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国理工“旗舰”高校:26亿元背后的“北理工模式”

作者: 施懿 2023-11-27 10:00

2019年国庆节,北京天安门广场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在此期间,北京理工大学(后简称:北理工)被送上了热搜——受阅武器中凡是在地上跑的都与这所双一流大学有关。

 

作为我国第一所国防工业专门院校,北理工的历史要追溯到1940年的自然科学研究院,之后是1948年的华北工学院,再到1952年迁回北京更名北京工业学院,最后定名北京理工大学。一路走来,北理工也为我国科技史创造了诸多“第一次”: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第一台20公里远程照相机......不俗的科研成绩,让“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的称号实至名归。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防科技向民用转化的热潮轰轰烈烈拉开序幕,北理工也不例外。自我国系统性统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开始,北京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一直处于我国前十。在最新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高等院校篇)》中,北理工依旧以267515.20万元的成绩,稳居全国第四。

 

一、转化从国防开始,从教授做起


在2023中关村论坛的世界知名高校技术转移发展大会上,当被问到“高校如何建设自己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时,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陈柏强透露了北理工的秘诀:“适合自己的可能才是最好的。”

 

作为“国防七子”之一,北理工的成果转化也是从国防解密技术开始的。无论是北理工走出的金发科技、高盟新材、东材科技等上市公司,还是处于孵化阶段的初创企业,基本上所有企业的原始技术均带有国防科技的色彩。


图片1.png 截至2023-10-30,经北京理工大学批准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名录(信息来源: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国防化的科研成果解密运用至民用市场,是降维打击般的存在。因此,有北理工技术背书的企业大多都烙上了高精尖科技的印记——这或许也是北理工转化企业最明显的特点之一,也是理工教授们创业的典型特征。

 

1964年,当时还是教授的毛二可与几个教师一起参与组建了北京理工大学雷达研究所。时代背景使得雷达研究所上下都秉持着“科研工作应当解决国家急需,为实际应用服务”的理念——这也为之后毛院士(1995年当选院士)转化创业打下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雷达研究所也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科研人才,创造出的创新科研成果不胜枚举。为了将科研成果转移至市场,毛院士萌发了创立公司的想法。

 

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科研人员似乎就该兢兢业业搞研究,成立公司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正当教授们犯难时,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教授们立刻抓住了政策的窗口。2009年年底,毛二可带着十多位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所的教师创业,成立了理工雷科——也是新政策下成立的第一个学科性公司。

 

无独有偶,在毛院士之外,北理工还有林程教授成立的理工华创、孙柏刚教授成立的北京氢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批教授仍在奔赴创业场,自然也鼓舞着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国防技术、教授创业,这两大特点均为北理工转化增添了一份底气。这绝非偶然,向下深挖便可见得,紧跟创新风标的学科优势以及与时俱进的政策制度,才是北理工转化的不传之妙。

 

二、从优势到趋势


作为寄予厚望的国防工业院校,北理工的专业设置也与其他高校有所不同,这为他们创造了发展学科优势的契机。通过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环境的打造,北理工把优势变成了趋势。

 

1国防技术专业打下科研基础


2023年11月初,软科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北京理工大学以6个最好学科、30个上榜学科的成绩稳居“第一梯队”,实力卓然。

 

被评为“中国顶尖学科”的6大学科分别是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入选学科均与国防技术特色紧密挂钩。

 

不仅如此,在今年9月ESI发布的最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北理工的工程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另外还有1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北理工之所以能造创造这般学科成绩,其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北理工的创办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相比,北理工专业设置更追求“小而精”,且具有国防色彩。这也使其更容易细化大领域,并在小领域持续深耕。

 

其次,北理工雄厚的师资实力。在建校初期,我国工程光学专业主要创始人之一马士修教授、“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爆炸理论与炸药应用技术专家徐更光院士等均在北理工任职。他们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龙腾教授、徐颖教授等,而今这些人也站在了我国国防科研的前列。

 

时至今日,仍有近40名两院院士、450余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数据截至:2023年4月)站在北理工的讲台之上。在2023年11月23日发布的2023年院士增选名单中,5位北理工人当选,再次壮大了北理工的师资实力。

 

此外,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研的助推,近年来,北理工还建成了一系列科研平台如,先进材料实验中心、微波暗室、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运载装备重构技术实验室……丰富的重点实验室资源,不仅更易创造出优质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能促进学科建设与时俱进。

 

2先培养科研人才,再将创业精神融入课堂


在各大创新创业比赛中,几乎不会缺席北理工学子的身影。“挑战杯”、“创青春”大赛冠军,人工智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闪亮的成绩背后展示出的不仅是北理工学科平台的优势,更是其人才培养优势。

 

2018年,北理工实施人才培养改革“SPACE+X”(寰宇+)计划,确立“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

 

在北理工,专业的选择并不由高考成绩一锤定音。进校先分大类专业,在接受完一年的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后,在学生对不同专业有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学生可根据兴趣和专业要求,在大类专业所覆盖范围内,采取“尊重志愿+成绩排序”方法进行专业确认。对于专业选择,北理也采用了“转出无限制,转入有考核”的方式,既能点对点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科交叉融合,为未来科研界培育更多交叉人才。

 

此外,对于能力出众的学生,北理工也通过“实验班”的方式,进行重点培养。根据学科专业不同,目前北理工设有“徐特立英才班”、“电子信息实验班”、“智能制造与车辆实验班”等诸多特色专业实验班。入选“实验班”的学生,将采用一对一导师制度进行培养,同时学习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至少有一次以上的海外高水平大学学习经历,并会提供专项资金资助。

