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从科学家到CEO,他要办家患者用得起的基因药物研发企业

作者: 沈宇婷 2023-12-28 09:52
金唯科生物
http://www.jwksw.com/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新药研发商 | 未公开 | 运营中
中国-四川
2023-07-10
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
查看

65279022c5a8a89e69d0d9625d72041.jpg


和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成都金唯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唯科)联合创始人杨阳聊科研成果转化,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我抛出的任何一个关于创业的好奇,他都能立马加以解释。比如,当我询问他创业的契机时,他坦言 “是在老师的带领下着创业”,但无须过多追问,他便会补充道:“基因治疗有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

 

再比如,当我想和他聊团队组建时,他会大方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私人关系网络找核心成员,通过社会公开招聘迅速扩充队伍。他认为,创业公司招聘人才关键要素是匹配。“我会直接跟候选人沟通交流,并从专业能力、工作经历、个人诉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在采访过程中,网线那头传来稀稀疏疏的翻页声音,是杨阳提前准备的痕迹。作为一名科技创业者,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产品开发、抑或是媒体采访,杨阳始终保有严谨的态度。

 

做实验是需要不断尝试和创新的,创业也一样。在杨阳身上,你可以领略到一位已经成长起来的创业者从科学家到CEO的蜕变,以及他看待科研成果转化的视角。

 

底层的逻辑


拆解金唯科,你会发现,这家公司有点“贪心”——其产品管线同时涵盖了常见病和罕见病、局部给药和全身给药。这在生物医药行业并不常见。很多时候,罕见病药物市场的“失灵”以及对罕见病药物的认知缺陷劝退了不少企业,而能布局罕见病产品管线或者说是同时布局常见病和罕见病的企业其实不多。

 

作为一名创业者,杨阳需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将来这个管线能给我们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是布局常见病药物的最重要原因。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又希望让企业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不落下罕见病治疗,发挥基因治疗全部作用,满足临床需求,造福更多患者”是他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

 

截至目前,金唯科针对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nAMD)这一常见病的产品管线“JWK001”已于今年6月在华西医院完成首次给药,患者反馈术后恢复良好,最佳矫正视力(BCVA)明显提升。JWK001管线已于今年11月底申请临床试验 (IND)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

 

image.png 图片来源:CDE官网

 

在罕见病治疗领域,金唯科针对眼科遗传性疾病、遗传代谢疾病和神经肌肉疾病等适应症布局管线,目前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多条产品管线齐头并进,考验的是企业的研发实力。针对基因治疗中的明星载体-重组腺相关病毒(AAV),金唯科生物以自主研发的“AAV基因表达盒设计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大基因递送技术、AAV衣壳改造技术”的4大原创性核心技术为基础,搭建起AAV基因治疗研发的完整技术链。

 

其中AAV基因表达盒设计技术,提升疗效和安全性;大基因递送技术,突破基因容量限制难题;AAV-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基因定点编辑与整合、拓展适应症;AAV衣壳改造技术,提升组织靶向性。

 

在AAV载体的具体生产制备过程中,与其借力于CDMO、CRO公司,杨阳更愿意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在他看来,研发速度固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评判标准,但产品的质量和可控的成本才是一家企业长久行进的根本动力

 

“如果我们一味依靠CDMO、CRO公司来加速药物研发速度,我们的产品质量很有可能不过关,并且产品生产成本也不可控。”杨阳解释:“控制病毒载体的生产制备成本是商业化阶段终端产品合理定价的关键,对AAV生产工艺进行放大升级,不仅是满足使用量需求,更是出于对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的考虑。”

 

7a89a173a72994aad0596092a1158f3.jpg

杨阳和金唯科同事正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截至目前,金唯科团队共有55人,涵盖了AAV新药研发、CMC工艺制备和质量研究等专业的人员,支撑公司管线“从早期研发到IND申报,再到临床试验”全链条工作。

 

有了专业的人才,在接下来的生产工艺上,金唯科不断打磨及优化AAV生产制备工艺体系,从质粒包装系统及生产工艺研究、悬浮细胞株筛选及发酵工艺、病毒包装到病毒纯化关键工艺参数,开发全流程自主创新设计。

 

0b2df68dbd0698af5dc98d6c9607f38.jpg

金唯科企业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2020年9月,金唯科3000㎡的AAV新药研发平台投入运行,包括GMP级AAV制备车间、质粒制备车间、质量研究平台和成药研发平台,能够高效地衔接产品早期开发IIT研究和临床研究。

 

对于任何科创企业来说,技术平台是生存根本,真正掌握核心的、原创的技术甚至可以无所畏惧任何周期。但对此刻的金唯科来说,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获得连续的资金投入,推进药品研发工作。

 

拿下投资不仅是靠缘分


生物医药行业素来有“双十”的说法——新药研发需要耗时十年,耗资十亿美金。一位投资人也曾经向橙果局算了一笔账:医药企业如果同时推动8条管线,一条管线申报IND需要5000万的话,那么8条管线下来,4个亿就没了。

 

