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突破新药寒冬,In Global for Global模式会成就下一个Genmab吗?

作者: 陈宣合 2022-09-05 08:00

当下,我们处于后疫情时代,医药行业复杂多变且不确定的环境让整个行业都带上了一层焦虑——在二级市场,医药板块连连出现震荡;在一级市场,初创企业面临融资困难。医药行业正在经历又一场资本寒冬。

 

面对当下医药行业下行的环境,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应该探寻怎样的发展路径才能穿越市场发展周期?应该如何把握全球趋势,才能在层出不穷的挑战与困境中找到破局之道?

 

聚焦中国向全球进发,“三驾马车”的齐头并进

 

回顾历史,剖析现状,展望未来。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药物市场都以仿制药为主,在创新药方面的研发投入、研发经验等方面都非常欠缺。近年来,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土壤,我国先后出台了优先审评审批、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开展药物一致性评价、鼓励优质创新药品与国际接轨等一系列积极政策,加速了医药全产业链的的发展。

 

在政策的春风吹拂下,各类药企在企业模式上都进行了积极尝试,并探索到了适宜在这片土壤生存且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企业模式,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

 

In China for China:这类企业可以说是属于填补空白式创新,初衷是将新药带给中国患者,具有强大的本土制造和商业化能力,产品相对低价、可及性高,在国内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不过,由于基本只面向国内市场,这一类企业正在创新药时代发展的冲击下也逐渐探索转型,不断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诸如恒瑞、正大天晴等老牌上市药企是这类企业当中的优秀代表。

 

From Global for China:这类企业将全球创新药物通过“license in”的方式带给中国患者,探求与国际临床同步、在国内开展临床,旨在将国际领先的创新药品更快速地带给中国患者,为国内创新药快速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这些企业同样主要是服务于中国市场。但由于这些企业需要不断引进新的项目来持续赋能创新,且在当前行业白热化的竞争下,“license in”项目价格水涨船高,很多企业往往以高溢价才能买到一些好项目,而这些项目同样面临着一定的开发风险……再鼎医药、云顶新耀等是这类企业当中的优秀代表。

 

In China for Global:这类企业寻求出海,旨在将国内新药通过“license out”的方式带给全球患者,具有优秀的药物开发能力和药品制造能力。由于主要在国内进行药物开发和制造,所以药物成本更低,并能够支持全球供应。这类企业相比以上两类企业源创新能力或许更强,但由于部分企业开展相关试验的数据都是中国背景(以中国的一整套的药物开发、临床开发资料,用于申请产品海外上市),想要达成全球交易或合作,其实会面临诸多挑战……石药、科伦博泰是这类企业当中的优秀代表。

 

以上三种企业模式优势、特色明显,在市场、研发以及运营等方面各有其核心竞争力所在。不论是哪种模式的企业,在现阶段都已经在尝试利用国际前沿创新成果,开拓更为广泛的全球市场。但真正要走上全球化、发展全球化道路,并没有那么容易。

 

如果想要利用国际前沿创新成果满足全球范围内的患者的未满足需求,高效开拓更为广泛的全球市场以应对当前VUCA时代不确定的风险,无疑会对国内biotech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完全具备全球创新能力、开展国际化临床试验的能力、进行全球化商业拓展的能力以及布局着眼于全球市场的发展战略……

 

那么,这条真正的全球化探索路径到底应该怎么走?


超前定位,国际企业探索全球发展模式

 

或许我们可以从国际上一些成功的Biotech身上获取一些启示。


首先是Genmab,这家公司成立于1999年,植根于北欧小国丹麦,曾经只是作为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edarex在欧洲的衍生公司,却在10年后于哥本哈根和法兰克福完成首次公开募股,筹得资金15.6亿丹麦克朗(约合2.26亿美元),创下当时欧洲生物技术公司的IPO融资记录。但这家公司更为人称道的,是在这次IPO之后,Genmab经历了生死危机差点被迫关停,但最终起死回生,于10年后(2019年)登陆纳斯达克,荣获Life Stars 2019欧洲年度IPO,成为国际抗体药物开发头部企业。此外,Genmab还是生物制药界少有的实现盈利的biotech,目前已经连续9年实现盈利,市值在238亿美金左右。

 

从丹麦小国走出的Genmab,在跃身国际舞台的过程中经历了风雨飘摇,但最终凭借自身的特色发展策略成功站在国际舞台最中央,成为国际抗体药物开发头部企业,其发展之道值得当下中国Biotech学习借鉴。


图片1.png

 

