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谁是美国精神健康领域的最强平台?对于数字疗法当前挑战的一些回应

作者: 动脉网 2021-12-02 11:36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保观  作者:慕哲说,动脉网获授权转载。


"

我们应该只在DTx本身下功夫,寻找临床效果和依从性的解法?还是另辟蹊径,创造融合Talkspace和Happify的“1+1>2”模式?

"


Lifestance说自己是最大在线Mental Health平台,Talkspace说自己是真正在线的Mental Health第一股,Happify说是第一个Mental Health数字疗法拿证的。


他们之间有何区别,是否非此即彼,究竟谁是最强平台?


事实上,有一家隐形冠军,从未出现在中国研究人员的视野里。TA就是联合健康保险集团(United Health Group)在2017年收购并整合形成的精神健康平台 – Sanvello。该公司是慕哲在国内首推。

 

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也常称为心理健康)是百岁人生的必然需要,也是人类达到物质富足之后,追求精神富足的必要条件。


人老了,腿脚还利索,但脑子不能坏了。


吃的好了,穿的好了,开始读书、看展览了,但脑子不能坏了。

 

精神疾病有哪些?精神疾病覆盖的种类很多,包括多动症、焦虑、抑郁、广场恐惧、社交恐惧、强迫症、创伤后应激、双相障碍、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等。


这些精神疾病,以前都被污名化为“脑子坏了”。而随着社会趋向“文明”,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度和关注度提高,人们对此的需求,伴随商业和资本的追逐,让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正在成为下一轮的数字医疗风口。

 

美国的精神治疗就是“一堆个体户”


精神疾病覆盖多少人?有多少诊所?


美国目前有5000-7000万人有精神疾病,占总人口的20%。根据Kaiser Family Foundation报告,其中只有一半的精神疾病人群在当年接受了相关治疗。


而在供给侧,50%的心理诊所(精神健康中心)接受保险(包括商保)支付,其他则要求个人自费,且此类诊所超过95%是独立的服务商(精神医师),市场很分散。(相比之下,Primary Care Physician全科医生的单独执业比例是31%,专科医生的比例更低。)


中国的精神疾病潜在患者,按照20%的比例,则有近3亿人。而供给侧的心理咨询也是极为分散,现在连心理咨询师的执照都取消考试了。

 

精神治疗可以报销吗?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医保是接受精神治疗(Mental Health Care)费用的,包括雇主承担的EAP和CMS承担的Medicare Original(Plan B – 门诊费用报销)。因此,精神治疗费用,由保险支付(医保和商保),是较为普遍的情况。


11.png

资料来源:Medicare官网、慕哲说公众号

 

美国的精神/心理治疗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需求稳定。社会接受度尚可,风险人群约占20%。(物质之后才是精神追求。)


第二,供给分散。以心理医生自己执业为主。(可曾记得《成长的烦恼》的Dr.Seaver)


第三,医保能报销。工作人群的EAP和退休人群的Medicare都覆盖


Lifestance就是“民营医院的抱团”


Lifestance成立于2017年,在2021年6月以70亿美元市值,正式登陆美股。


创始人Michael Lester是一名拥有超过35年在健康和医药领域工作经验的老兵,在Bain Capital和SV Life Science干过创投合伙人,在多家健康领域公司做创始人和CEO。


公司最大股东是TPG,持股54%,这是一家管理1000亿美元的老牌基金。另外两家基金Summit和Silversmith的持股比例分别是14%和6%。而管理团队的股份仅17%。

 

根据招股书,Lifestance的线下诊所(Centers)数量从125家增长到370家;精神医师(Clinicians)从794人增长到3097人,约占65万名美国精神医师的0.5%。


公司成立于2017年,在2018年拥有125个诊所,其中De Novo(自建新的中心)有15家,其余为并购;2019年新增的45家诊所,其中自建中心有27家;2020年新增的200家诊所,其中自建中心有78家。


因此,370家中心,约30%是自建,70%是并购(通过53起收购)。而,3097名精神医师中,约1700人是新招聘的。

 

12.png

资料来源:Lifestance招股书,慕哲说公众号

 