在这个花钱如流水的行业,对生物医药早期企业来说,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始终是个要命的问题。这意味着,要想企业继续搞研发,需要持续进行融资。

 

而对于这个信息交错、充满不确定的一级市场,杨阳佛系地表示:“相信缘分更多一些。”“接触的投资人是不是关注基因治疗赛道,是不是认同公司的发展理念”是杨阳在判断投资机构与公司是否契合的重要标准

 

杨阳同样也认为,投资人非常看重一家创业公司的潜力——有没有独特、核心的技术优势,来保证企业能够在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领先的基因治疗公司。尤其是萧条的大环境促使资本拂去行业泡沫,关键问题再次抛给企业——如何实现“打铁自身硬”,以及如何让投资人看见自己、了解自己。

 

“第一个就是我们公司要做非常扎实的研发工作,需要对外展现我们的独特性优势。比如说我们设计的药物更安全、生产成本更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杨阳说道。

 

回忆第一次融资经历,杨阳坦言,那是一个艰辛的故事。

 

2021年,金唯科的天使投资人因某些原因无法持续投入资金,但那时候AAV新药研发平台已经投入运行,急需大量的资金来推进管线的进度,“团队就面临非常大的资金压力”。

 

杨阳庆幸于那时的融资环境还比较乐观。“我们自己去找各种各样的渠道,让投资人知道成都还有一家做基因治疗的企业,这家企业还十分有优势。”那段时间,杨阳和团队成员参加了许许多多的路演活动,他们不再去筛选活动是政府举办的还是社会单位举办的,他们只想抓住每一个“露脸”的机会。

 

2022年3月,金唯科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睿景投资、盈科资本、东湖高新、小明投资、四川绘素等共同投资。之后仅过8个月,金唯科再次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

 

经历过一次资金危机的金唯科,开始未雨绸缪式融资。目前金唯科已经开启新一轮融资,用于推进公司在研管线的临床进度。杨阳告诉橙果局,他每周都会和投资人对接,促进公司的融资工作。

 

踩坑、复盘再前行


其实早在2014-2016年,彼时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的杨阳就感受到基因治疗的创业浪潮。“我当时的导师James M. Wilson教授就创办了几家基因疗法研发公司,包括Passage Bio和iECURE。”杨阳回忆,当时美国基因治疗行业的发展也给他带来一些震撼:

 

在学术界,持续增加对基因治疗领域的资助:2014年6月,NIH资助2500万美元,用于传染性疾病(疟疾和流感)的基因治疗研究;2015年底,美国白宫发布《美国创新新战略》,明确把包括基因治疗在内的精准医疗作为未来发展战略,未来10年将投入48亿美元重点资助。

 

在产业界,制药巨头对基因治疗领域投入大量资金:2014年12月辉瑞与美国罕见病基因治疗公司Spark Therapeutics共同开发B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产品;2015年4月,百时美施贵宝与基因治疗公司uniQure共同开发AAV表达载体的心血管基因治疗药物;2016年,百健公司宣布投资20亿美元与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REGENEXBIO公司合作开发基于AAV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杨阳:“基因治疗在很多疾病治疗中,都显示出光明的应用前景。”

 

2016年,杨阳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并在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了AAV基因治疗技术平台。同年,四川大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开放的大环境和对基因治疗行业的看好,让杨阳开始有创业的想法,但毫无创业经验的他,保守地选择再观望一会儿。

 

真正推杨阳一把的,还是“十分鼓励科研成果转化”的魏于全院士。杨阳告诉橙果局,他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决定创业的。根据老师的建议,杨阳先将实验室AAV基因治疗技术进行了知识产权确权,然后在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通过无形资产作价入股成立金唯科公司,并出任CEO一职。

 

此时,商业的一切对杨阳来说都还十分陌生。杨阳才发现,他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走出科学家思想惯性,转变成一名成熟的企业管理者。

 

过去几年,杨阳更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摸索的过程中,当然也踩过不少坑。比如说因为科研思维“作祟”,导致团队做了非常细致的实验室验证工作。

 

后来,杨阳开始学会复盘,踩过的坑,都最终归为他的经验。回顾创业这7年,杨阳坦言,创业以后,他最大的收获就是产品管线在患者身上得到的良好的反馈,验证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更加熟悉公司运营的规则。

 

现在,他找到一种科研和创业平衡的状态。“科研和创业各司其职。科研机构向企业输送具有市场价值的技术,企业将这些技术最大程度的市场化。”他认为,以科研为基础来促进企业开发产品,是一个极为正确的方向。同时,他希望金唯科能在未来5-10年里,成功商业化1-2款产品,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基因治疗Biotech公司,让更多的患者用上基因药。

相关赛道 生物制药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沈宇婷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沈宇婷

共发表文章156篇

最近内容
  • 投资向下,科转向上

    2024-04-29

  • 北医一院,新增一项类器官专利公开

    2024-04-24

  • 深圳先进院,公开一项水凝胶微针专利

    2024-04-22

上一篇

【首发】齐碳科技完成近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2023-12-28
下一篇

发表论文排名第一后,中国科研会走向“原始创新”吗?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