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医疗人来说,如果2023年没有和国资打过交道,那基本算白活。
这虽然有些夸张,但其实也不无道理。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医疗领域由国资直接参与投资的事件数388起,比2022年多出整整一倍,并且占全年总融资数26%,创下历史新高。
而在这背后,实际上是各地地方政府对于经济增长和前沿赛道布局的“疯狂内卷”。据悉,从2023年年初开始,各地百亿、千亿母基金层出不穷,并且早在去年8月,多地发布的引导基金设立总规模就已超过万亿元。
也正是在这一趋势之下,医疗国资生态里出现了很多“新面孔”,不过在这之中,来自成都的国生资本格外引人注目。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生资本共在医疗领域出手13次,总投资额近20亿元,基点生物、优赛诺生物、嘉越医药、齐碳科技等明星项目都是其被投标的,其中基点生物备受资方关注,过去三年快速完成5轮融资,目前已到D轮。
但热闹之外,也不难发现整个医疗领域在2023年其实是低迷的,就以一级市场来说,虽然国资参与度高,但整体融资数量下滑明显,2023年共完成1494起融资,同比减少15.11%。二级市场则更为“惨淡”,受制于IPO收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3年医疗IPO数量缩水量近40%,并且在2023年最后一个月,还有近10家医疗企业折戟IPO。
那么,在医疗行业一“冷”一“热”的变化之中,作为国资里的一股新势力,国生资本如何脱颖而出,又做对了哪些事情?另一方面,以国生资本为参考,国资当前在整个医疗生态里究竟扮演者怎样的角色,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又有怎样的推动意义?为找到关键性答案,动脉网与国生资本郑钰博在农历新年前夕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亲自下场,国资为何在医疗领域“异军突起”?
动脉网:2023年,国资一定是整个医疗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关键词,而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国生成本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国生资本郑钰博:在我们看来,“国资”兴起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医疗行业里的很多细分领域都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而国资作为投资者,本身就有引领发展这些前沿产业的使命。另外,随着近年来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也要求国有投资类企业不应仅仅是作为LP参与投资,同时也应具备直接投资的意愿和能力。
其次,通过投资拉动本地产业发展已成为各地方国资的基本共识。具体而言,用投资来替代传统补贴,一方面能够更加精准地将有限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也能将这些资金循环利用,即国资在完成投资退出后,不仅能收回项目本金,还能从中获益,进而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企业茁壮成长。
最后一点是投资市场上的资金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在原先医疗行业的投资结构中,美元基金是一股重要力量,但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美元基金在国内医疗行业的投资比重不断下降。而与此同时,国内医疗产业正蓬勃发展,对于资金的需求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国资站出来,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行业资金需求问题。
动脉网:随着整个资本市场和医疗行业的变化,当前对于国资的要求和定位也在进行相应地改变,会更希望国资能够在兼顾一些产业战略任务的同时,还能向市场化基金靠拢。对此,国生资本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国生资本郑钰博:首先,国资向市场化基金靠拢是受国家支持的,也是必然要进行的转变。国资机构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创造更多收益,本身就是国资在支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同时追求产业投资和财务收益并不矛盾,从过往经验来看,真正好的投资标的,随着自身发展,在给所属地区带来大量产业回报的同时,也会为投资人带来可观的财务收益。因此,国资投资人只要有长远的规划以及足够的耐心,并在企业需要的时候精准赋能,必然会获得产业成长及财务收益的双重回报。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国生资本将产业投资和财务投资进行了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道路。一方面,国生资本依托“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商业逻辑”模式,按照“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原则,围绕政府、企业、子基金合作伙伴打造了一个大型的“朋友圈”,并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为聚力点,集众人之力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
另一方面,为加强产业基金对产业链的集成作用,实现资金的放大效应,国生资本形成“政策性”+“市场化”双轮驱动,探索并实践“上市企业+”“专业投资机构+”“国有资本+”“国际链接+”等多种基金组成模式,组建聚焦不同赛道、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子基金群落,目前已设立超130亿元的生物产业细分领域基金群,以市场机会吸引资本聚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产业功能区。
一年出手13次,国生资本如何快速突围医疗?
