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发力小分子抑制剂,这家企业开发PD-L1+化疗全口服联用新方案

作者: 谢灵 2023-12-25 08:00
再极医药
http://www.maxinovel.com/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创新药物研发商 | C+轮 | 运营中
中国-广东
2023-02-28
大一资本
查看

2023年12月,广州再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再极医药”)宣布:再极医药与温州大学医学院联合开展的口服PD-L1药物MAX-10181治疗脑胶质瘤的动物药效数据,获准在2024年美国癌症协会年会(AACR)进行展示,实现了脑胶质瘤治疗的全球首创的口服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口服化疗药物联合用药 MAX-10181是再极医药条“first-in-class”临床管线中的一条,于今年10月获NMPA批准进入临床II期。

 

两个月前,再极医药在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首次报告了另一条“first-in-class”管线MAX-40279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数据。 令人振奋的是有复发难治的AML患者经过MAX-40279的治疗,获得重生。 MAX-40279已经在2018获得了美国FDA孤儿药的资质并且在2019年获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目前在NMPA批准的临床II期试验中

 

创办于2016年的创新药企再极医药,已经完成多轮亿元级融资,投资方包括聚焦资本、龙磐资本、晨兴资本等。公司聚焦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研发first-in-class/best-in-class的小分子药物,产品管线包括急髓性白血病(AML)、多种实体瘤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等,囊括小分子药物口服、外用、核素三大应用方式。目前,再极医药共有6条公开管线,其中两条进入临床II期,三条进入临床I期。

                               微信图片_20231221165416.jpg

再极医药创始人王玉光博士 

 

再极医药创始人王玉光博士,自1978年开始于山东医科大学(现为山东大学医学院)攻读药学本科及硕士学位,后又于1986年到美国堪萨斯大学深造,攻读药物化学和药物设计的博士学位。毕业后,王玉光博士先后加入跨国制药公司(MNC)先灵葆雅和中国CRO公司睿智化学,积累了从跨国公司的科研、管理,商务合作到CRO公司的各项服务的丰富经验,他既在跨国制药公司(MNC)发明新药Vorapaxar,又在CRO公司成功助力4家公司实现NASDAQ上市。王玉光博士发表论文近30篇,拥有7项世界专利,12项美国专利。

 

借着再极医药多个好消息传来的契机,动脉网有幸与王玉光博士对话,听他讲述深耕药物分子设计近30年来的故事和创办再极医药的始终。


投身药物分子设计近30年,曾参与开发全球首个口服PAR-1小分子抑制剂


1986年,受到将抗肿瘤药物卡铂产业化的导师王慧才教授的影响,王玉光怀揣着一颗学习先进技术、报效祖国的朴素想法,奔赴美国堪萨斯大学药学院,学习药物化学和药物设计。

 

毕业后,王玉光博士受邀加入了跨国药企先灵葆雅,开启了长达19年的职业生涯。在先灵葆雅的前10年,王玉光博士主要担任研发科学家,负责推动创新项目进入临床试验,主要方向为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疾病。

 

脑卒中、脑血栓是神经中枢疾病中非常棘手的难题,存在可用药物少且存在出血风险的痛点。上世纪末,多家MNC和创新药企投身于这一研究中,先灵葆雅也加入“战场”开发抗血栓而不抗凝血的新药——也就是后来获得FDA和EMA批准的全球首个口服PAR-1小分子抑制剂Vorapaxar——默沙东以411亿美元收购先灵葆雅的动因之一。1996年,当先灵葆雅前两代化合物设计都以毒性相关问题失败后,向全公司的科学家求助。

 

“所有的科学家都绞尽脑汁,每个人都在尝试设计新的化合物。”王玉光博士笑谈到。作为一位极具冒险精神的科学家,王玉光博士也加入了第三代的化合物研发,设计研发出新的化合物,也就是Vorapaxar。由此,王玉光博士获得了1996年的先灵葆雅研发总裁奖以及2008年美国爱迪生发明专利奖。

 

在先灵葆雅工作期间,王玉光博士总共拿了三次先灵葆雅研发总裁奖。2002年以后,因为在研发领域的出色表现,王玉光博士转而担任科研总监开启了全新的挑战。“在这个岗位主要负责项目BD和外包服务合作,从多个维度为公司降低医药研发的费用。”王玉光博士说。

 

从2003年开始,由于工作原因,王玉光博士开始频繁往返于中美,与国内药企特别是医药CRO公司进行合作,包括药明康德、睿智化学/尚华医药集团等。

 

2009年,先灵葆雅被默沙东收购前夕,受到国内CRO药企睿智化学邀请,王玉光博士加入睿智化学担任高级副总裁,每年参与管理50个以上的新药研发项目,成功助力4家药企在纳斯达克上市。加入睿智化学还不到两年,便成功推动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说起创业想法的萌发,王玉光博士坦言,“创业从来不是我主要的想法,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做出新药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历史任务。所以于我而言,因为国内很少有完全能实现我想法的平台或药企,难以给予我最大的自由度去创造,创业就变成我完成使命最直接的途径了。我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我所有的想法都是为了研发创新药物,解决临床未满足的需求,研药救治,给生命以希望,是我给再极医药制定的目标。”

 

2015年,被称为中国创新药历史上最重要的“44号文”出台,这份由国办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令无数科学家振奋。 政策、人才和市场等要素已经齐备的机遇下,得益于过去近30年的一线研发、科研项目管理的经验,王玉光博士随即在2016年创办再极医药。


