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对话大脑原位神经再生先驱者陈功教授:十年砥砺,梦想终成剑锋

作者: 施懿 2024-04-10 10:02
NeuExcell Therapeutics
https://neuexcell.com/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神经退行性疾病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商 | PreA轮 | 运营中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2023-05-04
融资金额:RMB¥1亿
中科科创
查看

从微观的神经元活动到宏观的认知行为,脑科学探索着人类最神秘、最复杂的领域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科研人员、医生和创业者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致力于揭示大脑的奥秘,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脑科学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脑科学领域的科研创新、转化、临床应用和前景,以及产业内的创业风向和发展瓶颈,橙果局策划了“Brain talk接龙”系列访谈。我们希望通过与科研人员、医生和创业者的对话,为大家呈现一个全面、深入的脑科学世界,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本期“Brain talk接龙”的专家是来自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的陈功教授,他将带来“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的研究故事。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当科学家,长大了我真成了科学家。”当与橙果局谈到为何醉心科研时,暨南大学陈功教授这样形容自己的经历。

 

小学起,因受到老师的鼓励,他便在心里埋下了科研的种子,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儿时的他认为科学家便是要创造出“未有之物”,尽管回头看时这样的想法有些粗糙,但也大道至简。科研的关键,就是创新。

 

三十年后,当年咬着笔,畅想“科学家”是什么样子的孩童,最终梦想成真。陈教授依旧秉持着“创造未有之物”的想法,成功研发出了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点亮一盏明灯。

 

一、向世纪难题冲锋

 

在报考大学时,陈功选择了复旦大学神经生理学专业,只因他的盐城中学生物老师赵长盛告诉他:“21世纪是脑科学的世纪!”,他便这样将自己的科研生涯与脑科学绑在了一起。

 

1987年,陈功从复旦大学毕业,跟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冯德培院士开展神经相关研究,并获得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来到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博士后期间,陈功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相继发表了多篇论文,在2002年顺利加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担任教授

 

此时,陈功的“科学家梦”开始一步步地实现。

 

在陈功的研究生涯中,神经再生是一个重要的标签。神经元是大脑重要的功能单元,当大脑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时,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都会受到侵害。而神经元通常会死亡或发生退行性病变,由于其不能分裂,所以一旦死亡,所执行的脑功能就可能永久性丧失。如何在大脑里再生大量的新神经元一直是一道世界难题,也是世纪难题,鲜有突破。

 

年轻的陈功教授一心想挑战这道世纪难题。2008年,陈功拿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终身教授职称,于是他决定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把“修复大脑,造福人类”定为自己的座右铭。

 

2012年,是陈功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担任教授的第十个年头,他依旧埋头于实验室,试图找到能让脑神经元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这一年的诺奖也颇为精彩:莫言成为了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山中伸弥和约翰·戈登也因发现成熟、分化的细胞可以被重编程成为多能干细胞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山中伸弥教授的研究获奖,也点醒了陈功:“既然可以用转录因子把皮肤细胞转化成干细胞,那我们是否也可以在大脑内用转录因子直接把胶质细胞转化成神经元呢?

 

陈功立马展开实践。原本他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但幸运女神再一次眷顾了他和团队:“NeuroD1是我们测试的第二款转录因子,没想到一试便成功了。”短短两年时间里,团队将一个大胆的想法转为了现实。这项“运用神经转录因子NeuroD1将小鼠大脑内源性胶质细胞原位直接转化为功能性神经元的工作”在2013年底在线发表于Cell Stem Cell,并被评为2014年度最佳论文,在国际上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幸运的背后,实则是陈功几十年的积累。在此之前,陈功便专门研究过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另外,他还常与神经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有时一聊就是一整天。而山中伸弥教授的研究更像是一根导火索,让陈功点燃了“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的新时代。

 

2013年,因为发明了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陈功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授予维恩·维勒曼冠名主任教授席位。2015年,首次报道运用小分子组合物将人源星形胶质细胞高效转分化为神经元;2019年,首次报道NeuroD1基因疗法治疗脑卒中;再到2020年,首次报道原位转分化技术治疗亨廷顿舞蹈症。陈功带领团队一次次向大脑原位神经再生的无人区发起冲锋。

 

二、辞职回国,从教授转化为创业者


“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的发现让陈功左右逢源,他不仅主持了世界上首次“在体细胞转化” 的专题报告会,还受邀在Neuron杂志发表了关于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的前瞻性综述。2019年陈功的科研事业正高歌猛进,他却做出了一个旁人难以相信的决定——辞职回国

