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需要被“拯救”的科学家创业者

作者: 牟磊 2022-04-14 10:37
昨日,一篇标题为“拯救柔宇”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章内容很简单,大致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柔宇没钱了,柔宇需要钱”。

坦白说,看到这样的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诧异,因为这样的“求救方式”在国内并不常见,尤其是对于已经处于拟上市状态且在2018年入围“中国十大独角兽”的柔宇科技。


要知道,自从2014年生产出全世界最轻薄的柔性显示屏后,柔宇科技一直是资本眼中的热门投资标的。据公开资料显示,柔宇科技自2012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完成13轮融资,且站在其背后的都是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


柔宇有这样的投资热度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就连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就因错过投资柔宇而后悔不已,“每次看到柔宇的好消息,我都心如刀绞,作为天使投资人的骄傲,被碾压得粉碎。”


但近一两年,徐小平可能很难再听到柔宇的好消息了。2021年2月,柔宇科技上市申请被驳回;2021年10月,柔宇科技被爆出大规模欠薪,且“欠薪风波”一直持续到现在:2022年4月,柔宇科技独立董事刘姝威公开“求救”。


事实上,柔宇科技这一两年并不好过。首先从公司层面来看,柔宇科技两次上市被拒,且已有两年没有融资;其次从市场情况来看,根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1年上半年,柔宇科技净亏损31.95亿元;最后从企业自身来看,柔宇科技员工数量骤减,生产一度停摆。
那么,曾经风光无限的柔宇科技为何会走到如今的地步呢?


在“拯救柔宇”一文中,刘姝威指出,“柔宇科技的三位创始人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们掌握国际领先的柔性技术,但是对于如何开拓市场,创造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流量,保障公司的持续运营,缺乏经验。”
这并不只是柔宇科技三位创始人的痛点,对于当前国内绝大多数科学家创业者来说,虽然苦难各有不同,但核心诉求却是相似的。


为什么科学家创业这么难?


把目光聚焦到医疗板块,当前,医疗领域正进入“科学家创业时代”。


这并不是在喊口号,而是有真实数据为证。根据动脉橙果局统计,在今年一季度完成早期融资的56家医疗企业中,90%以上的创始人都有科学家背景,并且大都出身于国内或国际一流科研院校。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在政策的直接引导下,国内科研院校近年来都在大力鼓励科学家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一批科学家从实验室走向了创业场;另一方面,投资人当前都在往“早”走,并为科学家创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这让科学家对于创业很是心动。


但这并不容易,因为从一个科学家转变为创业者,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意识问题。科学家与创业者在思维模式上有本质的差别,科学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性化,甚至需要理想化,但企业家必须要落地。以研发为例,科学家可以脱离市场去攻克一些技术难题,但企业家必须要以市场为基准去做研发,因为没有市场的技术,即便是做到了极致,也很难支撑企业走到最后。


其次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当前,我国医疗领域已经跨过了在传统商业模式下,以“国产替代”为主旋律的创业时代,未来更多的机会必定是留给那些,真正具有原始创新技术且能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型企业。


因此,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下,科学家若想要通过创业分到一杯羹,就必须得拥有能打破行业垄断或者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性技术,且这项技术是能真正解决临床需求的,而且还要具有不可替代性,另外技术的市场空间也要足够大。


然后要解决的是市场资源的链接和应用问题。创业一定是面向市场的,所以如何与市场“打交道”,往往会成为科学家在创业道路上的一大难题。


这需要拆分成三个层面来看:第一个层面是链接,即科学家如何触达市场资源,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科学家来说,由于长期处于以科研院所为圈层的封闭体系,所以很难与市场资源正面接触。


第二个层面是筛选,即科学家如何通过评估从“鱼目混珠”的市场资源中筛选出最适合自身的;第三个层面是应用,即科学家如何将已筛选出的市场资源充分运用于自身,使其成为初创项目发展的核心动力。


最后要解决的是企业运营问题。这需要从多个维度考量,首先是团队,即如何招到合适的人以及如何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其次是节奏,即如何通过市场分析,把握好企业发展的节点;最后是资金,即企业如何维稳自身的资金链条,以及如何将资金充分运用。

当然,除了科学家自身,外部的市场环境现阶段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点是政策。根据动脉橙果局统计,2021年,我国在科研成果转化领域共出台49条政策,但实际效益却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管得不够精准”,即政策无法真实解决科学家创业的难题;二是“管得太多”,即部分政策脱离市场对科学家进行管控,反倒成为了科学家前进道路上的“阻力”。