3大平台,6个在研管线


从创立企业的第一天起,王玉光博士就将方向定在恶性肿瘤方向,从药物靶点选择和和药物应用模式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开发具有临床治疗差异化的产品。为此,再极医药逐年打造了三大技术平台:口服药物平台、外用药物平台和核素药物平台,依托小分子药物设计优势,突破成熟靶点的边界,寻求差异化竞争。

 

在口服药物平台,再极医药主要开发了重磅管线MAX-40279 和MAX-10181,这是是目前公司进展最快着重推进的两个管线。


MAX-40279:双靶点抑制治疗急髓性白血病(AML)


AML是一种容易复发、难治的高死亡率的恶性血液肿瘤。FLT3是AML的驱动基因,90%以上的AML中FLT3呈现高表达,其中野生型占70%。

 

目前,全球共有3款FLT3抑制剂上市,它们都有单独抑制FLT3靶点,导致FGFR1旁路激活的耐药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再极医药开发出FLT3/FGFR1双靶点抑制剂MAX-40279,由天津血研所王建祥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领导MAX-40279联合AZA治疗R/R AML Ib/II期临床试验。

 

再极医药的科学与运营高级副总裁冯振华博士在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全球首发专场上报告的临床数据指出,MAX-40279在联合阿扎胞苷(AZA)的剂量爬坡的临床Ib试验中,取得了对复发难治的FLT3野生型AML的22%的严格的疾病完全缓解CR率,89%的疾病控制DCR率根据2022年的临床治疗指南,复发难治FLT3野生型AML在全球范围内尚存在空白。

 

王玉光博士还透露,在MAX-40279联合AZA的临床实验中,有一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达到了完全疾病缓解CR,顺利完成骨髓移植,康复出院。“可以说,MAX-40279已经展现出了救命药的特征。”


MAX-10181:全球首创口服PD-L1抑制剂与口服化疗药物联合用药


“从药物的治疗范围,依从性,可及性、安全性等方面来看,小分子PD-L1抑制剂都具有与抗体药物的差异化。”王玉光博士说。 PD-1/L1抗体药物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很多一线治疗的药物。但是,超过70%的患者产生抗体耐药,还需要采用二线,三线等后线治疗。临床I期数据显示,超过60%用过抗体药物的患者,使用MAX-10181进行治疗时,还可以持续获益。因此,MAX-10181和抗体药物组成了治疗肿瘤的接力团队,覆盖不同线数的患者用药。

 

MAX-10181不但可以与抗体药物组成接力团队,还能治疗抗体药物无法治疗的肿瘤。由于抗体的蛋白质理化特性,较难透过血脑屏障,给药效率低,至今未有任何一款PD-1/L1抗体药物获批临床治疗脑胶质瘤。


MAX-10181具有血脑屏障穿透能力, 在与临床常用的脑胶质瘤治疗化药替莫唑胺的联合用药的动物试验中,取得了优异的结果: 相比替莫唑胺单药,联合MAX-10181提高50%的生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再极医药已经启动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著名脑胶质瘤治疗专家李文斌教授合作,探索MAX-10181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

 

临床前动物联合用药实验数据和Ⅰ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MAX-10181是一款基石性药物,可以与多种药物进行联合,用于治疗PD-1/L1抗体耐药/不耐受和无法治疗的肿瘤,弥补抗体药物的临床治疗短板。 目前,MAX-10181处于临床II期试验,探索联合用药治疗多种实体瘤。

 

就再极医药的外用药物平台而言,外用JAK抑制剂MAX-40070目前处于临床Ⅰ期。在核素药物平台上,再极医药则推动了PD-L1核素诊断项目MAX-20492进入临床IIT研究。其它信息暂未披露。


穿越资本寒冬,重点突破领先管线

 

新药研发的“双十定律”至今仍未被打破。但目前来看,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留给Biotech的都不多了。今年以来,Biotech市场的投融资热情减少,整个行业进入了资本寒冬。

 

据动脉网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与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融资节奏均明显放缓。融资事件上,全球共计发生400件,同比增长3%;中国共计发生128件,同比下降24%。融资额度上,全球总额2587.98亿元,同比下降40%;中国总额361.74亿元,同比下降54%。并且全球已有多家Biotech公司退出市场,截至目前,今年倒闭的美股上市Biotech数量已经超过30家。

 

在生物医药的资本寒冬中,“我们要不忘初心,聚焦研发新药,救治病人。接下来我们会从‘快而广’的管线策略转向‘精而少’, 重点推进展现出救命药特征的管线,特别是MAX-40279MAX-10181,始终为患者服务。”王玉光博士说。

 

“有炎热的夏天当然就有寒冷的冬天,寒冬总是会过去的。”采访的最后王玉光博士补充说。借用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动脉网与再极医药一同期待着属于生物医药的春天。

 

目前,再极医药开启了新一轮融资轮次。


相关赛道 化学制药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谢灵

作者微信:shiring821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2023创新药及供应链白皮书:解读近400起融资事件,百余条临床管线与BD并购

大麻素、生物塑料...这个技术要颠覆化工生产!盘点合成生物学前沿应用热点

又超10亿美元!BioNTech今年第7次进货中国创新药

专访复诺健:溶瘤病毒将打开CAR-T、ADC市场

谢灵

共发表文章165篇

最近内容
  • 这笔BD,救了两场火

    2 天前

  • 173亿并购!小野制药再布局肿瘤小分子

    2 天前

  • 34亿,再生元也买了CRISPR

    2024-04-28

上一篇

探索数字疗法与脑科学的融合,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2023-12-24
下一篇

国产新锐蓄势待发,科睿驰产品矩阵革新肿瘤介入

2023-12-25