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汇聚60多所高校147支队伍共绘合成生物学蓝图,第三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成功举办

宁晨 2024-08-16 15:05

2024年8月8日-8月9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分会主办,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协会、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第三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SynBio Challenges,以下称“创新赛”)在深圳光明天安云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创新赛获得了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组织部、深圳理工大学基金会、深圳市光明区群团工作部等多家单位的支持。其中,贵州茅台集团作为独家合作伙伴在会议筹备期间给予了大力支持,光明科学城青年人才72小时“科学+”创新挑战为大赛留下了精彩瞬间。

 

创新赛聚焦合成生物学领域,旨在为在高校学习的青年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与竞技的舞台。比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60多所高校共 147 支队伍,现场参赛学生超过450人。创新赛自从开办以来,参赛队伍数量几乎连年翻番,赛事影响力迅速扩大。

 

图片1.jpg

创新赛参会者合影

 

赛制全面升级,合成生物学多个前沿应用向更深处探索


开幕式上,创新赛大会主席、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合成生物学分会主任张先恩在致辞中表示:“合成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制造-生物经济正在成为创新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合成生物学创新赛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和团队精神,未来能够成长为高素质后备人才。我们也希望将创新赛打造成继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合成生物学国际赛事。”

 

他同时提到,现如生物制造产业受到多方关注,生物经济的发展将是一个新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赛这样几个出发点:一是合成生物学是新型交叉学科,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举办赛事正是鼓励更多的年轻学生来参加,扩充后备人才;第二,参赛学生中多数具备着对于生命科学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而赛事可以提供一种机制或平台,把这种创新和探索精神发挥出来;此外,在人才培养上,学生们通过组团的形式来参赛,也是一种团队精神的培养。

 

图片2.jpg

创新赛大会主席、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合成生物学分会主任张先恩

 

据了解,本届创新赛较前两届在赛制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常规赛新设计了三个主题赛道,覆盖了合成生物学的多个前沿方向,其中包括关注农业与环保领域的绿色赛道,聚焦健康与医疗的红色赛道,以及针对生物化工的白色赛道,鼓励参赛队伍发挥原始创新能力,针对具体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细菌博弈赛和蛋白设计赛则延续奥林匹克式的竞争机制,不仅考验选手在理解特定难题的精度和深度,也挑战他们在策略制定与实验操作上的专业能力。

 

图片3.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颀、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樊建平、创新赛大会主席张先恩等为学生授旗

 

创新赛评委嘉宾、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林影指出,比赛会依据项目科学性、设计创新性以及市场潜力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考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在项目的落地和应用层面也强调了对产业前瞻性的思考。

 

除了汇聚多位学界专家,本次创新赛还特别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带来生物艺术展及讲座,将合成生物学与艺术美学相结合,为赛事增添了独特视角。


三大赛协同培养原始创新力,国内合成生物学团队已触达尖端技术


创新赛旨在通过“知识积累、问题解析和精益求精”三大挑战来培养原始创新能力。经过三天60支队伍的角逐,来自生物化工赛道的东北林业大学NEFU_China队获得本届创新赛大奖,团队项目采用代谢工程和定向进化策略进行对羟基扁桃酸的从头生物合成,关注并靶向解决了前体供应不足和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较低这两个关键瓶颈问题。

 

图片4.jpg

创新赛大奖获奖队伍东北林业大学NEFU_China队

 

浙江大学HELLO-ZJU团队、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China团队、东北林业大学NEFU_China团队分别获得生物医药类最佳奖、环境、农业类最佳奖以及生物化工类最佳奖。在两大特色赛道,吉林农业大学的野蛮生长队获得最佳细菌博弈奖;南开大学的南开小分队、上海交通大学的Helix Heroes队获得最佳蛋白设计奖。

 

林影提到,他对浙江大学HELLO-ZJU团队的项目印象较深,指出团队很系统地把稀土的吸附提取与应用和生活安全联系起来,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流程。其中,团队学生大部分都是本科生的,且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并逐步实践。

 

图片5.jpg

参赛学生参观科学艺术装置

 

各参赛团队也发表了参赛感言。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梅涧同学表示,通过参观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实验室,他感受到了国内在自动化领域及尖端技术方面的先进水平;作为创新赛的首支海外队伍的队员,他也希望把创新赛的影响力扩展到更多的海外团队。

