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天浚元生:专注于神经系统疾病外周血检测技术,用一管血提前15-20年预判阿尔茨海默病

作者: 张靖 2022-05-24 08:00
天浚元生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阿尔茨海默病早筛检测产品研发商 | 天使轮 | 运营中
中国-北京
2022-01-05
融资金额:数百万人民币
国高生物
查看

在专访天浚元生创始人李娟的过程中,我们一同获得了天浚元生的最新好消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通过了天浚元生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血液检测IVD项目”,专家评审意见为:本项目的立项具有意义,检测方法属于新技术。

 

另外,李娟还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好消息:2022年5月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已将血浆p-tau181、217等AD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推荐为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


2021年9月,西方十余家科研机构联合在Lancet Neurology上发表论文,其结论为:通过血液检测p-tau217和p-tau181两种标志物,能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并能区分阿尔茨海默病与额颞叶变性等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

 

同年同月,国内一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Frontier in Neurology上发表p-tau181相关研究文章:《Plasma p-tau181 Level Predicts Neurodegeneration and Progression to Alzheimer’s Dementia: A Longitudinal Study》,结论为:血浆p-tau181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能够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检测。这一结论与西方十余家科研机构共同研究的结果一致。

 

动脉网发现,国内的这一研究团队正是专注于脑科学技术临床转化的高科技企业——天浚元生的临床研究团队。

 

天浚元生创始人李娟表示:“我们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团队从1999年开始密切跟踪国际前沿成果,并在神经免疫学领域进行纵向深入研究。如今,我们自主研发出的P-tau181和P-tau217已经具备临床转化的条件,即将产业化。”

 

据介绍,天浚元生成立于2021年11月,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检测技术的创新,推进阿尔茨海默病(AD)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疾病干预伴随诊断技术在中国的快速普及,致力中国创造。

 

阿尔茨海默病的希望在早期诊断和筛查

 

1907年,阿罗伊斯·阿尔茨海默在德国西南精神病学会上,首次展示了阿尔茨海默病逝者的尸检结果。

 

100多年后的今天,全球AD患者已超过5000万,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2亿(数据来源于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

 

在中国,《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2》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痴呆症患者数已超过1300万。除了患病人数迅速增长,AD的危害也逐渐显露。2019年,AD已成为导致全球居民死亡的第五大因素。

 

虽然我们正逐渐加深对AD的认识,但是,医学界仍未突破AD,还没有揭示其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缺乏客观的可广泛普及的疾病检测工具,更没有可以治愈该疾病的治疗方案。

 

李娟表示:“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虽然有五大致病性假说,但现在还无法验证其中任何一个学说。另外,阿尔茨海默病在治疗上还有三大痛点。”

 

第一,AD在早期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患者及家属均难以察觉。当患者的记忆或者认知水平出现了障碍,影响到日常判断的时候,家属才可能开始意识到患者患病。此时,AD一般已发展到中期,患者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知损害。

 

第二,截止目前,用于AD的药品基本仅能对症处理,但不能逆转认知损害,缓解疾病。现阶段,尚没有任何一款能改善认知的药品通过临床试验,预计在短期内也难以有此类产品注册获批。

 

第三,AD导致的社会负担越来越严重,照护者有很大比例罹患焦虑或抑郁。在社会负担方面,《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疾病负担的重新评估》指出:2015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年人均花费为19144.36美元,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社会经济负担总额达到1677.4亿美元。

 

在照护者方面,欧美地区一项研究显示,轻度认知障碍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一个人专门照料,中度时需要2-3个人照料,重度时则需要6-7个人照料。这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负担太过沉重。

 

另外,2018年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的统计数据显示:照护者中30%发生焦虑症,30%发生抑郁症。2020年发布的国内首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65.43%的照护者看不到治疗希望,心理压力大;68.69%的照护者健康受到影响;78.39%的照护者社交生活受到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方案便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国内临床专家表示:“若能在早期或超早期发现AD患者,不仅可以避免治疗的时机过晚,为将来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提供契机,还可以通过早期治疗将AD的发病推迟5年,缓解AD患者35% - 40%的后遗症和(或)并发症,至2050年可使AD患者减少57%,医疗费用减少45%。”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成了解决AD问题的新希望。但是,现阶段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认知量表评估等方式,缺乏客观的检测诊断工具。

 

目前唯一客观的工具是脑脊液检测,但是该检测方式需要通过腰椎穿刺提取检测需要的样本,而腰椎穿刺不仅需要在局麻情况下操作,还对患者有一定损害,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操作风险较高,作为AD诊断手段难以在临床实施。

 

正是看到上述痛点,核心团队决定创办天浚元生,希望为全球AD患者提供一个准确的早期诊断工具,帮助其提前发现疾病,提前让医生干预、治疗,减缓疾病的发展,减少疾病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李娟表示:“自1999年开始,我们团队持续追踪国际前沿技术,加强科研攻关,并在2012年最终确定将研发靶点设定在217和181两个蛋白质位点,因这两个位点与AD的特异性病理呈线性关系,其标志物能够指向阿尔茨海默病(AD)。”

 

在此之后,临床科研团队经过10年的探索,终于获得了优质的抗体对,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根据天浚元生的实验室成果,未来筛查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只需如生化检查一般通过外周血检测即可实现诊断。实验室数据显示:外周血检测法与脑脊液检测方式的结果呈线性相关。

 

那么,外周血检测AD,原理是怎样的?有怎样的价值?

