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VC年会观察:为什么大家都开始谈「企业家精神」了?

作者: 王瑾瑶 2023-04-10 10:00

经历了一轮资本寒冬后,今年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再次活跃起来。不过这次,生物医药资本市场不再像之前那样无序和疯狂,多了冷静与理智。

 

我们也看到了不少新变化在行业内出现,新的modality与成熟技术的交叉融合层出不穷,国内药企与国外MNC、Biotech企业的BD合作不断增加,出海走国际化道路的产品持续涌现。

 

人们坚信,泡沫过后,生物医药行业依然前景光明。

 

在杏泽资本主办的BioChina2023中国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上,众多大咖齐聚一堂,围绕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未来的创新、突围与成长,各抒己见。洞见趋势只是一方面,企业家精神贯穿了这场大会的始终。

 

张维迎在《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从容应对变化的最好方式是掌握那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不变的东西。我相信,企业家精神就是那种创造变化但其本身不变的东西。


何为企业家精神,尚无明确的定义,但可以确定的是,不以利润为第一目标,在乎社会价值,做出专注、真诚、超乎企业业务的决策,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企业家们的视角超乎逻辑,甚至是直觉、想象力和判断。


杏泽资本管理合伙人强静提到:“现在做投资,我更看重创始人有没有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下环境尤为重要。在我们所谓的高科技行业,创始人能像中国其他行业的企业家一样,说最朴实的话语,做最扎实的事情,这更为重要。他们不应该被资本市场、产业政策的套利空间牵着鼻子走,或者只在云端指挥一下事情该怎么做。”

 

一如武田制药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CEO单国洪先生在论坛所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要回归匠人精神,真正扎扎实实做技术研发的加强与创新。

 

无论行业如何变幻,企业家精神永恒不变,它能够激发一家企业变革创新的能力和长远的战略思维。会上我们见识了很多企业创始人的性格与定力,他们的特质和精神,为企业的快速成长带来了动力。

 

与众不同的整合策略,早点实现从1到10


方润医疗.jpg

方润医疗创始人&董事长 秦杰


我们讲讲一家创业型医疗企业如何实现从1到10的。今年我刚好回国创业大概20年,综合一些新的大环境,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做方润的心路历程,讲讲如何将它从一家创业型公司转变为平台型公司。

 

成立方润之后,我作为创业者有几个路径可以走,因为自己是理工男,所以我没有去建立销售型公司,而是让方润这家研发型企业演变成平台型公司。在我看来,这样才能让公司有可持续性的发展。这条路径在国内当下这样的大环境中,如果从0到1做起,不是那么难,因为有资金支持,有想法一致的优秀团队,再加上像杏泽资本这样的创投公司,一家公司很快就能成立。

 

怎么从1到10,其实中间的困扰很多,这是医疗器械这个行业里的创业者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我悲观一点讲,在医疗器械领域,要找到一个特别重量级的产品是很少见的,这也许是我们这一行业的特性。对于医疗器械,现实一点讲的话,大多数的产品营收可能只有几千万,特别是在国内知识产权氛围相对比较宽松的大环境下,再加上集采政策的实施,实现从0到1以后,怎么从1到10很困难。

 

所以从我的创业经验来看,方润还是要成为一家平台型公司,除非正好出现一个特别重磅的、可能10年来才有一款的产品,不然还是要思考如何进行持续性的创新。

 

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怎么把研发型公司最终变成平台型公司。就方润的团队来讲,我们拥有非常强的研发团队和有经验的管理团队,同时,创业团队成员还具备做过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丰富经验,这些特点十分利于我们打造平台型公司。

 

从产品组合来讲,要有一个高壁垒产品是我一直坚持的理念。方润成立于2009年,当时就想成立一家运动医学公司,抓手就是等离子这个非常高的技术壁垒,我们是这项技术在国内行业标准中的制定者,所以就找到这个抓手,往中下游去延伸。

 

2015年,方润获得了美敦力的注资,完成一项并购,我们把另外一家射频消融公司变成了方润系统的延伸,从等离子延伸到了射频消融。一年以后,我们又做了一次收购,将一家呼吸介入公司纳入进来,实现了从运动医学到脊柱微创、呼吸介入的横向延伸。

 

所以,方润在很早就开始进行整合了,通常来讲,一家创业公司进行整合的工作是要到上市才发生,但是方润是在提前不断的做整合,把公司从单一的技术往平台方向延伸。

 

方润的发展史在行业内稍微有些与众不同,但是我觉得,在目前集采跟资本的大背景下,大家都在做全产品,其实市场没有那么大,资金可能也没有那么多,所以企业通过内部和外延相结合的整合方式,走平台化途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通道。当然,每个创业者都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对错,最终都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每一步都是不走寻常路的选择,极致的真诚无坚不摧


