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从全国布局到区域深耕,阿斯利康的创新园如何助力医疗生态圈?

作者: 胡煊 2022-01-29 08:00
阿斯利康中国
https://www.astrazeneca.com.cn/zh/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癌症药物研发商 | 未公开 | 运营中
中国-上海
查看

近年来,在技术变革、政策加持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我国医疗大健康产业的创新进程取得了快速突破。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我国大健康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元,在过去8年中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目前已经跃居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在此大背景下,各大城市纷纷抢抓机遇,将医疗大健康产业作为经济规划的重中之重。不过,医疗创新与其他产业发展不同,其有极强的专业壁垒和特殊性。因此,无论是站在创新企业成长的角度,还是站在产业园区培育孵化的视角,这都是一个具有不小挑战的事情:医疗细分赛道纷繁复杂,每个小领域之间具有很大差异,专业性要求高,加之医疗创新复杂度高、风险大,对政产学研医等各方资源的需求强烈。目前,各个地方都在持续探索。

 

动脉网观察到,由阿斯利康支持建设的创新园模式(后文简称“iCampus”)在2年内已经布局全国7城,各地吸引了超过60家医疗创新企业合作入驻,正在逐步拓展和完善从科研成果转化到产业成果加速的生态体系,探索了一个模式创新,风格独特的案例。

 

22.png 

iCampus受医疗创新企业热捧背后,究竟是如何帮助企业成长的?其做对了什么?未来还有怎样的战略考量和布局?针对这些问题,动脉网通过梳理和访谈,试着一窥问题的答案,以期给到医疗创新企业相关思考。

 

超高门槛与巨大风险,医疗创新培育如何做到足够专业?


医疗创新风起,越来越多的创新者加入到这场时代的浪潮中。从绝对数值看,入局者数量在以倍数级上升,但医疗创新的失败率几乎没什么变化。以数字健康创新为例,根据Rock Health的报告,面临创业失败的数字医疗公司占比为60-90%,这与二十年前的数据处在同一水平线。

 

核心原因在于,医疗创新具有超高门槛和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对于医疗创新园区来说,是否具有足够的专业性成为了其能否帮助创新企业们有效成长的重要指标。

 

iCampus的专业性是基于阿斯利康强大的医疗创新实力和国际化资源,以及深耕中国本地化市场近30年的丰富实践经验,这使得入驻企业可以通过iCampus资源嫁接,获得包括阿斯利康及其生态圈内的临床洞察、专家网络、渠道平台等资源积累和体系沉淀来获得丰富的医疗创新及合作促进。例如咨询头部医疗创新企业的内部专家,联合拜访医疗机构和临床专家,进行解决方案整合,启动商业化合作,包括获得基金投资的可能。

 

医疗各个细分赛道情况不一,资源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创新孵化因此需要因地制宜。这是对园区专业性的又一重要考验。针对此,iCampus在拓城的过程中,会结合当地特色进行资源整合,放大势能优势。例如数字经济改革是浙江省政策重点引导方向,杭州在数字医疗面的产业积淀兼具,杭州汇聚了思创医汇、微医、丁香园、卓健科技、微脉、健海等老牌及新生代数字医疗的企业和人才,杭州iCampus就将数字医疗作为特色主题来运作,并希望打造成数字医疗领域创新与合作的打样及示范基地。

 

主题化园区的聚拢效应明显,特色资源的整合加速了相关项目的连接和落地。比如杭州iCampus第一批入园企业包括了泽桥健康、易加医等覆盖赋能医生端、患者端的企业加入,也有药成科技、爬山虎学社这样为企业研发和创始人赋能的专业平台型企业。大企业与创新企业的良好互动发展也能进一步带动当地生态圈合作,与泰格医药、华东医药、迪安诊断等医疗行业龙头进行交叉融合,共同打造杭州医疗健康生态。


111.jpg


也就是说,得益于创新园在头部医疗创新企业的带动下,以及在各个细分领域资源的深耕,其能够给到医疗创新企业专业性的支撑,从而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并有效推动企业发展。凭借专业性,iCampus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在此情况下,具体的赋能是如何做的呢?

 

医疗创新是一场马拉松,企业各阶段痛点究竟该如何解决?