 

结合自身在海内外的观察,梅涧提到,我国对合成生物学的投入非常雄厚。团队第一次来到深圳进行发表时,参观过国内的研究室,结果发现,中国的自动化资源非常具有潜力,能以较快的速度去触达当前最高精尖的技术,并且通过内部的快速迭代去试图超越,前景非常可观。

 

来自南开大学的南开小分队的李博阳回顾了自己所在团队的项目,他说团队所报选的蛋白设计赛并无评委提问环节,而是以实验结果为唯一的标准来揭晓团队成绩,是一个特别客观的量化结果。其中,计量的指标是团队设计出来的蛋白的强度,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数值,而各个小组之间最后PK的就是荧光的强度。而在被问及应用环节时,李博阳以研发一款新药为例,指出改变蛋白质的设计,有望让药效变得更好。

 

创新赛的合作单位,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莉表示,茅台酒所蕴含的酿造科学属于第一代生物科技。合成生物学技术将引领未来第五次生物制造产业革命,是我们国家布局未来产业特别是未来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引擎,茅台支持举办合成生物学创新赛,是第一代生物科技和第五代生物科技一次跨时空的握手交流。

 

创新赛组委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易啸表示,本次创新赛不仅是青年学生展示才华和实现创新的舞台,更是一个培养具有前瞻性科技视野的合成生物学交叉型人才的重要机会。他期待通过创新赛促进合成生物学在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创新和产业应用,为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主任、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刘陈立在总结发言中说,举办中国合成生物学竞赛的初衷,是希望提供一个创新、创智、创造的平台,点燃学生们对合成生物学的热忱。实验之旅亦常伴单调与考验,他鼓励大家深入探索这一新兴学科的科学原理及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

 

图片6.jpg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主任、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刘陈立

合成生物学成未来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引擎,助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闭幕式上,光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无非表示,光明科学城正处于从落地建设向科学赋能迈进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的踊跃参与,希望大家在科学与梦想双向奔赴的创新赛上,永葆创业者的初心、奋斗者的激情、争先者的韧劲。

 

本届创新赛深入贯彻合成生物学“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核心理念,凸显了跨学科融合创新的强大动力,各参赛队伍也展现了多样化的研究方向和各具特色的创新思路。

 

作为两次合成生物学创新赛评委的林影看到,本次创新赛的参赛团队在数量上翻倍,此外参赛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预示着合成生物学技术和影响力在全国不断增长,他同时也对今年的参赛团队能力吧表示肯定:“我在观看学生的项目过程中,也看到了学生设计生命科学工程技术能力的提升,所以今年整体在赛事项目的深度也好,创新性也好,也比去年还是更高一点。”

 

而张先恩则认为,学生团队在创新赛中最重要的收获,是学生的个人成长。同时他也指出,经过参赛以后必然有非常优秀的团队设计,能够被行业以及市场看见。他们的设计有市场和未来的商业开发价值,同时也会推动驱动生物技术的迭代提升。

 

随后他回顾了历届创新赛的项目:“有一些很好的设计,企业家、投资人会关注。当然我们也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生命科学、特别是合成生物学领域,不可能期待它们有非常快的成果转化。成果转化不单单是科技攻坚的问题,其中也有很多市场考核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市场前景会是巨大的,但它的成果周期也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即使是已经成熟的iGEM也经历了20年的发展打磨才逐步孵化出比较成功的成果转化项目。”

 

创新赛也正是践行合成生物学“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理念鼓励当代学生从兴趣出发,探索合成生物学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同时为合成生物学、生命科学、交叉学科培养后备生力军。而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技术引擎的生物制造产业,未来将有望跑出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创新项目

 

当前,第三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已经圆满落下帷幕,但精彩尚未结束,本次大赛的参与者们将持续前行,继续对合成生物学的技术,以及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探索。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宁晨

共发表文章106篇

最近内容
查看更多
  • 推出领先业内10年的脂质体平台,这家上市公司带来的灵感最终在国内落地

    2024-09-29

  • 赛诺菲32亿美元收购、与MNC长期合作,Translate Bio向肺部高效递送mRNA

    2024-09-27

  • 源自浙大,免疫抑制剂耐药的通用型CAR-T疗法未来有望降价至万元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