通过分析Genmab的全球发展能力,我们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打造国际一流团队。从一家丹麦公司跃身为国际头部抗体药物开发企业,背后的核心原因之一,在于Genmab跨越国界、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全球化队伍。一方面,Genmab背后具有全球背景的研发团队不仅在抗体技术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更重要的是,这支队伍能够基于自身的全球化视野进行项目的开发立项、开展遍布全球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这为其跃身国际舞台奠定了底层基础;另一方面,Genmab背后的全球运营团队能够打破文化阻碍,在全球各地成功开展商务合作,这是其能够多次转危为机的关键原因。


其次,打磨专有技术平台。能够源源不断地打造一款款优质抗体药物管线,秘诀在于Genmab的核心技术平台。Genmab拥有4个抗体研发技术平台——其中,DuoBody®用于发现和开发治疗用双特异性抗体,为多种双靶向应用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HexaBody®通过诱导抗体六聚体的形成以提高抗体结合效力。DuoHexaBody®将DuoBody®的双特异性靶向能力与HexaBody®的六聚化增强能力相结合,用于构建具有六聚体增强能力的双特异性抗体;HexElect®是Genmab的新型专有技术,结合了两种HexaBody®分子,从而选择性地靶向同时表达两种特定靶点的细胞。4大专有技术平台,构成了Genmab可持续创新的“发动机“。

 

最后,搭建全球合作联盟。能够连续9年实现盈利、而且利润可观,很重要的一点在于Genmab特色鲜明的对外合作模式。Genmab将其产品线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拥有至少50%权益的专有产品(Genmab Proprietary Products);一类是利用了Genmab的技术和创新引擎,由合作伙伴主导开发和商业化的合作产品(Partnered Products)。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管线,Genmab不仅与合作伙伴分担了开发管线的风险,通过合作伙伴赋能加快了管线推进速度,同时还能获得可观的合作收入(包括合作管线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销售分成)。


打造国际一流团队、打磨专有技术平台、发展全球合作网络这三点发展策略犹如Genmab的三驾马车,助力其成功跨越国界、穿越市场动荡并登顶国际。

 

无独有偶,还有一家国际公司与Genmab具有相似的情况,证实了这种全球化能力带来的发展优势,它就是RNA靶向疗法领导者Ionis Pharmaceuticals。

 

图片2.png

 

Ionis是发现和开发RNA 靶向疗法的领导者,也是该领域获批药物最多的企业。

 

甚至可以说,Ionis的发展历程几乎代表了反义核酸技术的演化与变迁。在反义核酸技术的发展过程中,1998年RNAi技术的诞生对该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几乎改变了当时的行业格局。大量惨遭遗弃的反义核酸企业在这场“雪崩”中艰难求生、陆续倒下,但Ionis却在其中求得生机、甚至完成逆风翻盘,这得益于其极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自1989 年创立以来,Ionis已经成功上市了包括Spinraza、Tegsedi 和Waylivra等在内的众多药品,并建立了非常丰富的研发管线,目前有40款药物管线在研,适应症覆盖心血管、代谢、神经、呼吸等领域。同Genmab类似,建立广泛的全球合作联盟也是Ionis的特色——在Ionis 的40项临床在研管线中,有68%(27款)是属于合作开发管线。2019-2021年,Ionis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22亿美元、7.29亿美元和8.1亿美元,其中授权产生的收入在过去三年里占比均超过了50%。在特色的商业发展模式下,跟Genmab类似,Ionis拥有着非常健康的现金流。目前Ionis的市值大概在56亿美金上下,其手中的现金流就达到了21亿美金左右。Ionis这种与Genmab相似的人才特色、强大的专有技术平台以及广泛全球合作网络的建立不仅帮助Ionis撑过了最为艰苦的发展岁月,也助力其为反义核酸药物领域开启新的发展篇章奠定了基础。

 

不难发现,Genmab、Ionis同样作为一家生物技术初创,面对各自的发展困境,两家不约而同地走向全球化,以全球资源抵御发展风险。这对于当下正处在发展困境的部分国内biotech来说,这种全球化发展模式也许可作为探索突破之道的优秀借鉴。

 

全球化态势渐显,国内能否成就下一个Genmab?

 

切回国内视角,相较于海外,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想要通过实现真正的全球化来突破现有局面需要面临重重阻碍。但得益于国内全球化探索跨越式发展,中国诸多创新药企逐渐拥有了探索全球化运营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定位全球发展模式的企业在不断涌现。

 

而在这些新兴biotech中,动脉网发现又有诸多细分发展模式。有强调全球运营的和铂医药、有定位全球化创新的德琪医药、以及提出“In Global For Global”发展模式的博奥信(Biosion)…… 不管哪种模式,都在探索全球化道路上留下来丰富的经验与值得思考的方向。

 

据消息显示,4月和铂医药宣布与阿斯利康就CLDN18.2xCD3双抗HBM7022的开发与商业化达成全球授权协议。7月德琪医药为旗下首个商业化创新抗肿瘤药物希维奥举行中国上市会。该药物已获得中国大陆、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新药上市批准。同样的,博奥信也在3月与Pyxis达成授权协议、8月宣布任命Steven Knapp博士为公司首席药政事务和质量官……这些企业在今年的全球化路上已经硕果累累,这离不开其超前的定位。