 

北理工“实验班”成绩斐然,以“电子信息实验班”为例,从开办至今已经培养了十余名院士,多位学子正在积极参与国内外5G、6G系统的关键技术攻关。

 

除了科研人才培养,北理工还专门设立“创客空间”,鼓励科研团队、科技创新平台和校友创业平台设立学校创新创业项目,此外还有专注学生创业服务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通过实质帮助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教授已经将创新、创业的想法植入进课堂与实验室之中。以张忠廉教授带领的光电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为例。张教授要求学生们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环节均要去尝试创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至今,已有一万余名学子在这里开启创业尝试。在北理工,向张教授那样将创新创业融入课堂的老师绝非唯一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三、制度上的两次革新


回到科研成果转化本身,北理工的转化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成功的背后,也一定有过挫折。但北理工善于反思,取长补短的“实干派”精神,使得其转化政策总能顺时而变,跟准时代的步伐。

 

1第一阶段:学校技术入股+实施股权奖励+团队现金入股


2010年是我国科研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迎来转折点的一年。那一年,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为科研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带来了莫大激励:800万以下的权力下放给了高校院所自主处置。

 

在此之前,科研院校涉及800万以上的转化项目需获得主管部门审批,在财政部进行备案才能进行。一来一回,跑流程将花费科研团队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而科技的创新变化日新月异,错过市场窗口期转化结果也会收到波及。

 

放权不仅使科研团队能够更迅速的完成转化,而且也释放出了一大讯号:鼓励科研院校进行转化工作

 

在这般契机之下,北理工率先开展了以学科性公司为代表转化路径创新:通过“学校技术入股+实施股权奖励+团队现金入股”的方式,支持教师在岗创业转化重大科技成果。

 

学校尽可能的将转化的决定权交还至科研人员手中,并通过“责权利一致”的方式加强科研人员运营转化成果的责任心。在这套政策之下,北理工走出了上市企业理工雷科,在其成立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亿多元,并转化形成了北斗卫星导航基带芯片、终端机、机场跑道异物监测雷达等7项新产品。

 

2第二阶段:事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


时间来到2016年,北理工利用自己转化的先发优势开始进一步革新转化政策。

 

此前,北理工并没有负责转化工作的专职人员,而是通过在各个学院、实验室安排负责人的方式统一汇总到学校。然而人散落在学校各处,转化成绩也和自己没有直接影响,这或许就是北理工未能涌现出更多转化成绩的原因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2016年北理工设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同时注册北京理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作为其市场化运行平台。

 

中心与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中心主要履行科技成果转让、许可和作价入股审批和报批等职能;公司则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样的方式也被称为是“事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

 

一方面,事业化管理让学校能够精准了解科研人员转化动态,并通过学校的名义全过程保护科研人员转化;另一方面,市场化运营也能打破旱涝保收的“铁饭碗”,激发转化人员的工作活力。

 

此外,在运行机制上,北理工还提出了:将成果转化收益的10%作为部门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在内,均不再单独拨付其他经费的方案。将转化成绩与科研人员、转化人员绑定在一起,加深团队“主人公意识”,用切身利益鼓励转化。

 

在这一政策的促进下,北理工加速培育和孵化了艾尔防务、致晶科技、理工清科、理工新源等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用事实证明,即使在事业单位也能打造出具有市场活力的技术转移团队。

 

四、坐落中关村,“校+地”协同合作


将视线移出校外,北理工坐落在号称“中国硅谷”的北京中关村,这里不仅有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41所高校,还有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家,同时拥有6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强悍的科研实力之外,转化能力也不容小觑。据统计,中关村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约占全国三分之一,近80%辐射到京外地区。在这样一片科研与转化共行的土地上,北理工也享受了红利。

 

科研院校云集,使得北理工能够进一步加强校内外科研合作。此外,截至2023年5月,已有300多家跨国公司在中关村设立分部。这能够助力北理工科研成果与国际接轨,被世界所关注。不仅如此,中关村已经成为了我国创新科研聚集地的代表,各大相关政策也会在此试点,北理工也能因此享受到政策的福利。

 

高校从来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在科技的土地上发展才能汲取更多创新之力。北理工用自己的转化能力滋养中关村,同时也受其反哺。

 

五、北理工故事还在继续

 

2020年10月,北理工凭借出色的转化成绩,正式获批立项建设“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成为了众多高校争先模仿、学习的榜样。

 

然而,北理工的转化故事并没到此为止,她仍未停下创新的脚步,科研、制度皆如此。

 

在中关村论坛上,陈柏强简单透露了“北理工模式2.0”的计划。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未来北理工还将继续强化以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造“中心+公司+研究院”三位一体的新型技术转移机构升级版,以期探索出更贴近北理工实际的转化机制。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对于创新转化早已融入每一个北理工人的科研生活中。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前行,在转化的道路上立下更多方向标。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施懿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施懿

共发表文章136篇

最近内容
  • 华西医院陈蕾团队,一项癫痫监测专利公开

    2024-04-29

  • 专访华中科技大学陈伟教授:一套评估方式,让AI医疗更智慧

    2024-04-25

  • 2024 VC意难平:曾经婉拒的项目,又联系起来了

    2024-04-25

上一篇

3年冲出8个IPO,东北正在迎来医疗创投高光时刻

2023-11-27
下一篇

锦欣生殖出资华平投资首支人民币基金,助力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