医疗创新就如同一场马拉松: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环节都面临挑战,且都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比如刚开始起步时,办公场地、工厂建设、专家支持、政策指导等是创新企业主要需求;到了发展加速时,临床验证、产品上市、商业推广、融资、品牌塑造等则是重要诉求。所以对于园区来说,能否在关键节点真正帮助创新企业解决核心痛点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而这,需要园区既拥有洞察需求的能力,也需要针对这些需求构建多个维度的生态支撑体系。iCampus的打法就是围绕这个路径演进。具体来说,医疗创新作为事关人们生命健康的硬核科技赛道,受政策影响较大。为此,iCampus依托与各地政府合作,积极营造利于创新孵化的生态环境,提供包括研发支持、政策申报、人才引进、知识产权、政策激励等核心要素。

 

以无锡iCampus为例,江苏省药监局和无锡市政府在无锡iCampus内设立了专业化报批流程指导的“无锡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开通了“药械准入绿色窗口”,打造了快速审评审批服务通道,大大提升了企业落户的效率。同时,iCampus积极参与到园区生物医药政策的研讨工作中,将企业对产业、人才、审批等方面的最新诉求进行整理和反馈,将最具时效性的企业创新诉求与扶持政策的落地节奏相结合。通过产业会议闭门研讨会,行业协会和联盟等多种形式,iCampus联手生态圈合作企业共同献计献策来推动产业政策发展。

 

不仅如此,从技术转化到产品验证,再到商业推广,医疗创新企业皆面临考验。iCampus沿着这些环节,提供除了空间载体、资源接洽等常规支持外,还依托阿斯利康深耕中国市场的经验和商业网络,为入驻企业提供科学研发及商业化协助,涵盖市场洞察、产品概念验证、商业创新合作、销售授权、代理推广等服务,助力解决资源掣肘问题。这方面既有常规的项目路演,创新挑战赛等对接活动来促进内外部的双向交流合作,也有创新的举措来进一步搭建合作企业的深度赋能,其中就包括由iCampus支持阿斯利康对外赋能项目来发起的创业加速营,帮助在快速发展阶段的企业创始人基于深度社群的方式开展学习和产业对接,课堂讲者涵盖了产业、医院、资本等各界的专家来做最新分享。

 

除了业务层面的赋能,对于研发为先的医疗创新企业来说,在前期发展过程中资金问题也是一道坎。针对此,阿斯利康与中金资本联合成立了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iCampus园区配套基金计划也在同步推进,对iCampus优质园区企业进行深度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战略伙伴进行投资赋能。同时在日常的园区平台建设工作方面, iCampus与高瓴、红衫、礼来亚洲基金、君联资本、启明创投、斯道等头部医疗专项基金合作,为园区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平台。

 

另外,作为高科技赛道,医疗创新本身也需要国际化。凭借自身的全球网络,iCampus既可以把国外的创新企业介绍到中国来,也可以让园区的创新企业有机会在阿斯利康全球网络的支持下进行全球拓展。截止目前,全球阿斯利康国际创新网络已近20家,地点遍布美国、巴西、阿根廷、瑞典、英国、法国、以色列、俄罗斯、韩国、印度、新加坡等。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园区开展了多场线上路演活动助力企业和阿斯利康总部开展临床解决方案的对接,将更多中国创新合作案例带到海外。

 

从上可以看到,iCampus正不断围绕医疗创新企业在关键节点的痛点,有针对性地通过生态圈多方力量支持,助力医疗企业在马拉松式的创新征程中不断走下去。

 

医疗创新大潮已来,iCampus还将如何布局?


医疗创新大潮正逐渐走向研发前沿。

 

从政策端看,去年我国共发布了49条与医疗创新和转化相关的政策,对于科研的社会引导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不过也要看到现状,我国本土的医药创新力仍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医疗创新的低转化率也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巨大。毕竟,创新不属于“低垂的果实”,很难被采摘到,所以需要专业人才、大量资源以及系统化的生态体系支撑。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iCampus主动探索与专家院士、医疗机构的合作、寻求政府对产业项目的支撑,协同全球创新企业赋能医疗创新,为创新科研项目的搜选、培育到成果转化及规模化搭建完整的服务和孵化体系。