这是一次靠资本驱动、线下心理诊所的抱团,即所谓“蹿局”。这个局起于创始人和两家早期基金(Summit和Silversmith),在2020年4月TPG入局后开始高潮,2021年成功上市之时达到顶峰。


号称最大是OK的,但也不过占所有精神医师数量的0.5%。而每年3.7亿美元的收入,已经是Talkspace的5倍大。一方面说明市场极其分散,整合空间还有很大,另一方面说明在特定条件下,外延收购比内生增长要快得多。


不过,公司基因决定了Lifestance最终会是一个线下心理诊所的聚合商,有可能做成线上流量的分发平台,但每个医生服务100个人/年,每人贡献1000美元/年的capacity上限是难以突破的。(参见公司招股书)



Talkspace就是“医生的线上加号”


Talkspace成立于2012年。该公司提供了独特的“文本治疗”(Text Therapy)切入精神治疗领域,俗称“陪聊”。该服务,允许用户以不限量短信、语音和视频的方式向远程的特定治疗师求诊。平台上正式接诊的治疗师至少拥有LMHC资格,即注册心理健康咨询师。

 

13.png

资料来源:Talkspace,慕哲说公众号

 

Talkspace的发展模式,与国内的“互联网医院”历程非常类似。本质上是线下医生的“兼职加盟”和“线上加号”,即利用自己工作内、工作外的时间,通过文本、语音、视频的方式赚“外快”。


解决的痛点是,过去用户需要预约排队、来回往返、不能随时响应等问题。便捷性和隐私性的提升,带来了用户端的好感受,也挖掘了一部分潜在的未被满足的需要。比如本来有点工作烦恼的人,没想着要去看心理医生,现在这么方便的可以快速找个“陪聊”试试。

 

Talkspace的商业模式,并未带来整体效率的提高,挤占的是现有精神医师的时间资源。除非公司可以在语义理解、知识库和智能问答上有所突破,将大量对话背后的知识沉淀出IP,否则就不过是“加号”业务而已。


Happify和Calm这种软件,真的可行吗?

 

面对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DTx理论依据是CBT,即认知行为疗法。这是一种本来就在线下心理治疗环节实操多年的治疗方案。


但本质改变,是软件替代真人引导,即效率瓶颈的突破。原来1个精神医师每年服务100人是极限,而软件服务客户的数量,取决于有多少服务器处理信息,服务100人和服务100万人的成本差异很小。


CBT专注于挑战和改变无助的认知扭曲(思想、信念、态度等)和行为,改善情绪调节。思想(Thoughts)、感受(Feeling)、行为(Behavior),三个关键词贯穿始终。具体方式,包括设定目标、冥想、自我暗示等。


举个例子,在软件上“完成小目标”。


通过自我设定目标,如“建立信心”。在“信心”这个目标下会出现相关的任务,比如做一次演讲。原来认为是9分的难度,最后自己完成了,发现其实那么难,只有6分左右。“行动”上,完成任务/目标;“思想”上,畏难情绪消减;“感受”上,更开心。


14.png

资料来源:慕哲说公众号

 

这一切的前提有两点:


第一是能达到和真人(精神医师)治疗同等的效果,也就是很多投资人都会问的“临床试验做了没”;


第二是能依从度很高的完成指定任务,否则就算是有用的手段也完全白搭。如果只是依靠游戏或用户体验本身,那么挑战仍然是很大的。



问题来了:


我们应该只在DTx本身下功夫,寻找临床效果和依从性的解法?还是另辟蹊径,创造融合Talkspace和Happify的“1+1>2”模式?


