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创新不止数字化,这家CRO强化前瞻性医学策略升级

作者: 张宜颖 2021-11-09 08:00
药研社
https://www.yaoyanshe.com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创新型药物研发服务提供商 | D轮 | 运营中
中国-上海
2020-08-10
融资金额:RMB¥6亿
元璟资本
查看

近年来,在一系列生物医药产业利好政策下,我国医药创新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作为“基础设施”的临床CRO(医药研发外包)行业也一路水涨船高。但与此同时,国家法律法规对行业的规范性、专业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向以价值为导向的医学新时代,药研社近日宣布任命张云女士为首席运营官(COO)。在此职位上,张云将引领药研社T4S服务战略升级,深化“医学策略先行+精于方案设计+SaaS技术应用+创新服务理念”的临研服务闭环,强化药研社在临床研究医学策略端及成果交付端的价值升级。


张云女士拥有10年预防医学及临床医生经验,超过20年跨国药企和国内创新药企业经验,专注于临床研究、医学事务、药政注册领域。

 

作为医学领军人物,张云女士曾就职于MSD、赛诺菲、GSK、武田制药、恒瑞医药等国内外知名药企,曾担任大中华区医学负责人以及亚太区副总裁、副总经理等高管职务。

 

她曾带领团队打造全链条上市后临床研究体系,推进超过200个临床研究,成为业内卓越的专业级医学事务团队。带领团队主导发起的多个研究成果被国家权威学术机构收录并推荐,并在国际大会报道。

 

同时,她还担任了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制品分会常务委员、药物医疗器械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研究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事务专家组成员,参与编写《医学驱动》《智慧医学》并作为《上市后临床规范》主审编成员。

 

值此契机,为进一步了解药研社的创新模式,此次战略升级的具体内容及未来规划,动脉网对药研社COO张云女士进行了采访。

 

以下文字为本次采访部分对话实录:

 

动脉网:了解到您之前的主要经历在药企,是怎样的契机让您选择加入了药研社?

 

张云:我认为药企/申办方和CRO公司其实是一个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合作伙伴关系,两方都是为了服务患者和研究者。在制药企业工作了20多年,临床CRO公司一直是我们很好的合作伙伴。加入CRO公司,也是希望转换一个新视角看问题,更全面地了解临床研究执行中所遇到的挑战,更好解决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的研究需求。

 

选择药研社,是因为看到了它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长远规划,对其企业使命和愿景的高度认可。药研社的企业愿景是“以患者为中心,成为医药研发生态最有温度、最可信赖的科技平台”,这一点让我很有认同感,这也是我们身为临研人的心之所向。

 

动脉网:作为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医学事务人,您如何看待目前临床CRO行业的状态?

 

张云:近年随着中国创新药产业的迅猛发展,临床CRO行业出现了井喷式增长,行业发展急速扩张,但仍面临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匮乏,临床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CRO发展也逐步进入到专业化,规范化的阶段。尤其是近几年频繁出台的法律法规,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新版GCP规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真实世界指导原则》、《IIT指导意见》等等,对于临床研究这类高专业度,高复杂性,且需要长周期管理的行业,给出了指导方向和要求。

 

这对临床研究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让临床研究更高效,其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及数字化是必然。

 

动脉网:药研社从中看到了怎样的机会和痛点?

 

张云:创新药的成功开发,需要大量科学严谨的临床证据支撑。需要有规模临床研究组织,尤其需要创新型CRO共同合作完成。

 

临床研究运营阶段耗时最长、花费最高,其中的人效管理、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等环节,都对研究证据的产生、药物能否成功上市起了决定性作用。作为一个强依赖于“人”的服务型行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和高成本、业务系统流程不健全、效率低下等问题都对临床研究的质量造成影响。

 

临床研究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如何让临床研究在实现数字化的同时,在“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精确化、统一化”等要求上得到法律法规以及行业专家们的认可,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反复验证和升级迭代的。

 

动脉网:面对这些行业痛点,药研社是如何着手解决的?药研社的模式有什么样的优势?

 

张云:药研社的创新模式就是应对这些难点而生,我们的优势围绕“数据驱动、人才创新、技术赋能”这三大核心点。

 

首先,药研社经过6年来的深耕和积累,在数据沉淀上具有先发优势。通过汇集公开信息、平台共享信息及来源于项目的一手服务数据,不断丰富并形成 “数字临研地图”,作为信息参考,实现临床试验的“精准导航”。


如得益于引导式执行清单,我们的中心启动效率显著领先同行,效率提升33%;运用数字辅助临研决策,我们的中心调研与筛选效率提升80%。


这份“数字临研地图” 可有助于全产业形成协同,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沟通成本、时间成本、操作风险,输出服务标准,实现更高的临研价值。

 

技术赋能方面,是我们通过数字技术将经验沉淀为知识,运用知识体系优化人效。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应用数字化工具,将每一个执行环节拆解为标准化、规范化的细分流程,可以帮助降低人员素质差异对试验质量和效率的影响,为更灵活的混合人力模式提供了好的基础。


同时,服务从业者、研究者、患者的数字化工具与平台系统信息同步,实现人员和项目的实时化、标准化的管理,大幅提升了临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运行效率,进而优化数据分析质量,赋能项目管理和执行,提升效率且实现风险预警。

 

人才供给方面,我们有独创性的行业人才创新网络,覆盖95%的从业者,遍布全国210+城市,可下沉至三、四线城市,覆盖大部分县市级医疗机构,充分实现大规模、本地化临床研究和医学服务。

 

活跃在我们从业者工具上的真实用户,通过持续的真实数据反馈,让我们具有业内最全面的人才画像,可为临研项目执行实现精准的能力匹配;同时,我们也已搭建了完善的人才评估、激励、认证体系,有效保障项目的交付能力。

 

动脉网:药研社目前进行的T4S战略规划是怎样的,能具体阐述一下吗?什么契机引发的战略升级?

