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百年光学巨头和中国高校寻求合作

季嘉颖 2024-08-13 18:01

7月30日,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The School of Optometry)与全球光学巨头蔡司进一步加深全球伙伴关系,公布了一项最新合作计划。

 

双方将利用香港理工大学的专利技术——近视管理的散焦集成软性接触(Defocus Incorporated Soft Contact,DISC)技术,以优化蔡司自研的MyoCare近视防控镜片(ZEISS MyoCare Lenses),通过将权威的学术眼科研究与尖端的眼科技术相结合,为全球近视儿童提供更有效、更专业的视力护理解决方案。

 image.png

图源:PolyU.com

 

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香港唯一提供眼科视光学教育的学院,也是中国香港唯一能授予眼科视光学(荣誉)学位课程和医疗科学博士学位(Optometry)的学院。眼科视光学院致力于推动基础研究、预防、诊断、控制和治疗来保护公众的眼健康,特别是在近视和老年眼病的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减缓眼轴伸长,DISC专利技术已经临床验证安全有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以下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约为36%,初中生近视率约为71%,高中生近视率约为81%,大学生近视率约为90%。近视呈明显的低龄化、重度化趋势。

 

2023年8月,国家疾控局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指南》,提出儿童青少年近视干预技术,采用三级预防策略落实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措施,以预防、降低、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

 

其中科学矫正近视属于第三级预防手段,是减缓近视的最后一道防线。新一代近视防控镜片MyoCare是蔡司推出的首款针对儿童的近视管理方案,旨在有效控制儿童近视的发展,目前已在多国上市。

  image.png

MyoCare镜片

图源:zeiss.com

 

DISC技术是由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团队于2000年研发的一项控制近视的创新技术。该技术的转化实体已针对DISC技术开发了一款软性隐形眼镜,以降低高度近视人群的发展和眼部疾病的风险。

 

从近视的原理来看,眼球的形状接近椭球体。在近视眼中,成像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导致远处物体模糊的同时,眼球壁的周边区域也有可能会接收到一部分成像光线,这些光线最终落在眼球壁后方,从而产生周边远视性离焦。这种周边远视性离焦会刺激眼球壁继续向后生长,导致眼轴逐渐伸长,以及近视度数加深。

 

香港理工大学的DISC专利技术主要通过物理离焦镜面设计,消除促使眼轴变长的刺激信号,从而达到抑制近视加深的目的。

 

具体而言,DISC专利技术在普通屈光近视矫正光学结构中增加了一套专门的光学微结构,使这两套光学结构在镜片表面交替排列,形成同心环形。基于光学多环近视离焦设计的镜片,一方面其包含的普通矫正区域可以将图像投射到视网膜上,使儿童佩戴者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清晰的图像。

 

另一方面,特殊的光学微结构会将投射在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或者前方,即“前向光学离焦”信号,让佩戴者在多个离焦环的辅助下,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离焦,从而减缓近视患者的眼轴伸长以及进一步的近视加深。

 

目前,这种利用眼睛的自然眼轴生长反馈机制引导眼睛,矫正视网膜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的DISC技术已经过多次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验证,结果均显示安全、有效且没有显著副作用。

 

增速26.6%!高增量红海引得海外巨头与国内企业齐发力

 

从细分市场来看,MyoCare为离焦框架眼镜。这种近视防控眼镜相对目前市场普遍的OK镜而言,佩戴更方便,价格更便宜,并且可配镜的受众人群潜力也更大。随着未来成本进一步降低,离焦框架眼镜将有可能取代传统光学眼镜成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入门产品。

 

据沙利文2024年发布的《中国眼镜镜片行业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青少年近视管理离焦镜片市场规模按零售额计达约146.8亿元。未来,随着离焦镜片需求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离焦镜片市场认知度提升,预计2028年零售额计将达到477.6亿元。2023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6.6%。

 

在高速扩容的市场面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多家眼科巨头陆续布局周边离焦的近视防控赛道,除了蔡司外还有豪雅光学、依视路、阿波罗镜片、尼康、德国赛维等海外品牌。

 

依视路所研发的星趣控多点近视离焦眼镜片采用“H.A.L.T.高非球微透镜技术”,通过改变镜片表面的曲率和折射率,镜片表面的1021个隐形微透镜能够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前方,以减缓近视发展。

 

豪雅光学研发的新乐学多点近视离焦眼镜片采用“多区正向光学离焦(D.I.M.S.)”技术。将396个微型透镜分布在镜片光心周围直径约32mm的区域,每一个微型透镜均能形成近视离焦。即使眼球旋转,该设计也能保证持续提供近视离焦从而更有效地减慢眼轴增长,缓解近视度数加深。

 