联合健康保险集团(United Health Group)旗下的精神健康平台 – Sanvello,其实早就给出了答案。


联合健康的隐形冠军Sanvello


联合健康保险(UHC),是如今中国保险市场最火的对标者。而在Mental Health Program精神健康这个板块,官网一共推荐了两项服务,一是Talkspace,二是Sanvello。其中Sanvello是联合健康的子公司,亲儿子。


Sanvello的前身是Pacifica Labs,成立于2014年,定位是以认知行为疗法和冥想疗法为基础,用来控制和管理各种精神心理疾病。


创始人Dale Beermann在干了四年多之后,在2018年,把公司和自己一起卖给了联合健康保险,并在Sanvello的CTO岗位上继续干了两年多。公司管理层,大多有Optum(联合健康旗下服务板块)的高管接任。而并购之后,Sanvello开始了飞速增长,目前覆盖4000万用户,是压力和焦虑管理类App的第一名。

 

15.png

资料来源:联合健康保险官网(uhc.com),慕哲说公众号

 

最令人称赞的是Sanvello的四层进阶模式,分别是:


1)Self-Care自助:自己使用工具,在每日引导下完成任务。


2)Peer Support朋友互助:匿名的聊天群,在职场压力、校园压力等主题内,有用户分享自己的故事和评论,类似豆瓣/微博。


3)Coaching私教陪练:由Sanvello提供1对1的真人心理咨询师,提供文字、语音和视频的陪练指导。


4)Therapy医生意见:由Sanveollo提供1对1 的医生/专家,通过视频问诊,可以开处方药。


这四层进阶模式,是对客户分类后的效率提升:轻度用软件和社交,中度靠私教和督促,重度靠医生和开药。这是典型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是死磕DTx的临床试验,而是通过多层次手段化解,不是死磕训练任务的依从性,而是通过社交和运营去化解。


商业模式创新背后,是深层次的智慧和洞察:


第一,只有功能,没有情感,是无法走向消费级网红的。


脑白金的故事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优乐美奶茶的故事是“捧在手心”的温暖。任何消费级网红都需要情感连接。单纯功能性的“小目标”任务,不会唤醒任何情感。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Coach私教,每天抚慰你,“今天你怎么啦”;每天加油打气,“又是美好的一天!”

 

第二,只有完全自助,没有他人督促,是很难有效果的。


Coach私教的工作,除了每天做心理按摩,还有每日监督。监督每天做任务、每天记录心情、每天post希望空间等等。抑郁、焦虑的潜在风险人群,几乎每天都应该召唤心理按摩师,配合“小目标”任务和“冥想”任务,来实现预期“效果”。

 

第三,只做单线任务,没有群体共鸣,是很难产生强粘性的。


人是群体动物,所以单线RPG肯定没有多人互动这么有趣。Peer Support里的多人互动,是UGC,是社群组织自己维持活跃的最佳方式。交友就是猎奇,发帖就是发泄。

 

第四,只有DTx任务,没有处方药跟进,是很难赚钱的。


这点不用任何说明。

 

写在最后


近日有不少对精神健康类数字疗法的不同声音。有人说,纯软件不可能有效果;有人说,线下的心理医生搬到线上没什么创新;有人说,美国商保支付那套在中国用不了。这些评论,对,但也片面。


我们做战略研究和早期投资的人,有时候缺少的不是理念模型和领先案例,不是理性分析和数据支持,而是对未来的想象,以及即使知道现状悲观但仍然充满的信心。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不是本文的总结。


“我命由我不由天。”才是本文的总结。就像我们一直提倡的“主动预防”一样。 


作者以本文与各位数字疗法创业者共勉,也作为给村夫挑战的回应。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动脉网

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企业健管增收超80%至10亿,平安健康踏上管理式医疗的新长征

2023数字医疗年度创新白皮书:近百政策及审批昭示落地加速,半数融资关联人工智能

获评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联仁健康如何采摘“高处的果子”?

6万合作药店,27亿条数据,今天又一家健康大数据公司上市

动脉网

共发表文章7590篇

最近内容
  • 【首发】济时资本孵化控股项目英达通医疗落地中国无锡,且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8 小时前

  • AI医学影像论坛|前沿突破、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20 小时前

  • 互联网医院与智慧医院论坛 | 开启智慧医疗新时代,解锁健康服务新路径

    20 小时前

上一篇

2022 未来医疗100强大会,焕新者 | 第一轮志愿者招募!

2021-12-02
下一篇

26家上市企业,283条管线全梳理,国内小分子药物研发路在何方?

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