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全深圳押注的南科大,已向产业输送近400项成果!

沈宇婷 2024-05-16 18:00

2005年,深圳宝安区内的DVD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日立、松下、三菱等掌握DVD核心专利的巨头组成专利联盟组织,要求中国企业交专利费,不交就让扣机器。最终,中国每出口一台DVD,就要交19美元的专利费。

 

DVD危机爆发的第二年,深圳在“一号文件”里坦承“缺乏大学、科研院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撑,造成应用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先天不足”,并期望建设创新公共基础平台,来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2007年年初,“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为南科大)这个名字首次在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既是为了打出教育改革,也是为了提高城市的科技实力。深圳政府决心打造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并拿出全市千分之一的土地作为南科大校园。五年间(2018-2022年),深圳政府累计投入近150亿元运营经费。

 

无论是财政投入还是政策空间,深圳市政府对于这所新大学都不遗余力。南科大同样也不负重托,在2022年成为深圳本土第一所,且建校时间最短的“双一流”院校。同年,南科大已有近400件科技成果的向产业界转移转化,完成72件成果的赋权转化,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的科技企业达到70家余家,成果转化合同总金额达11亿元。

 

分析南科大的成功,除了看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外,你还能看到这所学校内在的创新转化基因——大胆与包容,犹如深圳最初闯出来的模样。

 

抓住“人”,也就抓住创新根本


对标香港科技大学,南科大力争喊出的口号是:通过15年左右的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为深圳提供人才、技术和文化支撑。所以,无论是研究轨道还是教学轨道上的师资,南科大都希望引进大量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截至目前,南科大已签约引进教师1409人,包括院士64人,国际会士68人, 教育部特聘教授(含青年)46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2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4人。

 

而为了引进人才,南科大很早就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采用全员聘任制、六年“非升即走”制度,保障人才的活力。在实行独立课题组负责人(PI制)、鼓励教授自由探索的同时,南科大还支持教授组建大团队,建立起自由探索型和国家需求导向型的科研项目分类评价机制,实行以合作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机制。

 

把科研导向设置为人才评价的重点,同样的,南科大也尽全力支持有想法、有追求的科研人员圆梦

 

一方面是科研平台的支撑,南科大已搭建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9个市级科研平台,助力科研人员完成技术攻坚;另一方面是充裕的科研启动经费,南科大会根据每个科研团队的特点,定制科研启动经费,保障团队在前期能潜心做研究。不仅如此,南科大还专设了每年1亿元的校长基金鼓励原研创新,教授可直接向校长报告,经过专门委员会评估通过后,申请者会获得特殊的资助。

 

优秀科研人才的加入和鼓励创新的氛围,使得南科大科研成果、国际国内排名快速进步,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2023年,南科大共计发表期刊论文6515篇,其中SCI收录4845篇。2022年自然指数显示,南科大位列全球大学25名,中国大学第12位。

 

“先把项目变成头部资源”


2015年,陈十一院士赴深圳,就任南科大第二任校长,并把“创知、创新、创业”的理念带到南科大,期望将其“建成中国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一所研究型大学”。

 

他说,在深圳这样一片创业沃土上,把教授困在学校不是大学的发展之道。大学的学术自由,是尊重教授的选择,让专心学术的教授有安静的研究环境,想创业创新的教授也能有平台,使科研成果和社会需求相结合。

 

image.png

南科大产学研创新体系

 

在校长的号召下,南科大开始不断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作为南科大产学研体系的中枢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率先从政策制度上破冰,先后制定《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保护与转化管理办法》、《知识产权出资设立或参股公司管理办法》等规定,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及学校与教师间的收益分配,清晰界定了教师的科研行为与企业行为。

 

特别是在2022年,技术转移中心出台修订并颁布《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保护与转化管理办法》以及《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管理实施办法》,开始实行试点学校与完成人按份共有职务科技成果,实现共同转化。

 

在校内政策的鼓励下,一批科研项目开始主动走向市场。而为了让科研项目能够获得市场青睐,南科大技术转移中心还十分强调成果转化的“头部效应”,即是高质量专利培育。

 