动脉网:据悉,国生资本成立时间并不长,但近一两年却跑得非常快,那么在其自身看来,能够快速脱颖而出的关键点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国生资本郑钰博:国生资本自2020年下半年组建第一支基金以来,共在医疗领域出手45次、投出39个项目,包括康诺亚、齐碳科技、脑虎科技等知名企业,并完成了对中国输采血领域龙头南格尔的控股型并购投资。
在我们自身看来,国生资本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点,或者说市场差异化的体现,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生物城股权公司作为国资投资平台,在秉承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投资逻辑,选择既符合区域战略发展、又具备高增长潜力的优质标的;
二是背靠高新区、双流区和天府国际生物城的资源禀赋,能够为企业在政策、公共资源、高端人才、产业协同等方面集中赋能,让企业可以得到全方位支持。
三是专业性强,投资团队核心人员均为具备多年资本市场经验的“老手”,每年研判项目多达数百个;
四是投后服务扎实且精准,国生资本协同天府国际生物城其他公司及子基金管理人实时关注被投企业,按需支持企业发展,例如在企业初期阶段,团队发现其内部管理有待加强,国生资本立马派专业人员帮助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以减轻创始人负担。再比如,国生资本与生物城管委会、多家银行共同设计并推出了”Bio贷”系列信贷产品,已帮助数十家早期研发企业能容易的取得银行贷款,在早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动脉网:相比于其他国资机构,国生资本的典型特点和投资模式是怎样的?
国生资本郑钰博:事实上,国生资本一直希望做企业的“Co-Founder”,希望给予企业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更多产业资源赋能,所以从投资的那一刻起,国生资本就已经在和企业共谋发展了。
正是基于这一逻辑,我们的投资模式主要有四点:一是主动出击找项目,密切关注高校成果转化、临床医生技术转化、市场化医药相关硬科技等项目源;二是项目覆盖面广、研究深入,聚焦生物医药各个细分赛道,从多个维度充分研判项目价值、挖掘优质标的;三是投资全生命周期项目,且投资额灵活,紧贴生物医药发展周期,择机投资早、中、晚期优质项目,并在投资额上灵活安排,提高投资效率;四是积极向标的导入产业资源。
动脉网:2023年,随着市场寒冬加剧,整个医疗行业其实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在投资策略上,开始更关注“投早投小投创新”,那么对于国生资本来说,在选择项目标的上,会有哪些标准和侧重?
国生资本郑钰博:2023年是我们大力推进的一年,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切切实实感受了行业里的很多不确定性,但即便如此,我们对于项目的选择是确定的:
一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聚焦诊疗机制明确、解决临床关键重大问题的标的;
二是差异化科技创新,重点关注高端制剂、重组抗体技术、小分子抑制剂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药物偶联物技术、治疗性基因编辑技术、细胞治疗技术、新型药物递送技术、脑科学技术等实用性应用发展。
三是国产替代,在供应链安全和人口结构变迁、老龄化、消费升级、智能化、绿色化等产业变迁逻辑之下,聚焦有国产替代空间的生物医药细分赛道;
四是国际化,以创新药为例,出海是必由之路,只有出海才能把药物价值开发到最大,这就要求中国企业不应再满足于fast follow,而是转身开发欧美市场都没有的产品,以填补更高阶的临床和商业空白。事实上,近一年大额license out的频繁出现,也从商业角度验证了这一点。
2024,国生资本的下一站在哪?
动脉网:进入2024年,国生资本的市场战略和投资布局是怎样的?
国生资本郑钰博:在市场战略上,我们仍然会重点选择投小投早投创新,但同时也会兼顾中后期项目。而在具体的投资布局上,根据成都现有医疗赛道产业链发展情况,我们还是以补链强链为目标,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拉高长板、“投资培育”“以投促招”链主企业,融通产业链上下游。
另外,我们也将加强和本土上市公司合作,依托成熟团队,加快项目孵化进度。与此同时,逐渐形成与MNC的合作机制,加强对国际最新研究团队和企业的链接,引入国外优质研发成果,并择机帮助已投项目管线进行BD。
动脉网:作为成都本土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国生资本未来将如何推动成都生物医药产业更近一步?
