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专访天坛医院田颖:用有温度的科普,建立起医患信任

作者: 施懿 2023-05-24 10:04

2013年的平凡的一天,田颖主任刚完成晨交班,一个念头便冒了出来:现在微信刚刚兴起,通过微信公众号做科普,传播一定很好。


这并不是一时兴起。在田颖主任看诊的十几年间,很多患者都会问一些重复的问题“大夫,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为什么要安起搏器”、“手术成功率70%的意思是我做了还会复发”。每一次田颖主任都会耐心的为患者解释。在她看来,只有患者理解医生为什么给出这样的治疗方案,才能完全信赖医生,配合治疗。虽然平时一直做科普,但也只是来看病的人才能知道,重复着说,医生很累,老百姓也记不住。“医学科普不能局限在院内,应该通过互联网走向社会,让更多健康的人也了解健康常识,才能让健康理念提前。”


1.png ▲ 波士顿科学IAS创新培训学院主办的“交享乐”医生跨界交流活动第三期现场

让晦涩的医疗知识走近大众

 

2013年9月,为了让更多患者了解可靠、有用的心脏科普知识,田颖主任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朝阳心律频道”,通过该平台定期发布心脏疾病相关科普。后来,这个平台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和行业专家的认可,并纷纷加入。

 

现在“朝阳心律频道”已改名为“哈特瑞姆心脏科普”,成为了一个提供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脏外科、心衰、高血压等心脏全科知识的综合品牌。


 2.png

▲ 哈特瑞姆心脏科普公众号


十年间,“哈特瑞姆心脏科普”累计发布科普文章2400多篇,田颖主任也十年如一日的坐镇“主审”,雷打不动担任公众号的文章编辑和校审工作。回想做公众号内容的初期,田颖主任不禁感慨:“那时候确实很难,不过很幸运,我们坚持下来了。”

 

刚开始,田颖主任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期”。最初的一年里,公众号的粉丝也就百余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田颖主任的亲朋好友。为了吸引更多受众,她尝试了文字、视频、图解等多种形式,并留心受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从形式到内容都紧跟前沿,顺时而变。现在公众号有了专业的运营团队,唯一不变的是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内容质量比任何形式、宣传都重要。因此,我始终坚持输出正确且有内涵的内容。”她如此说道,也如此做到。

 

做科普的“为”与“不为”

 

田颖主任是最早一批做科普的临床医生,她将自己十年“实战经验”总结成了“三为”“三不为”


3.png

▲ 波士顿科学IAS创新培训学院主办的“交享乐”医生跨界交流活动第三期现场 


“三为”分别是:语言简单易懂、内容贴近生活,以及态度温暖有爱。

 

首先,医学科普面对的是缺乏医学知识的普通老百姓,其目的就是让不懂专业医学知识的老百姓理解医学常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因此,照搬教科书上晦涩难懂的文字并不能起到科普的作用。只有将知识拆分成老百姓能听懂的语言,才能真正让大众理解、记住,并促进知识的二次传播。简单易懂的语言是科普的基础。

 

其次,大众最关心的向来是那些贴近生活、日常中常碰见的医疗知识。正是如此,田颖主任科普的内容重心也放在了这部分。

 

以药物科普为例。田颖主任曾给不同类别心脏疾病相关药物做了一系列的科普讲解,包括告诉患者什么症状吃什么药物、哪些药物不能同时服用等。决定策划这一系列内容的原因是田颖主任发现很多患者并不了解药物使用,但心脏疾病是离不开药物治疗的。她希望做一个“用药指南”的科普专题,为患者们避雷。

 

最后,温暖且有爱是田颖主任对待科普的态度。无论是屏幕上还是在医院里,田颖主任永远是一副笑盈盈的样子,她还时常打趣自己:“我一直还挺爱笑的,可能这也是我表情纹深的原因。”这样的笑容也成为了拉近与患者关系的招牌,患者感受到医生的“温度”,医患关系才能温暖。

 

除了一定要遵循的三点,田颖主任也有给自己设定了一条红线,即“三不为”:不当标题党、不蹭热度、不以“流量为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流量似乎成为了自媒体立足的根本。但田颖主任并不愿意通过当标题党、蹭热度的方式博得关注。在田颖主任看来,医学科普是严肃的科普,就像她所说的那样:“既然选择了要做医学科普就必须耐得住寂寞。”

 

踏踏实实做贴近患者生活的科普内容,不被浮躁是社会所影响是田颖主任一直以来的坚持。


有底线不等于故步自封

 

田颖主任给自己的科普设定的标准,但却从未将科普定在方框里。她一直在尝试新事物。

 

除了公众号,她也在各大网站上发布了科普内容。如她的搜狐号“朝阳医院心内科田颖”累计阅读量超7800万,连续三年获“搜狐自媒体医生领袖”称号。2016年她原创了短视频科普栏目田言秘语”,通过视频的方式讲心脏病的科普,图文并茂,轻松易懂。


4.png 

▲ “田言秘语”科普视频


现在,很多患者都成为了“田言秘语”栏目的铁杆粉丝,每周定点收看,不时还会有人催更。偶尔走在路,还会被人认出来。科普工作初见成效,田颖主任内心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成就感。

 

由于每个平台的受众群体不同,田颖主任在各大平台发布的内容形式也各不相同。她想通过多平台的覆盖,让这些健康知识传播得更远。

 

尽管在科普圈里已是小有名气,但田颖主任始终没有忘记作为医生的初心。在给新入“科普坑”的临床医生建议时,她仍会强调:“治病救人才是医生的本职工作,科普只是锦上添花。作为医生一定要认清自己本质,精湛的医术才是立足的根本。”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施懿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施懿

共发表文章136篇

最近内容
  • 华西医院陈蕾团队,一项癫痫监测专利公开

    2024-04-29

  • 专访华中科技大学陈伟教授:一套评估方式,让AI医疗更智慧

    2024-04-25

  • 2024 VC意难平:曾经婉拒的项目,又联系起来了

    2024-04-25

上一篇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标准化,要跳出“行业内默认”框架

2023-05-24
下一篇

怎么做好核药创新?未来医疗100强 · 核药论坛

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