 

张云:2021年药研社战略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全新推出覆盖临床开发全链条的T4S服务体系:T为“total”一体化布局,4S代表药研社提供从策略(Strategy)咨询、到解决方案(Solution)、同时提供多端互联的数字化系统(System),最终到临床研究交付的全场景整合服务(Service),贯穿临研策略、方案设计,项目执行,到结果交付,全方位赋能临床研究。

 image.png

药研社T4S服务体系


这四大模块既能独立应用,又能有机结合,是随需定制的积木式组合。T4S服务体系有四个关键词,即“始于目的,精于设计,敏于过程,终于价值。”

 

药研社在近几年的业务积累中,已经在临床服务的数字化、标准化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战略升级既是满足市场需要,更是进一步拓展优势领域。


目前许多新兴的biotech、biopharma公司缺少医学策略及临床试验设计经验,迫切需要医学专家及战略咨询服务的支持。药研社想提供的价值 “让药物研发更高效”,就是让成本和人才供给不再成为新药研发的门槛

 

动脉网:与其他数字化CRO相比,您认为的药研社区别在哪里?

 

张云:我理解的药研社不仅仅是数字化CRO,而是数字化CRO+科技创新平台。区别于传统的CRO偏向执行的临床运营,药研社还有创新的服务理念T4S、独创性的人才网络模式、赋能行业临研决策的“临研数字地图”。

 

坚持创新的同时,我们也注重温度,关注一线从业者,例如我们为从业者提供的免费的效率工具“药研社APP”,打造公益空间“花咖”等。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成为一家优秀的CRO公司,更是关爱赋能生态,为临研生态中的各类参与方提供既有价值又有温度的交互。

 

动脉网:您觉得未来CRO的发展路径是什么样的?

 

张云:我认为,在趋严的政策法规下,中国CRO行业的未来更加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价值导向同时与医药研发全产业链的趋势趋同,未来中国CRO行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数字科技化、标准规范化、全球互联化、信息共享化、人才个性化的。

 

动脉网:药研社未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计划?

 

张云:谈到药研社的未来,随着技术迭代、数据积累及项目经验的增长,药研社在产品服务、商业策略上会逐步打磨成熟,使得我们更有能力、更有效率地提供全链路的临床研究服务。在组织规划上,我们近期也引进了多位富有成熟经验的医学专业人员,从团队配备上做好了准备,对于药研社的医学策略、临研交付能力和价值提升上,我们非常有信心。

 

未来的药研社,不仅运用数字化去解决运营效率的问题,服务好“三者两端”,即患者、研究者、从业者、药企或申办方、医院机构,更可提供覆盖全局、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策略支持和交付能力,形成临床研究的服务闭环,我们希望为临床研究的参与各方带去多方共赢的价值,真正成为大家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

关于药研社


创立于2015年,是中国领先的创新型临床研究数字化服务平台,2020年已完成D轮融资,已获元璟资本、经纬中国、元生资本、钟鼎资本、红杉资本、纪源资本等一线投资方的认可。

 

药研社业务范围涵盖临床监查、项目管理、注册事务、生物统计、药物警戒、医学事务等CRO服务,中心现场管理、患者招募及管理等SMO服务,临床研究人才派遣服务,以及智能化信息报告等。公司目前拥有800多名员工,办公网点遍及上海、北京、江苏、广州、西安、武汉,其临床运营团队覆盖全国210个城市。公司参与的各类科研课题和研究项目涉及肿瘤、心血管、内分泌、呼吸科、中枢神经、眼科、儿科等多个疾病领域,以及疫苗、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等。

相关赛道 研发制造外包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张宜颖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将基因合成降价七成,合成型TIL初现疗效,这家企业正在改写合成生物学行业

德普石:创始人拥有IT+BT双背景,用AI+新抗原进击免疫治疗与肿瘤疫苗千亿市场

嘉士腾医药:创始人曾带领上市企业扭亏为盈,布局类器官后又将如何进击千亿蓝海?

智能GPT时代,创新药营销如何做?

张宜颖

共发表文章38篇

最近内容
  • 非一线城市投融资增长13.2%,2022年医疗大健康产业投资会继续下沉吗?

    2022-02-14

  • 腹膜透析全球第三,创造多个首次,跨国医疗器械巨头泰尔茂是如何炼成的?

    2022-02-06

  • 增量市场达3倍,年复合增长率超15%,数字化CRO恐成今年医疗数字化最热赛道?

    2022-01-26

上一篇

赛诺菲巴斯德携手橄榄枝健康打造数字“智”服务,共建疫苗新生态

2021-11-08
下一篇

医药数字化营销大变革,全球顶级药企们为何纷纷联手百度健康?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