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发】良平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加速饲用替代蛋白产品迭代及全国生产基地布局

谢灵 2024-08-09 08:00

动脉网第一时间获悉,近日,湖南良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平生物”)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中信建投资本。所募资金将用于产品迭代、新建生产基地以及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在饲养行业,营养供应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植物基饲料原料和饲用添加剂。前者构成了营养供给的基础,提供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大豆粕等,但存在营养物质消化率不高和部分特定必需氨基酸缺失等局限。而饲用添加剂又主要分为两类,解决消化效率的各种酶制剂等产品和解决营养成分缺失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产品。

 

然而,目前饲用添加剂在生产、分离和纯化过程中的成本相对较高,且其效能在饲料工业的高温加工过程中以及动物消化道的酸性环境下可能会显著降低。针对这个痛点,良平生物提出了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升级饲用营养供给模式。

 

良平生物成立于2019年,利用合成生物学及微生物组学等最新的生物技术,搭建远强于动物自身消化系统的体外“消化工厂”,对植物原料和非粮原料进行发酵处理,旨在将原料中原本不可食用、消化的物质高效转变为可消化吸收的营养,提升传统饲用原料营养吸收效率,以更好地满足动物和人类的营养与健康需求。成立以来,2020年、2021年、2022年良平生物实现营收复合增长率100%,2022年实现年度盈利,2023年营收达近亿元。


微信图片_20240808153259.png

 

目前,公司业务范围已遍及山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东等地市场,在深圳设有研发中心,在荆州、衡阳等地建有生产基地。主要客户群包含众多国内龙头饲料上市企业、养殖上市企业。


从“小作坊”发酵到工业化,从技术到量产闭环完成市场扩张


据介绍,良平生物技术研发团队脱胎于清华大学和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从事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超10年,产业化团队拥有超30年发酵工艺经验,拥有数十项相关专利,今年预计申请发明专利超10项。

 

良平生物创始人梁卫军是中国第一批饲料人,作为扎根于饲用营养产业的连续创业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办一家饲料企业,深耕饲料市场多年,对饲养需求有深刻的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1996年,受到湖南传统米酒发酵的启发,梁卫军开始尝试利用酒曲对秸秆进行发酵,试图解决传统饲料气味难闻、动物不愿意吃及利用率低等难题,逐渐探索出一条从“小作坊”发酵向工业化发酵的技术优化路径。“通过最初的秸秆发酵,梁卫军发现利用微生物对原料进行发酵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近30年的尝试和优化过程中,梁卫军积累了大量的微生物资源也摸索出了成熟的工业化原粮发酵方案。”良平生物联合创始人&CEO梁恩铨说。


微信图片_20240808160818.jpg 

而在产品研发层面,良平生物的研发团队由李天一博士带领,李天一本科、博士阶段就读于清华大学,师从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戴俊彪,博后阶段在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继续从事合成生物学研究,主要工作涉及元件工程、代谢工程调控、基因组大片段重排、人工染色体构建等。作为合伙人&CTO加入良平生物后,带领团队在合成生物学技术、微生物组体系及液态+固态联动发酵工艺这三个方向上实现前沿生物技术在饲养营养赛道产业化落地的突破。

 

在投资方中信建投资本看来,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这样一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以“产业化”为核心的团队更受其青睐,“良平生物的团队拥有强大的产业背景,熟悉行业规则,可广泛推广产品,实现从技术到商业的转化。”中信建投资本副总裁安然表示。


微信图片_20240808152652.jpg

 

而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企业要走得更远,则离不开两个关键点。“一是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无论是生产成本还是产品性能;二是下游市场更开放,利于新兴产品平稳进入市场,完成商业化验证。”安然补充。良平生物则是一个满足以上要求的合成生物学创新企业。


三大核心技术加持,华中地区年产规模达15万吨


“把饲用添加剂大致分成两类的话,一类是提高植物基原料利用率,加强消化效率;一类是营养补充型。”梁恩铨说。以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组学+发酵法的技术构建体外“消化工厂”,不但能够提高消化效率及利用率,还具有在一款产品中降低成本并复现数种营养补充代谢产物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808160450.jpg

 

目前,良平生物已经向市场推出一款替代蛋白——植物基发酵蛋白,并已在华中地区实现年产规模达15万吨/年的产能布局,共生产了超10万吨替代蛋白产品,在数百万吨饲料中添加应用。依靠这一单品,已经实现在2023年实现近1亿元营收。据介绍,植物基发酵蛋白以豆粕作为主要发酵基底,多株菌协同发酵,通过多种消化酶基因高效表达,实现原料中多种抗营养因子100%消除,抗原蛋白降解率达80%,蛋白消化率超95%,代谢能较发酵前提升30%。同时构建和强化多条代谢通路,进一步高产高值有机酸,同时调整氨基酸含量结构符合动物生长需求。综合实现将原料可消化价值提高了40%,成本相较于传统饲用蛋白原料降低20%,可作为替代蛋白替代30%-50%传统饲用蛋白原料。