 

但虽然国内诸多生物医药公司都尝试定位全球,却仍旧有不少区别。以博奥信为例,作为一家致力于为全球患者开发新一代创新抗体药物的公司,博奥信聚焦在肿瘤及自身免疫两大领域持续攻坚创新。自创立始,这家公司就在积极探索“In Global For Global”发展方向。

 

根据官网显示,博奥信在中美两地运营的执行管理团队,由来自强生、艾伯维、百时美施贵宝等企业的前高管组建。而药物开发团队则由杨森公司创新生物药开发部前全球副总裁Hugh Davis博士带领,保证公司从项目立项、分子发现、临床前开发到临床申报的全过程,都是依据全球定位的模式实施。另外其国际顾问团队也均是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MSKCC)、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胰腺癌精准医学中心(PMCEJH)、乔治华盛顿大学等顶尖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组成。博奥信的药物管线,从立项之初就立足于全球分布及竞争格局等多方面进行。

 

与此同时,博奥信极具竞争力的H³抗体发现平台、SynTracer™ ADC抗体内吞筛选平台以及FlexiBody™双特异抗体技术平台这三大抗体发现技术平台,让博奥信能够在早期药物发现的过程中,源源不断地获得差异化的创新抗体。依托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博奥信目前已经开发了超20款差异化药物管线,3款产品步入临床阶段,其中自研产品BSI-045B(抗TSLP单抗)针对重度哮喘在国内开展临床二期试验,在国外针对特应性皮炎开展临床一期试验,并即将在美国申报临床二期的IND。此外,预计今年将有另外二项管线产品在美国申报IND。

 

在构建全球合作方面,博奥信建立了面向全球药物市场的商务拓展和产业联盟,借力全球资源抵抗自身风险。尽管公司总部位于江苏南京,但博奥信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均设立了分公司,以支撑公司全球化抗体药开发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和全球商务拓展。为此,在今年上半年,博奥信又接连引进了前Ionis Pharmaceuticals副总裁Joel Edwards以及前基石药业副总裁叶信良博士等高管以带领团队进行全球化的商务拓展工作,这几位的管理经验赋能博奥信在全球商务拓展中顺利前行。目前,博奥信已经与国内外药企达成了9项战略合作,未来公司还将依据核心技术平台及药物资产开展更多全球范围的药物开发合作。

 

可以看到,博奥信达成多项全球合作交易的效益目前已经显现——作为一家Biotech,博奥信真正打造了一支全球化、跨文化的国际团队,使之能够同步开发超20条药物管线并进行全球临床试验。而通过借力全球合作伙伴资源,博奥信在快速、高效推进药物管线的同时,还降低了开发风险,通过开展战略合作获取可观收入,让博奥信拥有了比一般Biotech更平稳的融资节奏……以上全球化优势让博奥信团队在当下这种复杂易变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具有极高抗风险的能力。

 

In Global For Global的口号贯彻在这家Biotech的发展过程中,但不论是博奥信、和铂医药亦或是德琪医药等定位全球的生物医药企业,他们能否真正走出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甚至成为下一个Genmab,实现在当下行业困局上的突破,仍然需要时间来检验。

 

文章的最后,我们再次把思绪拉回文首的提问:在当下的时代,生物药企到底应该如何把握全球趋势、在层出不穷的挑战与困境中找到破局之道?诸如Genmab、Ionis 等国际Biotech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全球化的发展策略,而诸如博奥信一类的国内企业已经在探索生物医药企业In Global for Global的发展的路上……我们相信,全球化发展映射着中国生物药企开拓崭新局面的新模式。

相关赛道 生物制药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陈宣合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2023创新药及供应链白皮书:解读近400起融资事件,百余条临床管线与BD并购

《2022创新药白皮书》发布:30张图表概览10余细分领域的前沿布局与差异化创新

直击World ADC!ADC领域最权威的国际会议释放了哪些信号?

一项底层技术撑起千亿级赛道,国内企业如何突围专利城墙?

陈宣合

共发表文章161篇

最近内容
  • 2023创新药及供应链白皮书:解读近400起融资事件,百余条临床管线与BD并购

    2024-02-05

  • 药物递送白皮书:资本寒冬逆势火热、近3年吸金443亿,万物偶联最具想象空间?

    2024-01-23

  • 赋能、盘活传统病理检验市场,数智病理业务普遍翻番,病理行业起飞了?

    2023-11-24

上一篇

两年融资超15亿,疫情下爆发的心理健康赛道做对了什么

2022-09-04
下一篇

热度上升最快,“再生医美”能否复制玻尿酸造富神话?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