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当初创公司开始“出海”,何以为帆?

施懿 2024-01-31 17:42

 2022年末,一则深圳先进院“组团出海”的消息引发热议,也为2023年的“出海潮”开了个好头。

 

几个月后,先进院的出海尝试便结出了果:深圳先进院孵化而来的中科佰乘(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比利时创新生物制药公司ConvEyXO正式签署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这次合作不仅促使双方整合资源,联合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和产业服务平台,还推动我国创新企业走出国门。

 

除了先进院,在2023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还与德国蔡司合作研发了光学显微镜;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也和日本三菱合作了新型高分子材料……凭借创新技术出海,正在成为主流趋势。

 

一、创新已成为出海底色


一位从事企业出海中介服务的工作人员告诉橙果局:“企业出海一直有,但不同的是2023年创新企业成为了出海的主力军。”

 

的确如此,在产品带动品牌出海的时代,创新技术底色越来越重要。一些小体量,独居先进技术的创新企业也已扬帆启航。

 

如北京的北启生物,全球独有的CiPSC平台成为了公司迈向更远市场的底气。据透露,北启生物正在与全球多家生物技术和药企洽谈合作,即将推进海外市场。另外,上海的闪量科技也凭借独创的微阵列-实时荧光扩增技术,正在推进海外合作。而与ConvEyXO合作的中科佰乘成立也仅仅只有一年时间。

 

这些案例都反应出一个事实:初创公司已经成为“出海”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而在这之中,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出海的重要标准。这背后,其实也是中国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

 

二、产业提升背后,是创新的三层金字塔


1底层创新:从科研院校改变创新生态


科研院校是创新科研诞生的主要阵地之一,我国科研实力整体进步自然也反应出我国科研院校实力的提升。近几年在政策支持、人才实力增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科研院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屡屡升高。

 

从2020年开始,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在外部压力与科研发展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逐步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据2023年国务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

 

充足的科研经费不仅能够提升科研的客观条件,同时也给予了科研人员更多自由发挥以及试错的机会。另外,政策作为顶层设计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有助于形成重视科研、尊重创新的社会风气。

 

各地政府也纷纷解囊支持科研。在2023年威海市出台了《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强调要优化技术创新平台布局,对获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的牵头单位、参与单位,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这大大激发了有能力进行科研活动的单位,参与到创新之中。

 

除了政策引导以外,人才队伍的壮大也是科研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才实力的提升,一方面源自我国基础科研能力增强,反哺学科建设,进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另一方面,我国的创新环境,也吸引了海外人才归国。

 

此前,在采访中就有科研人员提到过:“最近,我的很多科研朋友都选择回国发展了。”究其原因,科研人员认为国内的机会更多了。

 

为留住人才,各地科研院校都为科研人员回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以及待遇。如北京大学不仅会给海外引进人才提供基本年薪、教研职位、以及一系列生活补贴,还会科研人员提供200-800万的研究经费;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是开出了提供700-9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以及200平米科研办公用房的条件。此外还有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给出200万元的年薪、温州理工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广东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等高校给出100万-120万的基础年薪……

 

在创新客观条件以及人才实力同步提升之下,我国的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在逐步细化,确保成果人的权益,进一步保护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2产业创新:外部动力与自身实力


从科研成果到产品,还需要经历市场化的考验,而企业便是创新产品最终的落脚之处。近几年,企业端的创新实力也越发显著。

 

在2021年,政府便开始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并对已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企业实行普惠性财政补助。所谓的准备金,即企业在科研活动前期货过程中,专门预支出一笔资金,仅用于项目研发。这一做法能够有力引导企业有计划、持续的增加研发投入,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除了财政补助以外,政府还从减免税收、科技创新奖励等方向给予企业创新政策扶持。

 

另外,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因此,加大创新力度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外部的引导激发了企业创新的动力,而企业创新的实力还源自内部。如今的企业早已不是“加工厂”模式,很多企业已经将重心从“自主生产”向“自主研发再生产”转移。因此,大多科技企业内部也藏着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甚至一些企业的创始人便是科研背景出生。

 

另外,受归国潮的影响,企业也收获了许多有丰富管理经验以及科研经验的创新人才。他们为企业带来了世界市场的视角以及不同的管理策略,企业将其内化成创新能力,进而提升自身价值。

 

3产学研合作:两端相辅相成


当然,产学研合作也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

 

科研院所与企业在创新研发的过程中各有所长,二者结合便能消除短板。如企业更了解市场的创新需求但没有研发的实力,而科研院所就能弥补这一缺憾。因此,广东、上海、江苏等地正在开展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即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对接。

 

另外,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端的科研知识与成果也能反哺科研端,形成逆向流动。

 

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她们一边遵照传统模式,即高校研发形成科技成果,再通过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程化应用完成转化。而另一边也将企业将科技成果和创新思想吸纳入高校,并与高校技术积累相结合进行后续开发。

 

基于此,华理与申能能源、西陇科学、江苏创联等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共建联合研究中心,为企业提供了创新器械以及材料研发的新方案的同时,也收获了诸多课题灵感。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形成了从科研搭配产业的创新循环,使得整个医疗产业的创新水平得以提升,最终造就了我国创新出海的热潮。

 

三、出海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当然,“出海”潮的爆发也并非单维度因素促成,其背后是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共同作用。特殊的因素使得更多中国的产品得以被更多国际市场看见;“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实施,也使得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更加便利化;而诸如迈瑞、华大基因、鱼跃等出海的先行者们也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树立的良好商业形象,也为为初创公司的”出海”打下基础。

 

中国产品在创新展会上的亮相,我国创新实力正在被世界所看见。在近年多个知名国际展会上,中国企业也频繁受到邀请。海外资本进入国内市场,各国招商部门提供的优惠政策都意味着对国际市场对中国创新的认可。


但初创企业的“出海”才刚刚开始,要真正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挑战或许也才刚刚开始。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施懿

共发表文章191篇

最近内容
查看更多
  • 从打印皮肤到打印药物,RegenHU用3D生物打印为药物生产铺路

    2 天前

  • 布局百余项专利,波士顿科学、美敦力、IBM纷纷入局,这一赛道为何升温?

    2024-10-04

  • 坐拥多款“全球首创”产品,欧洲心血管器械巨头要换新赛道了?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