入驻无锡iCampus的智众医疗便是这个过程的亲历者。作为我国慢病管理领域智慧医疗平台,智众医疗最开始与阿斯利康从呼吸业务起步合作,后续将合作扩展到MMC代谢疾病诊疗模式,助力推动糖尿病管理标准化、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MMC已落地全国近1400家医院。

 

基于MMC项目的合作经验,多方进一步从学科研究的源头起步,支持建设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产业园。2021年12月,在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太湖湾创新基地启动仪式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牵头的代谢疾病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并将设立在无锡iCampus,这或许是国内首个提出聚焦代谢产业治疗领域为主题的创新园区。

 

宁光院士作为代谢疾病产业园项目的学科带头人,阿斯利康和智众医疗作为产业共建方,依托瑞金医院在无锡的研究院计划及优势科研专家资源,建设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医疗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创新人才聚集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打造代谢领域一站式的创新赋能平台,推动代谢科研和产业发展。项目签约时宁光院士表示:“生物医药产业一头连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依托落户高新区的瑞金医院无锡分院,我们将在内分泌代谢病、抗感染药物领域做一些基础科研,同时引入培育相关企业入驻,形成研究、临床、成果转化一条完整的全产业链条,造福百姓健康。

 

“与阿斯利康多年的合作有两个特别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全链条,另一个是阿斯利康会支持项目真落地。” 智众医疗CEO李振杰告诉动脉网,“MMC项目各方都在积极推动,代谢疾病产业园更是合作不断深入到产业前沿的重要举措,真正实现创新的价值。”这个模式一方面从研究源头起步,在院士的专业指导下,打通多方产业资源进行创新转化、解决治疗领域临床痛点;另一方面,也帮助了地方政府带动医疗产业升级,打造以治疗领域为核心的创新生命科学创新集群。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iCampus从引入并培育创新企业出发,向外部早期研发开发平台延伸,逐渐形成了科研、临床、商业化一条完整的产业创新合作链条。

 

不仅是创新园,更是创新生态圈


在科技创新逐步深入的今天,已经越来越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全球产业之间的协同和交流。

 

随着iCampus从无锡走向北京、成都、杭州、上海、宜兴、广州,将因地制宜地推动着医疗产业链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而对于创新企业和项目来讲,则能在技术研发、商业化推广方面与全球企业真正实现“同频共振”。

 

从这个维度看,创新主体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园区,而是选择了一个生态。

 

这个生态并不是一成不变。从引入并培育创新企业,到向早期研发延伸,iCampus所走的路径表明,只有解决了医疗创新企业在关键节点的痛点和难点,才能有效地助推企业成长,从而吸引到更多企业加入到这个生态中,并产生联动效应,再给予创新企业更多的支持,形成持续的正向反馈。

 

在2022年伊始,iCampus仍将持续迭代,叠加专家与区域政策优势,抓住医学成果转化和创新企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赋能治疗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陪伴医疗领域科学家和创业者创造更大价值。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医疗创新实属不易。

 

从产业层面看,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既需要创新园全链路的帮扶与支持,也需要从科研源头和底层为长远战略目标提供支撑,从而最大程度激发创新活力。

 

因此,医疗创新企业在选择园区时,面对发展过程里无数的难点与痛点,一定要关注园区的专业性、资源赋能的能力,以及与自身方向的匹配度和整个生态的协同力。这样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支持与帮助。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创新园的发展和深入,一个崭新的医疗创新生态正在加速构建。

相关赛道 生物制药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胡煊

作者微信:hx937106103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科创大航海时代,科创企业如何跨越“死亡谷”御风而行

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会花落谁家?SATOL生命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持续招募中!

让盲人看到世界 坚持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突破,这家新三板企业如何领跑脑机接口?

十家一线投资机构大调研:2022年这些医疗细分赛道将迎来大爆发

胡煊

共发表文章279篇

最近内容
  • 并购、融资疯狂,眼科这一赛道强势崛起

    2 天前

  • 牙科AI史上最大融资诞生,行业开始逆袭

    2024-04-07

  • 允许一部分会打掼蛋的创始人先融资

    2024-04-05

上一篇

磅客策:突破软组织介入实时影像导航,穿刺手术机器人实现弯道超车

2022-01-29
下一篇

被默沙东、阿斯利康青睐,靶向α粒子疗法企业Fusion如何冲锋抗癌新高地?【核药专题】

202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