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专访中科普陈锡坤:心理产业元年已到,风口已至,心理经纪人紧缺

作者: 王世薇 2018-09-30 08:00

9月17日,在厦门市集美区举办的2018中国心理产业博览会(简称“心博会”)闭幕。动脉网(微信号:vcbeat)对本届心博会的组委会秘书长陈锡坤进行了专访。在这一应用心理学发展的特殊时刻,陈锡坤就心理产业发展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动脉网将他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1、2018年是中国心理产业的元年;

2、心理产业现在正站在难得的风口上;

3、技术标准是心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4、心理行业真正缺少的,是心理经纪人。

 

心博会筹备和召开期间,陈锡坤很忙。他不停在偌大的心博会展厅穿梭,在展厅和心理产业论坛之间专场,脚不沾地。这是陈锡坤和他的团队第一次举办产业博览会,也是全国心理学人第一次以产业之义聚在一起。


此次展会有265个标准展位,其中特展区21个,厂商实际签到人数527人,展示了五百多件、总值超过4000多万的高科技心理服务产品,成交和采购意向预计超过1亿8000万。除了产品展示,心博会现场还举办了40多场体验活动和大众科普讲座,参加展会人员近两万人次。


实际上,在心博会举办以前,大多数人对何谓心理产业、何谓心理产业的博览会并没有概念。两百年前,心理学第一次被界定为一门学科。一百多年前,心理学被引入中国。长期以来,国内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是分散的,机构、从业者之间缺乏合作式联结,他们天然地将对方作为对手,只冲撞、不交流。


破冰:心博会引发全行业思考


当举办心博会的想法被提出时,陈锡坤心里打鼓。“我本人没有什么障碍,但是担心大家不理解。”心理设备销售员出身的陈锡坤,已经浸淫行业十数载,他坚信产业化是振兴心理行业的必由之路。

 

陈锡坤当前供职的中科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普”)是一家依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做心理技术成果转化的企业,陈锡坤的工作是把一些交互调节类电子产品和评估、训练类专用设备推向市场。对许多人而言,陈锡坤的工作内容有点匪夷所思,毕竟他销售的产品在生活中并不常见。陈锡坤坦言,纵然深谙行业的游戏规则,心理器材的市场并不好做。但是2018年以来,陈锡坤能明显感觉到市场在升温。

 

此前,2016年,全国健康与卫生大会上提出倡议:“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治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联合22部门下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让心理学人感受到政策的春风开始向自己吹来;同年,心理行业的两个头部企业——成功之道和心海导航,相继在新三板挂牌。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亮相带来了更多资本入局蝴蝶效应,一些中小玩家开始被投资机构调研。去年以来的资本寒冬,对于心理行业的企业来说,似乎不太冷。

 

陈锡坤认为,这波市场升温的根源在于政策倾斜。在以往,举办心理行业活动被视为办公益。

 

“政策的风口才刚刚到来,我推测以后政府采购力度会更大。”风口已至,但由于心理是相对交心的科学应用,政府相关部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陈锡坤认为,举办一场心理服务的全景展示正当时,而这一目的也正符合主办方之一——中国心理学会科学普及委员会的工作宗旨。

 

8月初,心博会招商正式启动。与陈锡坤最开始的担心无二,潜在的参展商们大多无法理解心博会将是怎样的存在。第一批确定参展的企业几乎全是陈锡坤熟识的机构。他们出于对陈锡坤的了解,即使不了解心博会的来龙去脉也相信他的判断。但更多的拟邀请对象是陌生的企业,陈锡坤和他的团队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合适的规则去与他们沟通。

 

“他们很多人是一种观望的态度。”据陈锡坤介绍,在与心博会平行举办的心理产业论坛上,成功之道和心海导航的创始人都受邀作为嘉宾发表演讲,但他们的产品却并没有出现在心博会的展位上。对首届心博会的迟疑态度是许多业内人士的普遍心态。“但他们(心海导航和成功之道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届心博会,他们会第一个报名参展。”陈锡坤显然对这个结果很满意,“有很多规模稍小的参展企业表示,自己从业十几年,一直希望有一个全行业的盛会,现在终于等到了,以后每一届都会参加。”

 

破冰实艰,但举一则容易反三。就在陈锡坤风尘仆仆赶回展厅接受动脉网采访之前,已经有两个意向城市向中科普抛出橄榄枝,将举办第二届心博会。

 

其实在陈锡坤看来,心博会的成功既是意料之外,也在常理之中。心博会能够实现从0到1的跨越,是基于心理行业本身的积累。无论是人才还是机构,心理行业都已经积累了足以实现产业化发展的体量。

 

2018年:中国心理产业元年

 

那如何实现心理行业的产业化发展呢?陈锡坤向动脉网讲述了他的想法。


陈锡坤认为,心理行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在于建立技术标准。心理健康服务有完整的流线型轨迹,诊断在先,治疗其次,疗效收尾。目前,心理诊断多采用传统的评估量表,这种方式偏主观,且缺乏统一的标准。如果能在心理健康服务流程前端引入技术因素,以心理设备替代评估量表完成心理诊断,不失为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合适的切入点。

 

而公众对心理设备认知的缺乏,是制约技术引入的瓶颈。“所以心理服务产业化发展,归根结底缺乏的是经营性人才。”陈锡坤为此新创了一个名词,叫心理经纪人,他们的职能是在产品和市场之间建立桥梁。陈锡坤解释道,心理经纪人介入后,一方面有利于建立专业信任,心理专家只负责提供专业服务,商务事项全部交由心理经纪人处理,可以强化专家的专业形象;另一方面,由专业人做专业事,有助于提高效率。

 

