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上市前夕遭行业巨头狙击,开盘跌近20%,心玮医疗上市后的故事要怎么讲?

牟磊 2021-08-20 10:00

血管介入领域又收获一家上市企业。


微信图片_20210820094025.jpg


今日,心玮医疗正式登陆港交所敲钟。发行价为171港元,开盘价为141.2港元。截止发稿,心玮医疗股价为137.5港元,跌幅19.59%,市值53.4亿港元。

 

作为医疗器械市场的后起之秀,心玮医疗从成立到IPO仅用了短短五,其成长速度堪称神经介入领域的现象级样本。但在上市前夕,心玮医疗却遭遇了行业巨头的精准狙击,为其上市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今年一月公开发布的招股书中,心玮医疗表示,2021年4月公司收到宁波法院的侵权索赔通知,提起诉讼的正是独占国内神经介入器械领域60%市场份额的全球医疗器械龙头美敦力,同时被起诉的还有宁波甬恒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但这仅仅是前进道路中的一个“小插曲”,并未影响企业顺利上市,对于心玮医疗来说,更大的困难在于如何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突围。

 

众所周知,国内神经介入器械90%的市场份额数年来都被美敦力、史赛克等外资企业主导,剩下仅10%的市场空间已成了国产神经介入器厂商厮杀的红海,而在心玮医疗上市之前,沛嘉医疗、归创通桥均已率先敲钟,面对各路玩家的蜂拥而至,心玮医疗究竟有多少含金量?

 

从创立到IPO仅用五年,国产替代的现象级样本何以筑成?


国产替代之路,从来就艰辛难行。

 

在这条道路上,前有三一重工“三一红遍世界”,最终将斗山、日立一众日韩挖掘机横扫出局;后有迈瑞医疗“农村包围城市”,在GE、飞利浦、西门子的“GPS器械铁幕”上撕出一道口子。

 

如今,又有一条国产替代的产业路径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在这个充满着无限挑战和想象力的赛道,一张国产替代路径的胜出者画像正昭然若出,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就已从创立过渡到IPO,堪称国产替代浪潮之中的先锋者。

 

这一典型代表正是心玮医疗,一家专注于脑卒中预防和治疗微创介入新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的医疗器械企业。

 

2004年,研究生毕业的王国辉进入微创医疗工作,这一待就是整整八年。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微创医疗迎来高速发展阶段,顺利迈入国产医疗器械领域的头部行列,与此同时,王国辉也在这八年经历了快速成长,他在任职期间曾代表微创参加了国家外科植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导修订了数十个行业标准,这对当时的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王国辉并不满足于此,一腔创业的热血始终在沸腾。2012年,王国辉离开微创,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生产肾动脉消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产品的企业——安通医疗。

 

通过创办安通医疗,王国辉在微创积累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分发挥,管理与运营能力也得到了历练,在这过程中,安通医疗飞速发展,一年内就拿到了亚洲产品中的首个欧洲上市许可,随后与亚洲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泰尔茂进行了战略合作,开始在国内进行临床试验。

 

安通医疗的成功并未让王国辉停下脚步。在这之后,王国辉又创立了同样聚焦于冠脉领域的百心安生物,这家致力于可吸收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的公司,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可降解支架中的第三名,产品也已进入到了最后的临床阶段。

 

随着安通医疗与百心安生物两家企业逐渐走上正轨,王国辉感到公司事务已不再需要自己耗费那么多精力,作为一个创业者,不安分的心又一次在激荡。2016年初,一次偶尔的神经介入论坛让王国辉发现国产市场上的神经介入产品几乎是进口垄断,价格昂贵并且供给不足,很多疾病无专用的介入产品。

 

“心脏领域高值耗材市场已经涌现了多个上市公司,而国产神经介入产品份额并不高。我认为在冠脉介入领域国产可以做到的事情,神经介入领域应该也可以做,我们这些血管领域的人应该为神经介入国产做些事情。”怀着这样的初衷,2016年,王国辉创立了心玮医疗,专注做心脑共治解决脑卒中的产品。

 

这一决定很快就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成立不到一年,心玮医疗就获得了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在这之后更是备受资本市场青睐,在2018至2020年间先后完成了5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前的2020年,心玮医疗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3轮融资,融资总额高达数10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心玮医疗的上市进程。

 

黄金赛道,用“钱”赛跑


根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高瓴、辰德资本、国投创新、安龙基金、弘晖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华盖资本、济峰资本、前海母基金、同创伟业等超过60家投资机构已经在神经介入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一致表示对神经介入领域的持续看好。

 