冯林润.jpg

领挚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冯林润

 

领挚科技主要从事生物半导体方向的产业化,这个事情讲起来相对枯燥,我更愿意跟大家分享一段P+P+P的故事,它们分别是People、Platform和Product,而第一个P —— People,正是领挚成长过程中的核心动力。

 

领挚科技基于薄膜晶体管TFT,借助其通量高、成本低、可拓展性强等优势,构建一系列新型的上游研发生产工具,推动生命科学和医药研发的快速发展。领挚成立于2019年1月,现有约50名员工,这一路上得到了和领挚价值观高度吻合的投资机构包括十维资本,真格基金,和杏泽资本的大力支持。

 

在我心中,最重要的永远是People。我的第一个合伙人是刘哲博士,他从第一天开始,一直陪伴我创业至今,他见证并陪伴了我这么多年发展过程中的艰辛与幸福。在那些个快发不出工资的日子里,是刘哲在咬紧牙陪着我坚持,这份从一而终的不离不弃对我来说,是压力,但更是一份动力。

 

另外两位合伙人,分别是2022年加入的杨一行博士,和2023年即将加入的X博士。杨一行2019年曾经是我最大的客户,经过多年的陪伴和真心交流,一行决定2022年以首席市场官的职位加入LinkZill。到了2023年,一行已经成长成为LinkZill的联席CEO,全权负责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一行的加入,是上一轮杏泽资本投资的关键决策因素,同时也是杏泽资本投资的最大的困惑:“为什么当年拿到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从CV上怎么看都比你要优秀很多的人,要加入LinkZill?”而我的答案是:“因为爱情,因为我写的那句: linking zillions of hearts with love。”

 

X博士有过华大基因的工作经历,作为联合创始人参与的上一家创业公司估值远超领挚,专注于生命科学超过10年。在故事的开头,我们提到的生物半导体行业,如果只有半导体团队,就像一个人缺了一条胳膊,如果没有X博士,领挚的发展会遇到极大的瓶颈。X博士的加入,将以最快的速度帮助LinkZill实现生物半导体的闭环。而之所以我能打动X博士,无非也正是通过领挚的核心价值观,和我自己的真诚和专注。X博士的加入,无疑让我更加坚信文化的力量,让我更加坚定地“一条路走到黑”。

 

除了合伙人团队外,这么多年我身边还有很多外部朋友的陪伴和支持,我始终相信只要你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去爱身边的人,一定会收获更多爱的回报。杏泽资本强静博士,在看完一行和我的配合之后,在疫情封城期间,坚决地完成投资。强博士总会开玩笑地对我说:“你这个搞传销的。”但强博士对LinkZill和团队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从来都没有办法隐藏在他那迷人的眼神中。真格基金的合伙人尹乐,她评价到:“极致的真诚无坚不摧”。十维资本几位合伙人胡炜/张军/姜玮常在不理解业务的情况下,坚持出手投资两轮,坚定要陪LinkZill到最后,去看LinkZill的“底牌”。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人愿意选择相信,领挚才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领挚才有第二个P——Platform。我们围绕生命科学的应用场景,基于薄膜晶体管的各项优良特性,通过最底层芯片设计及其它各项技术优化,最终形成基于TFT的生物半导体平台。

 

有了People和Platform之后,就自然而然的有了第三个P——Product。我们有一些不断开发的产品,像各种各样的传感、发光、便捷式的测试系统,全球企业客户超过20家,学校客户超过100家。随着生物半导体这个平台越来越完备,我们从去年开始已经开启了下一阶段的生物领域的终端产品开发。

 

最后还有一个隐藏的P和大家分享,在我的认知里,当你有了前面3个P之后,Profit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始终坚信,不以赚钱,而是以创造巨大的增量社会价值为目的的组织,最终反而能赚最多的钱,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勇者无惧,智者无疆,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有人有资格说你不可以。”真心的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勇敢地坚持走下去。

 

回到创业的起点,坚韧的她力量


女性企业家们具备独特的细腻与坚持,当被问到创业过程中都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将创业初心变为现实时,她们的回答让人感受到了勇于接受挑战的韧性。

 

泰楚生物董事长&CSO 马璟


泰楚生物马璟.jpg

泰楚生物董事长&CSO 马璟 


这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二次起航了,每次的角色都不一样,面临的困难也不一样。第一次创业是在国企里,最难的是制度的突破,是怎么调动团队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决策的效率。单是股份制改制,就用了19个月的时间,失去了一些机会。

 

做一个全产业链且有高技术壁垒的临床前的CRDMO一直是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出任泰楚集团的董事长,在资本寒冬的当下,完成了3.8亿元的A轮融资,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创业和融资的难度。另外,我现在的企业是在临港,临港毕竟是一个还在建设中的新片区,这里的市政建设还不完善,所以现在最难的是招人,有的人在来面试的半路上放弃了,不少员工每天上下班要两个小时的车程。好在我们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汇集了245人的团队,逐步走上轨道。