第二点是人才,这里主要指的是技术经理人。在动脉橙果局长期调研中发现,相比于顶尖科研人才,专业的技术经理人在我国更为紧缺,这不仅体现在绝对数量上,还体现在人才的质量上,也就是技术经理人的专业能力,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第三点是平台。科学家创业一定是需要载体的,而这个载体可能是科研院校自身的创新中心,也可能是由外部主导的孵化器。但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国内绝大多数转化机构现阶段只能解决行政上的问题,而在实际转化的深度过程中,例如项目评估、资源链接等等,科研院校当前还并不能很好地为科学家提供支持。


第四点是体系。医疗领域的创新转化实际上是一个灵活且多元的过程,因此,政府、科研院校、投资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都需要深度参与其中,并形成环环相扣的协同效应。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创新体系尚未完善,这些创新主体的链接渠道并未打通,大都是“各自为政”。


如何“拯救”科学家创业者?


问题既然已经存在,那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在政策上,既要做到精准,也要学会“松绑”。


先说精准,相关职能机构在制定政策之前,应该充分结构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对应的政策。再说“松绑”,政策端在扶持科学家创业方面,应该做到有的放矢,给予科学家足够的自由。


其次在科研院校端,既要打通“产学研”链条,也要提升市场化运作能力。


作为科学家创业的“第一站”,科研院校首先是要充分挖掘科学家的创新潜力,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软件”上,主要是为其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是在“硬件”上,主要是为科学家提供高精尖化的实验室。


而在释放科学家创新力上,科研院校应该主动地引入更多市场元素。一方面是要不断提升转化团队自身的市场运营能力;另一方面则是要建立自有“市场资源池”,与市面上的投资机构或者企业进行定向合作,以便于为科学家提供精准的市场资源。


然后在投资机构端,既要保持“理性”,也要学会“感性”。


从某种意义来说,早期投资机构当前与科学家一样,都站在了创业者的身份,所以,在市场竞争激烈和风险性极高的早期投资市场上,投资机构既要保持“理性”,也要学会“感性”。


“理性”主要指的是投资机构要懂得如何甄别科学家项目。不同于中后期投资,面对的都是相对成熟且经过市场验证的项目,早期医疗项目不可控性强,因此评判的维度更多也更加复杂,这需要投资人具备更多元化的项目筛选和审核能力。


“感性”主要指的是投资机构对于科学家的同理心以及做好“投后服务”。一方面,投资机构不要一位地想着“控制”科学家,而是充分站在科学家的角度,共同协商处理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投资机构要给予他们所需的市场资源,比如团队搭建、产品研发、商业转化等等,这比单纯的“钱”要来得更有价值。


最后是科学家自身,既要不断重构自己,也要充分解构市场。


一位资深投资人告诉动脉橙果局,他在选择投早期项目的时候,其实并不在于科学家,更多的还是在于技术或者产品本身。这是因为科学家在早期其实有很多特征没有表现出来,因此也看不出来今后的发展,即便是科学家存在“短板”也并不可怕,因为这都可以通过后期去逐步解决和完善。


所以,科学家在创业的过程之中,应该有意识地去做一些改变。先说“重构自己”,即科学家要不断通过学习,弥补自己在创业过程之中的短板,这主要体现在基于企业管理的意识、认知以及个人的复合型能力等方面。


再说“结构市场”,即科学家要永远站在市场的角度去推动企业发展,这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产品研发上,要以市场实际需求为蓝本;二是在资源匹配上,要根据企业当前发展阶段进行合理的引入或者引出;三是在战略规划上,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并能引领团队做出恰当的反映,踩准市场发展机遇。


写在最后

在创业这条艰难的道路上,科学家的身份的确是为其镀上了一层光,但真正决定其成败的,是创业的时机、赛道的选择、技术的创新性、团队的协作能力以及创始人自身的认知和成长。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因此,无论是已经站在创业场上的科学家,还是正准备踏入创业场的科学家,都应该潜下心学习,并一直坚持做难的事情,做对的事情。

相关赛道 研发制造外包
文章标签 科研转化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牟磊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建立首个中医数字化创新研究院,太一良方打造一站式中医产学研用销健康+解决方案

专访凌泰氪宋旭:lncRNA领域开拓者,解决核酸药稳定性与肝外靶向技术难题

对话荷塘创投:坚持硬科技投资,甘做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编外“CEO”

“北京大学百洋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金”设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牟磊

共发表文章199篇

最近内容
  • 出海这一暴利赛道:没有巨头,大家当前都是“创业者”

    2024-04-22

  • 首次敲开“国家队”大门,这一医疗赛道已到爆发前夜?

    2024-04-19

  • 今年,医疗人不必“死磕”IPO!

    2024-04-10

上一篇

【VB100】解码精准医疗新篇章,个性化诊疗创新发展论坛值得期待!

2022-04-14
下一篇

30亿美元涌入一家新创,抗衰在国外这么吃香?

202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