一是专利布局以产业为导向,从2018年开始,南科大内部就针对深圳市重点发展产业,在固态电池、癌症早筛技术、5G通信、医疗器械等多个技术领域开展多项专利导航,布局产业相关专利申请;二是在重点产业中筛选重点专利,南科大通过专利申请前查新检索、商业可行性评估等方式严控低质专利;通过快速预审等多种途径,对核心技术专利进行重点保护。

 

image.png

图片来源于学校官网

 

2023年,南科大共提交专利新申请101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09件(占总申请的89.2%);新授权专利64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37件(占总授权的83%)。

 

除了专利本身外,团队也是专利能否转化成功的关键。再次把目光放在“人”上,南科大还成立成果转化加速营,定制概念验证商业课程对团队进行辅导授课,为早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立起以成果转化为目标的应用研发布局、理清成果的应用方向及潜在的商业模式。

 

联合外部因素,打造创新生态


成果转化不仅仅依赖于学校内部的驱动力,更需要与外部因素的紧密联合,形成“高校-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的创新生态。

 

首先在“高校-企业”方面,南科大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堪称典范——双方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双聘制”的方式,联合设立实验室,共同打造了一个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积极参与的创新联合体。

 

截至2023年12月,南科大成立了110家联合科技机构,并与中广核、荣耀、汤臣倍健、深圳中微电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签订了实质性合作协议。除此之外,南科大还积极拥抱校企横向合作,已开展了1400余项合作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16.4亿元人民币。

 

而在“高校-政府”方面,南科大又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组建成果转化的支撑引导生态,从政府层面拉进各地创新项目、企业间的距离。

 

先是从深圳各区出发,南科大牵头筹建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协同共建深港微电子学院、南方工业技术研究院(深圳)、光明高等研究院、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平台;再扩散到省外,2022年,南科大针对贵州省产业特色,完成与贵州省政府签约合作,落地“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

 

最后是“高校-投资机构”方面,年轻的南科大更青睐于亲自下场做起LP/VC,为校内项目保驾护航。

 

2018年8月,南科大和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投控南科天使基金,该基金设立的初衷是探索南科大科研成果产业化路径,基金规模超过1.3亿,其中投资南科大成果转化项目金额超过1000万。2023年,南科大再次做起天使投资人,成立深圳首支高校科研转化子基金——“南科梧桐天使基金”,其中南科大教授们成立的50多家创业企业中的优秀代表,将首先成为本支基金的投资标的,进一步推动成果转化进程。

 

与深圳同频共振


2020年12月20日,南科大建校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学校的润杨体育馆举行,校长薛其坤院士的讲话中,提到南科大具有深圳特色的产学研和技术转移体系——“做精”人才培养、“做强”学科建设,并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一流城市和一流大学的相互支撑。在全深圳的托举下,南科大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从创新资源出发,吸引各方人才来到深圳,促进深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年轻的南科大,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创知、创新、创业”成为学校的特色符号,与年轻的深圳同频共振。

 

参考文献:

《打一场不能输的战争》

《南方科技大学着力打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长期效益的创新生态系统》

《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南科大科技成果转化有新招!》

《深圳首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什么是南科大?》

《金心异解开“深圳创新密码”49:南科大“成败论”》

《打造人才“蓄水池”,助力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干货满满|南方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训练营”顺利开营》

《 南科大科研成果“高质高产”背后的密码》

《南方科技大学:先行示范 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之路》

《答好时代命题 走好发展之路:南方科技大学以主题教育成果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南科大奇迹”如何造就?》

《感恩·传承·再出发 ——南科大校庆大会侧记》

沈宇婷

共发表文章223篇

最近内容
查看更多
  • 聆数医疗:“AI+机器人技术驱动”,打造心脑血管智能超声早筛新模式

    2 小时前

  • 210万!四川省人民医院转让一项医学检测专利

    2024-10-18

  • 产品获批CE!ViaLase为全球患者提供首款青光眼飞秒激光器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