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4 mHealth Summit会议总结——略有井底之蛙的感觉

作者: 时占祥 2014-12-12 09:58

u=2969482308,1380004277&fm=21&gp=0


前些时候,翻译了《移动医疗-全球性挑战和机遇》一书,顾此对移动医疗颇为关注。每天微信和网上关于移动医疗的高谈阔论,让自己的肾上腺激素始终处于“正常临界高限”,也发过自由言论:“移动医疗:一地鸡毛, 难以凑成掸子”;“美国移动医疗“移”到哪一步了” 这次参加美国移动医疗年会,感受颇深(井底蛙之感),将自己参会札记共享,供各位评头论足。

开幕式:多媒体形式的主旨演讲(Keynote speech)

与医学领域年会不同,主旨演讲者成为了驾驭多媒体的演说家(声、像、动漫和微电影),精彩生动至极。这种创新技术展现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传统PPT形式。在开幕式演讲者中,尽管没有“大鳄” (来自Apple或Google等),但也是移动医疗领域的领航和开创者们。他们的主旨思想引导和影响着美国,乃至全球移动医疗的海啸(Tsunami)。他们对移动医疗领域的共同感觉是:“Try everything,don’t predict something” (移动医疗要勇于尝试任何创新,而不是预测可能发生什么)。

有解决方案(Solution),但尚无信心(Confident)

对现实的医疗行业和相关辅助服务领域来讲,移动医疗带来了春的生机。似乎移动医疗对任何问题都有解决方案(Solution),但到目前为止,除了依然困惑其商业模式外,所有人的最大困惑是:移动医疗是解决“医疗问题”?还是解决”医疗体制问题”(To solve the Health Care problem or Health Care System problem) 。无论怎样,在中美之间这些问题的差异是如此鲜明,我们很难照方抓药。美国的移动医疗不会探讨解决“挂号难”问题,更难理解“看病贵”的窘况。

移动医疗领域的循证研究(Evidence-based research)和评估(evaluation)

从商业化角度理解移动医疗模式,应当是完善且弥补现行医疗服务和医疗体制的不足,因此而获益无可厚非。然而会议探讨的主题和讲者不乏来自美国著名大学、公共卫生与医学院校以及转化医学研究机构。他们从学术和应用角度研讨投资,验证移动医疗的最佳实践和医改的动力。在这方面,国内大学和医学院实在是相形见绌了

政府资助和监管机构的导向与支持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专门设立了会前“移动医疗培训班”指导开展移动医疗研究和应用。在大会论坛上,FDA官员更是直接了当地表明:“FDA不会、也不应该成为移动医疗发展道路上的路障(Road-blocker)。更确切地讲:FDA不可能监管这个地球上的所有事情,你懂的”(FDA can’t inspect everything in this planet, you know that)。所以,作为美国联邦科研资助和监管机构,NIH更关注“移动医疗的循证实践和效果验证”,FDA关注的是“移动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方案规范化”。

最精彩和最通用的关键词句

移动医疗的特色突出为“智慧化”。而对于智慧化的理解确实让我从新审视了国内的“智慧化”概念。此次会议上交流的“智慧化”更强调“让移动设备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而不是再给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编程来完善“智慧化” (mobile devices will learn from the environments via seniors, not re-programming again)。最通用的关键词是“信息” (Information)而不是“数据”(Data)了。因为获取数据而无意义信息的移动医疗是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反而招惹“隐私”和“安全”质疑。这也是对HIPAA法案的巧妙归避。

投资与回报反而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在这类融合交叉领域年会上, 移动医疗的投资与回报理应为最关注内容和交流热点之一。然而,从会场交流到成果展厅(Exhibition Hall),商业投资交流反而成了配角“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可以理解这种现状:移动医疗领域真正的意义是带动社会群体和个体直接参与健康管理(Engagement),目前尚无最佳和成功经验,大家都在路上。不像国内移动医疗可以提供解决现实就诊“挂号”和“付费”问题。这些在中国是巨大商机,而在美国则不成其为问题。

总之,参加这种国际化、开放式论坛,我有到"井底之蛙"的感觉,也体会到是“移动医疗在助力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步伐,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一切皆有可能”。这也许就是美国致力于建设"循证而自我发展的医疗卫生体制" (Learning Health Care System ),而不再深陷于医疗体制改革(Health Care System Reform)的泥潭之中了。

(本文为动脉网向时占祥约稿,稿件来源于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国际论坛。)

文章标签 观点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时占祥

医疗健康领域观察者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药物递送白皮书:资本寒冬逆势火热、近3年吸金443亿,万物偶联最具想象空间?

做对这些点,数字疗法将颠覆健康产业模式?

摒弃杂音,生命科学上游景气依旧

百迈客生物:国内首款基于微孔的亚细胞级空间芯片,为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时占祥

共发表文章15篇

最近内容
  • 美国远程医疗服务五大发展趋势

    2016-05-17

  • 2016年第一期“医用机器人”专题研讨会

    2016-01-19

  • 医生的选择?药效难分伯仲,但价格40倍之差

    2015-12-28

上一篇

关于《解构春雨医生报告》的回答、感谢及我们为什么要下笨功夫

2014-12-12
下一篇

互联网医疗肿瘤APP详情分析

201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