 

两大学术理论支撑外周血检测AD

 

想要了解外周血检测AD的原理,需要先理解AD的两大主流病理假说: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假说与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假说。

 

目前,医学界已经明确:AD患者大脑内存在异常物质沉积,其中异常物质的成分主要是Aβ和Tau。

 

Aβ级联假说指出:AD的病变过程受到了淀粉样蛋白前体和Aβ相互作用的影响。Aβ多肽会在脑内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造成大脑内异常物质沉积,最终可能致使神经元损伤或死亡。该假说得到了实验结果的支持。

 

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假说指出:在正常情况下,Tau蛋白具有可溶性,可与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的稳定。在AD患者脑中,Tau蛋白会发生磷酸化,而磷酸化的Tau蛋白将由可溶转变为不可溶,同时高度聚集。这会导致突触蛋白失去功能和神经退行性病变,引起神经纤维缠结。同时,Tau蛋白的磷酸化与AD患者病程中认知功能缺失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天浚元生团队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血p-tau181与Aβ的沉积密切相关,血p-tau217与Aβ沉积、Tau沉积密切正相关。

 

同时,据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成像计划中大型前瞻性老年人队列的纵向数据估计,血浆p-tau181分别在脑脊液和PET发现Aβ异常前6.5年和5.7年达到异常水平,即p-tau181可提前约6年预判AD。另一研究显示:p-tau217可提前15-20年预判AD。

 

基于上述假说与其科研成果,天浚元生科学家团队认为通过外周血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试剂,即可提前15-20年预判AD。这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客观、易用、易于推广的疾病诊断工具,还为患者争取到了早期干预的黄金时间窗,而在疾病早期或超早期干预将有效缓解疾病进程、改善预后,极大地降低疾病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外周血中的p-tau181与p-tau217浓度极低,为匹克级(1匹克=万亿分之一克)。此前的检测技术并不能实现匹克级浓度的测量。2021年,美国FDA已批准一款基于单分子免疫阵列技术的设备进入临床,用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诊断神经系统疾病。该技术能够将测量单位提升到匹克级,特别适用于检测外周血中浓度超低的中枢神经系统介质。该设备也为外周血检测AD提供了基础。

 

除了美国企业在研发单分子免疫阵列技术设备,国内也有四家企业研发相关产品,并有两家企业已进入临床报批环节。2022年3月,天浚元生与其中一家已申请临床注册的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动外周血中枢神经系统生物标志物检测在中国的普及。

 

目前,天浚元生的外周血检测试剂已进入型式检验阶段,即将开启临床试验。

 

核心团队拥有充沛临床资源及丰富企业运营经验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天浚元生与其他团队不同,其核心团队均为医生出身。如李娟十年神经内科临床执业经验;联合创始人赵玉乾曾是原解放军306医院医生,历任科训处处长、医务处主任;李教授与徐教授则分别是脑科学领域的基础科学专家、临床科学专家,如今仍在科研和临床一线。

 

相比于其他创业团队,天浚元生核心团队均为医生出身,且在脑科学领域沉浸多年,拥有丰富的脑科学临床资源及科研技术积累。

 

如果说这些医生出身的创业者没有做企业的经验就错了。据介绍,创始人李娟曾担任国资委直属特大型央企(A+H上市公司)的行政管理、国内顶尖民营医院行政人力总监;联合创始人赵玉乾曾连续三次成功创业,将4项实验室科研成果成功进行临床转化,通过收购方式搭建营销团队,实现单品销售额6亿元/年,并在2015年进入IVD行业。

 

可以看到,天浚元生团队不仅具有深厚的临床资源、医疗经验,还具有丰富的企业运营管理经验。

 

相信在天浚元生团队的努力下,其外周血检测试剂产品将顺利获批,并广泛应用于AD患者的早期诊断。

 

在采访的最后,李娟表示:“天浚元生目前正开展新一轮融资,所筹资金将主要用于外周血检测试剂产品的临床试验。”

相关赛道 IVD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张靖

医疗行业观察者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2023微流控行业报告:全球并购超1400亿,多数扎根POCT,单细胞测序、数字PCR应用火爆

【2023投资风向标】对话远毅资本:数字医疗五大发展趋势显现,2023年要“谨慎地乐观”

一人撑起一个领域,科学大牛Hans Clevers如何做产业转化?

哈佛医学院刘淼研究员:PROTAC微型化是发展趋势,有望突破降解剂成药痛点

张靖

共发表文章374篇

最近内容
  • 六省市开始行动,新质生产力将医疗行业潜力赛道推上风口

    17 小时前

  • 全球最卷市场,国内企业如何对抗波科、雅培、美敦力?

    2024-03-12

  • 中国医疗创新迎来高光时刻,超100款首发首创产品将在这里集结!

    2024-03-06

上一篇

【VB100】全球医疗健康创新项目路演投资人征集!加拿大、英国、比利时、新加坡项目信息公布!

2022-05-23
下一篇

市场规模五年翻番,医药冷链物流会是一个好的投资赛道吗?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