资本力量的倾斜一定是具有指向性的,神经介入领域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其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有上游技术驱动以及国家政策支持。

 

目前,脑卒中是我国国民死亡原因排在第一位的疾病。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19年,中国脑卒中患者数目达到1480万人,包括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90万人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90万人,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全年发病率达230万人。

 

另一方面,中国神经介入手术的普及率相比于发达国家较低。美国方面,由于AHA指南于2015年确认,取栓术为缺血性脑卒的一线疗法以及科技进步,取栓术的普及率由2015年的1.4%迅速上升至2019年的11.8%。相比之下,中国取栓术的普及率在2019年仅维持于1.7%,但预期凭借技术创新、有利的政府政策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保健支出不断增长的综合利好因素,普及率将于2030年增至42.9%。

 微信图片_20210819164536.png

这一数据增长直接反映在市场规模上。根据招股书显示,我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9亿元增至2019年的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498亿元,2019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

 

面临巨大的蓝海,心玮医疗表现如何?

 

作为一家创新型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公司,心玮医疗凭借商业化产品及在研产品的广泛产品组合在中国神经介入市场占据领导地位,产品组合包括神经介入以及心脏医疗器械。

微信图片_20210819164556.png 

截止目前,心玮医疗已经拥有4款商业化产品,其中CaptorTM取栓器械与extraflex远端通路导引导管是目前心玮医疗营收的主要来源。Captor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而研制,而extraflex远端通路导引导管是国内首个颅内中间导管。根据招股书显示,从2020年开始,心玮医疗的营收达到1456.2万元,其中这两款商业化的产品带来的营收达到1357万元,占比高达93%。

 

微信图片_20210819164549.png 

虽然产品已实现商业化,但心玮医疗当前仍面临亏损问题,且亏损金额在持续扩大。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7549.8万元、2.16亿元,同比上升186.34%。

 

但这并不是稀奇事,亏损经营、亏损扩大是创新医疗器械的“通病”,不止是心玮医疗,即将于下周上市的先瑞达同样如此。根据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先瑞达2020年总营收1.94亿元,亏损则达到4429.2万元。

 

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研发。作为未盈利的医疗器械公司,心玮医疗和先瑞达医疗产生的总营收都不高,且都处在研发投入阶段。根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心玮医疗研发支出达5113.4万元。

 

微信图片_20210819164431.png 

截止目前,心玮医疗在产品端除了已商业化的4款核心产品之外,还有19款获批产品及在研产品,覆盖了神经介入领域的所有主要脑卒中亚型及手术路径。根据计划,心玮医疗预期于2021年商业化九款在研产品,并于2022年至2025年间商业化另外10款在研产品,包括全球首个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雷帕霉素颅内药物洗脱球囊导管,进一步扩大并丰富产品类型,满足脑卒中患者更多的个性化需求。

 

多重核心能力加持,心玮医疗的想象空间究竟有多大?


对于处于神经介入领域的企业来说,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得拥有持续的“造血”能力,即企业建设有稳固的生态体系,这不仅能给予企业在业务发展上巨大支撑,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可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作为神经介入领域的后起之秀,心玮医疗虽然成立仅五年,但已在多个方面固牢了自身的“护城河”,这从最新的营收数据中可以得到有效验证。根据招股书显示,心玮医疗2021年一季度已经实现销售放量,营收1361.9万元,接近其2020年全年营收。

 

具体而言,心玮医疗的“护城河”建在何处?

 

首先是在人才端。创始人王国辉已在神经血管及心血管器械的开发及商业化方面积累逾16年经验,曾在微创及安通医疗任职;研发负责人李志刚有着25年心脑血管介入器材开发经验,在美国强生和美敦力工作多年;市场负责人张叶具有20年心脑血管全国市场临床管理经验,除此之外,心玮医疗在各个核心岗位上均设有相关经验丰富的人才。

 

王国辉曾公开表示:“我们的核心优势还是在于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团队有丰富的研发经验、较强的执行力。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找到清晰的战略不难,但是如何将战略一步步实现确很难。其次,我们的团队学习能力较强,在医疗器械这个更新迭代较快的行业,团队需要根据临床快速做出反应。”

 

其次是在平台端。作为一家技术创新型企业,拥有先进的研发和生产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为更好地支撑产品研发和生产,心玮医疗根据产品类型及不同的工程技术设计并打造了五个技术平台,即支架制作及加工平台、导管技术开发制造平台、球囊技术开发制造平台、编织技术开发制造平台及介入产品质量平台。

 

最后是在销售端。心玮医疗目前已打造一支由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组成的内部销售及营销团队。截至2021年3月31日,心玮已建立由41家经销商组成的广泛经销网络,合计覆盖中国25个省内的1135家医院,包括616家三级医院及489家二级医院。

 

商业化产品的快速提升扩大了心玮医疗的经销网络,为企业后续获批产品的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与第三方经销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不断地强化其在市场营销方面的能力,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据了解,截至2021年3月31日,心玮医疗已与该等经销商中22家续订经销协议,并与另外19家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

 

是蓝海也是苦海,心玮医疗何以上岸?