尼康所研发的控优点多点近视离焦眼镜片采用基于视网膜对比度理论的DOT(Diffusion Optics Technology)点扩散技术,镜片表面的数千个广角散射微透镜,能够通过模拟自然界环境,降低视网膜对比度,控制近视进展。该产品的两年临床试验数据表明,全天配戴延缓近视加深平均达59%。

 

德国赛维所研发的多点离焦镜片采用多维数控微雕工艺,将调控区的6具有690个光学微透镜,以6组蜂窝型点阵状散开,这些微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前,通过牵引眼轴,调整眼睛对远近物体的聚焦能力,从而有助于减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近年来,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儿童的眼健康问题并持续推出相关有利政策,促进中国近视管理镜片市场健康发展。中国卫生部视觉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三十问答(2024年版)》显示,“周边离焦眼镜能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和普通的光学眼镜比较,大约达到20%—60%的延缓作用。周边离焦眼镜因其配戴方便、不良反应少、没有年龄限制等优势,成为临床近视防控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

 

从沙利文的研究数据可知,我国青少年近视管理离焦镜片市场已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面对巨大市场国内也有多家企业先后布局,并有多款产品上市,如明月镜片、艾沐皓锐、爱博诺德、万新易百分、格林视通光学、艾普光学、昊海眼科等企业。

 

明月镜片研发的轻松控Pro是一款基于中国孩子眼球生理结构参数所研发的多点近视离焦眼轴控制镜片,通过繁密的1295个微透镜,增加离焦面积,从而更有效地管理近视。2024年5月,公司公布的最新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戴镜第二年,配戴轻松控Pro延缓近视加深有效率为72%,延缓眼轴增长效果为61%。

 

艾沐皓锐所研发的集成网阵离焦镜采用集成网阵优化技术,在镜片上嵌入540个六边形微透镜单元,形成紧密无缝的集成网阵,实现更有效的光刺激设计。同时,该镜片还采用了独特的边界技术,使用更小的中央光学区形成更长的离焦边界,产生更有效的边界刺激,提升近视防控效果。

 

爱博诺德研发的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匹配了多层次离焦量设计,让不同屈光度的配戴者均获得稳定的控制效果;采用环带微结构实时稳定离焦技术和高精度非球面加工工艺,提升离焦面积和离焦稳定性从而强化近视控制力量的同时,提供清晰舒适的视觉质量、易于适应。

 

昊海眼科旗下上海亨泰视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采用“微动非等量离焦”技术的近视防控镜片产品。该产品通过多重离焦刺激实现持续有效的近视管理,解决长期使用多点离焦镜片近视防控效果下降的问题。

 

但从目前中国市场格局来看,行业四大头部企业占据约70%份额,并且这四家中仅有来自江苏丹阳的明月镜片一家国产品牌能与海外品牌比肩。但可以预见的是,在功能性镜片需求增强的趋势下,以明月镜片为代表的中国镜片品牌也将以此为契机发展赶超。

 

结语

 

作为全球光学巨头的蔡司曾在2010年推出的第一代周边离焦镜片上折戟,当时第一代镜片的6个月、12个月的试验均显示延缓近视加深有效率约为30%。

 

直到2022年,新一代近视防控镜片MyoCare才在沉淀十二年后成功面世。因此,如今在面对豪强林立,创新企业不断入局的红海格局时,蔡司也将一部分“眼光”放在了外部。

 

其实早在2024年4月,蔡司就公开宣布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全球伙伴关系,通过知识产权(IP)授权及共同研发等模式,扩大高校专利技术的影响力,并加速蔡司相关产品的市场渗透。

 

在4月的授权协议签署仪式上,蔡司Vision Care首席技术官兼首席运营官Benjamin Viering博士表示对近视的理解和治疗的进一步研究至关重要,需要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密切合作。蔡司多年来一直与香港理工大学保持紧密合作,这次合作为双方在研发方面的长期合作,重点关注近视控制和其他眼科技术。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汝恒教授也对此表示:香港理工大学致力于推动技术的转移转化,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在应对近视的科研工作上也一直走在前沿。此次将DISC技术用于近视管理就是一个成功的转化案例,展示了如何将学术研究转化为有效的行业解决方案,为保护和改善大众视力带来新的选择。

热门标签: #光学#眼科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季嘉颖

共发表文章130篇

最近内容
查看更多
  • 低成本实现毫米级多靶点辅助定位,复通汇智打造全球首创经颅磁刺激整体解决方案

    2024-09-09

  • 基础切速达10000CPM,双气路驱动,佳视诺德取得眼科高端医疗器械新突破

    2024-09-06

  • 迎击市场变革,塑造综合竞争力,加速医用高值耗材创新落地与数字转型

    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