性,传统神经药理学面临着“药物作用范围广泛”“疗效欠佳”“副作用明显”等挑战,神经系统疾病仍缺乏高特异性的治疗药物。
现有的神经活性药物通常缺乏精准作用到特定受体的能力,因为它们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靶点,在某些情况下还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但需要治疗的仅是特定的细胞类型或大脑区域。这种不加区别的非特异性疗法可能会导致疗效不佳、有害副作用产生以及安全性和耐受性降低等负面结果的产生。
与传统疗法不同的是,Rapport利用RAP来发现选择性作用于基因和临床验证靶点的小分子疗法。这种方法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精度靶向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生理学特定神经解剖区域的受体。
Bredt在二十多年前发现了RAP及其在调节受体表达和功能的作用。Bredt等人研究发现,神经递质受体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相反,RAP群落会调节受体的表达和功能。因此,RAP可用于精确引导神经药物到达驱动疾病的神经元组织。
目前已有研究证明,RAP是一种常驻内质网蛋白,分子量为39-kda,也是一种分子伴侣,可与内质网中某些新合成的LDL受体家族成员紧密结合,并促进其递送至高尔基体。
在生理条件下,RAP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充当这些受体的分子伴侣/护航蛋白,在受体的运输、激活和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以防止配体与受体过早相互作用,从而确保它们安全地通过分泌途径。此外,RAP促进这些受体的正确折叠,这一功能可能与其抑制配体结合的能力无关。
尽管神经递质受体本身广泛存在,但RAP通常在离散且特定的细胞类型或大脑区域中发挥作用。Rapport的平台将尖端遗传学、功能蛋白质组学和脑成像技术相结合,以发现区域定位并参与疾病相关信号传导的RAP。
Rapport将区域特异性RAP嵌入到药物研发过程中,利用这些RAP开发精准药物。通过更精确地针对疾病起源的神经回路和细胞类型,Rapport将有可能减少不需要的药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最终实现以更大的功效和更少的副作用来调节神经递质受体。
目前,Rapport建立了精神疾病项目的管线,旨在治疗耐药性癫痫症,目前正处于I期临床开发阶段。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施福东教授、王拥军教授团队做了一项关于中国神经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研究,研究显示,中国每年至少2.75万人罹患神经免疫疾病,平均每天75人。其中,约有900万癫痫患者,同时每年新增癫痫患者约40万—50万人。不断增加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需求呼唤更多有效的创新治疗方式出现。
目前国内专注于神经系统治疗领域药物研发的企业主要有江苏恩华药业、山东绿叶制药、上海赛默罗生物等。
江苏恩华药业主要产品类别包括麻醉类、精神类和神经类。其于2022年递交的NH130枸橼酸盐片3项临床试验申请获批(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精神病。NH130枸橼酸盐为强效的5-HT2A受体反向激动剂。临床前试验结果表明:NH130枸橼酸盐对帕金森精神病动物模型有效且不影响运动功能。同时,心脏毒性和磷脂沉积等不良反应小,安全窗大,具有较好的药代特性。
山东绿叶制药的产品覆盖抗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及代谢等治疗领域。其自主研发的利斯的明透皮贴剂是治疗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轻、中度痴呆症的核心产品。利斯的明是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该类药物可通过增加大脑中某些天然物质的数量,并放大神经细胞之间的沟通通道来改善记忆和思维等认知功能。
上海赛默罗生物自主研发出的外周神经病理痛候选药物SR419,是治疗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创新药。其临床试验结果表示,SR419的全新机制能够减少一部分潜在的中枢神经副作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19年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药物(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市场规模为296亿美元。未来15年,中国CNS药物预计实现快速增长,2034年达到571亿美元。
参考资料:
[1]. Wallace H, Shorvon S, Tallis R. Age-specific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rates of treated epilepsy in an unselected population of 2052922 and age-specific fertility rates of women with epilepsy. Lancet. 1998;352(9145):1970–1973.
[2]. The roles of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 (RAP) as a molecular chaperone for members of the LDL receptor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