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创造百亿科创经济,华工模式的“点、线、面”

作者: 沈宇婷 2023-12-08 11:03

谈起华南理工大学,你或许会想到这里是“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这里也是“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

 

正式组建70余年,华南理工大学培养了60万优秀人才。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长安福特总裁何晓庆、创维汽车创始人黄宏生、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都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在批量造富背后,是她特有的创新基因


追求科研高质感


对于科研探索,华南理工大学追求的是高质感。

 

2022年,华南理工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4项、课题43项。聚焦“卡脖子”问题,华南理工成功研发了覆盖制浆造纸所有工艺过程的清洁生产和水污染控制技术,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次提出“动态表面防污”策略,研发出系列生物降解高分子基动态表面防污材料与配套防护技术;研发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体系......

 

这些成果其实来源于学校充足的经费、优秀的人才与完善的平台

 

在2023年全国高校经费预算中,华南理工大学125亿元位列第16位。高校有充足的经费就能购买科研设备,建设实验室,引进高水平师资。

 

为了引进优秀科研人才,华南理工大学开出了丰厚的福利待遇。据2023年5月华南理工大学官网显示,80%以上的新进站博士后年薪可高于26万元/年。同时,华南理工大学还为研究人员提供充足的科研支持,鼓励他们申请国家、广东省各类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其中人才计划入选者在项目资助期间待遇更优,最高可达47万元/年。

 

对人才的吸引并不能仅靠经济条件。华南理工大学从始至终都非常重视平台建设。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共建有2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3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已经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为核心,搭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国际合作”全链条的科研创新平台集群。

 

申请专利,更转化专利


知识产权的申请管理布局是成果转化的第一步。

 

2022年,华南理工大学再次修订修订出台了《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文件,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调动发明人实施运用专利的积极性。

 

其实很早时候,华南理工大学就成立知识产权办公室并设立专利事务中心,设置专职岗位,配备专职人员,协调和管理全校的知识产权工作。

 

在具体实践中,华南理工大学摸索出一系列专利成果转化模式。首先学校对专利成果进行分级分类,优先转化更具市场价值的专利。

 

为了支持专利质量提升和专利运营,华南理工大学每年还会投入超千万元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并在专利资助办法、奖励政策方面,提高发明专利占比、发明授权率和专利转让指标,有效激发师生提高专利质量和推动专利转化的内生动力。

 

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专利申请量达到31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794件,发明专利申请占比为87%;专利授权量280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18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为78%。

 

而后学校再采用专利池打包、转让、实施许可、作价入股创办企业等多种模式盘活专利资产,针对目标企业,强化技术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企业知识产权服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甚至共建成果转化企业。

 

在收益奖励上,华南理工大学规定专利转让与实施许可90%以上收益奖励给发明人。在“芳纶纸专利成果”案例中,学校将所得股权的80%,约5347.2万元奖励给科研团队,由团队直接持股,让学校的科研团队真正得到收获。

 

也因此,《关于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显示,华南理工大学共获1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不仅如此,华南理工大学自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奖总数高达50项(含2金5银),获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首位,且一直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布局高价值专利。

 

2016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近1000件知识产权以实施许可、转让交易、作价入股等方式转化,直接转化收益近5亿元。

 

华工模式的“点、线、面”


如果说科研实力和专利布局为华南理工成果转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政策的引导则让其如虎添翼。

 

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出台《关于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的若干规定》,鼓励学校的科研人员以科研成果入股公司,规定“以职务发明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创办科技企业,主要科技人员所占的股份最高可以达到50%”。

 

2015年,学校又制定出台了《华南理工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份被称为“华工十条”的文件,更加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成为培植更多“科研CEO”的沃土。

 

经过多年探索,在华南理工大学逐渐形成了“点、线、面”的华工模式。

 

1科技特派员助力“点”对“点”技术转化


20世纪80年代,华南理工首开“星期六工程师”之风气,大批华南理工大学教师便利用周末时间,踩着单车来到田间地头,进入工厂车间,为珠三角经济腾飞注入了鲜活的源动力。