 

辞职的起源还要从2014年说起。当时陈功刚刚发表“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的论文,身边不少朋友,包括学校转化部门的老师都劝他成立个公司,用这项新技术去做出新产品来。但一开始陈功并不认可这一想法,在他看来开公司是商人做的事,而自己是个科学家。


随着研究的深入,陈功逐渐意识到大脑修复技术只有应用于临床才能真正的造福人类,而自己则是那个最了解这项新技术的人。于是,陈功有了创业的想法,他的家人和朋友们也非常支持。2016年,Smith家族拿出85万美元天使轮启动基金,帮助陈功与夫人徐洁成立了NeuExcell Therapeutics,也就是神曦生物。至此,当年“不情愿”创业的科学家,终于踏上了创业路。

 

随着创业的深入,陈功发现许多投资人一听是研究退行性神经疾病都直摇头:“这一领域的新技术不少,但大多数都折戟沉沙。”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小鼠脑和人脑之间有巨大的差距,中间缺少了非人灵长类大脑研究这一重要环节。

 

但在美国,由于动物保护主义以及伦理等原因,灵长类动物实验有着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要求。为了推动“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成药,陈功决定辞职回国。在飞机上,陈功不禁感叹道:“我把下半辈子都‘交’给猴子了,一定要在灵长类上实现大脑修复。”

 

2019年底,陈功全职加入了位于广州的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并建立大脑修复中心,潜心研究“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致力于将原位神经再生研究从大小鼠动物模型推进到灵长类模型。2020年,陈功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表了灵长类猕猴脑中风模型上大脑原位神经再生的工作,离推向临床又前进了一步。

 

陈功教授回国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投资人纷至沓来,到暨南大学拜访陈功教授,商谈设立神曦中国的新公司。2021年,神曦生物在中国正式成立,组建了由多名神经科学博士组成的研发团队,开启了创业的新征程。2022年,神曦生物被评为亚洲极具潜力的基因治疗公司之一。2023年,神曦生物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并被全球著名评审机构沙利文授予“亚太基因治疗创新奖”。


至此,陈功教授在专心研究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同时,也把自己从一名教授成功地转化为一位创业者。

 

三、“三个全球首例”的愿望

 

如今神曦生物已经步入正轨。值得注意的是,和其他企业不同,神曦生物关注的管线几乎涉及所有退行性神经疾病。陈功告诉橙果局:“所有神经退行性疾病无论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渐冻症,还是眼部黄斑病变,在我看来都是‘神经元死亡病’。”

 

神曦生物主要围绕着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展开。“我们不筛选靶点,只关心神经元死亡后,如何就地取材,再生新的神经元来恢复神经功能。”

 

2020年底,蔡磊与陈功取得了联系,渐冻症研究成为了陈功团队关注的重点方向之一。2023年,团队初步建立了猴子的渐冻症模型。


“只要灵长类动物实验成功了,就离进入临床不远了。”但灵长类动物实验周期很长,一个实验通常需要做一年以上的时间。陈功表示在2024年底或许渐冻症药物的疗效便能显现,如果一切顺利,2025年将有可能进入临床。

 

另外,神曦生物在2024年3月成功地实现了全球首例胶质瘤患者应用NeuroD1基因疗法的临床给药。这是陈功十年磨一剑,终于将2013年的第一篇NeuroD1再生神经的学术论文变为了走向临床的现实。

 

在2024年元旦,陈功许下了“三个全球首例”的愿望,即把国际原创的NeuroD1基因疗法治疗胶质瘤,脑中风,和阿尔茨海默病这三条领跑管线相继推上临床。现在,胶质瘤项目已经成功进入临床试验,接下来还将计划完成全球首例脑中风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给药,向着“修复大脑,造福人类”的愿景迈进。

相关赛道 生物制药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施懿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施懿

共发表文章136篇

最近内容
  • 华西医院陈蕾团队,一项癫痫监测专利公开

    1 天前

  • 专访华中科技大学陈伟教授:一套评估方式,让AI医疗更智慧

    2024-04-25

  • 2024 VC意难平:曾经婉拒的项目,又联系起来了

    2024-04-25

上一篇

融合推动技术落地:一位商科教授用脑机接口监测情绪,提供个性化正念干预方案

2024-04-10
下一篇

斥资百亿抢办“新”高校,CEO们打的什么“算盘”?

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