陈锡坤敏锐地注意到,今年以来,政策的加持使市场很活跃,不同主题的行业峰会陆续举办,心理产业元年似乎已经来到。

 

在心博会论坛上,国内营地教育领军品牌风之原创始人朱松指出,心理产业的撬动点在心理产业之外。陈锡坤也支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心理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心理学不再作为一个载体,而是作为工具出现在产业中。这就好比,在工业化里,工业制造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并不是交易标的,而一个个凝结了丰富工业理论和技术的产品才是交易持续不断发生的根源。


心理经纪人:心理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


陈锡坤向动脉网描述了他眼中心理产业的3大主要因素,即人才、资金和场所。其实,从产业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心理学也可以落入经典的经济学范畴,即围绕“人、财、物”的稀缺性展开活动。

 

区别在于,心理学的人、财、物有其自身的特点。


人才方面

 

陈锡坤认为,心理产业的人才队伍应该具备技术型人才与商业型人才并举的结构。所谓技术型人才,即具备了心理专业理论和实操技能,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等工作的人。在传统意义上,技术型人才就是心理学人才的全部。所谓商业型人才,即前面所说的心理经纪人,他们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心理学有强烈的认同感,同时具备高超的商业技能,能够聚焦细分市场需求,并采用合理的方式将心理学产品推向市场。

 

截至目前,我国技术型人才储备已经达到相当高位水平。仅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的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就有超过130万人,还有许多在专业培训机构经过足量培训,并在实践中掌握了有用技能的人。 从理论上讲,我国技术型心理产业人才从数量上是足够服务国内心理健康市场的,各类注册心理服务机构超过5万家之多。然而,真正符合心理经纪人要求的从业者却寥寥无几。

 

陈锡坤强调,困扰心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心理经纪人的缺乏。用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高文斌研究员的话说,心理学应该达到的目标是让公众对心理服务的需求成为像农副产品需求一样的刚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自然离不开庞大的心理经纪人队伍。


资金方面

 

心理行业因其特殊性,资金来源主要包括2个方面。

 

一方面是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另一方面是政府购买的资金。随着心理服务品类的丰富和社会消费升级,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一直在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政府购买力度在政策推动下变得活跃,政策可以从很多角度推动政府购买,例如财政预算,再如在相关评定指标中纳入心理发展水平的因子,也会推动政府购买。


场地方面

 

目前,场地是很多心理学人的从业桎梏,而大量具备心理服务资质的人无法找到适宜的服务场所,也是优质心理服务缺失的重要原因。今年以来,获得政策加持的心理行业在用地上显得更加容易了。常见的方式是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建设心理产业园,为心理机构展业提供必要支持。重庆九龙坡区政府与心海导航集团联手打造的重庆心海心理产业园已经筹建完成、即将投入使用,而此次心博会,也促成了厦门市集美区政府、电子城、中科普三家联合打造集美心理产业园的合作意向。

 

陈锡坤认为,资金和场地因素则主要靠政府发力,而人才因素则要靠市场发力。

 

在向动脉网解释心理经纪人如何推动产业发展时,陈锡坤介绍,心理设备行业几经迭代,已具备了良好的商业推广前提。以中科普的心脑检测仪为例,最早的版本功能简单、体积庞大,而目前经过改良的2.0版心脑检测仪不仅能够采集用户的脑电、皮电信息作出心理健康评测,还运用了VR技术,以可穿戴智能硬件的形式出现,非常契合大众对智能产品需求,正是心理产业标准化发展所需要的产品。而且,正在研发的3.0版本,体积将更小、功能将更全面。

 

心理经纪人通过打破壁垒、优化服务的方式连通了心理产业的供需。陈锡坤分享了他的团队帮助元认知干预技术市场推广的案例。元认知干预技术由辽宁师范大学的金洪源教授团队研发,30多年前这项技术就已成熟,成为唯一获颁科技奖的心理技术。然而直到近几年,陈锡坤等人介入后,该技术才真正在市场广泛推广应用。

 

首先,他们帮助金洪源教授团队打破传统思维,将这项技术的关键点以出版图书的形式向外界广而告之。

 

其次,加强技术团队与受众的交流,安排核心技术骨干参与各种行业论坛,让元认知干预技术为业内人士所熟知。

 

第三,建立规范化的培训体系。心理产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渠道端对一线人员的专业度要求很高。以往的管理方式更粗狂,心理经纪人介入后,一线人员的严格培训、考核和督导体系被建立起来,保证一线人员的专业技能始终精进。

 

实践证明,被搁置了30年之久的技术仍然具备很好的市场空间。

 

陈锡坤很兴奋于这次心博会的举办,他在朋友圈说到,我们可能无意间做了一件大事。确实,所有推进心理服务产业化发展的举动都是大事,而本届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前提下,敢于迈出与众不同的第一步,则更显得难能可贵。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王世薇

中午好,微信:no_th_ing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技术创新、阳光合规、长期主义: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的三大关键词

用更严肃的心态做健康,这家科技企业的健康之道如何与众不同?

2022数字医疗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与医疗深度对话,驱动数字医疗技术创新转化

聚焦康养全产业链发展 这场大会关注多学科融合下的康复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升级

王世薇

共发表文章450篇

最近内容
  • 这些布局新兴国家的企业,先赚到了钱

    2024-04-24

  • 曾经被资本抛弃的赛道,如今强势起飞!

    2024-04-11

  • 把化学发光仪器销售增速做到全国第一后,菲鹏生物将去往何处?

    2024-03-27

上一篇

联影沈定刚:AI在医疗场景应用众多,交叉领域人才培养是关键【2018医疗科技世界论坛】

2018-09-29
下一篇

基础研究转化难,如何推进转化创新?中美院士、大学校长、行业资本家们这样说.......

201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