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改革重磅纲领性文件出台。新华社3月23日电,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增强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建设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同时,《意见》就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分级诊疗、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等提出具体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互联网医院、慢病联合门诊、医保按人头打包支付等各地在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一些创新的探索实践被《意见》吸收,成为未来重点鼓励方向。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指引下,注重全域性考量和整合性策略,采用数字医院等平台和技术,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促进医联体建设并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已经成为各地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手段。尤其在2022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提出“引导地方探索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后,数字健共体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地区的关注和借鉴,成为增强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推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范式。
此次《意见》提出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各地政府部门的全域性考量和顶层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这一点在基层数字健共体的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需要各地政府部门从政府监管、支付制度、医院管理、平台建设、患者体验等多维度整体推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例如,在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的建设过程中,天津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相继出台《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字健共体建设指导方案》等系列文件,指导互联网医院牵头、协同全市26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建管理统一、服务同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互联网医联体。
有赖于全域性考量和相对完善的顶层设计,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顺利地以三段式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三层体系建设:首先,构建数字化、集约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同时,构建标准化、一体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再者,建立按效付费的健康责任制,提升基层医生服务动力。
相关数据显示,在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完善期间,天津市已落地改革举措的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提升了100%,最高同比提升280%,老百姓用脚给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投出了“信任票”。
作为全国医改“排头兵”,三明也是国内最早开展相关模式建设的地区之一。从2018年开始,三明市即在全面总结三明医改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建设以数字化为支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共体”,并结合自身医疗卫生水平和特点持续完善顶层设计。
2021年11月,三明市医改领导小组制定《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补位作用提升全市数字化健康医疗服务能力工作方案》,整体规划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联全通”的数字平台。积极推动搭建了全市统一的“医院互联网数字服务平台”和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使其服务于三明市12家总医院(医联体)及其成员单位,在实现三明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全联全通”的同时,引入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有效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
此次《意见》出台,在“推进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中明确提出“社会办医疗机构可牵头组建或参加医疗联合体”,这也体现了对各地依托第三方数字医院平台牵头组建数字健共体建设模式的认可。
在重视顶层设计的同时,数字基础平台也必不可少。《意见》中就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出,建设面向医疗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交换与保障体系建设。这体现了数字平台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数字健共体即是依托数字医院开展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代表。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该市于2019年开始创建全国首家慢病互联网医院。其以慢病管理为切入口,依托完善的数字平台,在一年多时间内,即成功走出了“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的慢病全程管理模式。现在,随着成员医院相继设立慢病服务中心,泰安慢病患者就诊时间已由过去的2-3小时缩短到20-30分钟,成员医院门诊压力分流20%以上。
因建设成效显著,“泰安模式”已开始在山东16地市推广复制,并整合升级为山东省互联网大健康平台,面向全省的老年人、失能半失能人群、慢病患者等人群,提供复诊开药、医保支付、送药到家、护理上门等帮办代办服务。截至2022年12月底,山东省互联网大健康平台已在济南、泰安、潍坊及德州等地市落地了40余家慢病服务中心,累计服务慢病人群超450万人次。
数字平台和整合型策略的重要性,也同样体现在其他地区的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过程中。以在全市266家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统一的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云检查“四朵云”平台为支撑,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通过为基层医院“搭平台、联三医、建机制”,不仅实现了基层医院数字治理、专病服务和健康管理三重能力提升,也实现了优质医疗服务的端口前移。
以“云药房”为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往供应药品品种平均不足400种,现在通过“云药房”平台遵选补充居民有需求的药品种类,实现了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的有效衔接,供应药品种类涵盖1560个品种,品规数达2785个;此外,“云药房”还有效保障了处方延伸和长处方服务需求,强化了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工作,为居民提供送药到家、线上指导等便利化药事服务。
截至2022年12月底,依托“四朵云”平台,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已与204家基层医疗机构和7家二级医院开展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合作,建档管理慢病患者168万余人。同时,天津市仍在推动基层数字健共体“下沉”发展,逐步将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等纳入健共体“云平台”,持续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建设。
从各地基层数字健共体的建设经验来看,在增强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推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中,能否设立基于价值医疗的长效化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制度和激励机制,将成为各地的推动工作能否真正落地见效的决定性要素。
此次《意见》在“健全服务购买机制”中就提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探索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实行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和“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服务质量数据系统评估、反馈和激励机制”。
在建立按效付费制度、实践健康主管责任制的过程中,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与《意见》高度契合,充分体现了价值医疗的理念。在天津市医保局和市卫生健康委推动下,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内担任糖尿病门特健康主管机构的基层医院,通过探索实施医保基金按病种和人头付费,落实“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医保支付政策,以慢病管理为切入点建立起以健康为导向的绩效激励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医保开始从“为治病买单”转向“为健康买单”,基层医生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相关数据显示,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81.5%,血糖达标率提升超12.1%。而这一机制逐渐在基层建立与完善,也为天津加快全面推行健康主管责任制奠定了基础。
2022年11月,天津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行糖尿病门诊特定疾病健康主管责任制有关工作的通知》,自2022年12月1日起,天津市糖尿病门特由就医管理转为健康管理,逐步将糖尿病门特患者全部纳入健康管理范围,推进医疗机构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截至目前,天津市42万糖尿病患者中已经有22万人签约选定了健康主管机构。其中,与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内基层医院签约入组,并纳入糖尿病门特健康主管责任制管理服务的糖尿病患者逾11万人。
从山东、天津、三明等地的建设经验和成效来看,数字健共体是增强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推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现在,随着《意见》的出台,数字健共体建设经验和模式得到了进一步认可,成为增强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推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