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的2023年,资本寒冬笼罩下的医疗投资趋于理性。
随着行业的“降温”,对于投资机构来说,生物医药产业的估值已经迅速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呈现出“挤泡沫”的过程,一些有潜力的项目正处于一个适合的投资时机。医疗投资是一个长周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个良好的投资生态。而在这个投资生态中,不仅仅只有投资机构,更需要创业者的参与。过去行业快步前进时,创业者的一些短板被掩盖,而当下的环境,则对创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动脉网的邀请,金沙江联合资本润璞医疗基金管理合伙人汪晓燕博士,分享了她对于2023年生物医药行业的观察和对于2024年行业的看法。
说起2023年的市场,汪晓燕用了“分化”这一个词。
前些年行情好的时候,大家都在往前冲。因为很容易融到钱,企业到底发展得好与坏,外面其实不容易看得出来。可是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企业的实际能力充分体现,两极分化就会比较明显,好的会很显著,而不足够好的确实会举步维艰。
过去,企业习惯了从VC/PE手上去融资,但在大环境困难的时期,如果没有能力在VC/PE之外增加来钱的渠道,面临的困难会更严重。
一些企业在2023年做了License-out这类对外的BD合作,或者是自己产品的商业化,都是企业造血能力的体现。在困难时期,企业有没有能力活下去并往上走,有就海阔天空,没有就逐渐沉沦,分化也就出现了。
当然,这其中有一些企业非常可惜,比如一些创新企业一旦跑得慢了,产品还不到商业化阶段或者能够license出去的阶段,即便项目本身是很有潜力,也可能会被淹没掉。
“企业立项能力是关键”汪晓燕表示,“特别是在当前大环境下。”
一直以来都在提创新,但创新不能说为了新而新,而是要真正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的这种创新。创新产品必须要有市场,并且市场还要足够大。立项能力强的创新企业,其产品要么受市场欢迎能够迅速商业化落地,要么受大药企欢迎去收购并加速其商业化进程。还有一种企业是特别能拼速度的,能做到First in Class。即使已过去的2023年融资环境特别不景气,投资机构也在致力于对这两类企业的寻找。但同时投资机构会多考虑另外一个因素,企业是否有持续融资的能力?在穿越周期的过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点。
2023年金沙江联合润璞医疗的VC基金投了2个项目,天使基金投了2个项目,元希海河CVC投了5个项目。其中舶望制药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公司成立才2年多,基于自身先进的RNAi平台开发了多款产品,在更低剂量下能达到更好的药效、活性和持续时间。并且舶望推进项目的速度非常快,多款产品进度处于全球前列。2023年,舶望的两款针对心血管领域的药物以亮眼的数据被诺华看中,年末与诺华谈成了大额交易,总交易金额41.65亿美元,首付款1.85亿美元。
从去年来看甚至再往前,卖得好的或者说退出得好的项目,很多都是在立项阶段就有明确价值目标的。如果盲目立项,反而会消耗初创企业本就不多的资源,甚至会在当前这个环境下放大对企业的影响。
说起对2024年的判断,汪晓燕认为资金端还是会比较紧,同时分化会更加明显。
过去这一年,国内生物医药频频出海,向大家证明了其创新能力已经被世界认可,继续沿出海这条路走下去,市场是会给予回报的。
在生物医药这个领域,Big Pharma才是最顶级的PE,他们有判断能力、有市场渠道、有充足资金,他们可以把PE能干的事自己全部做了。一直以来,全球的Biotech特别是美国的Biotech,大部分的终极退出方式都是卖给Big Pharma,只有少部分自己成长为Pharma。
目前,国内也在向着这个模式快速发展。不仅是国内的Biotech,连国内的Pharma也在把管线向MNC兜售。以肿瘤领域为例,除了像诺和诺德这样不碰肿瘤的,多数Big Pharma在肿瘤的激烈竞争是去年ADC授权交易大火的基础,2024一开年,我们看到小核酸隐隐有接棒的趋势。
一家企业的创新是否是高标准的创新,过去一年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产品是被谁买了?是不是Big Pharma?是不是在这个领域特别强的Big Pharma?如果是,那么就是对企业能力的强有力背书。
近期有一些初创企业破产清算,其实从2022年甚至2021年开始,行业就有人喊活下去最重要。2024年可能还会是这个情况,目前来看拐点恐怕尚未到来,除非宏观环境有大的变化。
之前如果对大势还抱有幻想,那么经过近两年市场的教育后,应该要尽快清醒过来。创业者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得到更客观的认知:自己的项目在行业里面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在出海的大环境下,能否在全球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
很多人说2023年是投资者躺平的一年,但对于金沙江联合来说,我们一直没有躺平过,甚至2023年出差的频率非常高,看了不少项目,也很希望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同行,大家一起把这些项目推动着往前走发展。目前的情况是,如果项目本身足够好,创业者不像以前一样把估值叫得很高,投资机构还是愿意去推动它。
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创业者要考虑如何生存下去,能力上去尽快补足短板,或是利益层面让渡出一定的空间:比如降低估值,或者是用股份去和自己互补的公司进行合并等等,用各种方法让更多资源进来,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创业九死一生,既需要时间与耐心,也需要策略和勇气。
很多初创企业本身在能力建设上是有短板的,但它可以跟产业链的上下游去协同合作发展。如果需要断臂求生,在当下这个环境就不要犹豫。很多创业者觉得项目是自己的宝贝,但如果推不到项目做出来,一切都是空的。
对Biotech来说,临床前、IND、临床、NDA,不要强求自己把每一段路都走完,做到自己能力所及的最佳,及时退出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创业者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边界,要在立项之初就想好什么时候退出最合适。
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也尤为重要。
在市场特别差的时候,组织文化建设得很好的公司,很可能是撑得时间最久的公司。在市场出现分化趋势的时候,这类企业能够很快脱颖而出。
谈及未来,汪晓燕表示:“未来的创新是基于科研的从0到1,去年接触了一些项目,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们觉得真的太科幻,然后反复的验证,包括拿他做的一些东西去第三方做验证等。然后发现有一些之前不敢想的创新,已经在国内悄然开始了。”
希望经过这么一个寒冬的淬炼之后,能成长出来一批真正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企业。也希望行业里边还没躺平的投资人们,大家一起去支撑这些值得往前推的企业。
创新之美,含苞待放之时淡雅婉约如处子,寒冬之后怒放璀璨如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