时至今日,华南理工大学仍坚持派出科技特派员深入产业一线。截至2022年底,华南理工共派出超1600人次企业科技特派员和近万名特派员学生助理。


在具体实践中,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分别按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流程进行注册。入库完成后,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在华转网上进行对接,企业发布需求—特派员对企业提出的需求进行响应—企业对特派员提出的方案进行响应。


更重要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十分重视科技特派员的福利待遇,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出台《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办法》,从工资福利、人事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激励保障措施。为了打通成果转化人员晋升通道,华南理工大学增设工程及成果推广系列,对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以及在学校各示范区内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科研人员放宽评价标准。同时,将科技人员在企业所获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学校科研人员考评体系。

 

此外,学校还用“真金白银”正向激励科技特派员,增加科研人员的成果收益。学校专门制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华工十条”,明确将70%至95%的成果转化收益一次性奖励给科研人员。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科技特派员进驻广东21个地市1000多家企业,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新产品研发、破解生产难题,直接或间接产生超过100亿元经济效益。

 

2联手龙头企业,打通产学研“线”


如果说派出科技特派员是一对多的“点”式对接,那么与龙头企业联手共建实验室,是华南理工大学连“点”成“线”,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布局,华南理工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等领域,和行业龙头企业联手,打造“学院+研究院+研发中心+行业联盟”,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

 

2012年以来,华南理工与美的、联想等上百家行业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了近200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到校研发总经费近6亿元。学校更是承担近1.6万项企业委托项目,总经费超100亿元。

 

为推动科技供给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华南理工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撬动行业龙头企业投入更多产学研合作资源,校企联合攻关一大批创新技术成果。

 

此外,华南理工大学还鼓励科研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申请专利,建立稳定长期、互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协助龙头企业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利池。自2009年以来,华南理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奖总数达到50项。

 

3全“面”打造创新生态


从学校到企业是打通了线,而从园区出发则是打造一个生态,在这个生态里有资本、有政府。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聚焦广州、佛山、珠海等粤港澳核心地区及珠江两岸轴线,搭建“五院一园”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东莞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落地与产业化。

 

其中研究院发挥地缘和人才优势,负责强化中试放大、产业化验证、中小企业孵化等创新工作,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支撑服务。

 

以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为例,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共建2012年底挂牌成立。现有固定人员约160人,其中长江学者或国家杰青6人,国家优青1人,硕导和博导约40人。

 

在强大的科学基础下,研究院重点围绕大健康、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建设创新中心,吸纳高端人才和高水平技术科研成果,进行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已投入约1.2亿元启动或筹建了3D打印材料、绿色功能日化产品、生物活性分子开发与应用、高值医用耗材等12个创新中心,累计申请专利255件,部分专利已经获得社会投资并孵化成高新技术企业;与企业共同建设26家院企研发中心;同时成立了全资投资公司-东莞华工协同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而“一园”充分发挥孵化转化功能,侧重于引入成熟的技术成果入股创办企业,引入社会资本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用于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股权投资,加快中小企的成长。

 

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及研发机构226家,累计毕业企业86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03项,获得专利186项,创造就业机会5000多个,培训各类专业人才6500多人次;累计园区总产值超过80亿元。

 

无论是与异地研究院深度绑定,还是科技园建设,都加速了华南理工大学科研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同时提高了科研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共赢。在“五院一园”体系支持下,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年累计孵化企业超160家,获得各类经费支持超10亿元。

 

六边形战士


华工模式是“点线面”的协同,以“点”对接,派遣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以“线”结合,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以“面”辐射,学校与广州市共建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全面参与广州市产业集群的对接。

 

但往前看,华工模式的基础是科研经费、科研人才和科研平台的累计。正是这种“大团队+大平台+大需求”的科研思维,让华南理工大学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高校创新之路。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沈宇婷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沈宇婷

共发表文章156篇

最近内容
  • 投资向下,科转向上

    2024-04-29

  • 北医一院,新增一项类器官专利公开

    2024-04-24

  • 深圳先进院,公开一项水凝胶微针专利

    2024-04-22

上一篇

神经退行性疾病赛道风口将至,国产检测再出新方案

2023-12-08
下一篇

CMC慢病数字疗法在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落地成效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