齐禾生科创始人 高彩霞


齐禾生科.jpg

齐禾生科创始人 高彩霞


齐禾生科的创立,是巧合也是水到渠成。过去6年我们非常关注基因编辑,因为我们都知道技术成熟了之后就要应用,此时限制它发展的可能就是监管。因此,过去6年我们一直在做这件事情。在2021年,也是非常凑巧,强静总找到我,我们在想法上几乎是一拍即合,就这样齐禾生科成立了。

 

我们知道基因编辑技术最开始是利用蛋白来识别DNA序列,识别率低、费用高;经过技术的不断迭代,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高效、精准、程序化修改基因组,且更加经济实惠。根据统计,80%到90%的遗传病可以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进行基因编辑修改来进行治疗。

 

现在,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上开始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当我们把两种碱基编辑器融合在一起时,就可以实现对某一个基因或某一段特定序列的饱和突变,并通过筛选获得新的作用靶点。

 

另外,我们知道很多目标基因存在上游开放阅读框(uORF),且该区域非常短。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改造,我们就可以实现对目标基因蛋白的上调或下调表达,通过uORF来调节蛋白的翻译效率。

 

我们经常说生物医药是治病,在植物当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白粉病是小麦的三大病害之一,可以使小麦减产达40%。我们进行作物病害防治的时候,有两种策略,除了喷施农药之外,一般都是通过转基因的方式进行作物抗病育种。转基因由于监管限制,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因此我们想到了是否可以用感病基因,感病基因是小麦自身的基因,它的存在使得病原菌能够侵入到小麦体内,所以基因编辑感病基因是治疗植物病害最好的方法。

 

去年1月份,中国发布了关于基因编辑植物的监管政策,真正为基因编辑植物的商业化打开了大门。过去的10年,是让基因编辑工具箱具备更多的工具,未来,是让工具箱为世界创造无限的可能。

 

天泽云泰董事长 赵小平


赵小平.jpg

天泽云泰董事长 赵小平


在我看来,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促成了天泽云泰的成立。生物医药行业在2019年进入了增长期,那个时候我觉得基因治疗有一个特点,它可以治愈很多小分子和抗体药物解决不了的临床需求,所以我觉得不管有多大的挑战,基因治疗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一片天地,长期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好方向。

 

我们觉得基因治疗这个赛道上,除了靶点发现、科学认知、转化医学的研究、临床医学的支持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技术的支持,要思考怎么把技术壁垒做起来。现在,从小分子到抗体,再到CGT行业,国内和国外的差别没有那么大,我们要考虑怎么做自己的工具和产品,而不是去Follow别人。

 

从2019年底到2020年初,我遇到了一个真正想把基因治疗这件事情做成的人,就是李伟教授。李伟教授有自己的专利,也在前期承担了一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我们算是这些技术积累的获益者,取得了早期的递送系统和创新管线在小动物实验中的验证。他最开始跟我讲,创业最重要的是创造价值,他创造技术创新的价值,我们为患者创造临床价值,就是因为这句话,我们在北京见了面,并在2020年初成立了天泽云泰。

 

困难天天有,这个过程中也没有什么值得提的,因为创业就是升级打怪的过程,每天遇到的问题都会不一样,比如第一年是怎么做团队,第二年是怎么做产品,第三年如果快上市了,要想医保支付等问题怎么解决。同时,也要不断地看哪个项目能让企业最后盈利或者成功,这个过程当中还要不断想,要在全球做什么样的技术铺垫,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花多少钱,钱从哪里来。对我来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资金和公司产生的价值要能够匹配,让这家公司做出最伟大的产品。

文章标签 创新药医药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王瑾瑶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健康无国界,阿斯利康携手各方助推中国创新走向世界

CAR-T“致癌风险”警告,FDA宣布安全性审查

万络分子设计者与色瑞替尼发现者联手,新契生物的小分子药物有何不同?

韶远科技:专注创新药“造芯”15年

王瑾瑶

共发表文章152篇

最近内容
  • 派金生物文军博士:基于TE-PEP技术平台的GLP-1和GLP-2类药物合成和研发

    2024-04-30

  • 破解经皮给药系统临床试验的复杂挑战,法规要求和设计要点何在?

    2024-04-29

  • 【首发】篆码生物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推进原创超小型高效基因编辑器研发

    2024-04-16

上一篇

擎科生物重磅首发“擎核TsiKer™高载量合成仪”,加速核酸药物产业国产化进程

2023-04-10
下一篇

【首发】灵赋生物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2轮融资,加速非人灵长类资源与CNS模型技术全产业链布局

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