微信图片_20240808152634.jpg

 

据良平生物介绍,2021年全国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达957家,合计17707.7万吨,平均18.5万吨/年,潜在产品使用量7400吨/厂,潜在营收超2000万元/厂,市场广阔。

 

而这一单品的打造离不开良平生物的三个技术核心。首先是在上游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方面,良平研发团队开发了一套基因载体稳定遗传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无需添加抗生素及任何药物,完美贴合良平生物多菌株发酵和液态+固态发酵的生产场景以及饲用产品的食用安全需求。此外,良平团队开发并应用了标准化的代谢通路组装技术体系,可将代谢工程优质底盘细胞的构建周期缩短至7-10天,目前已经完成上百株不同种属的生产菌株构建和产业化应用。

 

其二是液固态发酵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精密发酵技术,获得含有大量益生活菌和酶的发酵液,然后采用特有的分散式湿法厌氧固态发酵技术,对植物基原料进行发酵处理。这一技术路线省去对酶制剂及有益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步骤,能够有效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此外,厌氧发酵的方式也极大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以及发酵风味。

 

第三,通过多年研究和积累,良平生物现已构建庞大的自然菌株库及生物元件库,并积累了大量的长链条发酵数据。自然菌株库包含近万株有特定功能的菌株,来源覆盖野生动物消化系统、全球范围特异植物根系及生长环境和昆虫体生存环境等,有助于针对特定发酵要求进行作业;生物元件库包含转录调控元件、基因编码元件、蛋白表达分泌元件等多种类型的标准化元件,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调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公司已积累了超过20000条标准化的发酵数据,为产品稳定和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依据。

 

基于三大核心技术,良平生物将产品开发重心放在三个方向:饲用营养开发,包括对豆粕、棕榈、虾壳、羽毛、秸秆以及一些极其廉价工业副产物等非粮原料进行发酵处理,开发新的替代营养来源,实现价值数倍的提升;满足动物健康需求,指发酵定向产出如维生素、中药活性物以及其它高值小分子物质,对动物的肠道微生态进行调控,进一步影响机体;满足食品精准营养需求,也就是指通过开展人类食品及保健食品产业,将精准营养理念带到食品、餐饮消费中来,创造高值代谢产物保健食品相关产品。

 

据透露,良平生物目前具有三条产品候选管线,包括以棕榈替代玉米、小麦;以秸秆替代麸皮、米糠及以抗菌肽替代抗生素等。目前,进展最快的发酵棕榈粕管线将对原料中的甘露聚糖、纤维素等非淀粉多糖进行定向分解,同时转化成一部分功能性寡糖,进一步促进营养吸收、维护健康,预计今年完成中试。“未来,有超过50%的饲用原料值得被生物制造的方式重做一遍,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梁恩铨说。

 

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全国工业饲料总产值达到了1316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快生物制造技术赋能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制剂,推动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生物制造+”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未来,国家有望出台更加细化的政策,生物制造相关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打开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良平生物创始人&CEO梁恩铨表示:感谢投资方对良平生物的信任和支持。自2019年成立以来,尽管我们在行业中属于相对年轻的一支队伍,但凭借创始团队过去在产业内的深耕细作和‘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团队,我们在快速实现商业化的同时,2020-2022连续三年实现营收100%增速,2023年营收达近亿元。未来,良平生物将继续发挥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组学+发酵法的技术优势,不断推进新管线的研发进程并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更高效、更低成本的饲用营养能够推广到全国。

 

中信建投资本副总裁安然表示:良平生物凭借独特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和生产工艺,打造出了价低质优的发酵饲料产品。相较于传统的发酵豆粕,良平生物的发酵豆粕在质量不劣于竞争对手产品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产品的销售价格。凭借在价格和质量上的优势,良平生物成功地将发酵豆粕的使用场景从幼龄动物饲养拓展到了普通牲畜的饲养,在猪、鸡、虾等多种常见牲畜的饲养上对普通豆粕实现了一定的替代。良平生物目前已初步验证了其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并实现了近亿元的销售收入。


热门标签: #蛋白#良平生物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谢灵

共发表文章201篇

最近内容
查看更多
  • 25个“创业打工人”,在印尼感受了医疗出海的温度和难度

    2024-09-16

  • 首付1.5亿!非小细胞肺癌管线BD+1

    2024-08-30

  • 医药一哥发布史上最好半年报

    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