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获悉,据彭博社报道,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全球私募巨头贝恩资本(Bain Capital)据报正在洽谈收购全球知名CDMO企业PCI Pharma Services(下称PCI Pharma)。这笔潜在收购可能成为今年最大的私募股权收购交易之一。
消息还称,贝恩资本还在这家收购公司正在与PCI Pharma的现有投资者进行谈判,包括Kohlberg & Co.、Mubadala Investment Co.和Partners Group Holding AG。据悉,这项拟议的交易金额可能超过100亿美元(包含债务)。
据消息人士透露,有关该交易的公告可能会在未来几周内发布。不过,彭博社同时指出,持续的市场波动和更广泛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可能会扰乱谈判,最终会让PCI Pharma保持其当前所有权。
贝恩资本、Kohlberg、Mubadala、Partners Group和PCI的代表均拒绝置评。
CDMO并购界“卷王”被并购
事实上,就在不久前,PCI Pharma才根据10亿美元投资战略完成对Ajinomoto Althea(下称Althea)的收购。Althea是美国无菌灌装CDMO企业,并隶属日本Ajinomoto Co., Inc(味之素)。此次收购是PCI在美国和欧洲工厂多年投资战略的关键一环。
据悉,在美国,Althea的资产将与PCI Pharma现有无菌灌装和先进给药系统业务整合,在圣地亚哥打造世界级大规模生产基地,配备最先进的大规模无菌灌装厂,专门生产预充式注射器和药筒。值得一提的是,Althea擅长定制化、可扩展的寡核苷酸和肽类生产,这将增强PCI在复杂制剂和冻干工艺方面的现有生产能力,覆盖纳米颗粒、mRNA、单克隆抗体、蛋白质及其他生物制剂等多种注射剂型。
事实上,此次收购还新增了高活性西林瓶灌装与冻干能力,此举不仅扩大了PCI Pharma的无菌灌装产能,更使其能够高效切入快速崛起的肿瘤治疗领域——ADC的生产。也就是说,本次收购使PCI Pharma成为美国少数具备ADC灌装能力的CDMO之一。
根据自身发展战略,PCI Pharma于2025年初开始向ADC领域进军,并在其位于新罕布什尔州贝德福德的卓越生产中心建立了先进的新药开发实验室,用于生产活性和非活性化合物。贝德福德无菌灌装扩建项目始于对专用设施的大规模投资,预计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GMP认证。
PCI Pharma在CDMO领域确实以“扩张狂魔”著称。
早在2020年, PCI Pharma就宣布收购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Bellwyck Pharma Services。Bellwyck是临床试验和商业药品市场一级、二级包装和标签的领导者。而PCI Pharma将利用此次收购为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的网络增加四个符合GMP的设施,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同年12月,制药和生物制药服务外包解决方案提供商PCI Pharma Services宣布完成Kohlberg & Company多数股权的收购,扩大专业制造规模,进一步向亚洲和欧洲的地理扩张。
2021年期间,PCI Pharma收购了自己的同行Lyophilization Services of New England, Inc.(下称LSNE),旨在扩大PCI Pharma作为全球CDMO的服务范围,并巩固在生物制品包装和特殊制造方面的专业能力。随后,PCI Pharma宣布了其全球临床业务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即在柏林工厂扩大冷链临床供应存储和配送能力,以便为区域客户提供全球通道。
2022年,PCI Pharma宣布对位于英国威尔士的世界级工厂进行重大扩建,旨在保证靶向肿瘤疗法的业务增长,彼时,靶向治疗正是PCI Pharma的强势业务。此次扩建包括两个新设施,专门用于制造和包装固体口服药片和胶囊。
2023年,PCI Pharma的步伐依然没停下,先是投资5000万美元,在其位于伊利诺伊州罗克福德市的园区建造一个新的20万平方英尺的生产设施;后又宣布在圣地亚哥和墨尔本添加三套先进的自动化无菌灌装设备。这些创新设备可将不同的无菌药物灌装到小瓶和注射器,满足中小型客户的需求,再搭配PCI的端到端服务,能极大地降低从计划书签署到注射产品供应的周转时间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多起收购是均是PCIPharma在预充式注射器、药筒和自动注射器等先进给药系统领域发展的必然举措。2024年,PCIPharma宣布投资超过3.65亿美元,用于支持采用先进给药系统的药物-器械组合产品的临床和商业规模的总装和包装,重点是注射剂型。这项工作包括在美国和欧洲新建和扩建基础设施,增强了PCI管理DDC全生命周期的能力。
逆势前行
这次并购消息不禁令人回想起2024年的溢价并购:GHO Capital Partners LLP(下称“GHO”)和 Ampersand Capital Partners(下称“Ampersand”)宣布,已经与CDMO企业Avid Bioservices, Inc.(NASDAQ:CDMO)(下称“Avid”)达成最终合并协议, GHO和Ampersand以每股12.5美元的现金收购Avid股东持有的所有流通股,即这笔交易相当于企业价值约11亿美元(约78亿元人民币),是Avid于2025财年预期收入的6.3倍。
Avid与PCIPharma的异曲同工之处,都在于从创立之初就和市场发展紧密嵌合。两者均在前期通过积极扩张完善硬件设施,中后期(Avid在上市后)紧跟创新药产业发展趋势,并紧抓市场热点灵活拓展业务范围。
CDMO的定位,是为制药企业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医药,特别是创新药的工艺研发及制备、工艺优化放大生产、注册和验证批生产以及商业化生产等定制研发生产服务的机构。在景气周期,生物医药行业作为新时代的掘金场,蕴含着很多机会,CDMO也在产业的发展中获得了快速成长。2017年至2021年,全球CDMO市场规模从394亿美元增长至63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5%。可以说Avid和PCI Pharma的扩张都恰好赶上了这波浪潮。值得一提的是,曾受限于“产能瓶颈”诺和诺德一度将注射笔装配和外包装委托给PCI Pharma,这正是诺和诺德市场反响火热的GLP-1业务线。
不过,2023年至今,关于CDMO的舆论算不上积极。过去几年,CDMO领域经历了全球市场规模扩大、地域分布转移、业务模式升级以及新技术迭代等过程。随着CDMO巨头康泰伦特(Catalent)“卖身”、 龙沙(Lonza)关闭其位于中国广州开发区新知识城的生物技术工厂,外加产能过剩的危机,叠加区域发展等影响,CDMO行业正站在产业冷暖交替的临界点,探寻新的出路。
因而,尚有积压订单,且能快速扩产能、并购扩张,紧抓创新药热潮中发展机遇,并将其变成盈利 “利器”的CDMO才能迅速突围。
这或许是贝恩资本看中的地方。早在2025年2月7日,贝恩资本就开始了布局:宣布与三菱化学集团达成协议,以5100亿日元(约33亿美元)收购其子公司田边三菱制药(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oration, MTPC),创下2025年亚洲医药行业开年最大并购案纪录。而此次100亿美元的并购案若落地,贝恩资本的全球棋局中将再添一笔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