不可否认,神经介入领域的未来一定是值得期待的。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市场的充分考量。首先是市场需求的扩大,脑卒中是老年病,老年人群患病率较高,基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后中国发生脑卒中的人数将不断上升;其次是神经介入手术数目及普及率日益增加,随着针对不同适应症研发更多创新的神经介入手术,医生及患者的选择更多,使得神经介入手术数目不断增加;然后是医疗器械领域的国产替代浪潮,随着更多的国内企业加大投资额并推出新产品,相比进口器械,质优价廉的国产器械将更受认可及更具竞争力。

 

最后是推进脑卒中治疗的利好政策,政策有助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发展及产业升级,并进一步带动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长,具体而言,自2016年至2019年,国家卫健委颁布了多项详尽的政策及指引,当中载列详细的计划及措施推进脑卒中治疗,这其中包括《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脑卒中诊疗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等。

 

一个充满着想象力的赛道从来就不缺乏追随者,在大市场与高增速的背后,是激励的市场竞争。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神经介入领域已有至少24家创新企业、60家投资机构押注神经介入领域。另外,神经介入领域内企业基本均为“全管线布局”,这意味着未来上市的神经介入产品竞争者较多,且同质化竞争严重。

 

可以预见,在各企业产品上市后,必将面临惨烈的竞争。业内人士向动脉网透露:“未来神经介入领域将有一半的企业消失。”

 

针对即将到来的市场竞争,神经介入领域内各企业需要做好“近身肉搏战”的准备,且基于该领域的大市场、强竞争特点,各企业还需就神经介入产品纳入集采提前打好“预防针”。

 

根据此前集采的经验来看,神经介入产品由于竞争者较多,大幅降价的可能性较大,且被纳入集采后,各企业利润会受到较大影响,较难实现以量换价,研发、推广创新产品是其唯一出路。

 

沿着这一核心路径,心玮医疗基于未来已做好了规划。一方面是在产品端,心玮医疗计划于2021年对九款在研产品提出NMPA注册申请及商业化,包括抽吸导管及抽吸泵、左心耳封堵器、栓塞保护系统、颈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和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封堵止血器、支撑导管和微型导丝。

 

另一方面是在销售端。心玮医疗计划通过额外招募经验丰富的销售经理和本地销售人员,统筹建立专业化的本地销售和营销团队,为各类产品日后拓宽销售路径打好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心玮医疗将透过与其他在中国高增长地区有出色销售往绩的经销商合作,以进一步扩大现有及日后商业化产品的经销网络,并计划协调自身的销售和营销团队,以支持及培训该等经销商并建立本地专业且扁平化的销售网络。

 

整体看来,我国神经介入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爬坡阶段,各路玩家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补强自身的产品线以及经销网络,与此同时,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的海外企业也在发力,未来行业竞争必定会越来越激烈。

 

心玮医疗的上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自身在资金方面的压力,但行业垄断仍是当前国内市场的主要基调,对于一个需要用技术和资金做后盾的行业,打破市场垄断并非易事。长期来看,下沉市场的低渗透率给了国内玩家发展窗口期,国内神经介入行业的国产替代化趋势在不断加强,未来或将形成与国外产品分庭抗礼的局面。

 

在这场还未打响的战役之中,心玮医疗的表现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1.心玮医疗、先瑞达医疗招股书;

2.《心玮医疗上市在即,是一场资本游戏的延续还是行业曙光将至?》,澎湃新闻,2021年8月11日;

3.《心玮医疗王国辉:扎根张江15年,要做心脑健康的守护者》,张江头条,2019年4月3日;

4.《1480万“中风”者生意难做?心玮医疗上市前陷专利纠纷,年亏2亿》,市界,2021年8月18日。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牟磊

共发表文章219篇

最近内容
查看更多
  • 未来十年仍没有变现路径,脑机接口如何先活下去?

    2 天前

  • 高额BD、头对头胜出、大额融资……国产双抗是怎么“杀”疯的?

    2024-09-24

  • 上半年交易额超200亿美元,创新药找到新“现金流”

    202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