国生资本郑钰博:推动本土医药产业发展,一直是我们很重要的任务和指标。在这一点上,我们将在未来探索设立更大规模的生物医药直投基金,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完善产业基金投资体系,为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和人才引进等关键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实现产业细分领域的全生命周期覆盖。另一方面,能够赋能国际生物城产业功能区提质增效,进行资源立体式整合,为实现政府以投代补、补投结合与以投招商等战略性发展目标助力。
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度赋能生物医药企业成果转化的“早-中-晚”全生命周期,释放产业服务经济价值。比如在成果转化早期,积极联动高校院所推进原始创新项目成果转化;而在成果转化中期,通过跨地联合引入重磅产品;最后在成果转化晚期,通过项目直投招引成熟期项目落地转化。
动脉网:2024年被看做是医疗行业的关键一年,比如在一些细分领域,已经到了需要兑现承诺的阶段,而对于投资人来说,随着资本市场遇冷以及IPO收紧,变现能力和退出渠道开始面临考验,诸如“出海”、“BD”、“并购”等关键词汇不断被行业提及。因此,对于国生资本来说,2024年,会重点朝向哪方面发力?
国生资本郑钰博:对于我们来说,2024年一方面会向并购方向发力,另一方面也将围绕管线交易进行探索。
具体而言,并购包括了国生资本自己的控股型项目并购以及协同并购赋能合作方两个方面推进。一是国生资本将围绕自身前期已并购企业的产业链继续推进并购工作,打造医疗器械的整合发展平台,亲自下场赋能本地创新医疗企业产业的发展。
二是在协同赋能方面,首先国生资本将优先联合本地上市企业,推进“上市公司+PE做强龙头”模式实现产融结合、能力深化和快速成果,以专项基金的方式结合产业方和国生资本的优势能力快速帮助产业方寻找并布局并购标的;其次,将联合优势资源型企业分拆引入的模式,瞄准重大产业化战略项目招引;最后,推进联合多方机构的模式,撬动更大外部资源,通过大型产业并购及招引,实现本地产业进一步升级。
另外,BD我们也非常关注,随着近年来管线BD的热度逐渐提高,我们认为在这个领域的投资大有可为,正在探索具体的模式,未来可能在这方面会有新的发力。
动脉网:“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在各地地方国资大举加码医疗的趋势下,未来的同质化竞争其实已经不可避免。对此,在国生资本看来,一个成熟或者有市场竞争力的国资应该在行业里起到怎样的作用?以及应该具备哪些典型特征?
国生资本郑钰博:从历史经验来看,各个产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从野蛮生长到追求高质量成长的周期,没有量的增加很难带来质的增长。
各地国资当前大举投资医疗说明了这个产业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事关人民生活水平、健康福祉的重要产业。而随着大量资金投入该行业,最终将会由量变引起质变,使得一批优质、成熟的企业脱颖而出,所以,同质化竞争其实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一个成熟的国资投资人,应当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布局,在行业出现低谷的时候,更应该选择优秀企业,加大投入,并协调周边资源来共同帮助企业穿越周期,最终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
而一个成熟的国资机构要具备的特征更多:一是具备符合政策导向及产业发展方向的投资战略,把握好投资的节奏及方向;二是具备独立对于项目的判断能力,能筛选出具备从行业中脱颖而出潜力的优秀企业;三是有能力调动产业资源并协调政府资源共同赋能产业发展,加速企业孵化成长;四是具备创新高效的机制体制,全方位提高自身投资效率及管理能力,让自身和市场化机构具备同等的工作效率。
国生资本是根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服务于全球创新生命科学发展的国有产业资本。目前已形成10支联动产业母子基金群,总规模超130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医疗健康领域优秀企业70余家,涉及现代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专业外包服务、健康服务五大领域。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逻辑+专业化运作,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最具行业影响力的综合金融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